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軍隊法規制度

軍隊法規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23 14:46:51

1. 我國國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規構成

我國國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有《國防法》、《反分裂國家法》、《兵役法》、《軍事設施保護法》構成。

國無防而不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是發展和安全問題。強大的國防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榮辱興衰的根本大計,是維護全國各民族根本利益的需要。了解和認識現代國防,牢記歷史教訓,增強國防觀念,加強國防建設,增強國防實力,我們也需要國防教育,以適應未來現代化戰爭的需要。

(1)軍隊法規制度擴展閱讀:

國家的興衰與國防密切相關,國防強弱直接關繫到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現代國防又叫社會國防、大國防、全民國防,包括武裝建設、國防體制、軍事科技和工業、國防工程、軍事交通通信、人力動員、國防教育、國防法規諸多方面,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

從最高元首到每個公民,從軍事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識形態都與之密切相關。現代國防以軍事力量為核心,還包括有關的非軍事力量;它重視國家的戰爭潛力,特別是戰時的動員效率;它還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現代軍隊是知識和科技密集的武裝集團,強調質量建軍勝過人海戰術」。

和平時期國防的作用是威懾,要求不戰而勝;戰時國防的責任是實戰,目標是勝利。

2. 我國國防法規分為幾個層次

我國國防法規按立法許可權區分為四個層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主要依靠政策來規劃和調整國防活動。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後,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了歷史性進步,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也提出了法制化的要求。在國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許多新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都涉及對國防利益的確認和保護,而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一些重大問題也需要通過法律加以解決和調整。同時,中國在兵役、國防動員、人民防空、軍事設施保護等方面已先後制定了一些單項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三條
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
國家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和邊防、海防、空防建設,發展國防科研生產,普及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動員體制,實現國防現代化。

3. 我國的國防法規體系主要由哪些門類構成

我國的國防性法規體系主要由法律、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構成。國防內法規是由國容家立法機關制定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用於調整國防體制、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技建設、戰爭動員體制、國防生產、全民防禦和國防教育等方面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國防政策的法律體現,是指導國防活動的行為准則,又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4. 簡述中國國防法規體系

國防法規是指國家為了加強防務,尤其是加強武裝力量建設,用法律形式確定並以國家強制手段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稱。

國防法規作為國防活動的基本法規規范,其主要任務是調整和規范國家在國防領域中的各種關系,把國防建設納入到法律化軌道,確保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總目標的實現

基本特徵
調整對象的軍事性

公共程度的有限性

司法適用的優先性

處罰措施的嚴厲性

性質作用
國防法規的性質

國防法規是一個國家統治階級的意志在國防建設領域中的法律體現。國防法規與國家憲法和其他法律一樣,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我國的國防法規,除了具有無產階級的根本性質外,還具有以下特點:

1、國防法規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權威性本是所有法律的共性。

2、國防法規具有較強的從屬性。

3、國防法規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性。

國防法規的作用

1、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2、保障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和建設的順利進行。

3、保證國防現代化順利實現。

4.國防法規是加強國防實力建設的重要保障。

5.國防法規是指導國防潛力發展和積蓄的重要手段。

國防法規的基本特徵

1、調整對象的軍事性;

2、內容公開的相對性;

3、司法適用的優先性;

4、處罰措施的嚴厲性。

5. 軍事法規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元明清時期朝廷頒布的法典都有專門的「軍律」或「兵律」篇目,基本仍然繼承這些傳統,不過有些罪名的處罰略有減輕。比如明清律中的擅調官軍罪,不過處以充軍。原來的「乏軍興」,改為「失誤軍事」,處杖一百,造成失誤軍機的才處死刑。「從軍征討」而逃亡的,初犯杖一百,再犯處絞。也有些更為詳細,比如有「飛報軍情」的規定,失誤軍機的要處死刑。士兵在已平定地區擄掠的「皆斬」。官員將領「激變良民」,失陷城池的,處斬。此外清朝還曾訂立一些專門的軍事法規,如「行軍簡明紀律」等。

明朝以訓練精兵出名的戚繼光,在其所著的軍事著作里並不一味主張重刑。他認為軍隊中要「嚴賞罰」,不過對於士兵平時一般過錯,他都要求初犯、再犯予以警告,三犯之徒才予以嚴懲。責打軍棍以5下為度,視情節增減。主要貫徹責打的嚴肅性,必定要召集全隊,說明理由,重重責打,而不必過多責打。

另外他主張「詳責成」,所有的違犯軍法軍令的行為都要連坐軍官。管5人的,屬下1人有犯就要連坐;管20人以上的,屬下2人有犯就要連坐;管60人以上的,屬下6人有犯就要連坐;管百人以上,10人有犯必要連坐;管300人以上的,20人有犯,必定連坐;至管1萬人的,屬下500人有犯,就要連坐。每一單位的士兵都要連保,如有逃兵,一隊中「一半送監」,其餘一半進行緝拿,都要革去「月糧」。1年未抓獲的,全隊發往邊防巡哨3年。本伍的士兵捆打後仍然服役,但在抓獲逃兵以前只能拿一半兵餉。對於士兵酗酒斗毆、破壞百姓田地廬舍,「貫耳游營」;姦淫婦女、偷盜財物的,就要「軍法示眾」。同隊有士兵揭發的,全體不必連坐,如果無人揭發,就要全隊連坐。這些都是他帶兵訓練時擬定的制度,後來大多被清末的湘、淮軍繼承。

6. 軍事行政管理法規制度的特點有哪些

所謂軍事行政管理法,是指由國家機關和軍事機關制定認可的,規定國家和軍隊進行軍事行政管理、調整軍事行政管理活動中各種軍事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內容和形式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有關軍事行政機關組織和活動原則、方式方面的法律規范,其內容包括軍事行政機關的組織、法律地位、基本任務、職責許可權、活動原則、工作方式、基本方法以及軍事行政機關設置、變更和撤銷的程序等。

(二)有關軍隊和軍人管理方面的法律規范,其內容主要包括:(1)關於軍隊的日常管理、如軍事工作管理、政治工作管理、後勤工作管理、內務管理、保密管用、紀律管理、隊列管理等。(2)關於軍入管理教育和獎懲。(3)關於武器裝備的使用與保管、軍需物資的管理和供給、軍事徵用原則、軍費供應要求等。(4)關於軍事行政訴訟的原則、范圍、審理軍事行政訴訟案件的機關以及案件的裁決與執行等。

(三)有關軍事行政管理活動范圍內的權利和義務,其內容包括軍事行政機關、其他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在軍事行政管理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

軍事行政管理法作為國家行政法體系的一個分支部門,其表現形式包括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地方性法規等;而作為軍隊內部管理依據的軍事行政管理法,其形式主要是軍事法規和軍事規章等。

7. 我國頒布的國防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7)軍隊法規制度擴展閱讀

國家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和邊防、海防、空防建設,發展國防科研生產,普及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動員體制,實現國防現代化。國家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實行積極防禦戰略,堅持全民自衛原則。

國家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加強國防建設,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國家對國防活動實行統一的領導。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應當依法履行國防義務。

8. 我國的國防法律規范體系主要有哪些內容

1、憲法中國防內容;
2、刑法中有關於破壞國防設施及軍人犯罪的規定;
3、民訴法回及解釋中有關於答軍婚離婚的規定。
4、國際法中有關於軍事船舶、大陸架、特別經濟區等海權規定。
5、在民法商法體系中,如果國防單位作為平等主體參與,也應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9. 我國現行的國防法規體系區分為四個層次

我國國防法規按立法許可權區分為法律、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四個層次。
依次排序如下:
1、法律。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
2、法規。法規是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制定的;
3、規章。由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軍區制定的為軍事規章,由國務院有關部委與軍委有關總部聯合制定的為軍事行政規章;
4、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貫徹執行國家國防法規的實施辦法等。
國家的國防法規按調整領域劃分為以下十六個門類:
1、國防基本法類;
2、國防組織法類;
3、兵役法類;
4、軍事管理法類;
5、軍事刑法類;
6、軍事訴訟法類;
7、國防經濟法類;
8、國防科技工業法類;
9、國防動員法類;
10、國防教育法類;
11、軍人權益保護法類;
12、軍事設施保護法類;
13、特區駐軍法類;
14、緊急狀態法類;
15、戰爭法類;
16、對外軍事關系法類。
國防法是國家國防政策的法律體現,是指導國防活動的行為准則,又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上可以與國家的法律制度相適應,基本上可以滿足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的需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三條 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
國家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和邊防、海防、空防建設,發展國防科研生產,普及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動員體制,實現國防現代化。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實行積極防禦,堅持全民國防。
國家堅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平衡、兼容發展,依法開展國防活動,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10. 我國主要國防法規有幾個

法律分析:我國主要的國防法規有6個,分別為國防法、國防教育法、預備役軍官法、軍事設施保護法、防空法和兵役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一條為了建設和鞏固國防,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和分裂,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適用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一條為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第一條為了健全預備役軍官制度,完善國家武裝力量動員體制,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根據憲法和兵役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預備役軍官是被確定為人民解放軍預備役排級以上職務等級或者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等級,被授予相應的預備役軍官軍銜,並經兵役機關登記的預備役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第一條為了保護軍事設施的安全,保障軍事設施的使用效能和軍事活動的正常進行,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鞏固國防,抵禦侵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第一條 為了有效地組織人民防空,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第二條 人民防空是國防的組成部分。國家根據國防需要,動員和組織群眾採取防護措施,防範和減輕空襲危害。

人民防空實行長期准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貫徹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五條「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和其他有關條款的規定,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適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04 12:46:29 瀏覽:281
銀行放貸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12:02:27 瀏覽:172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
招募刑辯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2-04 10:08:03 瀏覽:559
網路輿論與司法審判 發布:2025-02-04 10:02:38 瀏覽:631
2016年訴訟法收費標准 發布:2025-02-04 09:55:14 瀏覽:841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