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類條例
Ⅰ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自什麼時候起實行
2019年9月1日起實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二十七條本條例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8日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同時廢止。此前發布的有關問責的規定,凡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行。
Ⅱ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實行什麼問責
法律分析:實行終身問責,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檢查,通報和改組,對情節較輕的,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情節較重的,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第三條黨的問責工作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依規依紀、實事求是;
(二)失責必問、問責必嚴;
(三)權責一致、錯責相當;
(四)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
(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六)集體決定、分清責任。
第十六條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等,都應當嚴肅問責。
Ⅲ 問責條例規定
法律分析:問責決定作出後,應當及時向被問責黨組織、被問責領導幹部及其所在黨組織宣布並督促執行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第二條 黨的問責工作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督促各級黨組織、黨的領導幹部負責守責盡責,踐行忠誠干凈擔當。
Ⅳ 問責條例規定問責對象對問責決定不服的
問責對象對問責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問責決定之日起1個月內,向作出問責決定的黨組織提出書面申訴。作出問責決定的黨組織接到書面申訴後,應當在1個月內作出申訴處理決定。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二十條問責對象對問責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問責決定之日起1個月內,向作出問責決定的黨組織提出書面申訴。作出問責決定的黨組織接到書面申訴後,應當在1個月內作出申訴處理決定,並以書面形式告知提出申訴的黨組織、領導幹部及其所在黨組織。
申訴期間,不停止問責決定的執行。
Ⅳ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哪幾種問責方式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問責方式具體如下:
一、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二)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三)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二、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5)問責類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規定:
第七條 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紀律處理或者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
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第十條 黨員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半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Ⅵ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有什麼情形之一的可以從重或者加重問責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以下情況可以從重或者加重問責:
(一)對黨中央、上級黨組織三令五申的指示要求,不執行或者執行不力的;
(二)在接受問責調查和處理中,不如實報告情況,敷衍塞責、推卸責任,或者唆使、默許有關部門和人員弄虛作假,阻擾問責工作的;
(三)黨內法規規定的其他從重、加重情形。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從重或者加重問責:
(一)對黨中央、上級黨組織三令五申的指示要求,不執行或者執行不力的;
(二)在接受問責調查和處理中,不如實報告情況,敷衍塞責、推卸責任,或者唆使、默許有關部門和人員弄虛作假,阻擾問責工作的;
(三)黨內法規規定的其他從重、加重情形。
Ⅶ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對黨的的領導幹部實行什麼問責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對黨的的領導幹部實行終身問責。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10條明確規定: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
而對於問責之後的處理,《問責條例》還特別強調:受到問責的黨的領導幹部應當向問責決定機關寫出書面檢討,並在民主生活會或者其他黨的會議上作出深刻檢查。建立健全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採取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方式問責的,一般應當向社會公開。
(7)問責類條例擴展閱讀:
2016年7月8號,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明確強調對於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後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這
次出台的《問責條例》對具體的問責方式也進行了規定,並且針對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整合制定了不同的問責方式。
據介紹,在現有的各類問責規定中,共有包括批評教育、作出書面檢查、給予通報批評、組織處理、調離崗位、引咎辭職、黨紀軍紀政紀處分、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在內的14種問責方式,此次《問責條例》在制定過程中,對這些問責方式進行了整合。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七條的規定,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依據情節嚴重主要有檢查、通報、改組三種,其中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Ⅷ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問責的情形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於從輕減輕的處分規定在十七條,有如實說明本人違紀違法事實的,檢舉同案人或者其他人,主動挽回損失、消除不良影響等情形。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分:
(一)主動交代本人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問題的;(二)在組織核實、立案審查過程中,能夠配合核實審查工作,如實說明本人違紀違法事實的;(三)檢舉同案人或者其他人應當受到黨紀處分或者法律追究的問題,經查證屬實的;(四)主動挽回損失、消除不良影響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的;(五)主動上交違紀所得的;(六)有其他立功表現的。
Ⅸ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問責方式有幾種
受到問責的黨的領導幹部應當向問責決定機關寫出書面檢討,並在民主生活回會或者其他黨的會議上作答出深刻檢查。建立健全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採取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方式問責的,一般應當向社會公開。
第十條
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
第十一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中央各部委,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相關規定。
第十二條
本條例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
本條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此前發布的有關問責的規定,凡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行。
來源:網路
Ⅹ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對黨的領導幹部實行什麼問責
法律分析: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對黨的的領導幹部實行終身問責。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十條 啟動問責調查後,應當組成調查組,依規依紀依法開展調查,查明黨組織、黨的領導幹部失職失責問題,綜合考慮主客觀因素,正確區分貫徹執行黨中央或者上級決策部署過程中出現的執行不當、執行不力、不執行等不同情況,精準提出處理意見,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依據充分、責任分明、程序合規、處理恰當,防止問責不力或者問責泛化、簡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