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公務員的法規體系

公務員的法規體系

發布時間: 2022-05-20 20:20:12

A.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先後共頒布過()項有關公務員管理的重要法規

1982年的政府機構改革,將人事局與國家勞動總局、國務院科技幹部局、國家機構編制委員會合並,成立勞動人事部。

黨的十三大提出要改革幹部人事制度,對「國家幹部」進行合理分解,建立

科學的分類管理體制,重點是建立公務員制度。

1988年,勞動人事部一分為二,專門成立人事部,人事部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建立和推行公務員制度,也是管理公務員的主要機構。

1993年10月1日,《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公務員制度的誕生。此後,全國各地自上而下逐步開始建立和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

當時,國務院明確提出:「爭取用三年或更多一點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建立起國家公務員制度,然後再逐步加以完善。」按照中央部署,各級組織人事部門秉承「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分步到位」的思路,從1994年重點抓考錄制度的建立實施、嚴把公務員隊伍「進口」開始,一年一個重點,公務員制度建設穩步推進:凡進必考機制基本建立;激勵機制開始運行;獎勵制度發揮有效作用;競爭上崗制度逐步推開;輪崗、迴避初見成效;「出口」初步暢通;培訓開始步入軌道;廉政約束機制發揮作用;公務員權利有了保障。其間最重要的成果,當首推公務員管理法規體系初步形成,集中體現為以《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為主,與之配套的幾十個單項法規和實施細則相繼頒布,涉及公務員錄用、考核、獎懲、職務任免等多個方面。

2005年4月27日,公務員法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順利通過。「作為中國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務員制度建設的最新成果,公務員法的頒布,不僅填補了立法空白,更重要的是使政治體制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產生了實質性飛躍。」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應松年這樣評價公務員法出台的意義。

2008年7月22日,國家公務員局組建完成,又將中國的公務員管理工作帶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B. 名詞解釋 國家公務員法規體系

以國家公務員職位分類為基礎,以國家公務員法為龍頭,以近40個法規和規章為配套的國家公務員管理法規體系。

C. 加強公務員管理制度建設出台的政策法規包括哪些

一、建立健全制度的運行機制,包括競爭機制、激勵機制、更新機制。

當前我國錄用公務員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像考核評價體系不科學,考核的結果缺乏客觀公正性,不能作為獎懲的准確依據;現行的「低工資高就業」政策,不足以吸引社會上的優秀人才,而且工資內部結構也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充分調動公務員的積極性;公務員隊伍的「進口」日漸擴大等。有效改進這些狀況,必須充分落實「競爭上崗」, 制定《考績法》和堅持「因職求人」「凡進必考」的原則。

二、健全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法規體系,使得公務員的管理必須有法可依、用法律規范公務員行為、依法保障公務員的權益。

為此,提高立法層次,健全單項配套法規,成了公務員制度完善的首要前提。建立系統完備的公務員管理體系,使國家對公務員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意義非凡。而國家對公務員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涉及職業、經濟、政治、法律權益保障。
三、不斷加強配套立法構築整體體系,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制度
四、盡快制定出台《編製法》,使編制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
五、盡快制定出台《公務員考錄規定》,使公務員考錄工作進一步科學化。
六、盡快制定出台《公務員迴避制度規定》,使公務員迴避制度進一步法制化。
七、不斷加強法律建設夯實反腐基礎,進一步純潔公務員隊伍
八、深化改革,盡快完成由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建立一個完善的、規范化的市場體系,使經濟活動市場化,盡力削弱或消除權力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的影響。
九、完善監督體制。腐敗是權力的異化,絕對的、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
十、道德制約手段主要有:(1)通過利益分析,對政府官員有無腐敗可能作出判斷,促使政府官員養成廉潔習慣;(2)通過新聞媒介等輿論作用對腐敗行為形成強大壓力以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3)培養廣大公務員的廉潔意識,自覺形成腐敗可恥、廉潔光榮的道德意識。同時,由道德修養的加強進而建立廣大公務員自覺自願的政治責任感。
十一、以「五五普法」為契機,加強全體公務員法制教育學習,全面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

D. 規范國家公務人員的法律是哪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E. 我國國家公務員管理制度主要有哪些

一、國家公務員制度在科學化、法制化上比傳統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分類管理的一種制度,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管理的一整套規范。它除了有總法規,還有若干個配套的單項法規及其實施細則、實施方案,從而形成一個健全的法規體系。

二、國家公務員制度在管理機制上比傳統人事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強化。
(1)國家公務員制度有競爭擇優機制。在公務員考試、考核、晉升、任免等方面都體現了優勝劣汰機制,保證每個職位都有最優秀的人員來擔任。
(2)國家公務員制度有廉政勤政保障機制。《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中對公務員的義務、紀律、考核、獎勵、迴避等方面都加以嚴格約束,並通過監督來加以保障。

(3)國家公務員具有能上能下、新陳代謝機制。國家公務員制度對公務員進行考核,如不能勝任工作要免職。並實行不同職務的最高任職限制、年齡及部分職務
的聘任制度。公務員在錄用和調任上嚴格把關,提高公務員的素質。另外,還實行人員交流、競爭上崗、職位輪換、和職務聘任制,打破終身制,增強行政機關的活
力。

三、國家公務員制度在隊伍優化上比傳統的人事制度有新的突破。
(1)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在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的基礎上推行的。
(2)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在人員精簡基礎上建立的。四、國家公務員制度在工資、福利、保險上比傳統人事制度科學合理。
公務員實行新的職級工資制,按不同的職能分為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四個組成部分。

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經過調研准備、推行實施、完善發展三個階段,初步實現了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務員制度。在凡進必考、競爭上崗、崗位輪換、激勵機
制、辭退制度、培訓工作、迴避制度等方面形成了法規體系,《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及幾十個配套的單項法規和實施細則,使中國公務員開始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
道。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整個制度的總體精神和總的要求。

F. 《談談你對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理解》

1、我國公務員制度堅持和體現了黨的基本路線,而西方文官制度則標榜"政治中立"

在《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總則中,明確規定"國家公務員制度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這說明我國公務員制度是黨的組織路線,而西方文官不得參加黨派活動,不得帶有政治傾向。

2、我國公務員制度堅持黨管幹部的原則,而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務員與"黨派脫鉤"

我國公務員制度根據黨的組織人事路線、方針、政策制定,堅持黨對人事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組成人員的國家公務員是由各級常委及其組織部門負責考察,依法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或決定任免。西方文官制度對公務員的管理強調"與黨派脫鉤",公務員職務晉升不受政黨干預。

3、我國公務員制度強調德才兼備,西方文官制度缺乏統一的,全面的用人標准

國家公務員在錄用中採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對思想政治方面要求嚴格。在晉升中注重思想政治表現和工作實績。因此堅持德才兼備標準是國家公務員制度的重要特色。



4、我國公務員制度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國家公務員不是一個獨立利益集團,而西方文官是一個單獨的利益集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我國公務員的考核、獎懲、晉升等都要考察其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公務員,可以通過自己的工會等組織同政府談判,最大限度維護自己的利益。

5、國家公務員制度在科學化、法治化上比傳統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

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分類管理的一種制度,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管理的一整套規范。它除了有總法規,還有若干個配套的單項法規及其實施細則、實施方案,從而形成一個健全的法規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我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基本特點整體梳理

G. 我國公務員制度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哪些

我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內容在《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有18章88條,規定了10種制度:職位分類制度、錄用制度、考核制度、任免制度、職務升降制度、獎懲制度、培訓制度、交流制度、迴避制度、申述控告制度。特點如下:

1、不搞"政治中立"。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是建立中國公務員制度的根本指導原則。

2、堅持黨管幹部。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各項事業的核心力量,公務員制度是黨的幹部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

3、不搞"兩官分途"。我國公務員制度沒有"政務官"與"事務官"的劃分。

4、堅持服務於民的宗旨。做人民公僕,為人民辦事,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這是中國公務員最根本的行為准則。

(7)公務員的法規體系擴展閱讀

我國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管理制度。它是在繼承和發揚我國幹部人事管理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的基礎上,吸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並借鑒發達國家的有益做法而形成的。

1993年10月1日,《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開始施行。這是我國人事制度改革和發展的里程碑,標志著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行政機關新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確立。

H. 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制度特色

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有著質的不同。公務員制度作為國家政治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取決和服務於國家的根本社會制度。因此,中國的公務員制度與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著質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是建立中國公務員制度的根本指導原則。建立公務員制度的目的就是要為貫徹和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提供製度保證。所以,要求公務員必須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捍衛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而西方文官制度則強調所謂政治中立的原則,要求文官不得參加黨派等政治活動,在公務活動中不得帶有黨派的政治傾向性等等。
2.堅持黨管幹部。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各項事業的核心力量,公務員制度是黨的幹部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公務員的管理上,強調要堅持黨的組織領導,貫徹黨的組織路線,保持黨對政府重要領導人選的推薦權。而西方文官制度則強調文官管理必須獨立於黨派之外,不受任何黨派干預,與黨派政治脫鉤,是獨立的管理系統。
3.不搞兩官分途。我國公務員制度沒有政務官與事務官的劃分。這是由於我國是共產黨執政的國家,不搞多黨輪流執政,所以不存在政務官與事務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則實行兩官分途,強調政務官的所謂政治化和事務官的所謂職業化,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職官體系,相互之間不能轉任。
4.堅持服務於民的宗旨。做人民公僕,為人民辦事,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這是中國公務員最根本的行為准則。中國公務員沒有自己集團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權。而西方國家的文官則是一個獨立的利益集團,它受雇於政府,是政府的雇員,一切服從政府需要,為政府利益服務。總而言之,中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建立為公務員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據。它學習和借鑒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些積極內容,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幹部人事管理工作的優良傳統,總結和吸收了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經驗和成果,並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系統化和制度化。由於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公務員法規體系中的基礎性法規和總的章程,所以只能規定公務員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在執行過程中,還應逐漸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配套的制度體系。

I. 如何完善我國的公務員制度

一、建立健全制度的運行機制,包括競爭機制、激勵機制、更新機制。

當前我國錄用公務員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像考核評價體系不科學,考核的結果缺乏客觀公正性,不能作為獎懲的准確依據;現行的「低工資高就業」政策,不足以吸引社會上的優秀人才,而且工資內部結構也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充分調動公務員的積極性;公務員隊伍的「進口」日漸擴大等。有效改進這些狀況,必須充分落實「競爭上崗」, 制定《考績法》和堅持「因職求人」「凡進必考」的原則。

二、健全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法規體系,使得公務員的管理必須有法可依、用法律規范公務員行為、依法保障公務員的權益。

為此,提高立法層次,健全單項配套法規,成了公務員制度完善的首要前提。建立系統完備的公務員管理體系,使國家對公務員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意義非凡。而國家對公務員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涉及職業、經濟、政治、法律權益保障。
三、不斷加強配套立法構築整體體系,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制度
四、盡快制定出台《編製法》,使編制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
五、盡快制定出台《公務員考錄規定》,使公務員考錄工作進一步科學化。
六、盡快制定出台《公務員迴避制度規定》,使公務員迴避制度進一步法制化。
七、不斷加強法律建設夯實反腐基礎,進一步純潔公務員隊伍
八、深化改革,盡快完成由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建立一個完善的、規范化的市場體系,使經濟活動市場化,盡力削弱或消除權力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的影響。
九、完善監督體制。腐敗是權力的異化,絕對的、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
十、道德制約手段主要有:(1)通過利益分析,對政府官員有無腐敗可能作出判斷,促使政府官員養成廉潔習慣;(2)通過新聞媒介等輿論作用對腐敗行為形成強大壓力以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3)培養廣大公務員的廉潔意識,自覺形成腐敗可恥、廉潔光榮的道德意識。同時,由道德修養的加強進而建立廣大公務員自覺自願的政治責任感。
十一、以「五五普法」為契機,加強全體公務員法制教育學習,全面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

J. 公務員的基本管理制度有哪些

國家公務員制度在科學化、法制化上比傳統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分類管理的一種制度,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管理的一整套規范。它除了有總法規,還有若干個配套的單項法規及其實施細則、實施方案,從而形成一個健全的法規體系。

國家公務員制度在管理機制上比傳統人事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強化。
(1)國家公務員制度有競爭擇優機制。在公務員考試、考核、晉升、任免等方面都體現了優勝劣汰機制,保證每個職位都有最優秀的人員來擔任。
(2)國家公務員制度有廉政勤政保障機制。《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中對公務員的義務、紀律、考核、獎勵、迴避等方面都加以嚴格約束,並通過監督來加以保障。
(3)國家公務員具有能上能下、新陳代謝機制。國家公務員制度對公務員進行考核,如不能勝任工作要免職。並實行不同職務的最高任職限制、年齡及部分職務的聘任制度。公務員在錄用和調任上嚴格把關,提高公務員的素質。另外,還實行人員交流、競爭上崗、職位輪換、和職務聘任制,打破終身制,增強行政機關的活力。國家公務員制度在隊伍優化上比傳統的人事制度有新的突破。(1)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在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的基礎上推行的。
(2)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在人員精簡基礎上建立的。四、國家公務員制度在工資、福利、保險上比傳統人事制度科學合理。
公務員實行新的職級工資制,按不同的職能分為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四個組成部分。
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經過調研准備、推行實施、完善發展三個階段,初步實現了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務員制度。在凡進必考、競爭上崗、崗位輪換、激勵機制、辭退制度、培訓工作、迴避制度等方面形成了法規體系,《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及幾十個配套的單項法規和實施細則,使中國公務員開始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整個制度的總體精神和總的要求。

熱點內容
法院審判部門 發布:2025-02-04 22:39:56 瀏覽:385
法治宣教外包 發布:2025-02-04 22:30:31 瀏覽:541
肛門周圍長猴子土方法治療 發布:2025-02-04 22:22:02 瀏覽:805
政府制定規章的程序 發布:2025-02-04 21:28:54 瀏覽:274
2014年陳印法規講義 發布:2025-02-04 21:17:34 瀏覽:976
法官助理立案 發布:2025-02-04 21:13:45 瀏覽:177
房屋外牆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4 21:12:57 瀏覽:775
北京勞動法病假 發布:2025-02-04 20:26:20 瀏覽:373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
經濟法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2-04 19:07:38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