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定脫除煤氣中硫化氫的法律法規
1. 硫化氫含量正常范圍
法律分析:中國(TJ36-79)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10mg/m。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三條 安全生產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與政府監管責任,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機制。
第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對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第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依法獲得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並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
第十一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保障安全生產的要求,依法及時制定有關的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並根據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適時修訂。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
2. 毒性氣體泄露安全管理規定
1.刺激性氣體的危害與預防
許多工業生產過程都存在刺激性氣體,如電焊、電鍍、冶煉、化工、石油等行業。這些氣體多具有腐蝕性,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氣體對機體的毒作用的共同特點,是對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損害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應。「三酸」蒸氣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膚燒傷;長期接觸低濃度酸霧,還可刺激牙齒,引起牙齒酸蝕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濕潤部位即易引起損害作用。如吸入這些氣體後,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腫、和分泌增加,產生化學性炎症反應,出現流涕、喉癢、嗆咳等症狀。氮氧化物、光氣等水溶性小,它們通過上呼吸道粘膜時,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輕微;但可繼續深入支氣管和肺泡,逐漸與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對肺組織產生較強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嚴重時出現肺水腫。
刺激性氣體的預防重點,是杜絕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並作好廢氣回收及綜合利用。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機械化和管道化採用自動控制技術,自動調節以維持正常操作條件,防止事故發生;提高設備的密閉性,防止金屬設備腐蝕破裂;根據生產工藝特點選用合適的通風方法。加強個人防護,大量接觸酸、鹼等腐蝕性液體毒物時,應穿戴耐腐蝕的防護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製品、橡皮手套、防護眼鏡、防護膠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護面具;塗皮膚防護油膏。 加強健康監護,做好崗前及定期體檢,發現有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膚病或皮膚暴露部位有濕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氣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結核(包括穩定期)以及心臟病患者,不應做接觸刺激性氣體的工作。
(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主要來自含硫礦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燒產物,在金屬礦物的焙燒、毛和絲的漂白、化學紙漿和制酸等生產過程亦有含二氧化硫的廢氣排出。二氧化硫是無色、有硫酸味的強刺激性氣體,易溶於水,與水蒸汽接觸生成流酸,對眼睛、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 可引起喉嚨和支氣管發炎,呼吸麻痹,嚴重時引起肺水腫。它是一種活性毒物,在空氣中可以氧化成三氧化硫,形成硫酸煙霧,其毒性要比二氧化硫大10倍。二氧化硫對呼吸器官有強烈的腐蝕作用,使鼻、咽喉和支氣管發炎。當空氣中SO2濃度達0.0005%時,嗅覺器官就能聞到刺激味;達0.002%時,有強烈的刺激,可引起頭痛和喉痛;達0.05%時,可引起支氣管炎和肺水腫,短時間內即可造成死亡。我國二氧化硫安全衛生標准為15mg/m3。
(2)氮氧化物(NOX )
氨氧化物主要來源於燃料的燃燒及化工、電鍍等生產過程。NO2是棕紅色氣體,對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能引起急性哮喘病,實驗證明,NO2會迅速破壞肺細胞,可能是肺氣腫和肺瘤的病因之一。NO2濃度在1~3ppm時,可聞到臭味;濃度為13ppm時,眼鼻有急性刺激感;濃度在16.9ppm條件下,呼吸10min,會使肺活量減少,肺部氣流阻力提高。
(3)光氣
職業性急性光氣中毒是在生產環境中吸入光氣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系統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光氣生產中,氯代烴高溫燃燒中,光氣進行有機合成,製造染料、農葯、醫葯等生產中均可接觸到光氣。生產環境光氣濃度在20~30mg/立方米時,可發生急性中毒,100~300mg/立方米,接觸10~15min可致嚴重中毒或死亡。
臨床主要引起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狀,重者引起支氣管痙攣,化學性炎症、肺水腫、窒息等。急性中毒治癒後,一般無後遺症,重度病例可留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症狀或體征。
2.窒息性氣體中毒的預防
常見的窒息性氣體有一氧化碳、硫化氫和氰化物等,它們進入人體後,使血液的運氧能力或組織利用氧的能力發生障礙,造成組織缺氧而引起危害。主要預防措施是加強密閉、通風,嚴格安全操作規章,加強宣傳教育,普及急救和預防知識,做好崗前及定期體檢的健康監護工作。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氣體,能均勻散布於空氣中,微溶於水,一般化學性不活潑,但濃度在13~75%時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多數屬於工業爐、內燃機等設備不完全燃燒時的產物,也有來自煤氣設備的滲漏。一氧化碳毒性大,它與人體血紅素的親和力大於氧與人體血紅素的親和力的250~300倍。人體吸入含一氧化碳的空氣後,一氧化碳很快與血紅素結合而大大降低雪紅素吸收氧的能力,使人體各部分組織和細胞產生缺氧,引起窒息和血液中毒,嚴重時造成死亡。當空氣中CO濃度達0.4%時,人在很短時間內就會失去知覺,若搶救不及時就會中毒死亡。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和中毒快慢與一氧化碳濃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由於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能均勻地和空氣混合,不易被人發覺,因此必須注意防備。我國一氧化碳安全衛生標准為30mg/m3。
人體中毒程度和快慢與一氧化碳濃度的關系
(2)硫化氫
無色有明顯的臭雞蛋氣味的可燃氣體。可溶於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自燃點246℃[8],爆炸極限:4.3%~46%。硫化氫燃燒時呈藍色火焰並產生二氧化硫,硫化氫與空氣混合達爆炸范圍可引起強烈爆炸。
硫化氫由硫化鐵稀硫酸或鹽酸反應製得或通過氫與硫蒸氣反應製取,硫化氫很少用於生產,一般作為化學反應過程中,如含硫石油開采和提煉、粘膠人造纖維、合成橡膠、染料、鞣革,以及製糖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可作為分析試劑,農業上可作為消毒劑);它也可在含硫的有機物發酵腐敗期間釋放出來,本文所列舉的急性中毒事故多是後種情況,也常在礦井、氣井和下水道中遇到硫化氫。
硫化氫是強烈的刺激神經的毒物,可引起窒息,即使低濃度硫化氫對眼和呼吸道也有明顯的刺激作用。低濃度時可因其明顯的臭蛋氣味而被察覺,然而持續接觸使嗅覺變得遲鈍,高濃度硫 化氫能使嗅覺迅速麻木。國家規定衛生標准為10mg/m3。
輕度中毒時,眼睛出現畏光、流淚、眼刺痛,還可有眼瞼痙攣、視力模糊症狀;鼻咽部灼熱感、咳嗽、胸悶、惡心、嘔吐、壯舉暈、頭痛可持續幾小時,乏力,腿部有疼痛感覺。中度中毒時,意識模糊,可有幾分鍾失去知覺,但無呼吸困難。嚴重中毒時,人不知不覺進入深度昏迷,伴有呼吸困難、氣促、臉呈灰色紫紺直至呼吸困難緩解,心動過速和陣發性強直性痙攣。大量吸入硫化氫立即產生缺氧,可發生「電擊樣」中毒,引起肺部損害,導致窒息死亡。
應加強生產過程中的密閉、通風和排毒。生產過程應密閉化,在可能逸出硫化氫的場所安全排風通風設備,企業應納入經常性衛生監督,應監測生產環境空氣中H2S濃度。不得已進入含有H2S的局部空間操作設備或處理下水道時,應事先進行局部通風換氣凈化空氣,並測定H2S濃度,在工作過程中經常測定H2S濃度,決不可憑嗅覺檢測有無H2S存在。
對業經測得有H2S的場所,應加強人身防護,工人進入時應戴氧氣呼吸器或有灰色色標濾毒罐的防毒面具,必須有責任心強的工人在外監護。在下水道或清理污水池時工人應戴化學防護鏡。
在貯存或使用硫化氫場所,應禁止吸煙和明火,電器設備應是防爆型。運輸過程中鋼瓶應固定,並貼「有毒壓縮氣體」標志,儲藏應在防風雨日曬的密閉室內。含硫化氫的廢氣處理,排放應遵守環境保護法。為了減少硫化氫對人體的損害,建議選擇相關的檢測儀器(如硫化氫報警器),以提醒人們及時採取措施,把對危害及損失降到最低。
3. 硫化氫氣體的國家標准值是多少呢超過多少危險
中國(TJ36-79)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10mg/m³。
中國(TJ36-79)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0.0110mg/m³(一次值)。
中國(GB14554-93)惡臭污染物廠界標准(mg/m³):一級0.03;二級0.06~0.10;三級0.32~0.60。
中國(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0.33~21kg/h。
4. 洗油 和 煤氣 國家標准
目前沒有找到國家標准,1樓提供的是測試方法標准,找了企業標准你看看吧是否有幫助吧...
洗油企業質量標准Q/HMAE001-1995:
指標名稱 指標
密度(20℃), g/ml 1.03-1.06
餾程(大氣壓力101.325kpa)
初餾點, ℃不小於 230
300℃前餾出量(容), % 不小於 90
酚含量(容), % 不大於 0.5
萘含量(重), % 不大於 15
水分, % 不大於 1.0
粘度(E50)不大於 1.5
15℃結晶物 無
PH值 6-8
關於人工煤氣的國家質量標准,最新的是2007頒布的,但是一般網路上不會有的,除非有好心人掃描進來。
我給你提供個地址,你可以買到:http://www.csres.com/detail/176595.html
另外,我找到一份老標准但是已經作廢了,你可以參考下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由人工制氣廠生產的人工煤氣的技術條件。
本標准適用於以煤或油為原料的人工煤氣經城鎮燃氣管網輸送至用戶,作為居民生活工業企業生產和公共建築用氣的城鎮燃氣。
2 引用標准
GB 10410.1 人工煤氣組分氣相色譜分析法
GB 12206 城市燃氣熱值測定方法
GB 12208 城市燃氣中焦油和灰塵測定方法
GB 12209.1 城市燃氣中萘含量測定苦味酸法
GB 12210 城市燃氣中氨含量測定
GB 12211 城市燃氣中硫化氫含量測定
3 技術要求
技術要求如下表。
項目 質量指標 試驗方法
低熱值1),MJ/m3應大於
雜質
焦油和灰塵,mg/m3應小於
硫化氫,mg/m3應小於
氨,mg/m3應小於
萘2)3),mg/m3應小於
含氧量,%(體積)應小於
含一氧化碳量,%(體積)4)宜小於 14.7
10
20
50
50×102/P(冬天)
100×102/P(夏天)
1
10 GB 12206
GB 12208
GB 12211
GB 12210
GB 12209
GB 10410.1
GB 10410.1
註:1)本標准中m3指在101.325kPa,0攝氏度狀態下的體積。
2)萘系指萘和它的同系物α-甲基萘及β-甲基萘
3)當管網輸氣點絕對壓力(P)小於202.65kPa時,壓力(P)因素可允許不參加計算。
4)對汽化氣或摻有汽化氣的人工煤氣,其一氧化碳含量應小於20%(體積)。
4 檢驗規則
4.1 本標准采樣地點應在人工煤氣輸入城鎮燃氣管網入口處。
4.2 人工煤氣生產單位(包括饋氣單位)均應按照本標准規定的分析方法執行,並必須制定相應措施。
14.7
10
20
50
50×102/P(冬天)
100×102/P(夏天)
1
10
與以下對應
低熱值1),MJ/m3應大於
雜質
焦油和灰塵,mg/m3應小於
硫化氫,mg/m3應小於
氨,mg/m3應小於
萘2)3),mg/m3應小於
含氧量,%(體積)應小於
含一氧化碳量,%(體積)宜小於
5. 煤氣中難聞的氣體是什麼
煤氣中難聞的氣體是硫醇。
硫醇有臭味,在煤氣中混入少量的硫醇可以使人警覺,很快發現漏氣了,馬上採取措施,防止發生爆炸、火災和中毒事故。
煤氣里的主要成分氧化碳、甲烷或者氫氣,都是無色無臭的氣體。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丙烷、丁烷、丙烯、丁烯,有點汽油的氣味。
(5)國家規定脫除煤氣中硫化氫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檢查煤氣有無漏泄,安裝是否合理,燃氣灶具有無故障,使用方法是否正確等。
2、冬天取暖方法是否正確,煤氣管道是否暢通,室內通風是否良好等。
3、盡量不使用煤爐取暖,如果使用,必須遵守煤爐取暖規則。
4、熱水器應與浴池分室而建,並經常檢查煤氣與熱水器連接管線的完好。
5、如入室後感到有煤氣味,應迅速打開門窗,並檢查有無煤氣漏泄或有煤爐在室內,切勿點火。
6. 現國家指標要求煤氣硫化氫含量是多少
現國家指標要求煤氣硫化氫含量是多少
家用煤氣,其實就是天然氣。應該執行國家強制標准GB17820-2012《天然氣》。
這個標准主要根據總硫、硫化氫和二氧化碳含量將天然氣分為三類。
一類和二類氣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和工業原料或燃料,三類氣體主要作為工業用氣。
一類、二類、三類氣對硫化氫的含量要求分別是6,20,350,單位mg/m3。
7. 硫化氫報警設置國家標准
國標中空氣中硫化氫最高允許濃度:10ppm國家標准《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 化學有害因素》(GBZ 2[1].1-2007)中4.1 工作場所空氣中化學物質容許濃度中明確指出 硫化氫最高容許濃度為10mg/m3。
一氧化碳大概是50ppm可暴露8小時。一氧化碳的分子量28,密度大概是1.25g/L,所以換算成mg/L,可以用體積ppm數值*1.25。就是50*1.25=62.5mg/L硫化氫分子量是34,密度1.5左右,那麼ppm體積濃度換算出來*1.5,大概是10*1.5=15mg/L。
8. 工業廢氣中含硫化氫氣體的處理方法
比較簡單的是直接用植物除臭劑進行噴灑,可以有效的出去硫化氫和氨氣的異臭氣體
9. 煤氣脫硫方法有哪些
煤氣脫硫方法
發生爐煤氣中的硫來源於氣化用煤,主要以H2S形式存在,氣化用煤中的硫約有80%轉化成H2S進入煤氣,假如,氣化用煤的含硫量為1%,氣化後轉入煤氣中形成H2S大約2-3g/Nm3左右,而陶瓷、高嶺土等行業對煤氣含硫量要求為20-50 mg/Nm3;假如煤氣中的H2S燃燒後全部轉化成SO2為2.6g/m3左右,比國家規定的SO2的最高排放濃度指標高出許多。所以,無論從環保達標排放,還是從保證企業最終產品質量而言,煤氣中這部分H2S都是必須要脫除的。
煤氣的脫硫方法從總體上來分有兩種:熱煤氣脫硫和冷煤氣脫硫。在我國,熱煤氣脫硫現在仍處於試驗研究階段,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而冷煤氣脫硫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其脫硫方法也很多。
冷煤氣脫硫大體上可分為干法脫硫和濕法脫硫兩種方法,干法脫硫以氧化鐵法和活性炭法應用較廣,而濕法脫硫以砷鹼法、ADA、改良ADA和栲膠法頗具代表性。
2、干法脫硫技術
煤氣干法脫硫技術應用較早,最早應用於煤氣的干法脫硫技術是以沼鐵礦為脫硫劑的氧化鐵脫硫技術,之後,隨著煤氣脫硫活性炭的研究成功及其生產成本的相對降低,活性炭脫硫技術也開始被廣泛應用。
2.1氧化鐵脫硫技術
最早使用的氧化鐵脫硫劑為沼鐵礦和人工氧化鐵,為增加其孔隙率,脫硫劑以木屑為填充料,再噴灑適量的水和少量熟石灰,反復翻曬製成,其PH值一般為8-9左右,該種脫硫劑脫硫效率較低,必須塔外再生,再生困難,不久便被其他脫硫劑所取代。現在TF型脫硫劑應用較廣,該種脫硫劑脫硫效率較高,並可以進行塔內再生。
氧化鐵脫硫和再生反應過程如下:
(1)脫硫過程
2Fe(OH)3+3H2S== Fe2S3+6H2O
Fe(OH)3 + H2S ==2Fe(OH)2+S+2H2O
Fe(OH)2 + H2S== FeS+2H2O
(2)再生過程
2Fe2S2+3O2+6H2O== 4Fe(OH)3+6S
4FeS+3O2+6H2O ==4Fe(OH)2+4S
氧化鐵脫硫劑再生是一個放熱過程,如果再生過快,放熱劇烈,脫硫劑容易起火燃燒,這種火災現象曾在多個企業發生。
干法脫硫是在圓柱狀脫硫塔內裝填一定高度的脫硫劑,煤氣自下而上通過脫硫劑,H2S被去除,實現脫硫過程,常用的脫硫劑為氧化鐵,其粒狀為圓柱狀,氧化鐵脫硫的原理如下:
Fe2O3·H2O+3H2S=Fe2S3·H2O+3H2O
由上面的反應方程
10. 硫化氫的國家安全標準是多少如何監測
BH-4S四合一氣體檢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