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管理法規
㈠ 新固廢法解讀
法律分析: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需要配套建設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設計規范的要求,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內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落實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措施以及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投資概算。建設單位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配套建設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並向社會公開。轉移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貯存、處置的,應當向固體廢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商經接受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同意後,在規定期限內批准轉移該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未經批準的,不得轉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九條 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全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衛生健康、海關等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衛生健康等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㈡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目的
為加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及生活垃圾管理,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
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一般工業廢物類別
主要是指本公司在生產中產生的包裝材料的廢紙箱、廢木箱、廢塑料、廢紙、廢鋼等。屬於可回收利用的
一般固體廢棄物。
3、生活垃圾
辦公樓和宿舍樓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食堂產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4、職責
公司基建辦負責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負責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處置。
公司倉儲部負責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收集、存放和外售回收利用。按所產生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
量、去向及處置方式做好記錄,及時有效無害的清除和處理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
5、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收集、存放、處置
(1)各車間、庫房應按照廢棄物分類,設置臨時放置點,並分別設置明顯標識。
(2)廢棄物產生後,應按不同類別和相應要求及時放置到臨時存放場所。臨時的存放場所,應具備防雨、
泄漏、防飛揚等設施或措施。
(3)一般固體廢棄物存放
產生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放在臨時存放場所。已經報廢不能使用的設備放入報廢設備區。
(4)一般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應優先考慮資源的再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可回收的廢棄物由各單位安排
人員整理,再轉賣給物資回收部門。
(5)委託處理
倉儲部應與被委託單位簽訂委託回收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協議,明確雙方職責和在運輸、利用及處置過程
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6)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記錄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情況應記錄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台賬》中。
6、生活垃圾
各生活垃圾產生點設置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由物業公司統一運送到垃圾場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四十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工業固體廢物加以利用;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者採取無害化處置措施。貯存工業固體廢物應當採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
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應當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准。
㈢ 固體廢物法是什麼
法律分析:固體廢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丟棄的固體和泥狀的物質稱之為固體廢物,簡稱固廢。 包括從廢水,廢氣分離出來的固體顆粒。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固體廢棄物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通俗地說,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體顆粒、垃圾、爐渣、污泥、廢棄的製品、破損器皿、殘次品、動物屍體、變質食品、人畜糞便等。有些國家把廢酸、廢鹼、廢油、廢有機溶劑等高濃度的液體也歸為固體廢棄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公眾健康,維護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適用本法。固體廢物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不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家推行綠色發展方式,促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國家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
第四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採取措施,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促進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降低固體廢物的危害性。
㈣ 我國關於垃圾處理的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為了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實行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的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四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統,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和統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能力建設。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引導公眾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督促和指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㈤ 固體廢物有哪些法律
u《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防治尾礦污染環境管理規定》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答置場污染控制標准》、《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導則》、《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區標准》(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國際公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務院令 第408號)、《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 第380號)、《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原國家環保總局令 第5號)、《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 (原國家環保總局令 第21號)、《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原國家環保總局令 第27號)、《危險廢物出口核准管理辦法》 (原國家環保總局令 第47號)、《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保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令 第1號)、《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51號)。
㈥ 固廢的法律法規
針對固體廢物,來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有自以下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我國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第一部專項法律,規定了許多新的管理原則、制度和措施。
2、《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准》
3、《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
4、《固體廢物鑒別導則》
5、《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6、《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7、《電子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辦法》
8、《廢棄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
9、《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等。
㈦ 固廢管理制度內部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 目的
為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科學地分類、收集、貯存、處理,從而達到合理利用廢棄物,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特製定本程序。
2 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於各單位固體廢棄物收集、貯存和處理的全過程式控制制與管理。
3 職責
3.1 安全環保管理部門負責各單位和辦公區生產的危險廢棄物管理工作。
3.2 各單位、部門負責一切生產活動產生的一般廢物的處置管理工作。
3.2 綜合管理部門負責辦公樓區產生的危險廢棄物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廢棄物分類
各單位產生的廢棄物分為兩大類:危險廢物和普通廢物;普通廢物又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廢物。
4.2 危險廢物的收集和處理
4.2.1 各單位產生的危險廢物必須設置收集容器,進行回收〔見表 1〕。
4.2.2 各單位均須設置危險廢物的存放點和收集容器,並按照危險廢物的類型分別以不同的標識,以利於危險廢物的分類收集。
4.2.3 危險廢物收集容器的配備要考慮危險廢物特性與盛裝容器的化學相容性
4.2.4 安全環保管理部門定期對生產現場的危險廢物進行回收處置
4.2.5 各單位試驗室產生的廢化學試劑,應按有關規定進行收集處理,嚴禁隨意排放。
4.3 普通廢物的收集和處理
各生產車間設置固定的普通廢物存放點。不可回收廢物可直接投入市政指定垃圾推;可回收廢物由各單位自行聯系單位進行回收,並保留相關記錄資料。
4.4 廢物的管理
4.4.1 各單位產生的廢物特別是危險固體廢物存放點應設有防雨、防泄漏、防飛揚等防護設施。
4.4.2 各單位對危險廢物收集容器進行標識(見表3)。
4.3.3 辦公樓區應配備固廢回收裝置或劃定存放區域,按規定對廢電池等辦公垃圾進行回收處理。
4.3.4 各單位通過更改工藝、制定規章制度以盡量減少各類廢棄物的產生量,特別是危險廢物的產生量。
法律依據:《中華 人民共 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公眾健康,維護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適用本法。
固體廢物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不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家推行綠色發展方式,促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
國家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
第四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原則。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採取措施,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促進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降低固體廢物的危害性。
第五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污染擔責的原則。
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對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依法承擔責任。
㈧ 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規定
固體廢物管理制
1 目的
為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科學地分類、收集、貯存、處理,從而達到合理利用廢棄物,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特製定本程序。
2 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於各單位固體廢棄物收集、貯存和處理的全過程式控制制與管理。
3 職責
3.1 安全環保管理部門負責各單位和辦公區生產的危險廢棄物管理工作。
3.2 各單位、部門負責一切生產活動產生的一般廢物的處置管理工作。
3.2 綜合管理部門負責辦公樓區產生的危險廢棄物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廢棄物分類
各單位產生的廢棄物分為兩大類:危險廢物和普通廢物;普通廢物又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廢物。
4.2 危險廢物的收集和處理
4.2.1 各單位產生的危險廢物必須設置收集容器,進行回收。
4.2.2 各單位均須設置危險廢物的存放點和收集容器,並按照危險廢物的類型分別以不同的標識,以利於危險廢物的分類收集。
4.2.3 危險廢物收集容器的配備要考慮危險廢物特性與盛裝容器的化學相容性
4.2.4 安全環保管理部門定期對生產現場的危險廢物進行回收處置
4.2.5 各單位試驗室產生的廢化學試劑,應按有關規定進行收集處理,嚴禁隨意排放。
4.3 普通廢物的收集和處理
各生產車間設置固定的普通廢物存放點。不可回收廢物可直接投入市政指定垃圾推;可回收廢物由各單位自行聯系單位進行回收,並保留相關記錄資料。
4.4 廢物的管理
4.4.1 各單位產生的廢物特別是危險固體廢物存放點應設有防雨、防泄漏、防飛揚等防護設施。
4.4.2 各單位對危險廢物收集容器進行標識。
4.3.3 辦公樓區應配備固廢回收裝置或劃定存放區域,按規定對廢電池等辦公垃圾進行回收處理。
4.3.4 各單位通過更改工藝、制定規章制度以盡量減少各類廢棄物的產生量,特別是危險廢物的產生量。
5 相關文件
5.1《中華 人民共 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5.2《應急准備與響應控製程序》
5.3《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㈨ 2021國家對企業一般固廢處理有何規定
摘要 你好,
㈩ 一般固廢管理
法律分析:固體廢物管理是指運用環境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通過法律、經濟、技術、教育和行政等手段,鼓勵廢物資源化利用和控制廢物污染環境,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