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道路運輸管理條例
A. 江蘇省道路運輸條例123第65條第三款
《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行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照列回規定處罰:答 ()違反本條例第八條、第十條第()、(五)項、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二十三條第款、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三條第二款或者第四十條規定按照《華民共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定處罰; (二)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十條、第十條第(二)、(三)、(四)項、第二十三條第二款、第二十八條或者第三十四條第(五)項規定處警告或者十元五十元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能提供源合憑證車輛暫扣或者沒收;能提供車輛源合憑證未取號牌、行車執照助自行車駕駛員處百元五百元罰款力裝置殘疾專用車其力裝置三輪車暫扣或者予折價處理符合號牌、行車執照或者行駛證申領條件車輛責令擁車輛單位或者按照規定申領號牌、行車執照或者行駛證符合申領條件其車輛符合報廢條件予報廢; …… (三)所需要內
B.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第64條是不是有誤
是的,法規名稱錯了,正確名稱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名稱中沒有「管理」二字。該法規第64條並無錯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蘇州市道路運輸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第六十五條不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二十三條規定條件的人員駕駛道路運輸經營車輛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站(場)經營、機動車維修經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萬元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客運經營者、貨運經營者、道路運輸相關業務經營者非法轉讓、出租道路運輸許可證件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收繳有關證件,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C. 蘇州道路運輸許可怎麼辦理,流程
坐標:蘇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第八條申請從事客運經營地,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其經營業務相適應並經檢測合格的車輛;
(二)有符合本條例第九條規定條件的駕駛人員;
(三)有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申請從事班線客運經營的,還應當有明確的線路和站點方案。
第二十一條申請從事貨運經營地,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其經營業務相適應並經檢測合格的車輛;
(二)有符合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條件的駕駛人員;
(三)有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條申請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經營的,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5輛以上經檢測合格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車輛、設備;
(二)有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考試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的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
(三)危險貨物運輸專用車輛配有必要的通訊工具;
(四)有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3)蘇州市道路運輸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第三節客運和貨運的共同規定
第二十八條客運經營者、貨運經營者應當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確保道路運輸安全。
道路運輸從業人員應當遵守道路運輸操作規程,不得違章作業。駕駛人員連續駕駛時間不得超過4個小時。
第二十九條生產(改裝)客運車輛、貨運車輛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標定車輛的核定人數或者載重量,嚴禁多標或者少標車輛的核定人數或者載重量。
客運經營者、貨運經營者應當使用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車輛從事道路運輸經營。
第三十條客運經營者、貨運經營者應當加強對車輛的維護和檢測,確保車輛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不得使用報廢的、擅自改裝的和其他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車輛從事道路運輸經營。
第三十一條客運經營者、貨運經營者應當制定有關交通事故、自然災害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的道路運輸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報告程序、應急指揮、應急車輛和設備的儲備以及處置措施等內容。
第三十二條發生交通事故、自然災害以及其他突發事件,客運經營者和貨運經營者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的統一調度、指揮。
第三十三條道路運輸車輛應當隨車攜帶車輛營運證,不得轉讓、出租。
第三十四條道路運輸車輛運輸旅客的,不得超過核定的人數,不得違反規定載貨;運輸貨物的,不得運輸旅客,運輸的貨物應當符合核定的載重量,嚴禁超載;載物的長、寬、高不得違反裝載要求。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五條客運經營者、危險貨物運輸經營者應當分別為旅客或者危險貨物投保承運人責任險。
D.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是為了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秩序,保障道路運內輸安全,容保護道路運輸有關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道路運輸業的健康發展而制定的法規。2004年4月14日,國務院第48次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2004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06號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12年11月9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訂,刪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內容由於涉及的其他條款也會因此隨之變動,因此國務院法制辦在修訂時僅將二十一條刪除,其他條款不做調整。根據2016年2月6日國務院令第666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E. 蘇州市道路運輸管理條例
(2010年8月27日蘇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制定2010年9月29日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批准)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道路運輸市場,保障道路運輸安全,維護道路運輸經營者和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道路運輸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江蘇省道路運輸市場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道路旅客運輸(以下簡稱客運)、貨物運輸(以下簡稱貨運)、運輸輔助業經營活動,以及對其實施監督管理的,應當遵守本條例。
前款所稱運輸輔助業,包括客貨運輸站(場)服務、貨運代理和配載、機動車維修、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汽車租賃等。
城市公共汽車客運、出租汽車客運管理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執行。
第三條 市、縣級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道路運輸的監督管理。
市、縣級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道路運輸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財政、公安、市容市政(城管)、工商、價格、環保、質監、安監等部門應當依照各自的法定職責,做好道路運輸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道路運輸管理工作的領導,並將道路運輸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道路運輸管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客貨運輸站(場)樞紐、應急運輸保障以及農村客運等公共服務事業給予財政扶持。
第五條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規劃等部門,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編制本行政區域內道路運輸發展規劃,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第六條 鼓勵道路運輸科技進步,推進道路運輸信息化和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技術標准體系建設,發展新能源道路運輸,促進節能減排,引導道路運輸經營者實行規模化、集約化、公司化經營。
鼓勵發展甩掛運輸、城市配送、多式聯運、冷鏈物流等現代運輸方式。推進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的封閉式貨物運輸方式。
第七條 道路運輸行業協會應當建立健全行業自律制度,規范和指導會員的經營行為,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參與道路運輸相關法規、行業標準的研究制定和宣傳貫徹。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八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道路運輸發展規劃、市場供求狀況,通過招標投標等公開、擇優、無償的方式,合理引導客運、貨運出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的發展。具體辦法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第九條 客貨運輸、運輸輔助業經營者應當對營運車輛加強管理,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客運車輛、危險貨物運輸車輛、貨運出租汽車、教練車等車輛,安裝和使用與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接的監控設施、設備;
(二)客運車輛、貨運出租汽車、教練車按照規定設置標識,禁止在車廂內外噴塗、張貼、設置不符合規定的標志、標識,客運車輛按照規定懸掛營運標志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按照規定設置或者懸掛標志燈、牌;
(三)定期對客貨運輸車輛、教練車、租賃汽車進行維護和檢測,確保車輛符合國家、省和本市規定的技術標准、排放標准和燃料消耗量限值標准;
(四)每年對客運車輛進行類型等級復核。
第十條 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以及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需要應急運輸的,道路運輸經營者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統一調度、指揮,因此產生的費用由人民政府給予合理補償。
第十一條 客貨運輸、運輸輔助業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經營許可,在許可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不得擅自轉讓、出租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道路運輸證件。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組織對客貨運輸、運輸輔助業經營者的服務質量考核和從業人員的經營行為記分考核。
第十二條 公安、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客貨運輸駕駛員、教練員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客貨運輸駕駛員、教練員被依法吊銷、注銷、撤銷駕駛證的,公安部門應當及時向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其所屬企業通報,發證機關應當注銷其從業資格證件。
公安部門應當根據駕駛員從業申請的需要,提供相應的安全駕駛證明。
第三章 客貨運輸
第十三條 鼓勵發展農村客運,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客運班車實行城市公共汽車客運模式、車輛使用城市公共汽車車型的,參照城市公共汽車客運規定進行管理。
第十四條 超市、商場、房地產企業、航空公司、醫院等經營單位使用車輛定點、定線免費接送服務對象的,應當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按照營運方式納入班車客運管理或者包車客運管理。
學校、幼兒園專門用於接送中小學生、幼兒的客車應當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確認,不得從事經營性運輸。
第十五條 客運班線經營者變更班次、起始地或者目的地的,應當向原許可機關提出申請,重新辦理行政許可手續。
客運包車除執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下達的應急運輸任務外,起始地或者目的地應當在車籍所在地。單程包車回程載客的,應當向回程客源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
第十六條 新增或者更新客運車輛,從事高速公路客運、省際和市際包車的,其技術等級應當達到一級,類型等級應當達到高級;從事縣際和縣內包車的,其技術等級應當達到三級以上,類型等級應當達到中級以上。
第十七條 取得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資質的快遞企業可以按照規定使用客車從事快遞運輸,並使用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統一制發的道路貨物運輸證件。
第十八條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者應當定期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安全評價,配備專人負責運輸車輛動態監控和安全管理,並按照規定填報監控數據及運輸車輛、從業人員等相關信息。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者及其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應當按照核定的類別、項別運輸危險貨物。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者應當設有固定的停車場所,不得在人員密集場所、居民小區(新村)或者其他可能威脅公共安全的場所停放危險貨物運輸車輛。
從事非經營性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應當遵守經營性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有關規定。
第四章 運輸輔助業
第十九條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根據道路運輸發展規劃,編制客貨運輸站(場)規劃。客貨運輸站(場)的設置,應當符合客貨運輸站(場)規劃。
新建、改建、擴建農村公路,應當統一規劃、同步設計農村客運站(亭)等設施。
市、縣級市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應當在城區范圍設置適當數量的客車停靠點。
第二十條 一、二級客運站經營者應當按照規定在站前廣場、售票廳、候車廳等場所安裝、使用視頻監控設備,並接入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統一建立的監控系統。
需要進站經營的客運車輛,應當取得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配發的進站證件,服從客運站的統一調度和管理。
第二十一條 從事貨運交易市場經營的貨運站(場)經營者,應當具有合法的不少於一萬平方米的封閉、硬化停車場和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庫房。
從事倉儲理貨經營的貨運站(場)經營者,應當具有合法的不少於二千平方米的庫房或者五千平方米的場地。但進入貨運交易市場經營的,其經營場所面積可以按照市場設施條件核定。
第二十二條 從事貨運代理、配載經營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其經營規模和功能相適應的固定營業場所。
1.經營貨運代理業務的,其營業用房面積不少於五十平方米。但進入貨運交易市場經營的,其營業面積可以按照市場設施條件核定;
2.經營貨運配載業務的,其營業場所面積不少於五十平方米、倉儲面積不少於一百平方米。但進入貨運交易市場經營的,其營業面積及倉儲面積可以按照市場設施條件核定。
(二)有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裝卸、信息等設施、設備。
(三)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
(四)有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流動資金。
(五)有健全的業務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條 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分別配備與其經營范圍和經營項目相適應的具有從業資格證的維修技術負責人、質量檢驗員、價格結算員,以及機修、電器、鈑金、塗漆維修技術人員。
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執行機動車維修服務質量規范,並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業務流程、收費標准、服務承諾、常用配件價格和工時定額等內容。
機動車托修人無法提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出具的相關證明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不得為車輛噴塗或者改裝客運出租、貨運出租、教練車標識和設備。
第二十四條 鼓勵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實行專業化、連鎖經營,促進機動車維修業合理分工和協調發展。
從事機動車維修直營連鎖經營的,其總部與各網點可以在市區或者本縣級市范圍內共享技術負責人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規定的大型維修設施、設備。
第二十五條 從事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經營的,應當向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並提交符合下列要求的相關材料:
(一)有符合國家規定的檢測場地、設施、設備和計算機控制檢測系統;
(二)有必要的技術管理人員和經培訓考試合格的檢測人員;
(三)有健全的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管理制度;
(四)檢測設備經計量檢定合格。
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通過計量認證。
第二十六條 從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經營的,應當依法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和教練車道路運輸證件。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經營者應當在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批準的注冊地經營,並在核定的教學場地開展教學活動。
第二十七條 教練員應當具有教練員證,按照規定使用教練車和隨車電子教學設備,完成規定的培訓內容和學時。
教練員不得酒後教學或者讓學員單獨駕駛教練車,不得索取、收受學員財物或者向學員謀取其他利益。
學員應當遵守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制度,有權選擇教練員,並與機動車駕駛培訓經營者協商培訓時間。
第二十八條 從事汽車租賃經營的,應當向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申請辦理行政許可手續,租賃車輛應當使用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統一制發的道路運輸證件,並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備企業法人資格;
(二)自有二十輛以上客車,每輛座位數不超過十二座;
(三)車輛技術等級達到三級以上,並具有齊全有效的車輛行駛證件;
(四)有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經營場所和停車場地;
(五)有健全的業務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
第二十九條 汽車租賃經營者應當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在約定時間內將車輛交付承租人使用,收取租賃費用,不提供駕駛勞務。但婚車租賃和為企事業單位提供一年以上汽車租賃的,可以提供駕駛勞務,其駕駛員應當取得客運從業資格。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實施監督檢查時,應當有二名以上人員參加,持執法證件,按照規定著裝,文明執法。實施上路檢查時,不得妨礙道路暢通。
道路運輸監督檢查專用車輛,應當按照規定設置統一、便於識別的道路運輸稽查標志和示警燈。
第三十一條 違反道路運輸管理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又無法當場處理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可以暫扣道路運輸證件和從業資格證件。
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超越經營許可范圍從事客貨運輸或者運輸輔助業經營活動,客貨運輸車輛、教練車、租賃車輛無道路運輸證件或者超越車輛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可以暫扣車輛。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實施暫扣措施的,在當事人履行處罰決定後,應當立即解除暫扣措施。
第三十二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對客貨運輸經營者的經營條件以及車輛實行年度審驗。審驗不合格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間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整改不合格或者超過一年未參加年度審驗的,原發證機關應當注銷其相應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道路運輸證件。
客貨運輸、運輸輔助業經營者無正當理由超過六個月未經營,或者開業申請時承諾的開業條件在承諾期限屆滿未履行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注銷相應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道路運輸證件。
第三十三條 質監、工商等部門應當對生產、銷售的機動車配件質量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配件的行為。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有銷售假冒偽劣配件行為的,應當移送工商部門依法處理。
工商、公安、市容市政(城管)、旅遊等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客運經營活動中的非法組客、拉客,以及違反規定行駛、停靠車輛等行為的監督檢查。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有前述行為的,應當移送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客貨運輸、運輸輔助業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一)客運車輛、危險貨物運輸車輛、貨運出租汽車、教練車未按照規定安裝或者使用監控設施、設備的;
(二)客運車輛、貨運出租汽車、教練車未按照規定設置標識,或者在車廂內外噴塗、張貼、設置不符合規定的標志、標識的;
(三)客運車輛未按照規定懸掛營運標志牌的;
(四)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未按照規定設置或者懸掛標志燈、牌的。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客運經營者從事包車客運活動,起始地和目的地均不在車籍所在地,或者單程包車回程載客未備案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在考核周期內記分考核不合格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依法暫扣、吊銷其從業資格證件。
客貨運輸從業人員、教練員、為租賃車輛提供勞務的駕駛員未攜帶從業資格證件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或者超越許可范圍從事運輸輔助業經營的;
(二)客運班線經營者變更班次、起始地或者目的地,未重新辦理行政許可手續的;
(三)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者超越核定的類別、項別,運輸危險貨物的。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一)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未按照規定聘用具有相應從業資格證的維修技術人員的;
(二)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擅自為車輛噴塗或者改裝客運出租、貨運出租、教練車標識、設備的;
(三)機動車駕駛培訓經營者、汽車租賃經營者未按照規定對車輛進行維護和檢測的;
(四)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者符合危險貨物運輸類別、項別的許可,但使用無相應道路運輸證件的車輛運輸危險貨物的。
違反本條例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經營者、汽車租賃經營者使用無道路運輸證件的車輛從事經營活動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按照每輛車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合格的,由原許可機關吊銷其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許可證件:
(一)未在核定的教學場地開展教學活動的;
(二)教練員未按照規定使用教練車和隨車電子教學設備,或者未完成規定的培訓內容和學時的;
(三)無教練員證的人員從事教學活動的。
教練員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暫扣教練員證三個月至十二個月,並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客貨運輸、運輸輔助業經營者實施監督檢查時,發現經營者不符合開業條件仍從事經營活動的,應當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後仍達不到開業條件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吊銷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道路運輸證件。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汽車租賃經營者非法轉讓、出租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道路運輸證件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收繳有關證件,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客貨運輸經營者的車輛未按照規定參加年度審驗,時間不超過一年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依法暫扣車輛,當事人三十日內不來接受處理,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告知後三個月內仍不來接受處理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送交拍賣機構拍賣,所得價款扣除拍賣費用、保管費,抵扣應繳罰款後,餘款退還當事人,不足部分予以追繳。
第四十四條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五條 本條例自2011年 1月 1日起施行。1999年12月30日蘇州市人民政府制定、2002年9月18日修改的《蘇州市道路運輸管理辦法》,1995年3月20日蘇州市人民政府制定、1997年4月25日修改的《蘇州市搬運裝卸業管理辦法》,2000年6月9日蘇州市人民政府制定、2004年7月22日修改的《蘇州市機動車維修與配件經營行業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F. 蘇州市非法營運第一次怎麼處罰
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規定:
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公路客運車輛載客超過核定人數或者違反規定載貨的,對機動車駕駛人按下列規定處罰:
(一)超過核定人數未達百分之二十的,處以二百元罰款;
(二)超過核定人數百分之二十以上未達百分之五十的,處以一千元罰款;
(三)超過核定人數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處以二千元罰款;
(四)違反規定載貨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其他客車違反規定載貨的或者其他機動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的,對機動車駕駛人處以一百元罰款。
第六十一條貨運機動車超過核定載質量或者違反規定載客的,對機動車駕駛人按下列規定處罰:
(一)超過核定載質量未達百分之三十的,處以二百元罰款;
(二)超過核定載質量百分之三十以上未達百分之五十的,處以五百元罰款;
(三)超過核定載質量百分之五十以上未達百分之百的,處以一千元罰款;
(四)超過核定載質量百分之百以上的,處以二千元罰款;
(五)違反規定載客的,處以二千元罰款。
G. 江蘇省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
摘要 第六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處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吊銷相應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道路運輸證件或者核減相應的經營范圍:
H. 道路運輸管理條例
屬於擅自改裝!
交通部文件
交公路發[2006)158號
關於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車輛改裝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廳(局、委):
為加強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依法打擊非法改裝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現就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車輛改裝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依法認定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
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是指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擅自改變已獲得《道路運輸證》車輛結構、構造或者特徵的車輛。
主要包括:
1.擅自改變車輛類型或用途。指擅自將客車改為貨車、貨車改為客車、普通貨車改為專用貨豐、專用貨車改為普通貨車、卧鋪客車改為座位客車、座位客車改為卧鋪客車。
2.擅自改變車輛顏色。指擅自將駕駛室和車身改為與原車輛不同的外觀顏色。
3.擅自改變車輛主要總成部件。指擅自更換與原車型不—致的發動機、變速箱、前橋、後橋或者車架;擅自更換車輛車身或者罐車罐體;擅自改變車輛懸架形式(空氣懸架、復合懸架、鋼板彈簧式懸架等懸架形式之間的改變)。
對於小型、微型道路客運車輛加裝前後防撞裝置,道路貨運車輛加裝防風罩、水箱、工具箱、備胎架等,道路運輸車輛增加車內裝飾等,在不影響安全和識別號牌的情況下,可由道路運輸經營者自行決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得將其認定為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
4.擅自改變車輛外廓尺寸或者承載限值。指擅自加高、加寬、加長、拆除貨廂攔板或者增加車輛外廓尺寸;擅自增加或者減少輪胎數量;擅自增加或者減少車軸數量;擅自增加客車座位或者卧鋪鋪位。
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將破壞車輛本身的結構和性能,給車輛行駛帶來安全隱患,同時會造成道路運輸市場的不公平競爭,不利於道路運輸市場健康協調發展,危害很大。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相關配套規章的規定,嚴格道路運輸車輛改裝管理,對擅自改裝車輛的行為,要予以嚴厲打擊。
二、堅決防止非法改裝車輛進入道路運輸市場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必須嚴把道路運輸車輛市場准入關。對非法改裝等不符合技術標準的車輛,一律不得允許進入道路運輸市場。對准許非法改裝等不符合技術標準的車輛進入道路運輸市場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追究責任。
三、規范已取得《道路運輸證》車輛的改裝行為
已獲得《道路運輸證》的車輛確需改裝的,道路運輸經營者應當事先獲得有關部門的批准,交由合法改裝企業實施車輛改裝作業。改裝完畢後,道路運輸經營者應當到有關部門辦理車輛行駛證變更手續,並經車輛綜合性能檢測合格後,到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辦理《道路運輸證》變更手續。
四、規范對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的執法行為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嚴格按照規定認定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不得擴大認定范圍.對允許或經批准改裝的道路運輸車輛,不得處罰。對經確認的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應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七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罰。在執法過程中,應當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以消除違法違章行為為目的,督促運榆經營者採取措施恢復車輛原狀。拒不改正的,發放《道路運輸證》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注銷其《道路運輸證》。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認定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時,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五、實施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黑名單制度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結合道路運輸車輛年度審驗和執法檢查,完善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信息管理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並將非法改裝較多的車型納入重點監管車型,實施重點檢查和管理。必要時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督促相關車輛生產廠家直接設計生產符合道路運輸市場需要的車型,引導道路運輸經營業戶直接選購符合道路運輸車輛技術標準的車型。
六、建立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嚴厲打擊非法改裝企業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主動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非法改裝車輛專項整治活動,查處非法改裝企業,並建立信息交換機制,對源頭管理和執法檢查中發現的非法改裝企業信息,定期向公安、工商、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通報,力爭從源頭上消除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
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機動車維修企業經營行為的監督檢查,發現機動車維修企業存在非法改裝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相關條款的規定予以處罰,並將有關情況作為機動車維修質量信譽考核的重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章)
二○○六年四月十三日
I.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63條
第六十三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實施道路運輸監督檢查過程中,對沒有車輛營運證又無法當場提供其他有效證明的車輛予以暫扣的,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保管費用。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蘇州市道路運輸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執法監督
第五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實施道路運輸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
第五十四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其工作人員的法制、業務素質。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當接受法制和道路運輸管理業務培訓、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執行職務。
第五十五條上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對下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執法活動進行監督。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對其工作人員執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十六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時,應當自覺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
第六十一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實施道路運輸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車輛超載行為的,應當立即予以制止,並採取相應措施安排旅客改乘或者強制卸貨。
第六十二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實施道路運輸監督檢查過程中,對沒有車輛營運證又無法當場提供其他有效證明的車輛予以暫扣的,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保管費用。
J. 蘇州市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管理辦法的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管理,防治揚塵污染,規范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市場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建設部《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和《關於納入國務院決定的十五項行政許可的條件的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市區從事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及其相關活動的,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是指建設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過程中以及建築物、構築物的修繕和拆除過程中產生的棄土、棄料以及其他廢棄物的場外運輸。
第三條 交通運輸、市容環衛、住建、公安、財政、物價、環保、園林和綠化、水利(水務)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四條 建築垃圾(工程渣土)的運輸車輛應當具備密閉運輸機械裝置或密閉蓋裝置、安裝行駛及裝卸記錄儀或者定位系統和相應的建築垃圾分類運輸設備。
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密閉,應當按照市公安機關的規定,安裝側開啟平蓋式密閉廂蓋、側面防護裝置、後下部防護裝置、補盲外後視鏡等機械裝置,並經市公安機關車輛管理機構審驗備案。
第五條 從事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的單位應當具備道路運輸經營資質,取得交通運輸部門所屬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核發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運輸車輛應當取得道路運輸證件,車輛駕駛員具有相應的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件。
第六條 從事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的單位應當向市市容環衛管理部門申請建築垃圾(工程渣土)處置證,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
(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核發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
(三)公安機關車輛管理機構出具的運輸車輛審驗備案證明;
(四)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辦公場所以及專職經營管理、安全管理人員和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證明材料。
第七條 從事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的單位,應當取得建築垃圾(工程渣土)處置證後,方可到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領《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通行證》。
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的道路通行規定由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另行制定。
第八條 建築垃圾(工程渣土)的運輸車輛不符合密閉化運輸及安全通行技術要求的,市市容環衛管理部門不予發放建築垃圾(工程渣土)處置證,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予發放《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通行證》。
第九條 市交通運輸部門應當公布領取道路運輸許可證件的車輛名錄。
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公布取得《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通行證》的車輛名錄。
市市容環衛管理部門應當公布取得建築垃圾(工程渣土)處置證的單位名錄。
第十條 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應當隨車攜帶相關證件,按照承載限額裝載和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定的運輸線路、時間行駛,運輸至核準的儲運消納場所,在運輸過程中不得泄漏、撒落、飛揚。
第十一條 從事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的單位應當加強對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管理台帳,定期向相關部門上報數據信息。
第十二條 市容環衛管理部門應當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對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管理進行聯合執法。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管理許可權,對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市場實施統一監督檢查。
第十三條 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信息平台,並與市市容環衛、交通運輸、住建等部門共享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運行信息。
第十四條 各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依法實施監督檢查時,被檢查單位和人員應當予以配合。
第十五條 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經營的,由交通運輸部門所屬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六條 未取得建築垃圾(工程渣土)處置證擅自運輸建築垃圾(工程渣土)的,由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對運輸單位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七條 建築垃圾(工程渣土)的運輸車輛沿途泄漏、拋撒,或者車輪帶泥行駛污染道路的,由市容環衛管理部門視情節輕重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由交通運輸、市容環衛管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部門和單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 縣級市人民政府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也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運輸管理規定。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