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規章制度
1. (超市管理規章制度)急用
、 部門值班主管代表經(副)理實施部門巡視管理工作
巡視全部門,了專解以下情況並立即採取適當屬行動:
1、 賣場工作人員(含駐場人員)是否長時間滯留餐廳、更衣室、地下室等非工作場所。
2、 賣場各走道是否暢通,3、 紙箱、空棧板、垃圾是否清除。
4、 用餐時間各科是否派員留守賣場 。
5、 「孤兒」隨時回收處理並督導各科回收。
6、 促銷商品端架陳列是否整齊、清潔、飽滿,
7、 POP是否端正、定位。
8、 營運用設備9、 作業是否安全,10、 定期保養狀況了解。
11、 賣場工作人員工作態度是否認真,12、 紀律是否良好。
13、 異常情況之處理。
14、 檢查開店前准備\
15、 工作:
1、部門內人力支援調度及動作
2、緊急狀況時之處置並立即通知經(副)理
3、營業結束前檢查機具設備有無定位,堆高機是否定位充電,辦公室電腦等相關設備電源是否關閉。
4、填寫工作交接簿
自己再措詞一下!
2. 超市員工管理制度有哪些
為使管理制度與人事考核制度有機的結合起來,特製定如下的行為標准:
1、三不進賣場:不穿工作服不進賣場;不佩戴工號牌不進賣場;儀表不注重,衣帽不整潔不進賣場。
2、三條鐵規矩:商品必須上齊、豐滿、衛生;顧客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以理服人,理直氣和;定位定崗,不集扎堆閑聊,不說笑打鬧,不搶購快訊商品。
3、三個必須這樣做:待客必須有禮貌,有敬語,有五聲;說話誠實,幫助挑選,當好顧客參謀;認真執行便民措施,保證顧客滿意。
4、衣著要求
A、個人衛生:外表朴實、干凈、整潔,發式要求樸素大方,並保持頭發清潔。
B、制服:公司為所有員工統一配備制服,全體員工必須保持制服的干凈、整潔。
C、工號牌:公司將發給每位員工工號牌,它是每日著裝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您上班時未佩戴工號牌,將會受到公司的警告處罰,若遺失,則必須重新補辦,並繳納工本費五元。
5、員工購物/包裝
公司鼓勵所有員工成為風采超市有限公司的會員,並享受購物樂趣,故有如下規定:
A、員工只可在非工作時間購物,也不可在用餐時間內選購。
B、所有員工的包袋在進入和離開賣場時間均接受檢查(購物需在營業時間內進行)。
C、所有員工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不得購買損壞的商品。
D、當快訊商品緊缺時,所有員工必須把利益讓給廣大顧客,而不得私占、多佔緊銷商品
3. 中小型超市員工管理制度
企業的管理工作發展必然需要經歷如下一些階段:
1、 建立初期,"救火",出現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
2、 發展中,"規范化",完善與管理相關的各種制度,並培訓實施;
3、 發展高階,"理性化",企業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運作;
4、 發展成熟階段,"文化化",企業形成自有的企業文化並根植每位員工的心中,並為公司的長期戰略共同努力。
5、 發展自由階段:"人性化",企業超越理性的約束,更加註重"人性化"的管理。
以上各個階段所經歷的時間可長可短,但依然是逐步發展、不可超越的。如果沒有先建立一套規范化的制度,企業運作無所依據,那麼後面的"企業文化"與"人性化管理"就只能是奢望。現在很多企業管理者誤解了一句話"沒有管理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認為企業不需要嚴密的管理,或者說領導者的個人處理問題能力比"管理"更重要,這種理解實際上是不正確的。這句話的本意是:企業的管理提升到了"理性化"或"文化化"的高度,在企業建立起完善的規范和良好的企業文化以後,不再需要強調管理,而企業自能按照既定體系良好運作。
所以說,為了企業的穩步發展,建立起一套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是相當重要的。在此整理出一般企業的制度體系,因為各行業還有自己的特點,所以還可以進一步地補充。因為財務、業務、物流等管理各公司根據實際業務需要差別很大,只是列出參考項目。
一、組織系統(由總經理辦公室或行政部門負責)
1、公司介紹
2、公司大事記
3、公司章程
4、公司組織架構
5、公司各部門職責
二、行政系統
1、 辦公室管理制度
2、 出差管理制度
3、 會議管理制度
4、 文書管理制度
5、 檔案管理制度
6、 保密管理制度
7、 辦公用品管理制度
8、 車輛管理制度
9、 安全保衛制度
10、 食堂管理制度
11、 宿舍管理制度
三、人力資源系統
1、 人力資源制度基礎文件(人力資源方面不便列為制度的文件可統一到此下管理)
A、 組織機構圖
B、 各部崗位設置及人員編制
C、 公司級別層次表(含薪金等級表)
D、 職位說明書
2、 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
3、 招聘管理制度
4、 晉升及調任制度
5、 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培訓的資料可單獨整理,並不斷擴充)(重點:內部與外部培訓師的選拔、培訓、考核、評定。)
6、 薪資管理制度
7、 員工福利制度(午餐、住宿、生日、節日、探病等等)
8、 績效考核管理制度(附件較多,各部門及崗位的考核表)
9、 獎懲制度
10、 合理化建議制度
11、 員工離職管理制度
四、財務系統:(待補充完善)
1、 資金管理制度
2、 財產管理制度
3、 財務控制制度
4、 報銷管理制度
5、 會計檔案制度
6、 審計工作制度
五、市場管理系統:(根據各企業實際業務補充完善)
1、 采購管理制度
2、 連鎖店管理制度
3、 超市管理制度
六、物流系統:(待補充完善)
1、倉儲管理制度(含貨物進出程序,手續,流程圖)
2、盤點制度
3、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
七、各分公司管理體系:
1、 需和總公司用同一制度的,統一發放;
2、 和公司制度差別不太大的,在公司制度基礎上修改;
3、 差別較大部分,由各分公司自行編制。
4、 各分公司管理體系相應部分的協助編制和監督由總公司相應部門負責;各分公司的管理體系在總公司行政必須有備份,並在調整時隨時上報。
制度編制原則和方法:
1、 編寫項目:所有與正在進行的工作有關的制度文件都必須納入此體系中,除此以外,還需考慮近期發展可能需要的制度和條款。
2、 制度的框架要統一:A、目的;B、主體內容;C、附件(含附表);D、相關制度(與此制度密切相關的制度體系內的其他制度);E、相關資料(指與此項工作相關但更新頻繁,不需列入制度的文件,如"培訓管理制度"後可有"員工禮儀手冊"這一"相關資料"。)
3、 制度格式要統一:統一字體、字型大小、目錄排列方式、紙張大小及邊距、頁碼格式等。
4、 制度編寫要"簡明扼要"和"易操作",保證最簡潔,最直接,無缺漏地完成此項工作,既不留漏洞,也不走彎路。
5、 讓當事人參與編寫的全過程。
6、 不求完善公正,因為制度為企業服務的,也需隨企業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所以說"沒有永遠適用的制度"。
許多公司並不是疏於制度的訂立,而是制度繁多雜亂,政出多門,形成"文山",相互抵觸,叫人無所適從,結果是形同虛設,甚至造成負面影響。企業管理制度要達到系統性、規范性、有效性的要求,所以,針對企業制度本身,我們也應該有一個"規章及表單管理制度",規范規章表單的編寫責任,審批程序與許可權,修改程序及許可權,廢止程序及許可權,培訓及實施過程,下發及管理,定期修訂,電腦留檔管理等。
企業的管理工作發展必然需要經歷如下一些階段:
1、 建立初期,"救火",出現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
2、 發展中,"規范化",完善與管理相關的各種制度,並培訓實施;
3、 發展高階,"理性化",企業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運作;
4、 發展成熟階段,"文化化",企業形成自有的企業文化並根植每位員工的心中,並為公司的長期戰略共同努力。
5、 發展自由階段:"人性化",企業超越理性的約束,更加註重"人性化"的管理。
以上各個階段所經歷的時間可長可短,但依然是逐步發展、不可超越的。如果沒有先建立一套規范化的制度,企業運作無所依據,那麼後面的"企業文化"與"人性化管理"就只能是奢望。現在很多企業管理者誤解了一句話"沒有管理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認為企業不需要嚴密的管理,或者說領導者的個人處理問題能力比"管理"更重要,這種理解實際上是不正確的。這句話的本意是:企業的管理提升到了"理性化"或"文化化"的高度,在企業建立起完善的規范和良好的企業文化以後,不再需要強調管理,而企業自能按照既定體系良好運作。
所以說,為了企業的穩步發展,建立起一套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是相當重要的。在此整理出一般企業的制度體系,因為各行業還有自己的特點,所以還可以進一步地補充。因為財務、業務、物流等管理各公司根據實際業務需要差別很大,只是列出參考項目。
一、組織系統(由總經理辦公室或行政部門負責)
1、公司介紹
2、公司大事記
3、公司章程
4、公司組織架構
5、公司各部門職責
二、行政系統
1、 辦公室管理制度
2、 出差管理制度
3、 會議管理制度
4、 文書管理制度
5、 檔案管理制度
6、 保密管理制度
7、 辦公用品管理制度
8、 車輛管理制度
9、 安全保衛制度
10、 食堂管理制度
11、 宿舍管理制度
三、人力資源系統
1、 人力資源制度基礎文件(人力資源方面不便列為制度的文件可統一到此下管理)
A、 組織機構圖
B、 各部崗位設置及人員編制
C、 公司級別層次表(含薪金等級表)
D、 職位說明書
2、 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
3、 招聘管理制度
4、 晉升及調任制度
5、 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培訓的資料可單獨整理,並不斷擴充)(重點:內部與外部培訓師的選拔、培訓、考核、評定。)
6、 薪資管理制度
7、 員工福利制度(午餐、住宿、生日、節日、探病等等)
8、 績效考核管理制度(附件較多,各部門及崗位的考核表)
9、 獎懲制度
10、 合理化建議制度
11、 員工離職管理制度
四、財務系統:(待補充完善)
1、 資金管理制度
2、 財產管理制度
3、 財務控制制度
4、 報銷管理制度
5、 會計檔案制度
6、 審計工作制度
五、市場管理系統:(根據各企業實際業務補充完善)
1、 采購管理制度
2、 連鎖店管理制度
3、 超市管理制度
六、物流系統:(待補充完善)
1、倉儲管理制度(含貨物進出程序,手續,流程圖)
2、盤點制度
3、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
七、各分公司管理體系:
1、 需和總公司用同一制度的,統一發放;
2、 和公司制度差別不太大的,在公司制度基礎上修改;
3、 差別較大部分,由各分公司自行編制。
4、 各分公司管理體系相應部分的協助編制和監督由總公司相應部門負責;各分公司的管理體系在總公司行政必須有備份,並在調整時隨時上報。
制度編制原則和方法:
1、 編寫項目:所有與正在進行的工作有關的制度文件都必須納入此體系中,除此以外,還需考慮近期發展可能需要的制度和條款。
2、 制度的框架要統一:A、目的;B、主體內容;C、附件(含附表);D、相關制度(與此制度密切相關的制度體系內的其他制度);E、相關資料(指與此項工作相關但更新頻繁,不需列入制度的文件,如"培訓管理制度"後可有"員工禮儀手冊"這一"相關資料"。)
3、 制度格式要統一:統一字體、字型大小、目錄排列方式、紙張大小及邊距、頁碼格式等。
4、 制度編寫要"簡明扼要"和"易操作",保證最簡潔,最直接,無缺漏地完成此項工作,既不留漏洞,也不走彎路。
5、 讓當事人參與編寫的全過程。
6、 不求完善公正,因為制度為企業服務的,也需隨企業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所以說"沒有永遠適用的制度"。
許多公司並不是疏於制度的訂立,而是制度繁多雜亂,政出多門,形成"文山",相互抵觸,叫人無所適從,結果是形同虛設,甚至造成負面影響。企業管理制度要達到系統性、規范性、有效性的要求,所以,針對企業制度本身,我們也應該有一個"規章及表單管理制度",規范規章表單的編寫責任,審批程序與許可權,修改程序及許可權,廢止程序及許可權,培訓及實施過程,下發及管理,定期修訂,電腦留檔管理等。
4. 中小型超市員工管理制度
企業的管理工作發展必然需要經歷如下一些階段:1、 建立初期,"救火",出現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2、 發展中,"規范化",完善與管理相關的各種制度,並培訓實施;3、 發展高階,"理性化",企業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運作;4、 發展成熟階段,"文化化",企業形成自有的企業文化並根植每位員工的心中,並為公司的長期戰略共同努力。5、 發展自由階段:"人性化",企業超越理性的約束,更加註重"人性化"的管理。以上各個階段所經歷的時間可長可短,但依然是逐步發展、不可超越的。如果沒有先建立一套規范化的制度,企業運作無所依據,那麼後面的"企業文化"與"人性化管理"就只能是奢望。現在很多企業管理者誤解了一句話"沒有管理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認為企業不需要嚴密的管理,或者說領導者的個人處理問題能力比"管理"更重要,這種理解實際上是不正確的。這句話的本意是:企業的管理提升到了"理性化"或"文化化"的高度,在企業建立起完善的規范和良好的企業文化以後,不再需要強調管理,而企業自能按照既定體系良好運作。所以說,為了企業的穩步發展,建立起一套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是相當重要的。在此整理出一般企業的制度體系,因為各行業還有自己的特點,所以還可以進一步地補充。因為財務、業務、物流等管理各公司根據實際業務需要差別很大,只是列出參考項目。一、組織系統(由總經理辦公室或行政部門負責)1、公司介紹2、公司大事記3、公司章程4、公司組織架構5、公司各部門職責二、行政系統1、 辦公室管理制度2、 出差管理制度3、 會議管理制度4、 文書管理制度5、 檔案管理制度6、 保密管理制度7、 辦公用品管理制度8、 車輛管理制度9、 安全保衛制度10、 食堂管理制度11、 宿舍管理制度三、人力資源系統1、 人力資源制度基礎文件(人力資源方面不便列為制度的文件可統一到此下管理)A、 組織機構圖B、 各部崗位設置及人員編制C、 公司級別層次表(含薪金等級表)D、 職位說明書2、 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3、 招聘管理制度4、 晉升及調任制度5、 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培訓的資料可單獨整理,並不斷擴充)(重點:內部與外部培訓師的選拔、培訓、考核、評定。)6、 薪資管理制度7、 員工福利制度(午餐、住宿、生日、節日、探病等等)8、 績效考核管理制度(附件較多,各部門及崗位的考核表)9、 獎懲制度10、 合理化建議制度11、 員工離職管理制度四、財務系統:(待補充完善)1、 資金管理制度2、 財產管理制度3、 財務控制制度4、 報銷管理制度5、 會計檔案制度6、 審計工作制度五、市場管理系統:(根據各企業實際業務補充完善)1、 采購管理制度2、 連鎖店管理制度3、 超市管理制度六、物流系統:(待補充完善)1、倉儲管理制度(含貨物進出程序,手續,流程圖)2、盤點制度3、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七、各分公司管理體系:1、 需和總公司用同一制度的,統一發放;2、 和公司制度差別不太大的,在公司制度基礎上修改;3、 差別較大部分,由各分公司自行編制。4、 各分公司管理體系相應部分的協助編制和監督由總公司相應部門負責;各分公司的管理體系在總公司行政必須有備份,並在調整時隨時上報。制度編制原則和方法:1、 編寫項目:所有與正在進行的工作有關的制度文件都必須納入此體系中,除此以外,還需考慮近期發展可能需要的制度和條款。2、 制度的框架要統一:A、目的;B、主體內容;C、附件(含附表);D、相關制度(與此制度密切相關的制度體系內的其他制度);E、相關資料(指與此項工作相關但更新頻繁,不需列入制度的文件,如"培訓管理制度"後可有"員工禮儀手冊"這一"相關資料"。)3、 制度格式要統一:統一字體、字型大小、目錄排列方式、紙張大小及邊距、頁碼格式等。4、 制度編寫要"簡明扼要"和"易操作",保證最簡潔,最直接,無缺漏地完成此項工作,既不留漏洞,也不走彎路。5、 讓當事人參與編寫的全過程。6、 不求完善公正,因為制度為企業服務的,也需隨企業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所以說"沒有永遠適用的制度"。許多公司並不是疏於制度的訂立,而是制度繁多雜亂,政出多門,形成"文山",相互抵觸,叫人無所適從,結果是形同虛設,甚至造成負面影響。企業管理制度要達到系統性、規范性、有效性的要求,所以,針對企業制度本身,我們也應該有一個"規章及表單管理制度",規范規章表單的編寫責任,審批程序與許可權,修改程序及許可權,廢止程序及許可權,培訓及實施過程,下發及管理,定期修訂,電腦留檔管理等。 企業的管理工作發展必然需要經歷如下一些階段:1、 建立初期,"救火",出現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2、 發展中,"規范化",完善與管理相關的各種制度,並培訓實施;3、 發展高階,"理性化",企業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運作;4、 發展成熟階段,"文化化",企業形成自有的企業文化並根植每位員工的心中,並為公司的長期戰略共同努力。5、 發展自由階段:"人性化",企業超越理性的約束,更加註重"人性化"的管理。以上各個階段所經歷的時間可長可短,但依然是逐步發展、不可超越的。如果沒有先建立一套規范化的制度,企業運作無所依據,那麼後面的"企業文化"與"人性化管理"就只能是奢望。現在很多企業管理者誤解了一句話"沒有管理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認為企業不需要嚴密的管理,或者說領導者的個人處理問題能力比"管理"更重要,這種理解實際上是不正確的。這句話的本意是:企業的管理提升到了"理性化"或"文化化"的高度,在企業建立起完善的規范和良好的企業文化以後,不再需要強調管理,而企業自能按照既定體系良好運作。所以說,為了企業的穩步發展,建立起一套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是相當重要的。在此整理出一般企業的制度體系,因為各行業還有自己的特點,所以還可以進一步地補充。因為財務、業務、物流等管理各公司根據實際業務需要差別很大,只是列出參考項目。一、組織系統(由總經理辦公室或行政部門負責)1、公司介紹2、公司大事記3、公司章程4、公司組織架構5、公司各部門職責二、行政系統1、 辦公室管理制度2、 出差管理制度3、 會議管理制度4、 文書管理制度5、 檔案管理制度6、 保密管理制度7、 辦公用品管理制度8、 車輛管理制度9、 安全保衛制度10、 食堂管理制度11、 宿舍管理制度三、人力資源系統1、 人力資源制度基礎文件(人力資源方面不便列為制度的文件可統一到此下管理)A、 組織機構圖B、 各部崗位設置及人員編制C、 公司級別層次表(含薪金等級表)D、 職位說明書2、 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3、 招聘管理制度4、 晉升及調任制度5、 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培訓的資料可單獨整理,並不斷擴充)(重點:內部與外部培訓師的選拔、培訓、考核、評定。)6、 薪資管理制度7、 員工福利制度(午餐、住宿、生日、節日、探病等等)8、 績效考核管理制度(附件較多,各部門及崗位的考核表)9、 獎懲制度10、 合理化建議制度11、 員工離職管理制度四、財務系統:(待補充完善)1、 資金管理制度2、 財產管理制度3、 財務控制制度4、 報銷管理制度5、 會計檔案制度6、 審計工作制度五、市場管理系統:(根據各企業實際業務補充完善)1、 采購管理制度2、 連鎖店管理制度3、 超市管理制度六、物流系統:(待補充完善)1、倉儲管理制度(含貨物進出程序,手續,流程圖)2、盤點制度3、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七、各分公司管理體系:1、 需和總公司用同一制度的,統一發放;2、 和公司制度差別不太大的,在公司制度基礎上修改;3、 差別較大部分,由各分公司自行編制。4、 各分公司管理體系相應部分的協助編制和監督由總公司相應部門負責;各分公司的管理體系在總公司行政必須有備份,並在調整時隨時上報。制度編制原則和方法:1、 編寫項目:所有與正在進行的工作有關的制度文件都必須納入此體系中,除此以外,還需考慮近期發展可能需要的制度和條款。2、 制度的框架要統一:A、目的;B、主體內容;C、附件(含附表);D、相關制度(與此制度密切相關的制度體系內的其他制度);E、相關資料(指與此項工作相關但更新頻繁,不需列入制度的文件,如"培訓管理制度"後可有"員工禮儀手冊"這一"相關資料"。)3、 制度格式要統一:統一字體、字型大小、目錄排列方式、紙張大小及邊距、頁碼格式等。4、 制度編寫要"簡明扼要"和"易操作",保證最簡潔,最直接,無缺漏地完成此項工作,既不留漏洞,也不走彎路。5、 讓當事人參與編寫的全過程。6、 不求完善公正,因為制度為企業服務的,也需隨企業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所以說"沒有永遠適用的制度"。許多公司並不是疏於制度的訂立,而是制度繁多雜亂,政出多門,形成"文山",相互抵觸,叫人無所適從,結果是形同虛設,甚至造成負面影響。企業管理制度要達到系統性、規范性、有效性的要求,所以,針對企業制度本身,我們也應該有一個"規章及表單管理制度",規范規章表單的編寫責任,審批程序與許可權,修改程序及許可權,廢止程序及許可權,培訓及實施過程,下發及管理,定期修訂,電腦留檔管理等以上希望對你有用!
5. 超市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超市店面管理制度
一、商品布置,陳列,銷售
一般商品的陳列
(1)分類清晰;
(2)價格從高至低順序排列;
(3)高價商品放在主信道附近;
(4)展示面統一,整齊;
(5)重和易碎商品應盡量放置在下層。
新奇商品的布置
(1)整個貨架或幾個卡板布置同一促銷商品;
(2)商品交叉布置;
(3)連續進行為時幾周的專銷貨展銷。
貨架頭商品布置
(1)銷售量很大的商品;
(2)新奇商品;
(3)銷售呈上升趨勢的商品;
(4)季節性商品。
店內商品補充
(1)將較少卡板上的商品移到較多卡板上;
(2)一種商品快售完,且存貨不多,則安排其它商品;
(3)熱門商品在收貨後應盡快陳列出來;
(4)應盡量節省人力,時間。
店面整理
(1)隨時保證店面干凈,整潔及清晰的面貌;
(2)了解哪些商品已大量銷售,哪些已無存貨;
(3)哪些商品須添加或調貨;
(4)扔掉空箱,整平商品表面一層(先進先出原則);
(5)錯置商品的收集。
(6)商品的計算機庫存顯示為負數,但店內仍有該商品在銷售;
(7)商品無銷售報告。
6. 小型超市管理制度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超市店面管理制度
一、店面員工工作程序
1.更換工作服,佩戴工牌,打卡簽到;
2.參加班前會,了解公司的規章,信息以及面臨的問題;
3.進入工作現場,各部門分配工作;
4.清理自己負責區域的衛生;
5.逐一檢查貨架,確保整齊,安全;
6.整理貨架,確保整齊,安全;
7.准備好足夠的購物車,購物籃及相關工具;
8.微笑服務,隔三米向顧客問好;
9.同事之間協調工作,輪換工作;
10.不斷整理貨架,補充商品;
11.將散放與各區域的商品歸回原位;
12.處理破損索賠商品;
13.做好樓面衛生;
14.做好交接班記錄;
15.夜班員工,工作分派。
二、商品布置,陳列,銷售
1.一般商品的陳列
(1)分類清晰;
(2)價格從高至低順序排列;
(3)高價商品放在主信道附近;
(4)展示面統一,整齊;
(5)重和易碎商品應盡量放置在下層。
2.新奇商品的布置
(1)整個貨架或幾個卡板布置同一促銷商品;
(2)商品交叉布置;
(3)連續進行為時幾周的專銷貨展銷。
3.貨架頭商品布置
(1)銷售量很大的商品;
(2)新奇商品;
(3)銷售呈上升趨勢的商品;
(4)季節性商品。
4.店內商品補充
(1)將較少卡板上的商品移到較多卡板上;
(2)一種商品快售完,且存貨不多,則安排其它商品;
(3)熱門商品在收貨後應盡快陳列出來;
(4)應盡量節省人力,時間。
5.店面整理
(1)隨時保證店面干凈,整潔及清晰的面貌;
(2)了解哪些商品已大量銷售,哪些已無存貨;
(3)哪些商品須添加或調貨;
(4)扔掉空箱,整平商品表面一層(先進先出原則);
(5)錯置商品的收集。
(2)商品的計算機庫存顯示為負數,但店內仍有該商品在銷售;
(3)商品無銷售報告。
6.破損控制
(1)不要將商品扔至垃圾堆或壓在卡板下;
(2)扔掉的商品需徵得管理人員同意;
(3)嚴格執行操作流程(驗收,陳列,溫度,保險)。
7.退貨給供貨商
(1)商品滯銷或過季,供貨商應同意將有關商品退貨;
(2)程序:1)退貨商品送至索賠辦;2)樓面人員將有關商品撤出。
8.相關標准
(1)卡板使用標准:1)不得有破損的卡板上至店面;2)橫梁堅固,不破損搖晃;3)保持干凈不得將卡板站立放置或在卡板上站立。
(2)貨架頭的標准:1)貨架頭60%布置新奇商品,40%布置大量暢銷上官;2)同類商品不應放在相鄰貨架頭;3)時刻保持豐滿且整潔。
(3)清潔標准:1)全部售貨區域保持干凈,任何時候都要做到無灰塵,垃圾及其它殘破的東西;2)所有貨架及商品都不能有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