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士兵安置條例
⑴ 關於退伍軍人下崗後有什麼安置的政策
到目前為止,還並沒有說關於退伍軍人下崗之後有什麼樣的安置政策的。
1.既然已經是退伍軍人了,那麼它的身份和普通公民一樣,就沒有什麼所謂的特殊化了。
2.退伍軍人,下崗的說明國家已經在這之前已經管理過一次了,安置過一次了,如果再次下崗,這屬於個人和企業之間的事情了。
3.這個最好還是去退役軍人管理事務局去詳細咨詢一下,或者撥打他的熱線電話去詢問一下。
⑵ 05年12月退役三級士官按現在兵役法國家給安置嗎
《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2011年11月1日以後當12年以上士官和軍官轉業回地方分配工作。2011年11月1日以前轉業復員軍人只能安照老的政策執行了。 義務兵和當12年以下的士官國家不再安排工作,全國實行城鄉一體化安置。 只有服役10年以上的士官和軍官頒發國防服役章,體現了國家和軍隊對服役時間長,貢獻大的軍人給的特殊榮譽。 兵役法規定,中士是付連待遇,四級軍士長是營級待遇了。三級軍士長就是團級待遇了 。 第二節 安排工作 第二十九條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退役士兵在艱苦地區和特殊崗位服現役的,優先安排工作;
⑶ 江西省2005年退伍六級傷殘軍人是否有安置工作
江西省2005年退伍六級傷殘軍人,要因戰負傷的才能安置工作。
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國務院令、軍委令第608號)的第十二條規定:
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本人申請,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按照有利於退役士兵生活的原則確定其安置地:
(一)因戰致殘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是烈士子女的;
(四)父母雙亡的。
⑷ 吉林市退役士兵從2000年至2005年安置條例
摘要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2)
⑸ 黑政發【2011】86號文件對2005年退役的士兵是否有效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徵兵工作的意見》(黑政發【2011】86號)網頁鏈接,對2005年退役的士兵是無效的文件。
回答者的理由是:
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徵兵工作的意見》(黑政發【2011】86號),首條就是「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新公布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精神「;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主席令第五十號)是在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實施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於2011年10月29日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第608號令發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法規。
上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兩個法規中,引人注目的是對於退役軍人安置規定的修訂:由建國後一貫的「哪裡來、哪裡去」(城鎮兵源安置工作。農村兵源回鄉務農),與時俱進的改為「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本人申請,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按照有利於退役士兵生活的原則確定其安置地:(一)因戰致殘的;(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三)是烈士子女的;(四)父母雙亡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十二條)。
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徵兵工作的意見》(黑政發【2011】86號)全文中,並沒有提及對於此前退役的軍人有效或參照的。
⑹ 退役士官清零安置嗎05年退役。服役12年,地方民政也沒補助
一個老軍人對此問題是由疑惑的:「服役12年的(中級以上士官),2005年退役後並沒有得到地方民政補助,今年2月民政部的「清零安置」會安置工作嗎?」2005年期間對於中級以上士官安置法規是《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1987年版),規定安置的退役軍人條件是:
第八條 退伍義務兵原是農業戶口的,由當地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按下列規定安置:
(一)對確無住房或者嚴重缺房而自建和靠集體幫助又確有困難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排一定數量的建築材料和經費幫助解決;
(二)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下同)以上的,應當安排工作;
(三)對有一定專長的,應當向有關部門推薦錄用;
(四)各用人單位向農村招收工人時,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退伍義務兵。對在服役期間榮立三等功、超期服役的退伍義務兵和女性退伍義務兵,應當給予適當照顧。
第九條 原是城鎮戶口的退伍義務兵,服役前沒有參加工作的,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實行按系統分配任務、包干安置辦法,各接收單位必須妥善安排。
而2018年2月民政部啟動的「清零行動」范圍是:是對1978年後依據已經先後廢止的法規《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和現行法規《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法規文件中具有安置工作資格的退役軍人,而沒有得到民政部門安置工作退役軍人的。
對於提問者而言,要麼就是入伍前就是城鎮戶籍的、或者農村戶籍在部隊立有二等功以上功勛的,才能是這一次民政部啟動的「清零行動」,對於退役軍人重新安置工作的范圍。
⑺ 2005年三級士官傷殘軍人安政策必須安排嗎
2005年三級士官、傷殘疾軍人按照法規政策,城鎮戶籍的一定安排工作,而農村戶籍的不一定必須安置工作的!依據2005年期間安置法規《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規定:只有城鎮戶籍的、農村戶籍當兵期間榮立二等功的才能一定安置工作。
一、《退役義務兵條例》第三條: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必須貫徹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針。
二、《退役義務兵條例》第八條:退伍義務兵原是農業戶口的,由當地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按下列規定安置:
(一)對確無住房或者嚴重缺房而自建和靠集體幫助又確有困難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排一定數量的建築材料和經費幫助解決;
(二)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下同)以上的,應當安排工作;
(三)對有一定專長的,應當向有關部門推薦錄用;
(四)各用人單位向農村招收工人時,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退伍義務兵。對在服役期間榮立三等功、超期服役的退伍義務兵和女性退伍義務兵,應當給予適當照顧。
三、《退役義務兵條例》第十條:因戰、因公致殘的二等、三等革命傷殘軍人(即5-8級殘疾軍人),原是城市戶口的,由原徵集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原是農業戶口的,原徵集地區有條件的,可以在企業、 事業單位安排適當工作; 不能安排的,按照規定增發殘廢撫恤金,保障他們的生活(註:農村戶籍的5-8級殘疾軍人還是要視戶籍地的安置條件的)。
⑻ 退伍軍人安置新條例
(一)要加大城鎮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力度。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及各行業、單位要從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大局出發,堅決貫徹執行現行退役士兵 安置的法規政策,切實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要嚴格按照國發〔2008〕27號文件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城鎮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國發 〔2005〕23號)精神,切實完成政府分配的安置任務,堅決糾正片面強調局部利益和困難、拒絕接收安置城鎮退役士兵的行為。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應 從退役士兵中優先選用。中央駐渝單位要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要求,積極支持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作,認真落實政府下達的城鎮退役士兵安置計劃,不得拒絕接收 和禁止下屬單位接收城鎮退役士兵。對拒絕接收、變相拒收或損害退役士兵合法權益的單位,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有關規定追究領導者的責任或予以 處罰,並責令其限時完成安置任務。
(二)拓寬城鎮退役士兵安置渠道。按照「按系統分配任務、包干安置、統籌調劑」的原則,採取自謀職業和安排就業相結合的辦法,創造性地做好城鎮退役士兵安 置工作。中央駐渝單位和市直屬單位的安置計劃由市發展改革委、市勞動保障局、市民政局聯合下達。各區縣(自治縣)的安置計劃,由當地政府下達。凡本系統職 工的子女、配偶,由主管部門負責接收安置,主管部門不在我市的,由單位直接接收。
入伍
由政府安排就業或自謀職業的城鎮退役義務兵、復員士官、轉業士官,在開出安置介紹信或簽訂自謀職業協議後,就視為已經安置。凡系市政府統籌安置的,由市民 政局開具安置介紹信。凡按系統下達的職工子女、配偶安置計劃,由區縣(自治縣)民政局開具安置介紹信。中央駐渝單位和市直屬企事業單位接到安置介紹信後, 應按照安排就業與自謀職業相結合的原則,凡安排就業的,接收安置單位應在1個月內安排安置對象上崗,不能按時安排上崗的,由接收單位按不低於本單位同工齡 職工月平均工資的80%逐月發給生活補助費。凡自謀職業的,應按時足額計發一次性經濟補助金。無論接收單位是什麼性質或組織形式,對安排就業的退役士兵, 應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完善用工手續。接收安置在企業的,且本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正常,合同期內非退役士兵本人原因,3年內原則上不得安排下崗。要按照國 家有關規定辦理失業、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其軍齡連同待分配時間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並視同為社會保險繳費年限。
各地要根據具體實際,可以採取先報到落戶,後進行安置的辦法,盡可能縮短退役士兵落戶和辦理身份證的等待時間。
(三)積極推進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要加大改革力度,更新觀念,積極推進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公安、教育、財政、勞動保障、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要按 照《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民政局等部門關於扶持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優惠政策實施意見的通知》(渝辦發〔2004〕186號)精神,相互支持,密切 配合,確保扶持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的各項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對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的,由接收地人民政府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助,其補助標准義務兵不低於 15000元;城鎮服現役9年以下(含9年)的復員士官,在15000元的基礎上從服現役第3年起,每增加一年軍齡,增發500元一次性經濟補助金;轉業 士官不低於30000元,在30000元的基礎上從服現役第3年起,每增加一年軍齡,增發1000元一次性經濟補助金。滿10年以上的復員士官,不予補 助。其中對在服役期間榮立三等功以上自謀職業的退役義務兵、復員士官、轉業士官另增發一次性經濟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五級至 八級傷殘軍人自謀職業的,除領取一次性經濟補助金外,另按在鄉傷殘軍人撫恤標准發給傷殘撫恤金。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要通過地方財政預算安排資金,確保自謀職業的城鎮退役士兵能按時足額領取一次性經濟補助金。嚴禁以安排就業的名義,將城鎮退役士 兵自謀職業一次性經濟補助經費轉移到已破產或停產、半停產企業。對退役士兵安置任務重或財政確有困難的區縣(自治縣),市財政將結合中央財政的補助資金, 予以適當補助。凡「按系統分配任務、包干安置」的中央駐渝單位和市直屬單位的職工子女、配偶自謀職業的,由接收單位按有關政策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助金。
(四)各區縣(自治縣)2009年度的安置任務,必須在2009年12月底以前完成。城鎮退役義務兵、復員士官、轉業士官必須服從政府的安置和接收單位的 安置,無正當理由不服從安置的,取消其安置資格,並將其檔案轉到本人(配偶)戶口所在地的鄉鎮、街道辦事處,按待業人員對待。
⑼ 我是2000年入伍2005年退伍軍人這五年是否有養老保險
2000年入伍2005年退伍,在服役期間的兵齡是可以計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內的。
根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四十六條退役士兵到城鎮企業就業或者在城鎮從事個體經營、以靈活方式就業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並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退役士兵回農村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退役士兵在服現役期間建立的軍人退役養老保險與其退役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關系接續,由軍隊的軍人保險管理部門和安置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退役士兵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9)2005年士兵安置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