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規定直系親屬
『壹』 民法典直系親屬包括公公婆婆嗎
包括,屬於直系姻親。直系親屬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緣關系或婚姻關系的人,即直系血親和直系姻親,如指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的直系親屬一般是指直系血親,是指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子女上上下下的各代親屬,如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規定: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就是法律規定的配偶和三代以內的直系血親。即是我們認知的女方和男方三代以內的血親。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直系親屬一般是指生育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生育的親屬(子女)和配偶。這一般是用於法定監護和法定繼承。
《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
《繼承法》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婚姻法》第二十條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貳』 法律上直系親屬的定義
法律分析:直系親屬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緣關系或婚姻關系的人。直系親屬包括部分直系血親和配偶。直系血親是親生父母和子女,養父母和子女以及有撫養和贍養關系的繼父母和繼子女。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五條 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叄』 法律規定的直系親屬都包括什麼人
直系親屬的范圍包括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
直系親屬,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緣關系或婚姻關系的人,即直系血親和直系姻親。
直系血親是指彼此之間有直接血緣聯系的親屬,包括己身所從出和從己身所出的兩部分血親。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血親除自然直系血親外,還包括法律擬制的直系血親,如養父母與養子女、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等都是直系血親;直系姻親即配偶的直系血親,包括兒媳與公、婆,女婿與岳父、岳母。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肆』 國家最新規定直系親屬包括哪些人
直系親屬分為直系血親和直系姻親。
在遺產繼承中,被繼承人立有遺囑將其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或者在遺囑中明確將其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應遵照該遺囑執行。
所以,為了避免財產糾紛,立遺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伍』 民法典直系親屬包括哪些人這些人有什麼樣的權利與義務
一、直系親屬在不同的法律關系中,范圍也有所不同:
1、在刑事法律關系內,直系親屬的范圍被做了限定,只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其他都不屬於直系親屬;
2、在民事法律關系內,直系親屬的范圍就比較大了,廣義的直系親屬包括直系血親和直系姻親,區別如下:
直系血親是指直接有血緣聯系的親屬,其范圍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在實踐中的繼承、過戶等,說的直系親屬,一般來說也說的是直系血親。
直系姻親可分為兩種:一種指配偶的直系血親;另一種指直系血親的配偶。前者譬如公婆、丈人、岳父母以及未形成扶養教育關系的繼子女等,後者如兒媳、女婿、孫媳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規定,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六項的規定,「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二、直系親屬的權利和義務,我們以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做一個說明:
子女的權利義務有:未成年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當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在父母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時,子女有義務給付贍養費,並且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子女有義務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父母子女之間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陸』 民法典直系親屬包括哪些
直系復親屬,即相互之間制有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系的上下各代親屬,如父母與子女、外祖父與外孫子女等。一般分為直系血親和直系姻親。
直系血親:是指彼此之間有直接血緣聯系的親屬,包括己身所從出和從己身所出的兩部分血親。己身所從出的血親,即是生育己身的各代血親,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從己身所出的血親,即是己身生育的後代,如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等。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血親除自然直系血親外,還包括法律擬制的直系血親,如養父母與養子女、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等都是直系血親。
直系姻親:配偶的直系血親。
婚姻法中的直系親屬一般是指直系血親,是指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子女上上下下的各代親屬,如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等。
勞動和社會法律法規中供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18號令,這里所指的是供養親屬而不是直系親屬)親屬是指職工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子、女、弟、妹、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
『柒』 法律對直系親屬的界定
法律分析: 直系親屬是指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及其配偶我國法律一般使用「直系血親」或者「近親屬」,我國法律中的直系血親,包括父母子女間,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間。最簡單的標準是:生你的和你生的人,是你的直系親屬。直系親屬,即相互之間有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系的上下各代親屬,如父母與子女、外祖父與外孫子女等。供養親屬是指由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包括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等。因此,供養親屬一定是直系親屬,而直系親屬未必一定是供養親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條: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捌』 法律規定直系親屬包括哪些人
直系親屬包括了:當事人的父母、子女以及當事人的配偶。另外還包括了,當事人的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孫子女以及外孫子女。換句話說,直系親屬就是指,與當事人存在直接血緣關系或婚姻關系的自然人。另外需要注意,直系親屬既包括了直系血親,又包括了直系姻親。其中,直系姻親就是指,當事人的配偶的直系血親。具體包括:兒媳與公婆,女婿與岳父岳母,這二者之間都存在直系的親屬關系。另外需要注意,直系血親包括了存在自然血緣關系的直系血親,又包括了由法律所擬制的直系血親。例如:養父母與養子女、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存在擬制親子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都是直系血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五條 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玖』 法定直系親屬包括什麼
法律分析:直系親屬分為直系血親和直系姻親。直系親屬的范圍包括配偶、父母(包括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五條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就是法律規定的配偶和三代以內的直系血親。即是我們認知的女方和男方三代以內的血親。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