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聯合社規章制度
⑴ 我想在農村成立一個{飼草加工 養牛合作社}不知道要立那些規章制度和怎麼辦理注冊 還要什麼手續
你好!你先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辦理養牛合作社營業執照,
然後到公安局備案,刻公章和財務專用章
我們就是養牛合作社,可以交流一下。
⑵ 養牛場計劃書
標准化肉牛養殖場建設規范
來源:畜牧公司 作者:金聖柱
一、產地環境
1、場址選擇
(1)示範區應建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易於組織防疫的地方。
(2)示範區周圍1000米以內無大型化工廠、采礦廠、皮革廠、屠宰場、畜禽及其產品交易市場,距離干線公路、鐵路、城鎮、居民區和公共場所及養殖場500米以上。
2、水質
水源充足,水質符合NY5027-2001的規定。
3、空氣
場區和舍內空氣質量符合GB/T18403、-2001的規定。
二、建築要求
1、規范布局
(1)場區周圍設有圍牆或綠化隔離帶。
(2)示範區內管理區、生活區和無害化處理區應分設。養殖區應位於管理區主風向的下風或側風向。無害化處理區設在生產區主風向的下風或側風向。
(3)場區內凈道和污道分開,互不交叉。
2、設施設備
(1)牛場入口設有消毒池,長度為進場大型車車輪周長的一周半,寬與門相適應,消毒液的深度能保證入場車輛所有車輪外沿充分浸在消毒液中。生產區入口設有更衣室、消毒室。
(2)牛舍應通風乾燥、採光良好,牛舍地面便於清洗消毒。
(3)設有糞便等廢棄物處理設施。
三、飼養管理
1、品種
飼養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晉南牛、西門塔爾牛等肉牛品種。
2、飼料
(1)青綠飼料、干粗飼料應有該品種的色、嗅、味和形態特徵,無發霉、變質、結塊及異味、異嗅。
(2)外購配合飼料、濃縮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應來自有生產經營許可證或審查登記證的單位,產品符合相應的質量標准。
(3)自配飼料所用的原料應符合GB13078的規定,不得使用除蛋、乳製品外的動物源性飼料、抗生素濾渣、激素、激素類產品及其他違禁葯物。
(4)葯物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NY5127的規定,並嚴格執行休葯期。
3、獸葯
(1)獸葯來自有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具有產品批准文號。
(2)獸葯應按照NY5125規定的作用與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使用,並嚴格執行停葯期。
(3)慎用作用於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的獸葯,禁止使用《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葯及其他化合物清單》中規定的葯物。
4、技術規范
(1)按照國家、行業、地方標准,結合本場實際,制定肉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程,並按照規程嚴格實施。
(2)按肉牛的體重、性別、年齡和強弱分群飼養,觀察牛群健康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消滅蚊蠅、老鼠,及時收集死鼠和殘余獸葯,並做到無害化處理。
5、消毒
(1)消毒池內消毒液要及時更換,並保持一定深度和濃度。
(2)車輛進入需經消毒池,並對車身進行噴霧消毒。車輛進入生產區應對車輪和車身進行徹底的消毒。
(3)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應更衣並消毒,非生產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
(4)定期在牛舍內進行帶牛消毒,每批牛隻調出後應實施清洗和消毒。
(5)牛舍周圍、場內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及飼喂用具、飼料車要定期消毒。
6、人員管理
(1)場內獸醫人員不應對外出診,配種人員不應對外開展牛的配種工作。
(2)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取得健康合格證方可上崗。
7、規章制度
具有較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和疫情報告制度。
四、防疫和檢疫
1、防疫
(1)疫苗
疫苗必須來自當地畜牧部門指定的供應點,必須具有批准文號。
(2)免疫程序
結合當地的情況,制定切合本場實際的免疫程序,並嚴格執行。
(3)免疫耳標
所有肉牛必須佩戴免疫耳標。
(4)疫情監測
認真做好免疫前的監測和免疫後的效果監測,常規監測的疫病為口蹄疫、結核病和布魯氏桿菌病等。發現疫情應立即採取隔離封鎖等綜合防治措施,重大疫情應及時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
2、檢疫
(1)引進(購入)牛隻檢疫
引進(購入)肉牛要在隔離場(區)觀察不少於15天,經動物檢疫人員檢查確定為健康合格後,方可轉生產群。
(2)牛隻出場檢疫
肉牛出場前3天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檢,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派動物檢疫員按照《畜禽產地檢疫技術規程》實施產地檢疫。對檢疫合格的肉牛出具《動物產地檢疫合格證明》或《出縣境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對檢疫不合格的,監督場方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對運輸車輛進行嚴格消毒,並出具《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載工具消毒證明》。
五、無害化處理
1、病、死牛處理確認為炭疽、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結核病、中毒性痢疾、布魯氏菌病等病牛或死牛焚燒、深埋。
2、糞尿處理
實行發酵、堆肥方法處理。
3、廢棄物處理飼養管理人員生活廢棄物、防疫注射及治療用葯廢棄物、飼料殘渣等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六、檔案記錄
1、檔案記錄完整、可靠,並分類歸檔。
(1)建立牛隻基本情況檔案?熏內容包括牛隻來源、耳標號、出生(購入)時間、出場時間及去向等。
(2)建立並保存免疫接種記錄,包括疫苗種類、使用時間、使用方法、劑量、批號、生產單位等。
(3)建立並保存牛隻疾病預防和治療記錄,包括發病時間及症狀、預防或治療用葯的經過、葯物種類、使用方法及劑量、治療時間、療程、所用葯物的商品名稱及主要成分、生產單位及批號、治療效果等。
(4)建立並保存免疫監測記錄,包括監測疫病的種類,監測時間、監測單位、檢測結果等。
(5)建立並保存消毒記錄,包括消毒范圍、消毒劑的品種、消毒方法和消毒時間等。
(6)建立並保存飼料使用記錄、包括所用飼料原料種類、外購飼料及添加劑的供應商、生產廠家等。
2、以上檔案資料應保存兩年以上。
七、銷售
有固定的銷售渠道、並有購銷合同。
八、規模
肉牛存欄300頭以上,具有一定的示範帶動作用。
⑶ 肉牛標准化養殖場應如何建立經營管理的組織機構
為提高肉牛場的市場應變能力,加大市場競爭力度,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肉牛養殖效益和社會效益,肉牛養殖場應建立企業管理制度,以公司為企業的經營法人,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公司為獨立的核算經濟實體。
⑷ 養牛要什麼手續
養牛屬於養殖行業,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動物防疫合格證》,如果還有深加工項目,則同時需要辦理相應的許可證。一般可以辦理成個體工商戶。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辦理流程
一、辦理依據
《個體工商戶條例》、《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
二、辦理需提交材料
1、經營者簽署的《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申請書》;
2、經營者的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復印件);
3、經營場所使用證明:
個體工商戶以自有場所作為經營場所的,應當提交自有場所的產權證明復印件;租用他人場所的,應當提交租賃協議和場所的產權證明復印件;無法提交經營場所產權證明的,可以提交市場主辦方、政府批准設立的各類開發區管委會、村居委會出具的同意在該場所從事經營活動的相關證明;使用軍隊房產作為住所的,提交《軍隊房地產租賃許可證》復印件。
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屬城鎮房屋的,還應提交《登記附表-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表》及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出具的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文件;屬非城鎮房屋的,提交當地政府規定的相關證明;
4、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必須在登記前報經批準的項目,應當提交有關許可證書或者批准文件復印件;
5、《個體工商戶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無字型大小名稱的或經營范圍不涉及前置許可項目的可無需提交《個體工商戶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
6、委託代理人辦理的,還應當提交經營者簽署的《委託代理人證明》及委託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
註:
1、申請登記為家庭經營的,以主持經營者作為經營者登記,由全體參加經營家庭成員在《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申請書》經營者簽名欄中簽字予以確認。提交居民戶口簿或者結婚證復印件作為家庭成員親屬關系證明;同時提交其他參加經營家庭成員的身份證復印件,對其姓名及身份證號碼予以備案;港、澳居民、台灣農民、台灣居民申請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
2、提交的申請書與其它申請材料應當使用A4型紙;
3、以上各項未註明提交復印件的,應當提交原件;提交復印件的,應當註明「與原件一致」並由個體工商戶經營者或者由其委託的代理人簽字;
4、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依法進行核實。
三、辦理程序
申請——受理——審核——決定
四、辦理期限
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自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二個工作日領取營業執照。
五、收費
免收費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核發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二十條;興辦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和隔離場所,動物屠宰加工場所,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附具相關材料。受理申請的獸醫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的,發給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不合格的,應當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需要辦理工商登記的,申請人憑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注冊手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名稱、場(廠)址等事項。經營動物、動物產品的集貿市場應當具備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並接受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
2、《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第三條農業部主管全國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條件監督執法工作。
3、《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第二十八條動物飼養場、屠宰廠、肉類聯合加工廠、定點屠宰場(廠、點)、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經營場所及有關經營單位和個人,從事動物規模化、專業化飼養和動物產品生產、經營活動,應符合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取得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動物防疫合格證》,並接受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
許可條件
1、選址、布局符合動物防疫要求,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開;
2、畜(禽)舍的設計、建築符合動物防疫要求,採光、通風和污物、污水排放設施齊全,生產區清潔道和污染道分設;
3、有患病動物隔離圈舍和病死動物、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
4、有專職防治人員;
5、出入口設有隔離和消毒設施、設備;
6、飼養、防疫、診療等人員無人畜共患病;
7、防疫制度健全。
許可審批期限
法定期限:20個工作日
承諾期限:4個工作日
需提交的材料
1、《動物防疫合格證》申請表;
2、選址、布局地理方點陣圖;
3、從業人員身體健康證明;
4、防疫制度文本;
5、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及清洗消毒設施、設備
⑸ 養牛場的具體管理制度
專業大型養羊場,,養殖波爾山羊,,小尾寒羊,,杜泊綿羊,,可以搜索一下
⑹ 辦養牛場需要哪些手續
一般個體農戶家庭養牛可以不用辦理任何手續,但是養牛規模較大或需要新建養牛場的情況下,便需要辦理以下幾項手續:
1、養殖用地不用審批。以往建設養殖場必須到土地管理部門申請養殖用地許可證,根據相關規定2017年1月1日起養殖用地便不用審批了,但卻有幾個條件,首先不能基本農田保護區建設,只能將養殖場建在非基本保護農田;第二不能破壞土地耕作層,即以後恢復後可以正常種植;第三規定禁養區內不能建設養殖場,同時還要遠離村莊、河流及飲用水源等(最少500米以上);第四養殖場必須達到環評要求,並且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2、環評合格證。這兩年對環保要求較為嚴格,養殖場同樣不能例外,必須取得《環評合格證》才可以。只要養殖場符合環評要求的情況下,到當地環保部門進行申請即可。
3、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養殖場符合動物疫情防疫、控制及撲殺等條件的情況下,到當地畜牧部門進行申請即可。
4、營業執照。個體農戶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可以辦理個體工商或家庭農場的營養執照,養殖規模較大的情況下可以辦理企業的營業執照,另外5戶及以上的養殖戶聯合在一起還可以辦理農民專業合作社。
至於牛犢價格可以說任何地方都不便宜,現在信息靈通、交通方便,其價格地區差異較小,因此應盡量在當地購買牛犢。當地若沒有優質牛犢的情況下再考慮到外地引種,西門塔爾牛可以到內蒙、吉林、河北、山東及江西等地引種,夏洛萊牛可以到遼寧、河南等地引種。
⑺ 村民養牛影響了鄰居的生活身體有關法律法規怎麼規定
摘要 親,您咨詢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養牛去村外養 國家有規定農村養殖遠離村莊500米 ,這個歸環保局管理, 居民養牛影響了相鄰人的生活的,可以投訴。
⑻ 幫忙高手制定一下養殖公司(養牛)購銷部門的職責及管理制度
飼料
1、使用符合無公害標準的全價飼料,建議參考使用飼養品種飼養手冊提供的營養標准。
2、使用的維生素添加劑、礦物質添加劑應符合NY5042的要求。
3、外購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產品來自有生產、經營許可證或審查登記證的單位,飼料添加劑和預混合飼料產品有批准文號,每批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有合格的檢測報告。
4、自配飼料和外購飼料都必須符合GB13078中飼料衛生標準的規定。
5、葯物飼料添加劑的使用符合《葯物飼料添加劑作用規范》的規定。
6、產蛋期及開產前5周飼料中不應使用葯物添加劑 中草葯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
7、不使用制葯工業副產品、違禁葯物及葯物飼料添加劑等作蛋雞飼料的原料;不應使用霉變、生蟲或被污染的飼料;不額外添加增色劑。
獸葯
1、獸葯來自有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具有產品批准文號。
2、治療或預防用獸葯嚴格按照規定的作用與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使用,嚴格執行休葯期。
3、禁止使用違禁獸葯。
防疫滅病
(一) 疫苗
1、必須來自當地畜牧部門指定的供應點,必須具有批准文號。
2、制定切合本場實際的免疫程序,並嚴格執行。
3、疫苗在保質期內必須嚴格按保存方法進行貯存,並做好記錄。
(二) 疫情監測
1、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本場實際,制定疫情監測方案。
3、發現疫情應立即採取隔離封鎖等綜合防治措施,重大疫情應向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疫情。
(三) 出場檢疫
出場時,應提前向當地動檢部門報檢,經檢疫合格並對運載工具進行消毒,取得動檢部門核發的《動物產地檢疫合格證明》或《出縣境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載工具消毒證明》,方可進行出售運輸。
五、無害化處理
(一) 病死牛須經焚燒爐焚燒或深埋處理。
(二) 不得出售病牛、死牛。
(三) 糞便等廢棄物須進行無害化處理。
六、檔案記錄
(一) 每批牛要有完整的記錄資料。記錄內容應包括引種、飼料、用葯、免疫、發病和治療情況、飼養日記,資料保存期2年。
(二) 建立並保存免疫程序記錄,包括疫苗種類、使用方法、劑量、批號、生產單位。
(三) 建立並保存患病動物的預防和治療記錄,包括發病時間及症狀、預防或治療用葯的經過、葯物種類、使用方法及劑量、治療時間、療程、所用葯物的商品名稱及主要成分、生產單位及批號、治療效果等。
(四) 建立並保存消毒記錄,包括消毒區域、消毒劑名稱、濃度等。
產品銷售
購銷合同和固定的銷售渠道。
⑼ 畜禽養殖企業管理制度
畜禽養殖區域劃分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防治畜禽養殖業污染環境,促進我市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畜禽養殖單位和養殖專業戶均應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本市畜禽養殖按區域功能定位和環境質量現狀,實行分區管理。
第四條以下區域為畜禽禁養區:
(一)主城區各街道轄區和其他區域的城市建成區;
(二)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一級保護區;
(三)執行Ⅰ類、Ⅱ類水質標準的水域及其200米內的陸域;
(四)各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各級風景名勝區,各級森林公園重要景點和核心景區;
(五)法律、法規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他區域。
第五條以下區域為畜禽限養區:
(一)城市規劃區及規劃區以外的居民集中區、醫療區、文教科研區、工業區;
(二)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準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
(三)執行Ⅲ類水質標準的水域及其200米內的陸域;
(四)各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各級風景名勝區外圍保護地帶,各級森林公園重要景點和核心景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第六條畜禽禁養區、限養區以外的區域為畜禽適養區。
第七條畜禽禁養區內禁止新建、擴建、改建畜禽養殖場。已建的畜禽養殖場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責令關閉或搬遷。其中經當地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批准建設的,其批准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補償。
因教學、科研等特殊情況需要保留的,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並完善畜禽污染防治措施,且不得擴大養殖規模。
第八條畜禽限養區實行畜禽養殖存欄總量控制。畜禽養殖存欄總量超過畜禽養殖存欄控制總量的,不得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有關養殖經營活動必須遵守國家有關畜禽養殖場環境管理規定和畜禽廢渣綜合利用規定。
前款所稱的畜禽養殖存欄控制總量,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環境保護等主管部門根據區域(流域)的環境承載能力確定。
第九條畜禽適養區內發展畜禽養殖,應當符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的畜禽養殖發展規劃。
第十條新建、擴建、改建畜禽養殖場,必須遵守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治畜禽養殖污染。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已劃定的畜禽養殖區域。調整或重新劃定畜禽養殖區域須遵守本規定第四條、第五條規定。
第十二條本規定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畜禽養殖場是指常年存欄量為300頭以上的養豬場、1萬只以上的養雞場和100頭以上的養牛場以及達到規定規模標準的其他類型的畜禽養殖場。
(二)畜禽養殖污染是指畜禽養殖場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畜禽廢渣(糞便、畜禽舍墊料、廢飼料、畜禽毛羽等)、廢水、惡臭對環境的污染。
第十三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重慶市畜禽養殖區域劃分及
養殖污染控制實施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市畜禽養殖業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特製定本方案。
一、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國務院1992年頒布實施)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國家環保總局2001年9號令)
《重慶市長江三峽庫區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
《重慶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重慶市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重慶市飲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辦法》
《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596―2001)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二、范圍
(一)對象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
(二)畜禽養殖區域范圍
1.畜禽禁養區范圍
(1)主城區各街道轄區和其他區域的城市建成區;
(2)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一級保護區;
(3)執行Ⅰ類、Ⅱ類水質標準的水域及其200米內的陸域;
(4)各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各級風景名勝區,各級森林公園重要景點和核心景區;
(5)法律、法規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他區域。
2.畜禽限養區范圍
(1)城市規劃區及規劃區以外的居民集中區、醫療區、文教科研區、工業區;
(2)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準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
(3)執行Ⅲ類水質標準的水域及其200米內的陸域;
(4)各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各級風景名勝區外圍保護地帶,各級森林公園重要景點和核心景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3.畜禽適養區范圍
畜禽禁養區、限養區以外的區域。
三、工作目標
制定畜禽養殖發展規劃,劃定畜禽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力爭通過四年時間,分期分批實施畜禽養殖場取締、搬遷、整合、污染綜合治理等,逐步調整全市畜禽養殖業空間布局。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強化養殖業與種植業的有機結合,規范畜禽養殖環境管理,促進畜禽養殖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任務及要求
(一)制定畜禽養殖發展規劃
2007年8月底前,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畜禽養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區縣規劃》),並報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備案。
《區縣規劃》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制定發展目標,體現「種養結合、生態養殖、以地定畜」的產業發展思路,突出畜禽養殖業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產業經濟理念,強化畜禽養殖區域劃分,合理調整畜禽養殖區域布局,實施畜禽養殖區域控制和總量控制;優化畜禽養殖方式和養殖結構,鼓勵建設大中型、標准化畜禽養殖場以及引導農戶畜禽散養行為;落實畜禽養殖場取締、搬遷、整合以及污染整治項目,落實大中型、標准化畜禽養殖場建設項目;促進畜禽養殖廢物綜合利用、促進生態養殖、生態農業的發展。
(二)劃定畜禽養殖區域
2007年8月底前,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按照《規定》要求,完成本轄區畜禽養殖區域劃分方案,報市政府批准後實施。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劃定畜禽養殖區域,要充分考慮本轄區城市建設、飲用水源保護、自然保護區等相關環境敏感區的現狀及發展變化情況,結合各類城市發展規劃以及相關產業發展規劃,本著促進區域養殖環境的改善、促進畜禽養殖業健康持久發展的原則,以飲用水源保護區、城市建成區等畜禽禁養區污染防治為重點,組織規劃、建設、市政、農業、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實施。
區縣(自治縣)畜禽養殖區域劃分方案需明確畜禽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的分布范圍,落實到地塊;針對不同的養殖區域、養殖種類、實施期限等,落實畜禽養殖場取締、搬遷、整合、污染治理的分期實施計劃。
(三)強化畜禽養殖區域管理
1.畜禽禁養區綜合整治
畜禽禁養區內已有的畜禽養殖場,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責令限期取締或搬遷,並恢復土地原使用功能。因教學、科研、旅遊以及其他特殊需要,在完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程措施,且保證不擴大畜禽養殖存欄規模的情況下,可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保留。實施了管網化沼液生態還田措施的畜禽養殖場,可以推遲至2010年底前取締或搬遷。各年度重點整治區域如下:
2007年,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群眾投訴熱點區域。
2008年,主城九區的街道;建制鎮以上城市建成區。
2009年,執行Ⅰ類、Ⅱ類水質標準的河流、水庫。
2010年,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重要景點和核心景區。
2.畜禽限養區、適養區綜合整治
畜禽限養區實行畜禽養殖存欄總量控制,禁止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已有的畜禽養殖場須限期完善環境保護手續,完善以管網化沼液生態還田為主的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工程措施,不得設置養殖廢水排放口或溢流口,實現畜禽養殖廢渣和廢水污染零排放。
畜禽適養區內新建、改建和擴建畜禽養殖場,必須滿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的畜禽養殖發展規劃的要求,並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採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已有的畜禽養殖場須限期完善環境保護手續,完成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從嚴控制畜禽養殖污染排放。
在畜禽限養區內未達到畜禽養殖廢渣和廢水污染零排放要求的、在畜禽適養區內未達到限期治理要求的畜禽養殖場,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限期取締。
各年度重點工作內容如下:
2007年,組織開展畜禽養殖場環保申報、環評審批、限期治理等;組織開展生豬存欄當量500頭以上的大中型標准化畜禽養殖場建設。
2008年,完成畜禽養殖場環保申報、環評審批、大中型標准化畜禽養殖場建設;繼續實施環保限期治理。
2009年,完成違禁畜禽養殖場限期治理。
2010年,完成違禁畜禽養殖場的取締、或搬遷。
五、責任分解
(一)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負責制定本轄區畜禽養殖發展規劃,劃定畜禽養殖分區管理區域,分期分批組織實施違禁畜禽養殖場的取締、搬遷、整合、污染防治工作。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規劃、建設、市政、農業、環保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違禁畜禽養殖行為及其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二)市政府有關部門
1.市農業局牽頭負責畜禽養殖污染綜合防治工作。負責對畜禽養殖發展規劃及布局、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執行情況實施監督管理,負責畜禽養殖業發展的政策引導和技術指導。協助畜禽養殖區域劃分工作。
2.市環保局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負責畜禽養殖污染綜合防治技術指導,組織清理和完善畜禽養殖場相關環保手續,協調畜禽養殖區域劃分工作。
3.市市政委依法對主城區畜禽養殖行為實施監督管理,牽頭實施城市建成區內畜禽養殖場取締、搬遷工作。
4.市財政局負責組織制定有關大中型畜禽養殖場建設、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及廢物綜合利用等財政鼓勵、優惠政策。
5.市政府法制辦、市環保局、市農業局按照各自職責加快推進《重慶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的制定。
6.市國土房管局、市規劃局、市衛生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畜禽養殖行為實施監督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畜禽養殖區域劃分及污染防治工作,關繫到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城市環境質量,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切實抓緊抓好,將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頭,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二)加大力度,廣泛宣傳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要廣泛開展畜禽養殖區域劃分及污染防治的宣傳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整治畜禽養殖污染的輿論氛圍,使「種養結合、生態養殖、循環養殖」的觀念深入人心。尤其要做好取締、搬遷等對象的宣傳教育工作。
(三)嚴格執法,強化監管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及時依法查處各種畜禽養殖環境違法行為,重點加大對畜禽禁養區、限養區綜合整治工作的督促檢查和責任追究力度。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市農業局、市環保局要組成工作組,對畜禽養殖區域劃分及污染防治工作適時進行技術指導和督促檢查。
(四)建立信息通報制度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要每季度向市環保局報送畜禽養殖區域劃分及污染防治工作進展季報。市環保局要及時向市政府報送工作進展情況。
(五)強化年度目標考核
將畜禽養殖區域劃分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區縣(自治縣)黨政一把手環保實績考核和市政府目標考核內容。
⑽ 養牛協會章程,誰知道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協會原則
第二條 協會的宗旨
第三條 協會是由 組成
第四條協會應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精神,獨立自主、民主辦會,積極主動開展工作,並接受專業技術研究會的業務指導。
第五條 會址設在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六條協會的基本任務是:
第三章 會員
第七條協會會員可以是農戶個人會員也可以是企事業單位團體會員。
第八條 本協會本著自願互利的原則,凡承認本會章程,願意參加協會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履行協會義務,按時交納會費,並具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大戶、銷售大戶及技術服務人員,可申請個人會員。凡承認本會章程,願意參加本協會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履行協會義務,按時交納會費;從科研教學、生產、推廣、經營、管理的企事業單位,可申請團體會員。
第九條 會員入會程序:
(1)要求入會的會員要向協會提交書面申請。
(2)經理事會討論通過後方可入會。
(3)由理事會發給會員證。
第十條 會員的基本權利
第十一條 會員的基本義務
第十三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四條 本協會的最高權力是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會員或會員代表大會每年召開一次。由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本會委員,每屆委員會任期三年。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終止事宜,制定發展規劃;
(五)討論決定其它與本會有關的重要事項。
第十五條 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會員或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或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 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每屆三年,最長不超過五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有理事會表決通過,但延期最長不超過一年。
第五章 資產管理 使用原則
第三十條 本協會經費來源:
第三十一條 本協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二條 本協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三條 本協會制定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四條 本協會配備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五條 本協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管理。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六條 本協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七條 本協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八條 本協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九條 對本協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大會審議。
第四十條 本會修改的章程,必須在會員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和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一條 本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注銷的,由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二條 本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三條 本協會終止前,需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小組,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四條 本協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五條 本協會終止後的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會宗旨有關的事業。
附則
第四十六條 本章程經年月日會員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七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本會的理事會。
第四十八條 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答案補充 ..比較復雜.你要給我點資料啊..
比如說原則,制度,人員組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