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條例修改
⑴ 省人大常委會通過《常州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修改
3月31日召開的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批准了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常州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這是我市人大自2015年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首次對出台的地方性法規進行修改。這次修改涉及《常州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常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常州市天目湖保護條例》3件地方性法規。
據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許玲介紹,對我市3件地方性法規進行修改,主要是根據民法典及相關上位法進行的,修正原法規中與民法典及相關上位法不一致的部分條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於今年1月1日起施行。2020年7月,根據全國人大和省人大統一部署和要求,市人大常委會對我市涉及民法典的地方性法規開展專項清理發現,《常州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中「有關業主共同決定事項、物業服務合同」等規定,《常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中「有關住宅電梯安裝刷卡系統徵得業主同意的投票規則」,與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一致性修改。另外,2020年11月,省人大常委會對《江蘇省物業管理條例》等6件地方性法規進行修改,也需要對《常州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相關條款進行修改。
《常州市天目湖保護條例》自2018年3月1日施行後,省人大常委會2018年11月23日對《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決定》作了修改;2020年,省人大常委會先後出台了《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條例》《江蘇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常州市天目湖保護條例》的個別條款與上述上位法出現不一致情況,需要進行相應修改。
(原標題——省人大常委會通過《常州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等3件地方性法規修改)
來源:常州日報
⑵ 物業管理條例的修改情況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66號,自2016年3月1日。根據決定第三十五條之規定,刪去《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六十一條。
刪除第三十三條從事物業管理的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刪除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服務企業聘用未取得物業管理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從事物業 管理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國務院關於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對《物業管理條例》作如下修改:一、將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當在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但是,在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在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刪除第十條第二款。二、將第十一條修改為:「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三、將第十二條修改為:「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應有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參加。「業主可以委託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業主大會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其他事項,應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四、將第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違反法律、法規的,在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決定,並通告全體業主。」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有關規定,將「物業管理企業」修改為「物業服務企業」,應將「業主公約」修改為「管理規約」,將「業主臨時公約」修改為「臨時管理規約」,並對個別條文的文字作了修改。本決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業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訂,重新公布。
⑶ 海南修訂物業管理條例 降低業主大會成立難度
中新網海口6月15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新近公布修訂通過後的《海南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簡稱《條例》)。海南省新聞辦15日召開發布會介紹,新《條例》圍繞業主大會成立難、業主委員會監管難、提升物業服務質量難、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交存使用難等問題進行創新和改進。
《條例》將於今年11月1日起施行,共計七章八十一條,包括總則、物業管理區域、業主和業主組織、物業管理服務、物業的使用與維護、法律責任和附則。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林詩輝表示,該條例以法治化方式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將進一步提升自貿港社區治理能力。
在規范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運作方面,《條例》著力解決業主大會成立難問題。通過降低首次業主大會召開的條件、增加業主大會的表決形式、明確召開業主大會流程等推動業主大會成立。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規章備案處處長林崇高介紹,《條例》明確,物業管理區域符合「房屋已出售且交付業主的專有部分面積達到建築物總面積二分之一以上」或者「首套房屋出售並交付使用滿兩年」這兩種情形之一的,可以召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選舉業主委員會。在確認業主身份的前提下,以手機簡訊、微信、電子郵件等形式徵求業主意見的,視為書面徵求意見。
《條例》要求海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物業管理主管部門應當逐步建立業主決策信息服務平台,供業主、業主委員會和業主大會免費使用,用信息化手段解決業主特別是業主大會召集中的決策事項。
在加強對業委會監管方面,該《條例》也做出明確規定。通過列舉方式規定業主委員會委員的禁止行為以及委員職務終止的相關情況,並強化業主委員會履職信息公開,保障業主知情權和監督權。
《條例》對加強物業服務人的監管作明確規定,如明確物業服務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物業服務人不得以業主欠交物業費、對業主共同決定有異議等理由拒絕辦理移交手續、退出物業管理區域。同時,進一步明確業主的救濟方式,規定業主有權拒付物業服務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後的物業服務費。
《條例》進一步規范住宅專項維修基金交存和使用管理。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處長王智介紹,海南明確在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時尚未出售的物業,由建設單位一次性交存首期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在出售時向業主收取,並規定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一般使用程序和緊急動用的七種具體情形。(完)
⑷ 物業管理規定
法律分析:《物業管理條例》是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的,為的是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制定的法律條例。 由國務院於2007年8月26日發布,自2007年10月1日開始施行。共7章70條。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66號,已經2018年1月13日國務院第119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2018年3月1日施行。根據決定第三十五條之規定,刪去《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六十一條。
《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98號)於2018年3月19日通過,並於2018年4月4日公布實施。《決定》 附件1第九條對《物業管理條例》的修改內容主要為取消了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管理的相關規定,並增加了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的有關內容。 本次修改涉及第二十四條、第三十二條、第五十九條、第六十條和第六十一條。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
⑸ 2021年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2021年《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具體如下:
1、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2、《物業管理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3、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服務企業。
國家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第二百七十八條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六)籌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七)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八)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活動;
(九)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決定前款第六項至第八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⑹ 物業管理條例2021年新法規
2021年的物業管理條例實施包括:
1、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部分負責全國財產結算活動的監督結算工作;
2、業主年會形成小區全體業主大會;
3、同一物業結算區內的業主,在物業所在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組織召開業主年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
物業管理公司的主要職責:
1、物業維修管理,物業管理公司應當按照國家對物業管理的標准,對其經營管理的物業進行維修和技術管理;
2、物業設備管理,需要管理的物業設備主要有給排水設備、燃氣設備、供暖設備和通風設備、電氣設備等;
3、物業環境管理,物業管理公司有義務對住宅小區的環境進行管理,使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
4、物業安全管理,物業公司應當採取各種措施,保障業主和房屋使用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對小區的治安進行管理,對小區的消防安全進行管理以及對出入小區的車輛與人員進行管理。
《物業管理條例》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⑺ 2021年民法典物業管理條例
摘要 第二編 物權
⑻ 新版蘭州物業管理條例都有哪些變化……
原標題:物業管理新《條例》下月起施行
「住改商」不得從事污染擾民項目
【本報訊】2月24日,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解讀新修改的《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據悉,該《條例》將於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立足解決物業管理和群眾關注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對提升我市城市品質、塑造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具有深遠意義。
新《條例》九個方面有新變化
建立全市統一的物業服務管理信用信息、業主電子共同決策等信息系統;鼓勵和支持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服務人根據有關法律和章程設立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
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劉宗軍介紹稱,隨著上位法的變化和我市城市化進程加快,原有的物業管理條例有些內容與《民法典》的規定不一致,部分條款操作性不強,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建設滯後,對物業服務企業的監管措施有待完善。為切實提高我市物業管理水平,對原《條例》進行修訂十分必要。
新修改的《條例》有九個方面的變化:首先,對與《民法典》有關物業管理的規定進行了銜接。根據《民法典》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相鄰關系、侵權責任、合同等方面的新規定,將原《條例》中與之不相符的規定,進行了修改完善,與上位法保持一致。同時,增加了物業管理黨建引領的內容,增加了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議事協調機制等。此外,明確了物業管理各方職責和行為規范。一是明確了政府部門的監管職責;二是明確了業主、物業服務人、公用服務企業等各自應當遵守的行為和不得施行的禁止性行為;三是明確了停車位、物業管理收費、共用部位設施的劃分。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街道社區和物業公司聯動,有針對性地採取防控措施,物業管理在突發事件應對中的作用尤為凸顯。因此,新修改的《條例》對突發事件的物業管理責任作出了規定,增加了應對突發事件時物業管理各方承擔的責任的規定。
「住改商」須經相關業主同意
根據《民法典》規定及「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相關要求,經公開徵求意見、問卷調查、專家論證並結合實際,新修改的《條例》明確規定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不得從事有污染、擾民和安全隱患的經營項目。
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約的規定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並將改變情況告知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人。不得從事有污染、擾民和安全隱患的經營項目,不得影響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空間使用、維護,其所承擔的電梯維護費等費用應當與其他住宅業主有區別。
充分發揮「業主自治」作用
記者了解到,在新修改的《條例》中進一步明確規范和完善了業主大會相關制度。如刪除了原《條例》關於業主代表大會的規定;明確了業主大會籌備組的組建和解除程序;明確了業主大會的職責,增加了業主大會確定業主委員會委員津貼或補助標准、對業主委員會主任實施任期、離任財務審計的規定。
「業主委員會應當建立接待制度,接受業主、物業使用人的咨詢、投訴和監督」「業主委員會應當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包括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經營收益及其分配與使用詳細情況等。《條例》強化了對業主委員會的監管。明確了業主委員會委員的任職條件,明確業主委員會應當公開的信息內容和公開時限,增加對公共收益收支情況、業主委員會工作經費的審計監督規定,強化對業主委員會的監管,將其行使權利置於業主、業主大會及有關部門的監督之下。
今後,將加強對物業服務市場監管,以貫徹《條例》為契機,進一步規范物業服務市場,落實地方政府物業管理屬地責任,建立職責明確的物業管理機制切實形成上下整體聯動、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堅決制止和處理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的違法違規行為,保障物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建立完善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信用管理,鼓勵優秀物業服務企業做大做強,逐步淘汰服務水平低、社會形象差的物業服務企業。(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