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保甲法規定

保甲法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5-20 23:11:42

Ⅰ 保甲法的弊端

保甲法的弊端:權力濫用、管理失控及信息失真、治理失效。

保甲法是中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同樣也是宋朝變法中影響最大的改革措施。在保甲法推行的過程之中,初期的效果十分的顯著,不僅僅有著改變宋代積貧積弱的傾向,而且還促進了宋代經濟發展,短期內綜合國力是得到上升的。

保甲法的失敗除了當時權貴們的反對之外,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與王安石本人有著密切的關系。

王安石保甲法的失敗是來自多個方面和多個維度的,不僅僅有著自身性格的原因,還和他的用人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王安石有著個人豐滿的理想,但是現實卻很骨感,所以現實給了他慘痛的代價,不僅僅備受排擠,而且變法也宣布失敗。

保甲法本身有著一定的優越性,但是好的制度還需要選拔合適的人才去推行才好,雖然王安石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也曾給皇帝上書講明人才培養對於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因為王安石的性格缺陷,所以他對於人才任用之上往往容易被人的表現所迷惑。

保甲法規定,鄉村住戶,每十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

各地農村住戶,不論主戶或客戶,每十家(後改為五家)組成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家有兩丁以上的,出一人為保丁。農閑時集合保丁,進行軍訓;夜間輪差巡查,維持治安。

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壯丁接受軍訓,與正規軍相參為用,以節省國家的大量軍費,又可以建立嚴密的治安網,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編制起來,以便穩定封建秩序。

在此期間,每項新法在推行後,基本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使豪強兼並和高利貸者的活動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級官員、皇室減少了一些特權,而鄉村上戶地主和下戶自耕農則減輕了部分差役和賦稅負擔,封建國家也加強了對直接生產者的統治,增加了財政收入。

Ⅱ 保甲制度是怎麼回事

保甲制度是宋朝時期開始帶有軍事管理的戶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長期延續的一種社會統治手段,它的最本質特徵是以「戶」(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而不同於西方的以個人為單位。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

各保就該管區域內原有鄉鎮界址編定,或並合數鄉鎮為一保,但不得分割本鄉鎮一部編入他鄉鎮之保。


保甲制度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長期延續的一種社會統制手段,它的最本質特徵是以「戶」(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而不同於西方的以個人為單位。儒家的政治學說是把國家關系和宗法關系融合為一,家族觀念被納入君統觀念之中。

因之,便有了漢代的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百家為「里」;唐的四家為「鄰」,五鄰為「保」,百戶為「里」,北宋王安石變法時提出了十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元朝又出現了「甲」,以二十戶為一甲,設甲生。

至清,終於形成了與民國時期十進位的保甲制極為相似的「牌甲制」,以10戶為1牌,10牌為1甲,10甲為1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對全國的嚴密控制。

(2)保甲法規定擴展閱讀:

歷史

保甲製作為一種鄉村政治制度,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鞅變法,商鞅在秦國開阡陌,編什伍,實現連坐制,但其本質上是將軍事制度應用於民間。真正作為一種概念和基層政治制度則源自宋朝宋代王安石變法,在社會基層實行保甲制度。

因遭受反對與阻礙,此保甲制度於北宋宣和年間廢弛。但宋朝後的朝代又在社會基層實行。此後,一直延續至20世紀初。

雖名稱、轄戶等常有變更,在不同時期又稱鄉里制度(宋朝前)、村社制度(元朝)以及里甲制度(明朝)等代替,但它的最本質特徵是以「戶」(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其基本職能並無大的變化。明太祖時代的保甲制度是最嚴厲的。

Ⅲ 王安石變法中保甲法的作用

保甲法,是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之一。

其主要內容是,所有鄉村住戶,每五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

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

保甲法的實質是把管理戶籍軍事化,代替鬆散的鄉約組織,忙時務農,閑時接受軍事訓練,作為儲備的軍事力量存在。

3.減少軍費開支,減輕政府財政。

保甲法規定,凡家裡有兩個成年男性以上的,必須出一人為保丁,對於保丁的選擇要求必須是成年健康男子。

保丁需要承擔戰時出征的任務,並且需要自備弓箭等打仗裝備和行軍口糧,輔助正規軍,這樣即保證了甲兵的質量,又減少了政府的軍費開支。

Ⅳ 北宋王安石的保甲法制度是什麼保甲法發揮了什麼作用

北宋王安石的保甲法制度,是利用軍事管理來管理戶籍制度。保甲法制度得驅除了強盜,讓百姓過上了穩定的生活,維護了良好的社會制度。

保甲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訓練了百姓的軍事能力,而且沒有佔用他們任何的農耕時間,跟他們的農耕時間沒有任何沖突處,是利用他們農閑的時間進行鍛煉。王安石一直堅持著變法這個法保甲法,因為這個法律是一旦改革,就會變得特別好,利國又利民。

這一做法既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又減輕了國家的負擔,所以我認為王安石這樣的做法是十分正確的,他的目光不僅僅局限於眼前,而是看向國家的未來。

Ⅳ 王安石保甲法的特點及其作用是什麼

保甲法是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內容之一。

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增加財稅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每年青黃不接時,官府按戶等貸給民戶錢糧的青苗法;廢除按戶等輪流充當職役的規定,改由按戶出錢,由官府僱人充役的免役法;重新丈量土地,均定賦稅的方田均稅法以及農田水利法、市易法等。

二是教育方面的改革,主要是整頓太學,重新編纂教科書,鼓勵優秀者不經考試直接做官等。

三是整頓軍隊方面的改革,包括改變更戍法,裁減老弱;廢掉牧馬監,由官府出錢,牧民代養等。

措施

保甲法

內容: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為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為保丁,農閑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

作用:加強對農村的統治,維護農村社會治安; 建立全國性的軍事儲備;節省了大量的訓練費用。

裁兵法

內容:整頓廂軍及禁軍,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

作用:提高軍隊士兵素質。

將兵法(又叫置將法)

內容: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以提高軍隊素質。

作用: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了軍隊戰鬥力。

Ⅵ 2.免役法和保甲法是什麼關系

摘要 首先說一說兩者的屬性。《保甲法》是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之一,該法規定,鄉村住戶,每十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 保甲法的目的是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其雖然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但也受到了保守派的猛烈攻擊。募役法,又稱免役法,於熙寧四年(1071年)頒布實施。 募役法(免役法)規定: 原本百姓按戶等輪流到州縣當差役的方法,改為由州、縣官府出錢僱人應役。募役費用由當地主戶按戶等分擔,稱「免役錢」,原本免役的官戶,僧道戶等,也繳納同樣的錢,稱「助役錢」。 募役法(免役法),使原來輪流充役的農村居民回鄉務農,原來享有免役特權的人戶不得不交納役錢,使很多農民免除勞役,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Ⅶ 古代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是宋朝時期開始帶有軍事管理的戶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長期延續的一種社會統治手段,它的最本質特徵是以「戶」(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而不同於西方的以個人為單位。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各保就該管區域內原有鄉鎮界址編定,或並合數鄉鎮為一保,但不得分割本鄉鎮一部編入他鄉鎮之保。

Ⅷ 保甲法的特點是

B、寓兵於農

保甲法規定,保丁農閑時練兵,平時參與維護地方治安,戰時編入軍隊作戰。保甲法,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之一。熙寧三年(1070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保甲法規定,鄉村住戶,每十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因此,選擇B、寓兵於農。

(8)保甲法規定擴展閱讀:

保甲法的影響:王安石變法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從新法實施,到守舊派廢罷新法,前後將近15年時間。在此期間,每項新法在推行後,基本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使豪強兼並和高利貸者的活動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級官員、皇室減少了一些特權,而鄉村上戶地主和下戶自耕農則減輕了部分差役和賦稅負擔,封建國家也加強了對直接生產者的統治,增加了財政收入。

各項新法或多或少地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給百姓的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最終被罷廢。


Ⅸ 王安石保甲法的特點

特點:鄉村住戶,每十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
影響:保甲法遭到士大夫的激烈反對.因為保甲法具備了一定的軍國主義傾向,有向軍功爵位制遞進的可能.這將徹底摧毀士大夫階層,對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傳統將造成極大的破壞性影響.

Ⅹ 青苗保甲法是什麼意思

青苗法,亦稱「常平新法」,是中國宋朝王安石變法的措施之一,熙寧二年回(1069年)九月由制答置三司條例司頒布施行。主要是:

改變舊有常平制度的「遇貴量減市價糶,遇賤量增市價糴」的呆板做法。靈活地將常平倉、廣惠倉的儲糧折算為本錢,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貸給農民、城市手工業者,以緩和民間高利貸盤剝的現象,同時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達到「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改善北宋「積貧」的現象。

但事實上,青苗法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後於元豐八年(1085)神宗去世後廢止。

保甲法,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之一。熙寧三年(1070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保甲法規定,鄉村住戶,每十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


熱點內容
法院審判部門 發布:2025-02-04 22:39:56 瀏覽:385
法治宣教外包 發布:2025-02-04 22:30:31 瀏覽:541
肛門周圍長猴子土方法治療 發布:2025-02-04 22:22:02 瀏覽:805
政府制定規章的程序 發布:2025-02-04 21:28:54 瀏覽:274
2014年陳印法規講義 發布:2025-02-04 21:17:34 瀏覽:976
法官助理立案 發布:2025-02-04 21:13:45 瀏覽:177
房屋外牆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4 21:12:57 瀏覽:775
北京勞動法病假 發布:2025-02-04 20:26:20 瀏覽:373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
經濟法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2-04 19:07:38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