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及海事設施檢驗條例
A. 船舶檢驗證書的核發檢驗
(以四川省為例)
辦事規程:
1、申請人持相關材料向窗口提出申請,由窗口工作人員進行初審後受理;申請船舶初次檢驗、特別檢驗和船長15米(含)以上、40馬力(含)以上的船舶的各類檢驗由海事處初審後報市船檢所檢驗發證;船長15米以下、40馬力以下船舶的年度檢驗由海事處受理檢驗發證。
2、對材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性告知申請人應當補正的全部材料;
3、在承諾辦理期限內,經審查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依法辦證,;經審查不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不予辦理,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所需材料:
1、申請書;
2、提交船用產品合格證書或船舶檢驗證書;
3、新增船舶應有新增運力審批的批准文件。
收費標准:收費依據:省物價局川價字非(1998)160號
收費標准:年度檢驗費機動船180元,非機動船60元,證書工本費正本50元,副本10元。其它檢驗的收費按上文另計。
辦理時限:5個工作日
辦事機構:各地地方海事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第7條
備注說明:前置條件:船舶經船舶檢驗機構依法檢驗合格;船舶初次檢驗、特別檢驗報上級船檢機構審查合格。
B. 船舶檢驗工作管理暫行辦法還有效嗎
《船舶檢驗工作管理暫行辦法》尚沒有公布失效,因此暫時還有效。
《船舶檢驗工作管理暫行辦法》是交通部交海發[2000]586號文件,是為加強船舶、海上設施和船運貨物集裝箱以及船用產品檢驗(以下簡稱「船舶檢驗」)工作的管理,提高船舶檢驗工作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交通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1998〕67號)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主要職責和人員編制的批復》(中編辦〔1998〕40號),制定的規定。該辦法自2000年11月9日開始實施,目前沒有宣布失效。
與船舶檢驗管理規定有關的其他法規,目前最新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2號《船舶檢驗管理規定》,《船舶檢驗管理規定》已於2016年1月14日經第1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船舶檢驗管理規定》是為加強船舶檢驗管理,規范船舶檢驗服務,保障船舶檢驗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以及我國締結或者加入的相關國際公約,制定本規定。
需要強調的是,《船舶檢驗管理規定》和《船舶檢驗工作管理暫行辦法》的法規針對面是不同的,前者並不能代替後者,因此前者的制定,並沒有宣布後者的時效。
C. 哪位大神知道船舶申請報廢方法
實施機關:中國海事局各分局(船舶檢驗局)及各分局申請人:
申請人:船舶所有人、經營人或其代理人(申請人向船舶船籍港所在地船檢分局申請)
具備條件:申請人需到海事部門辦理船舶登記注銷手續(船舶報廢時)
提交材料:
1.《船舶營運檢驗申請表》
2.船舶檢驗證書正本
3.船舶所有人和經營人資料(個體船東提交身份證復印件,1份,A4紙單面,要求簽字或蓋章)
4.海事部門船舶登記注銷證明文件(船舶報廢時)
辦理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
3.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認可的中國船級社相應規范等
辦結期限:
1.船舶報停:船舶檢驗合格,並提交完整的資料後15個工作日
2.船舶報廢:提交完整的資料後15個工作日
辦理結果:
1. 船舶報停:簽發船舶檢驗證書,在船舶適航證書記事欄註明「本船已報停,不得從事任何載、運活動」
2. 船舶報廢:不簽發船舶檢驗證書,在該船舶檢驗證書原件每頁蓋注銷章,並退回給申請人
收費標准:
現行《船舶檢驗計費標准》及相關規定(船舶報廢不收取費用)
辦公時間:
工作日(8:30-12:00;14:00-17:30)
D. 中國海洋法規有哪些
中國海洋法規包括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國家規范性文件及地方海洋法律法規,具體內容是: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
2、《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二、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海洋科學研究管理規定
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
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
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
10、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11、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12、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13、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管理規定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
15、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
17、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1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
20、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21、基礎測繪條例
22、中華人民共和國航標條例
三、部門規章
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實施辦法》(1990年9月20日公布)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實施辦法》(1990年9月25日公布)
3、《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管理規定實施辦法》(1992年8月26日公布)
4、《海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2002年12月25日公布)
5、《海底電纜管道保護規定》(2004年1月9日公布)
6、《委託簽發廢棄物海洋傾倒許可證管理辦法》(2004年10月20日公布)
7、海域使用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
四、國務院法規性文件
1、國務院關於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綱要的批復(國函[2008]9號)
2、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部《報國務院批準的項目用海審批辦法》的批復(國函[2003]44號)
3、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部《省級海洋功能區劃審批辦法》的批復(國函[2003]38號)
4、國務院關於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國發[2003]13號)
5、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審批項目用海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02]36號)
6、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勘定省縣兩級海域行政區域界線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02]12號)
7、國務院關於全國海洋功能區劃的批復(國函[2002]77號)
8、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海洋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63號)
五、地方海洋法律法規
(一)海域使用類
1.遼寧省海域使用管理辦法
2、河北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3、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4、山東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5、江蘇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6、上海市海域使用管理辦法
7、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辦法
8、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9、廣東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10、廣東省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管理辦法
11、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域使用管理辦法
12、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辦法
13、大連市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14、青島市無居民海島管理條例
15、廈門市海域使用管理規定
16、廈門市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17、寧波市無居民海島管理條例
(二)海洋環保類
1、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辦法
2、山東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
3、江蘇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
4、浙江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
5、福建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
6、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辦法
7、深圳經濟特區海域污染防治條例
8、上海市金山三島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9、海南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定
E. 中國船檢局(ZC)和中國船級社(CCS)的區別
一、職能不同:
1、中國船檢局(ZC)中國國家的船舶技術監督機構。其職責是對船舶包括海上鑽井平台等執行監督檢驗,使之符合各規范標准以及有關國際公約規定的技術條件,以保障船舶和船上人命財產安全和防止水域遭受污染。
2、中國船級社依據國家有關法規和國際公約、規則,為船舶、海上設施及相關工業產品提供技術規范和標准,提供入級檢驗、鑒證檢驗、公證檢驗、認證認可服務,以及經中國政府、外國(地區)政府主管機關授權,開展法定檢驗和有關主管機關核準的其他業務。
二、分支機構不同:
1、中國船檢局(ZC)總局設在北京,在長江及沿海地區的主要港口設有辦事機構。
2、中國船級社設有80多個分支機構,覆蓋國內外主要港口,形成了遍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全球服務網路。目前,接受了34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授權,為懸掛這些國家或地區旗幟的船舶代行法定檢驗。
三、服務不同:
1、中國船級社不僅在船舶、海上設施、集裝箱以及相關工業產品領域從事提供檢驗業務,還在可再生能源、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大型鋼結構等領域廣泛開展認證、審核、監理、檢測、評估、試驗、咨詢、培訓等服務。
2、中國船檢局(ZC)對修造和營運中的船舶、製造中的主要船用設備和材料以及到達中國港口的外國船舶執行國家規定的檢驗;辦理國內外船舶的入級業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有關國際公約和國家間的協議,代表中國政府簽發各該公約或協議規定的船舶證書。
F. 船舶法定檢驗機構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簡稱《船檢條例》)規定,我國船舶檢驗分為法定檢驗、入級檢驗、鑒證檢驗和公證檢驗;後三種檢驗由中國船級社承辦。法定檢驗由國家海事局設置的船舶檢驗機構、省級交通主管部門的船舶檢驗機構以及國家海事局委託、指定或者認可的檢驗機構實施。
G. 船舶檢驗管理的范圍怎麼規定
法律分析:船舶檢驗活動及從事船舶檢驗活動的機構和人員的管理適用於本規定。
法律依據:《船舶檢驗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船舶檢驗管理,規范船舶檢驗服務,保障船舶檢驗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以及我國締結或者加入的相關國際公約,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船舶檢驗活動及從事船舶檢驗活動的機構和人員的管理適用於本規定。本規定所稱船舶檢驗是指對船舶、水上設施、船用產品和船運貨物集裝箱的檢驗。軍用船舶、體育運動船艇、漁業船舶以及從事石油天然氣生產的設施的檢驗,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交通運輸部主管全國船舶檢驗管理。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負責對船舶檢驗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各級海事管理機構依據各自職責許可權開展船舶檢驗監督工作。
H. ZC和CCS的區別
ZC和CCS的區別:依據不同,分支機構不同。
一、依據不同:
ZC: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海事局下屬政府機構,主要負責國內沿海、內河的船舶法定檢驗,主要依據規范《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
CCS:中國船級社(社會團體性質的船舶檢驗機構,經中國海事局或船舶檢驗局授權進行法定檢驗及船舶入級檢驗,主要依據規范《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和《鋼質海船入級規范》及《內河船入級規范》等)
二、分支機構不同:
1、中國船檢局(ZC)總局設在北京,在長江及沿海地區的主要港口設有辦事機構。
2、中國船級社設有80多個分支機構,覆蓋國內外主要港口,形成了遍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全球服務網路。目前,接受了34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授權,為懸掛這些國家或地區旗幟的船舶代行法定檢驗。
(CCS)的入級通則
船級是評定船舶技術狀況的國際通用形式。船級檢驗由船級社執行。中國船級社(CCS)是國家的船舶技術檢驗機構,是中國唯一從事船舶入級檢驗業務的專業機構,是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10家正式會員之一,總部設在北京。中國船級社(CCS)主要業務有:承擔國內外船舶、海上設施、集裝箱及相關工業產品的入級檢驗、公證鑒證檢驗和經中國政府、外國(地區)政府主管機關授權,執行法定檢驗等具體檢驗業務,以及經有關主管機構核準的其他業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船舶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