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瑞典有害物質法規

瑞典有害物質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20 11:06:25

⑴ HF代表什麼意思 還有ROHS什麼意思

ROHS代表的意思如下: 1、ROHS:的縮寫,《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簡稱《RoHS指令》) 2、如一樓所解釋 3、RoHS指令限制使用以下六類有害物質 1.鉛(Pb)使用該物質的例子:焊料、玻璃、PVC穩定劑 2.汞(Hg)(水銀)使用該物質的例子:溫控器、感測器、開關和繼電器、燈泡 3.鎘(Cd)使用該物質的例子:開關、彈簧、連接器、外殼和PCB、觸頭、電池 4.六價鉻(Cr6 )使用該物質的例子:金屬附腐蝕塗層 5.多溴聯苯(PBB)使用該物質的例子:阻燃劑,PCB、連接器、塑料外殼 6.多溴二苯醚(PBDE)使用該物質的例子:阻燃劑,PCB、連接器、塑料外殼 4、RoHS中對六種有害物規定的上限濃度: 鎘:小於100ppm 鉛:小於1000ppm 鋼合金中小於3500ppm 鋁合金中小於4000ppm 銅合金中小於40000ppm 汞:小於1000ppm 六價鉻:小於1000ppm 5、ROHS認證適用范圍歐盟27個成員國: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英國、丹麥、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瑞典、芬蘭、塞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編輯本段]RoHS具體涉及那些產品 6、RoHS針對所有生產過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上述六種有害物質的電氣電子產品,主要包括:白家電,如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吸塵器,熱水器等;黑家電,如音頻、視頻產品,DVD,CD,電視接收機,IT產品,數碼產品,通信產品等;電動工具,電動電子玩具醫療電氣設備

⑵ 關於「綠色壁壘對我國紡織品出口影響」相關學者有何研究成果

一、綠色壁壘的由來和發展

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領域,一些國家憑借其科技優勢,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為目的,通過立法或制訂嚴格的強制性技術法規,對國外商品進行准入限制的貿易壁壘。

綠色壁壘起因於全球日益嚴重的生態災難。在初期,綠色壁壘的形成主要是出於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安全要求,後來隨著消費者環境意識的提高和全球綠色消費運動的興起促進了綠色壁壘的發展,特別是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束以後,作為主要貿易壁壘形式的關稅逐步降低,同時傳統的非關稅壁壘也逐步拆除。因而,用關稅和傳統的非關稅貿易壁壘來限制進口的餘地已經很小。於是,貿易與環境這兩個原本在世界貿易史上不相乾的問題被一條綠色的紐帶連在了一起, 綠色壁壘就出現了。以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貿易與環境委員會為標志,綠色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舞台上開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到了1999年11月30日,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的世貿組織第3屆部長會議上,各成員國就環境與貿易問題展開廣泛的討論,這時環保這道綠色的貿易壁壘已是世界貿易中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

綠色壁壘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綠色關稅、綠色市場准入、「綠色反補貼」、「綠色反傾銷」、環境貿易制裁、推行嚴格的檢測標准及其他標准、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選擇、強制性綠色標志、要求ISO14000認證、繁瑣的進口檢驗程序和檢驗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購、押金制度等等。

綠色壁壘的形成雖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趨全球化,並呈加快發展的態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陸續制訂了一系列"綠色標准"和「綠色法規」,截至目前,國際社會已制定了一百五六十個環境與資源保護條約,各國制定的環保法規也越來越多。如德國就制訂了1800多項環保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章。對於食品進口,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1991年,就有32個國家和地區對427種農葯在食品中的殘留量制訂了標准。在紡織行業,目前最嚴格的要數國際環保組織制訂的《歐盟生態紡織品標准》,它需要組成服裝產品的每一個部件都通過有關檢測和認證。對不符合規定者,發達國家紛紛採取禁止、限制進口等種種限制和懲罰性措施。僅1996年,歐盟國家禁止進口的非綠色產品價值就達220億美元,其中由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產品佔90%,涉及紡織品、成衣、化妝品、日用品等。1997年10月,歐盟成員國禁止進口亞洲5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出口的七大類共100多種紡織品,理由是產品中含有會造成環境污染和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化學物質。

由於綠色壁壘的不斷擴展,我國出口的紡織品、油漆、塗料、建築材料、清潔用品、紙張、紙製品、電池與保護臭氧層有關的受控物質及其製品、機械產品、鞋類、橡膠製品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加之我國出口的商品大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受環保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越來越多的出口產品受到發達地區和國家環保法規的影響。

這些對我國已造成嚴重影響的標准主要是:食品中的農葯殘留量,陶瓷產品的含鉛量,皮革的PCP殘留量,煙草中有機氯含量,機電產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標,汽油的含鉛量指標,汽車排放標准,包裝物的可回收性指標,紡織品染料指標,保護臭氧層的受控物質等。

二、綠色壁壘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的影響

1. 我國紡織品出口的現狀

我國外貿出口額的五分之一由紡織行業創造,紡織行業是創匯的第一大戶。中國已連續6年保持世界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出口第一大國地位。入世對我國紡織業是一個最大的「利好」消息。根據ATC協議《世貿組織紡織品與服裝協定》,在5年過渡期內,我國在設限國的紡織品配額在現行基礎上年增率為25%,這意味著我國紡織品的出口每年將增加5000萬美元的機會。如果加上其它不設限的國家和地區,入世後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每年至少可增加10億美元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不能破除綠色壁壘的屏障,這個巨大的市場只能是「水中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綠色壁壘將是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最為艱難但必須跨越的一道坎。

在日益外向的中國各產業中,紡織業的對外依存度最高。雖然同貿易夥伴之間的關稅越來越低,但是綠色壁壘正成為新的非關稅貿易壁壘。隨著人們對生態和環境問題關注程度的加深,「清潔生產」、「綠色產品」、「生態紡織品」等概念大舉進入國際紡織品與服裝貿易領域,各國對紡織品及服裝在穿著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綠色壁壘面前,中國紡織行業原有的價格低廉等比較優勢也將受到沖擊,如果產品再達不到相關綠色標准,大量的國際訂單將與我們失之交臂。目前,一些歐盟的買家在向國內企業下訂單時,就要求在合同中寫上「達不到《歐盟生態紡織品標准》賠償10%貨款」的條文。

1998年,上海對德國出口的單裝內衣,因含偶氮染料而被迫中止出口,減少外銷額達500萬美元。不久前,30萬件出口歐盟的中國茄克被迫回銷,原因是茄克拉鏈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江蘇申澄集團出口德國的一批針織服裝,因沒有達到合同上約定的生態紡織品標准被中間商處以16萬美元罰款。浙江省去年6—10月出口紡織品服裝退貨共計704批(不含寧波),退貨金額為1586萬美元;其中表內商品200批,佔28.2%;表外商品504批,佔71.6%。究其原因除了市場因素、規格不符、縫制不良外,大多都是與綠色壁壘有關。可見,發展生態紡織品可有效克服綠色壁壘,擴大市場份額。

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的一份資料表明,中國每年有多達74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了綠色壁壘的負面影響。 有關專家認為,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程度已經並將超過反傾銷案件的影響,已成為入世後我們不容迴避的課題。

2. 紡織品、服裝貿易中的技術壁壘

在紡織品、服裝領域的技術壁壘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從產品設計、生產到報廢、回收的全過程中,對環境影響所設置的壁壘,主要是要求企業建立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及對產品實施「環境標志和聲明」;另一類是針對產品本身對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影響的,要求產品不能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影響。我們將能夠克服這兩項壁壘而生產出的產品,稱作:生態紡織品。

所謂生態紡織品或生態服裝,它是以保護人類身體健康,使其免受傷害,並具有無毒、安全的優點,而且在使用和穿著時,給人以舒適、鬆弛、回歸自然、消除疲勞、心情舒暢的感覺的紡織品。從專業上說,綠色服裝必須包括三方面內容:1、生產生態學,即生產上的環保。對天然纖維來說,在種植或飼養過程中,所用的肥料、飼料、生長劑、除草劑、消毒劑等對人類應是無毒無害的;在面料生產加工過程中,不放出有害氣體,並且排水符合衛生要求;2、用戶生態學,即使用者環保。要求對用戶不帶來任何毒害;3、處理生態學,是指織物或服裝使用後的處理問題。例如是否能回收,是堆積還是焚化。比如最近服裝市場上出現的新纖維Tencel(天絲),因其生產中的化學試劑可回收,廢料可焚燒,故屬於綠色紡織品。

因為在服裝原材料如棉、麻纖維的種植過程中,為控制害蟲、植物病毒和雜草的侵蝕,確保其產量和質量,大量使用殺蟲劑、化肥和除草劑,導致農葯殘留於棉花、麻纖維之中,雖然在服裝之中含量甚微,但長期與皮膚接觸,危害極大。其次,在原料儲存時,要用五氯苯酚等防腐劑、防霉劑、防蛀劑,這些化學物質殘留在服裝上輕者會引起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病或其它中毒反應,重者會誘發癌症。此外,我國紡織品一直沿用「紡紗—織造—染整」的傳統工藝。在織布過程中,使用的氧化劑、催化劑、阻燃劑、去污劑、增白螢光劑等化學物質,又一次殘留在服裝上。其中最有害的處理過程就是印染。現代人追求生活豐富多彩,更追求服裝的色彩多變。顏色越來越豐富的染料被研製出來,棉紡織品被染得五顏六色。「漂亮」的目的固然達到了,但印染中使用的能誘發癌變的偶氮染料中間體、甲醛和鹵化物載體及重金屬卻殘留在服裝上。此外,在服裝的附件中,如拉鏈、鈕扣等,會含有鉛等重金屬。由此可知,一件服裝在變為成品的過程中殘留毒素的機會是很多的。盡管現在世界上各國發達程度不同,對環保的認知程度有差異,但發展環保紡織品和綠色服裝將是必然趨勢。比如:浙江的紹興作為紡織大縣在入世後出現了空前的出口好勢頭,但不少紹興紡織品在歐洲國家屢屢受挫,多數問題出在染料上。都是因為染料中的偶氮和19種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幾種有害化學成分)超標。1998年,「永通集團」有一批價值100萬元的紡織品出口到歐洲。經檢測布料里有一種化學成分對人體有害,結果遭遇退貨。這批貨又漂洋過海回到了國內,退貨中轉的各種費用差不多超過了布料本身的價格。100萬元莫名其妙地打了水漂,布料和顏色都無可挑剔,問題還是出在染料上。因此,紡織業的發展與印染業的發展是緊密相聯的。雖然目前國內有數百家生產染料的企業,但環保型的活性染料市場有6成以上被德國巴斯夫等國外大公司所控制,其價格相當於國內企業的2倍。由於國內同類染料的性能不夠穩定,紡織品出口企業還是忍痛花高價買進口染料。而一用進口染料,我國紡織品的原有價格優勢就不復存在。 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的客戶對我國出口紡織品的質檢要求已出現三大變化:1.從傳統的重視外觀質量檢驗趨向注重內在質量的檢測,有的外商已將紡織品內在質量指標列入了信用條款;2.對紡織品的質量指標更嚴格,許多客戶會在合同中對影響使用性能的質量指標提出特殊要求,對染色牢度等項目指標的要求明顯提高;3.對紡織品的質量要求由傳統的實用性、美觀性、耐用性,趨向更重視安全性、衛生性。特別自奧地利1990年率先制訂了環保紡織品標准後,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出台了相關的環保法規和紡織品環保標准,對進口紡織品實施安全、衛生檢測;美國、歐盟還相繼提出了對非環保染料的限制,對紡織品中偶氮染料、甲醛、五氯苯酚、殺蟲劑、有機氧化物等的含量都實施了嚴格的限制。國際環保組織制訂的《歐盟生態紡織品標准》需要組成服裝產品的每一個部件(包括紐扣、拉鏈)都要通過有關的檢測和認證。國內內衣行業唯一一家獲此認證的「婷美」內衣為建立一整套生態紡織品供應鏈就用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婷美」也正因此成功地進入了東南亞和歐美市場。因此國內紡織品企業,要想在國際上有所作為,就必須研究國際規則,生產經過環保認證的綠色產品。

3. 發達國家控制紡織品及服裝中有害物質的法規和國際生態紡織品標准

世界環境保護浪潮風起雲涌,已影響到國際服裝市場,特別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通過制定各種環境標准、環境法律、法規,建立起一道道限制和阻止外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保護本國服裝市場競爭力的「綠色貿易壁壘」。他們以保護環境和健康為前提,通過各種環保法律法規強化環境安全,使得綠色壁壘成為服裝貿易中新的保護網,對我國出口的服裝產品提出種種近乎苛刻的條件,造成我國服裝出口頻頻受阻。早在1975年日本就開始實施《家用產品有害物質控製法》,其中對兩歲及兩歲以下的嬰兒服裝(特別是與皮膚直接接觸服裝)上的甲醛殘留限定為20ppm;1995年日本的《產品責任法》又規定,對皮膚傷害、異物混入、燃燒事故、染色不良造成的特殊事故等服裝成品缺陷,受害者可申請賠償。1997年,歐盟禁止在棉花種植過程中使用含有有毒金屬化合物的殺蟲劑;1994年德國食品和日用品法案規定在紡織品中不得檢出過敏性分散染料;1999年1月1日起,使用含有致癌芳香胺的118種偶氮染料的成衣、皮革、服裝、床上用品、家居布料等不可在德國市場上銷售,目前歐盟對此也已立法,(見歐盟指令76/769/EEC、89/677/EEC、94/60/EC和97/10/EC),指令實施日期是2002年7月1日,意味著出口至歐盟十五國的紡織品從今年7月1日起都必須符合歐盟的法規,否則就進不了歐盟市場。美國聯邦法規16 CFR 1303規定要取締服裝配件表面鍍層中的含鉛塗料。瑞典、芬蘭、挪威等國家也都紛紛立法,對服裝及紡織品中的有害物質,如:甲醛、鄰苯二甲酸鹽、石棉等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20世紀90年代初,由德國、奧地利、瑞士等歐洲13個國家的13個研究所成立了「國際紡織品生態研究和檢驗協會」,頒布了Oko-Tex standard 100(產品標准)和Oko-Tex standard 200(檢測標准)等標准。此套標准經過近10年的發展和研究,修改和完善,目前已在1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研究機構,在法國和德國還分別擁有兩家認證機構。目前,標准100檢測並授予環境標志的生態紡織品主要有4類,一類是嬰兒用產品,它指除了服裝外所有用於製作嬰兒或直至兩歲兒童的產品、基本材料和輔料;第二類是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產品,如制服襯衣、內衣等;第三類是不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產品,如充填材料、襯料等;第四類是裝飾材料,包括原材料和輔料在內的所有用於裝飾的產品,如白布、牆面覆蓋物、傢具布、窗簾、地毯、床墊等,可以說,獲得環境標志的紡織品已經在最大限度上保證了消費者的健康。

Oko-Tex standard 100,2000年版規定測試的項目為:PH值、甲醛含量、重金屬離子含量、農葯、氯代苯酚、PVC增塑劑、染料、含氯有機載體、染色牢度、揮發物、氣味測定等項目。與Oko-Tex standard 100相配套的檢驗程序標准為Oko-Tex standard 200,此標准包括了測試項目的具體操作程序和技術。發達國家對綠色服裝的檢驗手段和要求在逐步提高,他們利用高新技術、高靈敏的檢測設備,進行精密分析,高標准,嚴要求。因此,了解發達國家准入規則並取得這些國家認可的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對於我國紡織企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對發展我國紡織品對外貿易的思考

1. 加強生態紡織品標準的建設

隨著國際間貿易的擴大和發展,標准化已成為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工具,依靠先進標准進行商業競爭已成為國際貿易的一個新動向,標準是質量的前提,從關注標准高度出發提高產品競爭力,是中國企業及標准制定部門的當務之急。

在生態紡織品領域,目前除了中國環境標志認證委員會有一個對照歐盟標准制定的生態紡織品標准外,還沒有一個強制性的國家標准。中國在標准化方面的落後正好與發達國家對標准化的重視形成鮮明對比,這些在國際市場遭遇「綠色壁壘」的中國企業往往都覺得很冤,來自國家標准化委員會的一份資料顯示,在我國19278項國家標准中,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不足50%,高新技術標准嚴重缺乏。由於沒有相關法規,現在對服裝在進入市場前沒有專門機構進行強制性檢驗。目前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正在制定紡織品的安全通用國家標准。

為了應對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從2001開始,國家標准委開展了對我國大宗出口產品標准情況的調研,紡織品是其中一類。加緊構築紡織品安全體系是目前的當務之急。1997年5月,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指導委員會成立,統一部署實施ISO 14000系列標準的工作;1998年發布了GB/T17592、GB/T17593、GB/T2912紡織品禁用偶氮染料、重金屬及甲醛的檢測標准;2000年6月,頒布了《生態紡織品》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2001年8月頒布了GB18401《紡織品甲醛含量限定》。目前正在起草兩項紡織品安全方面的標准——《紡織品安全通用標准》和《生態紡織品通用技術條件》,前者對一些影響人體健康的指標做出了最基本要求,有望在調整產品結構、限制進口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後者則等同採用了《歐洲生態紡織品》標准,目的是向出口外向型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態紡織品既代表了全球消費和生產的新潮流,又可以成為發達國家利用綠色壁壘限制進口的手段。隨著我國入世,綠色壁壘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中的地位日漸突出。因此,生態紡織品將是應對綠色壁壘、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的最佳途徑之一,將成為紡織行業內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我國已發布了與紡織品安全性有關的國標近90項,其中紡織品耐色牢度試驗方法有70項,甲醛檢測方法標准2項,燃燒性能測試方法9項,酸鹼性檢測方法4項,禁用偶氮染料檢測方法3項,重金屬離子檢測方法1項。雖然,我國在生態紡織品標准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總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我們必須急起直追。

2. 外貿紡織服裝企業要積極採用先進標准指導生產

有人說,從發展中國家看,綠色壁壘是一堵綠色的、聽起來很美麗的牆,橫亘在本來就崎嶇的國際貿易之路上。因為她美麗,所以不可能像拆除關稅壁壘那樣去拆除它。我們最好的選擇是把壁壘看成橋墩,在腳下與壁壘之間建築一座綠色的橋,上得坡去,到達彼岸。

那麼採用國際、國外先進標准組織生產,增強環保意識就是企業走向成功的起點。紹興的永通染織集團, 10多年前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經歷了98年出口歐盟的教訓後,痛定思痛,把了解發達國家的技術要求,研究他們的技術法規和標准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通過技術改造,去年在全國印染行業中創下了產量、銷售、出口三項全國冠軍,外貿出口超過1億美元,產品行銷75個國家,其中,歐美國家佔了40%的好成績。今年前三個月,產品出口又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0%,讓業內人士連連稱奇。他們交了100萬元的學費,然後掙回了一億美元的大市場,這就是突破綠色壁壘後嘗到的甜頭。永通人發現綠色環保、對人體無害是一種世界潮流。如果這一關過不了,最後肯定會被世界市場尤其是歐美高檔市場淘汰。要搶占國際市場的制高點,必須強化產品的「綠色」意識。

破解了綠色壁壘後的永通集團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開門」的秘訣一樣,順利打開了歐洲市場,並牢牢占據了世界市場中的份額。如今,隨著國內環保染料價格的總體走低,永通集團的效益顯著提高。綠色壁壘不可怕,關鍵是要有勇氣跨越它。誰行動得早,誰就是贏家。類似永通集團的成功例子在浙江已經不在少數。曾經因為鈕扣的環保問題而遭退貨的杭州匯麗綉花制衣公司,如今專門確定了4家定點廠製造環保型鈕扣,一年出口到歐美市場的女裝達到800多萬件。去年,匯麗的單子做到7000多萬美金。目前,匯麗公司的客戶中有世界上4個大財團的幾十個女裝品牌,一天生產2萬多件。過去怕做歐美市場,現在嚴格按環保標准生產後,發現歐美市場風光無限,有做不完的生意!

我國加入WTO後,紡織服裝企業只有真正與國際接軌,才能在國際大環境下生存。「接軌」就是「理順」在企業管理能力、科技水平、標准運用、信息快捷、市場運作觀念與手段上真正取得平等對話的實力。當前,服裝快速反應已成為世界服裝業的一個發展趨勢,美國已有65%的服裝企業參加了快速反應,實時掌握國內外紡織品技術法規、標準的制、修訂情況,使企業競爭力大大提高,而我國目前總體上還在研究、宣傳或僅僅少數幾個大企業才會去關注這類信息,我們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

3. 積極推行生態紡織品認證

21世紀紡織品持續發展的主旋律是綠色紡織品的開發。這幾年,世界各國都積極開發對身體健康有益無害、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生態標簽」產品,美國、日本、瑞士、加拿大、英國等國家都在推行「生態標簽」,「生態標簽」即類似於我國的環境標志認證。目前「生態標簽」正在全球迅速發展,許多實施生態標簽的國家,把「生態標簽」視為一種非關稅壁壘,禁止非「生態標簽」產品進口。而獲得了該標志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普遍高於一般產品。

隨著人類環境保護和安全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綠色消費」的浪潮。 目前國際市場普遍使用多種生態標簽,較有影響的生態標簽有Oko-Tex Standard 100、Eco-Tex、MST、MUT、CleanFashion、Tex-Proof等。這些標記已成為生態紡織品的國際通行證。近年來,國際環保紡織協會陸續在中國的香港和上海、日本、韓國設立辦事處,以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紡織業更快地加入到生態紡織品標簽計劃中來。自2000年以來,生態紡織品認證在亞洲得到了廣泛推廣。香港作為亞洲的自由貿易港,保持了一貫的發展勢頭,在紡織品生態認證方面占據領先地位。日本的NISSENKEN在2000年初獲准成為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成員機構,並在日本市場開始採用紡織品生態標簽。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生產廠商也十分活躍,成為生態紡織品認證在亞洲的增長點。

與周邊地區相比,中國內地紡織服裝企業的龐大與生態紡織品認證發展速度的較慢十分不協調。我國的綠色生態服裝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1999年9月,我國對「生態紡織品評價及檢驗標准」正式立項,由中國紡織科學院具體負責,正式對生態紡織品性能進行系統研究,然後制訂出相應的標准及技術規范。但從總體上說,我國對服裝的污染識別、檢測以及環保標志還很落後,對印染整理紡織品的環保檢測認證尚缺乏手段。制定《歐盟生態紡織品標准》的國際環保紡織協會,它已在世界范圍內發了23000張證書,其在中國內地的唯一授權機構——瑞士紡織品檢定公司上海辦事處,只用不到兩年就發出了200張認證證書。已獲得證書的這200家企業由於接觸國際市場比較多,因而申請生態紡織品認證比較積極。他們已認識到生態紡織品認證是紡織服裝企業提升產品品質、進軍國際市場的不容忽視的問題。婷美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從各個方面提升產品品質,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態紡織品供應鏈,從而成為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通過了最嚴厲的國際環保組織制訂的《歐盟生態紡織品標准》的內衣產品,並順利打入日本和歐美市場。以前,國內企業競爭是誰的廣告多、誰的價格低就能賺錢,今後將變成誰的科技含量高、誰能獲得權威認證才能佔領市場,婷美是獨有中國知識產權的產品,又按國際游戲規則取得了「綠卡」。所以企業只有做到自身產品過硬,才能在國內外市場上戰勝洋對手。

⑶ rohs指令(2002/95/EC)禁止的六種有害物質是什麼

  1. RoHS指令限制使用以下六類有害物質

  2. RoHS指令介紹: 歐盟於2003年1月27日正式公布了《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WEEE 2002/96/EC)和《關於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2002/95/EC).指令要求於2006年7月1日起,禁止在歐盟市場銷售含有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及多溴二苯醚六種有害物質的電子電氣設備。至今,歐盟共頒布了29項豁免條例

  3. 主要針對電子電器產品中限制使用PB(鉛)、Cd(鎘)、Hg(汞)、Br(溴)、Cr(鉻),這幾種重金屬有害元素,要求除了Cd(鎘)為100PPM外,其餘為1000PPM。

⑷ ROHS、WEEE、REACH 的法律法規

RoHS是由歐盟立法制定的一項強制性標准,它的全稱是《關於限制在電子電器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該標准將於2006年7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主要用於規范電子電氣產品的材料及工藝標准,使之更加有利於人體健康及環境保護。該標準的目的在於消除電機電子產品中的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溴聯苯醚共6項物質,並重點規定了鉛的含量不能超過0.1%。其中涉及到的鉛主要出處有以下幾類。
歐盟ROHS和WEEE指令的基本內容
歐盟議會及歐盟委員會於2003年2月13日在其《官方公報》上發布了《廢舊電子電氣》設備指令(簡稱《WEEE指令》)和《電子電氣功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簡稱《RoHS指令》)
《RoHS指令》和《WEEE指令》規定納入有害物質限制管理和報廢回收管理的有十大類102種產品,前七類產品都是我國主要的出口電器產品。包括大型家用電器、小型家用電器、信息和通訊設備、消費類產品、照明設備、電氣電子工具、玩具、休閑和運動設備、醫用設備(被植入或被感染的產品除外)、監測和控制儀器、自動售賣機。
RoHS指令限制使用以下六類有害物質
1 水銀(汞) 使用該物質的例子:溫控器、感測器、開關和繼電器、燈泡
2 鉛 使用該物質的例子:焊料、玻璃、PVC穩定劑
3 鎘 使用該物質的例子:開關、彈簧、連接器、外殼和PCB、觸頭、電池
4 鉻(六價) 使用該物質的例子:金屬附腐蝕塗層
5 多溴聯苯(PBB)使用該物質的例子: 阻燃劑,PCB、連接器、塑料外殼
6 多溴二苯醚(PBDE) 使用該物質的例子:阻燃劑,PCB、連接器、塑料外殼
電子設備不做回收注冊,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
電子設備不回收注冊最嚴重的後果並不是被亞馬遜封鎖list ,而是在商家賣得很好的前提下,被競爭對手盯上,競爭對手購買該商家產品,如果產品上沒有印上帶斜線的垃圾桶,或者該產品沒有在德國注冊回收,競爭對手會委託德國律師給亞馬遜發信,要求停止銷售該公司的產品,並且申請法庭程序,銷毀該公司在亞馬遜的所有產品。此時商家不僅損失了所有庫存,而且需要付律師信的費用和銷毀產品的費用,這可能意味著這個公司基本上被趕出德國市場。
法國WEEE回收體系將於2017年11月15日起正式運作。
2017年11月15日起,法國WEEE回收體系將正式開始運作。屆時,法國消費者可將廢棄的電子電器設備,送交經銷商或當地回收點進行回收 。
今年8月12日,法國已將四個由主管機構核準的回收系統正式刊登在官方期刊上,允許他們於11月15日起正式運作。其中,Ecologic,Eco-systems和ERF三家系統將負責不飲食照明光源的其它廢棄電子電器的回收,而照明光源則由Recyclum負責回收。
為了符合法國WEEE法令的要求,電子電器產品揚製造商可以加入上述任何一家回收系統:此外,製造商必須向環境部所屬的環境能源管理局(ADEME 辦理登記,ADEME於2017年9月1日前正式運作。

⑸ ROHS檢測的有害物質

RoHS一共列出六種有害物質,包括:鉛Pb,鎘Cd,汞Hg,六價鉻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
RoHS標准2005/618/EC決議。六種有害物質的限值是多少?其中鉛(Pb)、汞(Hg)、六價鉻(Cr6+)、多溴聯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的最大允許含量為0.1%(1000ppm),鎘(cd)為0.01%(100ppm),該限值是制定產品是否符合RoHS指令的法定依據。RoHS標准測試涵蓋產品范圍
RoHS指令涉及的產品范圍相當廣泛,幾乎涵蓋了所有電子、電器、醫療、通信、玩具、安防信息等產品,它不僅包括整機產品,而且包括生產整機所使用的零部件、原材料及包裝件,關繫到整個生產鏈。
十溴聯苯醚(Deca-BDE: 2008年4月1日,歐盟法院撤銷RoHS指令中原先為豁免項目的十溴聯苯醚(Deca-BDE),並將於7月1日後開始進行管制,其主要原因在歐盟法院認為執委會當初所提供之報告,並未審視其它物質代替Deca-BDE的可能性,及其它取代物質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判定為行政程序疏失而撤銷豁免。
然而,積極參與歐盟風險評估研究的瑞典,在5月8日宣布取消原先限制Deca-BDE之法令。瑞典政府在2007年1月1日曾禁止紡織產品、傢具及電纜使用Deca-BDE,但由於面臨歐盟法律上的挑戰,以及在Deca-BDE長達十年的風險評估報告中,並未找出任何重大風險理由限制,因此取消其禁令。
歐盟執委會現也正在評估如何避免RoHS指令法院撤銷對於Deca-BDE之豁免和風險評估結果相互抵觸之問題。挪威政府在2008年1月宣布於4月開始限制使用Deca-BDE,由於挪威屬於歐洲經濟區(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的成員之一,這項決定亦受到業界不少的反對聲浪。
歐盟RoHS和WEEE指令2008年最新信息
2008年3月19及20日,歐盟於《官方公報》刊登多項修訂指令,包括電池、耗能產品、廢棄汽車、電器及電子設備廢料(WEEE)以及限制有害物質(RoHS)指令。有關修訂賦予歐委會多項執行權力,出口電氣及電子設備到歐盟的生產商尤須留意,因為可以從中看出歐盟今後可能採取的措施。
對有關電器及電子設備廢料的第2002/96/EC號指令(WEEE指令)作出修訂的第2008/34/EC號指令,准許歐委會修訂WEEE指令的附件,以納入有關處理技術的規定。歐委會可因科技進展修改WEEE指令,將家居照明設備、燈絲燈泡及光電產品(如太陽能板)納入WEEE指令涵蓋的產品清單。第2008/34/EC號指令規定,歐委會修訂附件前,必須咨詢業界意見。
歐洲議會及理事會的第2008/35/EC號指令修訂有關電器與電子設備所含有毒物質限制的第2002/95/EC指令,令歐委會有權對附件做出若干必要修訂,以配合科技發展。
此外,歐委會剛完成有關RoHS指令的業界咨詢,內容關於修訂指令附件所載的豁免有毒物質。根據RoHS指令的第5(1)(c)條,委會必須至少每隔4年對附件所列的每項豁免物質進行檢討,假若有關受限制物質可以不用或有其它替代物,歐委會可考慮將之從現行的豁免物質中剔除。由於RoHS指令於2006年7月1日生效,歐委會將於2010年或以前對附件進行檢討。

⑹ 歐盟ROHS指令對有害物質石棉含量限制標准具體是什麼

六種有害物質限值

一、 鎘的法規要求:
⒈ 歐盟:
ROHS,91/338/EEC,94/62/EC,76/769/EEC Limit=100ppm
瑞典:Limit=75ppm(mg/Kg)
丹麥:Limit=75ppm(mg/Kg)
瑞士:Limit=100ppm(mg/Kg)
荷蘭:Limit=100ppm(mg/Kg)
⒉ ROHS豁免項:除了91/338/EEC禁止使用的產品除外,生產設備、機器等產品的電鍍鎘可以豁免.

二、 鉛的法規要求:
⒈ 歐盟:
76/769/EEC,89/677/EEC:禁止使用
94/62/EC:<100ppm
ROHS:<1000ppm
⒉ ROHS豁免項:
玻璃:如熒光管etc.
合金:鋼合金中鉛含量<0.35%(3500ppm);
玻璃:如熒光管etc.
合金:鋼合金中鉛含量<0.35%(3500ppm);
鋁中鉛含量<0.4%(4000ppm);
銅合金中鉛含量<4%(40000ppm)
焊錫:高溫融化的焊料中的鉛(即錫鉛焊料合金中鉛含量超過85%);
用於伺服器、存儲器和存儲系統的焊料中的鉛(豁免准予至2010年)
用於交換、信號和傳輸,以及電信網路管理的網路基礎設施設備中焊料中的鉛;
電子陶瓷產品中的鉛如壓電陶瓷.
⒊ ROHS豁免聽證項:
光學玻璃及護目鏡可以使用鉛及鎘;
兩個以上焊介面之微處理器封裝跟其針頭,可使用鉛佔85%比重的錫鉛焊料,唯其期限到2010年;
溶解度較高的含鉛焊料(如錫鉛焊合金有85%的鉛)及任何需要低溫焊接以完成電力接駁的焊料.

三、 汞的法規要求:
⒈ 歐盟:
76/769/EEC,89/677/EEC:禁止使用;
94/62/EC:<100ppm;
ROHS:<1000ppm.
⒉ ROHS豁免項:
熒光燈及燈具.

四、 六價鉻的法規要求:
⒈ 歐盟:
76/769/EEC:禁止使用;
94/62/EC:<100ppm;
ROHS:<1000ppm.
1999/179/EEC,2002/EEC:<10ppm
⒉ ROHS豁免項:
碳鋼中的防腐劑,電冰箱製冷劑中的防腐劑.
⒊ 六價鉻的注意點:對金屬件及其電鍍件樣品,測試的是樣品表面的六價鉻,因此其濃度計算方法有兩種.
按照JIS H8625標准,計算單位面積含量.取約100cm2樣品測試;該方法要求>10ug/100cm2
按照某些公司標准,計算電鍍層中含量.

五、 溴化阻燃劑的法規要求:
⒈ 溴化阻燃劑包括:多溴聯苯(PBBS) ;多溴聯苯醚(PBDES,PBBES,PBDOS.)
⒉ 應用范圍:印刷電路板,塑料及塗層中耐燃劑,電線電纜,樹脂類電子元件.
⒊ 歐盟國家:
ROHS:<1000ppm;
76/769/EEC,83/264/ EEC:禁止使用;
2003/11/EEC:禁止使用.

許多國家選擇了全面禁止使用這種危險性物質,包括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所有成員國到2005年必須禁止一切石棉的使用)和越來越多的其他國家(冰島、挪威、瑞士、紐西蘭、捷克共和國、智利、秘魯、韓國)。其他一些國家正在審視石棉的危險,如澳大利亞和巴西。

⑺ 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第一類有害物質-鎘
在所有的金屬元素中,鎘是對人體健康威脅最大的有害元素之一。鎘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對腎臟、肝臟的危害。
第二類有害物質-鉛
鉛是一種對神經系統有害的重金屬元素。重度鉛中毒會導致兒童成為低能兒甚至死亡。
第三類有害物質-汞
汞中毒會導致記憶力明顯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乏力等。
第四類有害物質-六價鉻
鉻引起各種炎症,也是致癌因子。
第五、六類有害物質-PBB & PBDE
PBB & PBDE 會使甲狀腺荷爾蒙紊亂和使胎兒畸形等危害。
一.鎘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鎘金屬或粉末可在鎳-鎘(NiCd)電池中用作陰極電極物質。也可與鐵、鋼、鋁基材料、鈦基合金或其它非鐵合金,作為在電解沉積、真空沉積或機械式沉積時的塗料。此外在低熔點硬焊、軟焊及其它特殊合金中亦作為一種合金元素。
鎘的危害:
自從1950到1960年代日本發現不利人體健康的效應之後(痛痛病),鎘對健康及環境的影響開始被廣泛地討論。其中最顯著的效應是,工作者因職業而曝露於高濃度的含鎘熏煙或懸浮微粒的灰塵中,會影響腎臟及呼吸系統。最被徹底研究的人體健康效應是腎臟衰竭,起因於長時期的高劑量曝露。所以大部份已開發國家已設定鎘的職業曝露標准,在大氣中2mg/m3到50mg/m3之間,可以保護人體具有40到45年的正常工作壽命。
禁用范圍:
為了降低工作者曝露於鎘中、確保含鎘產品對消費者造成的曝露及風險達到最小,在歐洲國家,鎘及某些含鎘產品被EC指令 76/769/EEC、91/338/EEC、91/157/EEC及1989歐洲執行委員會鎘行動方案所限制。瑞典、丹麥、荷蘭、瑞士、奧地利及挪威也在EC限制含鎘產品如色素、穩定劑及塗料(91/338/EEC)之前,就施行含鎘產品的管制。但目前除了歐盟國家之外,世界上沒有其它國家對含鎘產品管制。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鎘。
以下除外
硒光電池表面之氧化鎘
特定物品中為防腐蝕所使用的鈍化金屬鎘
重金屬鉛、鎘、汞使用於原子吸光譜儀中之中空陰極管與其它重金屬量測設備
TCO』01-Mobile Phones:
手機中的鎘含量不得大於5ppm。
二.鉛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電池,焊錫,機械金屬的合金元素,印刷電路板及相關組件,白炙燈泡,鉛錘。
鉛的危害:
金屬鉛製程可能產生鉛化合物,這些全被歸類為危險物質,其毒性效應各有不同,在人體中鉛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腎臟。鉛對一些生物的環境毒性已被普遍證實。血液鉛濃度達10µg/dl以上就會產生敏感的生化效應,若長期曝露使血液鉛濃度超過60~70µg/dl就會造成臨床鉛中毒。而鉛表面在空氣、土壤及水中容易起反應,形成一層保護及不溶的無機鉛化物。這些無機化合物的生物可用率低,通常只有在高濃度時會被陸生植物及動物吸收。但鉛在陸生或水生食物鏈中並無生物放大效應。
禁用范圍:
由廢電機電子設備中所回收的鉛,與自原始礦產的鉛完全相同,因此應該可以將鉛限制在一封閉的循環(closed loop)。 但目前廢電機電子設備的鉛回收率,受限於廢棄物的回收率,而非技術障礙。基於鉛化合物對人體及環境的毒性,鉛的生產、使用、回收及棄置方式必須立法限制其環境排放;人體曝露所能忍受的程度也須被規范。大致來說,對於鉛使用相關的風險已有很多了解,目前已有廣泛的立法,如油品、水管等,以確保人體健康及環境受到保護。其結果是,大多數國家的鉛中毒事件在過去20年內已急劇減少,環境中的鉛含量通常遠低於建議值。此外鉛可以完全回收,能於電器及電子設備中永續使用。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鉛。
以下除外
重金屬鉛使用於輻射或放射線保護裝備中
鉛使用於映像管(CRT)玻璃、燈泡和螢光管
使用於鋼材中的鉛含量最高為0.3%(重量),鋁材中含鉛量最高為0.4%(重量),銅中含鉛量最高為4%(重量)
鉛使用於電子器材中陶制零件
重金屬鉛、鎘、汞使用於原子吸收光譜儀中之中空陰極管與其它重金屬量測設備
手機中的電池、塗料、漆、電線、塑料中的鉛含量不可大於10ppm。
三.汞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量測及控制儀器、電池、光源及電器設備、牙醫業、氯生產設備(汞合金電解製程)。
汞的危害:
汞被歸類為一種危險物質,是吸入性毒物且具有生物累積效應。汞亦對水生生物極具毒性。對人體的效應主要是影響中樞神經及腎臟系統。其在某些環境狀況下具有轉變成有機汞的潛在威脅,造成其毒性特質增強。汞有一個顯著的潛能:會生物累積及生物放大。這個結論已在各種不同生物之環境毒性效應被證實。它也很容易在大氣層中作長距離傳輸,因此濕沉降是汞循環的主要步驟之一。
禁用范圍:
為了盡量減少曝露於汞環境下,目前有好幾個措施被提出。如電器設備(特別是使用還原汞),將電燈或開關中汞含量標准值盡量減低或使用替代物質。歐洲1990年代中期人為汞排放到大氣的總量,估計有11%是由照明及電器設備所貢獻。而提升含汞燈具高的能源效率可降低汞排放量。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汞。
以下除外
小型螢光燈泡其重金屬汞含量不得超過5毫克/每支燈泡
直式(straight)螢光燈泡其重金屬汞含量不得超過10毫克/每支燈泡
重金屬汞於實驗室設備內
重金屬鉛、鎘、汞使用於原子吸收光譜儀中之中空陰極管與其它重金屬量測設備
TCO』01- Mobile Phones:
手機中的汞含量不得大於2ppm
四.六價鉻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六價鉻常在電化學工業中作為鉻酸。此外還用於色素中的著色劑(亦即鉻酸鉛)及冷卻水循環系統中,如吸熱幫浦、工業用冷凍庫及冰箱熱交換器中的防腐蝕劑(重鉻酸鈉)。
六價鉻的危害:
六價鉻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極毒物,皮膚接觸可能導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對環境有持久危險性。但這些是六價鉻的特性,鉻金屬、三價或四價鉻並不具有這些毒性。
禁用范圍:
在歐盟,會致癌或突變的六價鉻都不允許公開販售。但電化學工業中鉻酸被還原成CrO態(零價),而磁帶工業則還原成CrO2。所以不影響電化學工業或磁帶工業。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六價鉻。
以下除外
吸收式冷藏櫃冷卻系統使用六價鉻防腐蝕劑
TCO』01- Mobile Phones:
目前對六價鉻尚無管制規范。
五.溴化耐燃劑在電子產品中的用途:
添加於電器及電子塑料中作為耐燃劑。常被使用的有十溴二苯基醚DBDE、八溴二苯基醚 OBDE 。
溴化耐燃劑之危害:
當廢棄的電機電子物品塑料在未受控制的熱製程中(指溫度低於12000℃),可能形成溴化二苯戴奧辛或夫喃(PBDD/F)。此二者均屬於致癌性及致畸胎性物質。這些物質可能造成嚴重且影響范圍廣泛的空氣污染。
禁用范圍:
只要廢塑料焚化時達所需溫度,對大氣生態系而言,不需要進一步的風險降低措施。對水生、沉積物及土壤生態系而言,需要作額外的生態-毒性研究,才能確認潛在的風險。對於經由食物鏈造成的化學累積,及其對較高級食物鏈物種的潛在效應,目前結論是:「在正常情況下使用和棄置DBDE及OBDE時,不需採取進一步的風險降低措施」。另一項由WHO報告的研究(1994)發現「沒有可量得的DeBDE累積在肉及皮膚中」。鑒於歐洲議會顧慮防火安全並重新評估環境風險之後,1993年歐洲執行委員會撤銷一項限制PBDEs(包括DBDE)使用的提案。歐盟風險評估亦如上面所述。但最新的廢電機電子設備管制指令(WEEE)中,擬以獨立的指令(RoHS)限制此類物質的使用。瑞典也打算禁止PBDE及 DBDE的使用。
RoHS:
該指令所規范的電機電子設備自2008年起不得含有溴化耐燃劑。
TCO』01- Mobile Phones:

⑻ 歐盟rohs指令所指的有害物質及標準是什麼

RoHS是由歐盟立法制定的一項強制性標准,它的全稱是《關於限制在電子電器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該標准已於2006年7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主要用於規范電子電氣產品的材料及工藝標准,使之更加有利於人體健康及環境保護。該標準的目的在於消除電器電子產品中的鉛、汞、鎘、六價鉻、PBB和PBDE共6項物質,並重點規定了鉛的含量不能超過0.1%。
二、指令
歐盟議會及歐盟委員會於2003年2月13日在其《官方公報》上發布了《廢舊電子電氣設備指令》(簡稱《WEEE指令》)和《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簡稱《RoHS指令》)
《RoHS指令》和《WEEE指令》規定納入有害物質限制管理和報廢回收管理的有十大類102種產品,前七類產品都是我國主要的出口電器產品。包括大型家用電器、小型家用電器、信息和通訊設備、消費類產品、照明設備、電器電子工具、玩具、休閑和運動設備、醫用設備(被植入或被感染的產品除外)、監測和控制儀器、自動售賣機。
RoHS范圍:僅對於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場的新產品。包括家用的白熾燈和光源。
不應違反特殊的關於安全和健康要求的專門指令或規定--Vehicle ELV,汽車指令;電池指令,91/157/EEC,93/86/EEC&98/101/EC
不包括:醫用器材或監控設備(WEEE指令第8,9類);在2006年7月1日前投放市場的維修備件;2006年7月1日前原先投放市場的再利用產品。
RoHS針對所有生產過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上述六種有害物質的電氣電子產品,主要包括: 白家電,如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吸塵器,熱水器等, 黑家電,如音頻、視頻產品,DVD,CD,電視接收機,IT產品,數碼產品,通信產品等; 電動工具,電動電子玩具 ,醫療電氣設備。
三、ROHS2.0新修訂指令(EU)2015/863
2015年6月4日,歐盟官方公報(OJ)發布RoHS2.0修訂指令(EU)2015/863,正式將DEHP、BBP、DBP、DIBP列入附錄II 限制物質清單中,至此附錄II共有十項強制管控物質。詳見下表:
限制物質 限量(質量分數)
鉛(Pb) 0.1%
汞(Hg) 0.1%
鎘(Cd) 0.01%
六價鉻(Cr VI) 0.1%
(PBB) 0.1%
(PBDE) 0.1%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0.1%
鄰苯二甲酸甲ben基丁酯(BBP) 0.1%
鄰苯二甲酸二丁基酯(DBP) 0.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 0.1%
此修訂指令發布後,歐盟各成員國需在2016年12月31日前將此指令轉為各國的法規並執行。且2019年7月22日起所有輸歐電子電器產品(除醫療和監控設備)均需滿足該限制要求;2021年7月22日起,醫療設備(包括體外醫療設備)和監控設備(包括工業監控設備)也將納入該管控范圍。此外,已屬REACH附件XVII第51條鄰苯管控的玩具產品將不受此指令中DEHP、BBP、DBP的管控。

⑼ ROHS報告是鹵素報告嗎

ROHS全稱是TheRestrictionofthe use of certainHazardoussubstances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即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也稱2002/95/EC指令。和鹵素報告不同。

2005年歐盟又以2005/618/EC決議的形式對2002/95/EC進行了補充,明確規定了六種有害物質的最大限量值。

RoHS2.0檢測項目 2011/65/EC指令改為RoHS10項 RoHS證書鉛(Pb),鎘(Cd),汞(Hg),六價鉻(Cr6+),多溴聯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增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鄰苯二甲酸正丁基苄酯(BBP),鄰苯二甲酸(2-己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

(9)瑞典有害物質法規擴展閱讀

適用范圍

歐盟27個成員國: 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英國、丹麥、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瑞典、芬蘭、塞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 。

測試方法

將相關產品送往專業實驗室進行檢測,要將產品拆分為單一材質既均一材質後進行測試,其中鉛、鎘、汞、六價鉻、多溴聯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等六種有害物質是否符合RoHS指令要求,若符合就可獲得RoHS合格報告和證書,若不符合,就得另找符合要求的產品進行替代。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ROHS檢測

熱點內容
注會備考攻略2020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1:37:32 瀏覽:409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1:30:40 瀏覽:65
深圳律師合作 發布:2025-02-05 01:02:09 瀏覽:147
經濟法自考論文選題 發布:2025-02-05 00:39:48 瀏覽:539
刑事訴訟法183 發布:2025-02-05 00:31:10 瀏覽:803
民法典實施日 發布:2025-02-05 00:19:43 瀏覽:379
businesslaw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0:15:55 瀏覽:721
中學生法律知識漫畫 發布:2025-02-04 23:56:24 瀏覽:968
法律服務護航產業占 發布:2025-02-04 23:31:48 瀏覽:366
法院審判部門 發布:2025-02-04 22:39:56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