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移民條例
『壹』 四川這邊辦理香港移民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有了解香港銀民政策的介紹一下呢
1、申請人年滿18周歲,有經濟能力,且在申請前後都沒有不良記錄;
2、在提出申請前的兩年擁有不少於1000萬港元的凈資產;
3、在香港至少投資1000萬港元,可投資於股票、債券、存款證等。獲得香港臨時身份證後7年,便可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申請者不能在7年內將投資以任何方式抵押給銀行或其它機構,抽取資金離開香港,否則很可能被終止移民資格。
四川僑外最近也有在辦理香港移民的業務,如果有移民的考慮,建議還在倒僑外這樣的專業機構咨詢,會了解的更詳細和透徹。
『貳』 關於四川省高考移民政策
你好,同學:》我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因為我和你一樣,去年高考我一樣被大學錄取了!沒事不用擔心。但是你如果不是四川省人的話,我希望你一定要小心了啊 !跨市是可以的。你參考一下: 四川2012年起將限制高考移民 來源: 2009-2-17 11:22:09 已有評論0條 發表評論 列印 字體:大中小 從省外遷入的考生,戶籍須在川3年以上,且高中連續在川就讀3年 本報訊(記者余媛媛)從2012年起,「高考移民」在四川將受到限制。省教育考試院日前對欲報名參加四川省普通高考的考生戶籍和學籍作出補充規定,從2012年起,從外省(市、區)遷入的考生,其戶籍須在四川3年以上(當年9月1日前,下同),且高中階段連續在四川就讀3年,取得四川完整的高中學籍檔案。對因特殊原因戶籍遷入四川的考生,不作時間限制。 根據四川省目前的規定,高考生須在正住戶口所在縣(市、區)招辦指定報名點報名,對享受戶口所在地照顧政策的考生有三年前就具有當地正式戶籍的要求。這也意味著,考生只要報名前戶籍在川便可。 但從2012年起,戶籍從外省(市、區)遷入的考生,若要在四川報名參加普通高考,就應符合新的規定。因此,今年秋季學期上高一的外省學生,若想3年後在四川報名參加高考,除戶籍要在今年9月1日前遷入四川外,人也要入川。因特殊原因從省外遷入的考生,在四川取得高中正式學籍,其戶籍、學籍可不作時間限制:考生父母一方為軍隊集體戶籍或復員、轉業軍人戶籍已遷入四川,考生本人戶籍在四川;考生按收養規定被戶籍在四川省的人收養,考生戶籍已作為被收養人遷入收養人名下;考生父親或母親是經組織人事部門批准調動入川的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幹部和職工,考生本人戶籍隨之遷入四川。 對不是以升學為目的、不屬於弄虛作假且情況特殊並要求在四川省報名的考生,由考生書面申請,說明理由,經縣級招委牽頭組織審查後,報請市級招委批准,報省教育考試院備案後,也能報名參加考試。 (來源:華西都市報) 加油啊!!!
『叄』 三峽庫區移民簡介
長江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規劃大綱
(1994年6月)
前 言
三峽工程舉世矚目,三峽移民世人關注。1992年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七屆五次會議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後,1993年7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查批准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報告(樞紐工程)》;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在於移民,中央對此十分重視,1993年8月,國務院發布第126號令,《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正式施行。隨著三峽工程進入正式施工准備階段,庫區移民將開始有計劃的實施搬遷。
根據三峽樞紐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從施工准備(1993年)開始至第5年(1997年)第一期導流期間,20年一遇洪水壩前水位為78.2米;第6年(1998年)至第十年(2002年)壩前20年一遇洪水位為82.28米;至第11年(2003年),壩前水位為135米,第一批機組發電;到第14年(2006年),水庫開始按初期蓄水位156米運行;至第17年(2009年),樞紐工程全部建成。水庫壩前蓄水位175米,汛期20年一遇設計洪水回水末端在巴縣木洞鎮的彈子田,淹沒范圍涉及湖北、四川兩省20個縣(市、區)。汛後11月份5年一遇設計來水回水末端在江津市羊角灘,淹沒涉及重慶市區及江津市部份河灘地。據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長委會)會同川鄂兩省各級地方政府。於1991年底至1992年6月調查復核,主要受淹實物指標(含秭歸縣茅坪防護區實物指標)為:直接受淹人口(指房屋被淹的人口,以下同)84.62萬人,淹沒耕地25.73萬畝、園地11.02萬畝、河灘地5.8萬畝,受淹城鎮(城市、縣城)13個、集鎮114個,受淹工礦企業1599家,以及淹沒區的各類專業設施。根據淹沒性質,需進行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規劃的縣(市、區)有:湖北省的宜昌縣、秭歸縣、興山縣、巴東縣,四川省的巫山縣、巫溪縣、奉節縣、雲陽縣、開縣、天城區、龍寶區、五橋區、忠縣、石柱縣、豐都縣、涪陵市、武隆縣、長壽縣、江北縣、巴縣;需提出淹沒處理規劃的有重慶市區、江津市。
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涉及范圍廣、移民數量太、項目多,持續時間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且其中很多單項工程本身就是大的基本建設項目,需按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各階段的勘測、規劃設計,才能避免出現大的偏差或失誤。為使移民工作科學而有序的進行,《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規定,「建設三峽工程,必須編制移民安置規劃。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應當會同湖北省、四川省人民政府,商三峽庫區所在的市、縣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移民安置規劃大綱,並按照規劃大綱分別編制縣(市)移民安置規劃。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由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審批。」1994年6月18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鄒家華主持會議,研究三峽工程建設和移民問題。會議認為,「按照中央統一領導,分省負責,縣為基礎的原則,現在要具體明確兩省職責,層層落實責任制」。會議確定,「三峽移民工作從現在起要實行分省負責。經費包干使用。在不突破包干經費的前提下,各縣的移民規劃,由各省自行審批。」長委會應當配合地方政府,作好庫區移民安置規劃工作。規劃大綱是對《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有關規定的量化和具體化,是測算庫區移民補償總投資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地作某些調整。
由於移民安置已進入實施階段,為了適應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安置的需要,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階段水庫淹沒實物指標調查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分縣(市、區)移民安置規劃,分期分批完成。按照1993年6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批准試行的《長江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規劃大綱(試行)》(以下簡稱《試行大綱》),長委會已會同湖北省,開展了宜昌縣、秭歸縣、興山縣和巴東縣的移民安置規劃工作,並於1993年10月底提出規劃報告初稿;已會同四川省,開展了城鎮新址的地質初步勘察和規劃、專業項目復建規劃等工作。
鑒於《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已正式頒布施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專門研究了三峽工程移民問題,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和1993年12月長江三峽工程移民工作會議對移民工作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1994年6月18日國務院又專門召開了會議,要求三峽移民工作從現在起實行分省負責,投資包干,限額規劃。加之三峽工程移民試點工作已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湖北四縣的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初步規劃也積累了經驗,正式制定長江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的條件已經具備。據此,長委會對《試行大綱》進行了認真的補充修訂,提出《長江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規劃大綱》作為編制規劃的指導性文件。
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規劃的主要任務是:按照本大綱規定的淹沒處理標准和1991年底1992年6月調查的淹沒實物指標,根據投資包干,限額規劃的原則,完成農村移民安置規劃、城(集)鎮遷建規劃、工礦企業改建、遷建補償投資核算、各類專業項目復建規劃,在此基礎上編制分縣(市、區)分省和全庫區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規劃。對某些淹沒時間晚,以及目前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尚需進行多方案比較研究的項目(包括庫尾泥沙淤積等)應在今後繼續深入研究。
分省負責、投資包干、限額規劃的體制下,為保持規劃工作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庫區地質測繪、基礎資料和全庫綜合性的規劃工作,繼續由長委會會同有關部門完成;跨省、中央直屬專業項目復建規劃由有關主管部門會同兩省在長委會協助下完成;分省、分縣規劃以地方政府為主,長委會參加完成。
『肆』 誰知道: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白鶴灘水電站移民實物指標調查實施細則和移民安置補償實施細則,請給我一份,
有實物調查手冊,調查人員那裡有,你們生產隊長或者村幹部那裡也應該有
白鶴灘最新消息,請關注
『伍』 三峽庫區移民遷到全國哪些地方
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等各國十幾個省市接受安置重慶市外遷移民。另外,湖北省、重慶市非庫區,將安置部分本省份外遷移民。
為建設三峽工程,中國政府進行了三峽大移民。它包含了長江流域因三峽水電站的修建而被淹沒的湖北省宜昌市所轄的秭歸縣、興山縣、夷陵區,恩施州所轄的巴東縣;
重慶市所轄的巫山縣、巫溪縣、奉節縣、雲陽縣、開縣、萬州區、忠縣、涪陵區、豐都縣、武隆縣、石柱縣、長壽區、渝北區、巴南區、江津區及重慶核心城區(包括渝中區、北碚區、沙坪壩區、南岸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和江北區)。
庫區地處四川盆地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結合部,跨越鄂中山區峽谷及川東嶺谷地帶,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5)四川移民條例擴展閱讀:
三峽大移民,決不是百萬人口的簡單重組。它所引發的巨大社會變遷,絕不亞於三峽自然景觀的滄海桑田變化。
1993年8月19日,國務院頒布了《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確定了移民安置、移民資金、扶持措施等一系列政策。
1994年7月,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批准《長江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規劃大綱》,具體規定了農村移民安置、城鎮遷建、工礦企業搬遷、專業項目復建等方面的安置標准、建設標准及補償標准。
三峽水庫淹沒湖北、重慶20個區縣270多個鄉鎮,涉及企業1500多家、房屋3400多萬平方米。自1993年起,10多年間,每年移民近十萬人。
『陸』 明朝亡國主要原因與清朝湖廣填四川主要對移民的優待政策,以幾點列下
清政府在統一後,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勵外省移民入川墾荒。如規定凡願入川者,將地畝給為永業。
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對入四川招民優惠政策與各級官吏的政績升遷、獎勵墾荒招民緊密聯系起來;在賦稅政策上實行額外的優惠。
康熙下詔對移民墾荒地畝,規定五年起才征稅。並對滋生人口,永不加賦。
還規定對移民原籍地當局和入四川落業定居地當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實,安排上戶籍、編入保甲。這些政策為移民創造了好的環境和條件。
『柒』 四川水庫移民是什麼政策賠償標准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挾持規劃編制工作大綱》,以移民村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由縣級人民政府編制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報市(州)人民政府分類審核匯總後報省政府審批。其中項目扶持部分應以核定的扶持人數及相應扶持資金為基礎確定項目扶持投資總規模和年度投資規模,按「先生存、後發展」和堅持民主程序的原則,根據絕大多數移民和移民村群眾的意願提出扶持項目安排計劃。 由省移民辦、省水利廳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縣級人民政府編審後期扶持規劃。
『捌』 中國關於移民的法律
目前還沒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跨國婚姻越來越多,親屬移民到國內的逐漸增加,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引進也會帶來外國人來華定居或移民,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移民法》已成為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
目前,我國涉及到移民工作的法律法規較多,包括《戶口登記條例》(1958年)、《國籍法》(1980年)、《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1985年)、《中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1985年)、《公安部關於城鎮暫住人口管理的暫行規定》(1985年)、《民法通則》(1986年)、《土地管理法》(1999年修訂)、《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2003年)、《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06年修訂)、《護照法》(2007年)等。
但是,這些法律出自不同的部門,全局性不夠,尚不能構成完整的系列,還有不少涉及移民的工作無法可依。
『玖』 長江三峽工程造成的移民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
1985~1992年,三峽工程庫區移民進行搬遷安置試點。
1989年,長江水利委員會重新編制《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壩高為185米,蓄水位為175米。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1767票贊成、177票反對、664票棄權、25人未按表決器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據設計方案,三峽工程實行「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以1985年數據統計,淹沒區人口72.6萬人,推算到2008年,規劃遷建安置的總人數為113.2萬人,涉及四川、湖北兩省共19個縣、市(後因區劃調整,涉及重慶、湖北共20個縣、市);工程靜態投資為570億元(1990年價格),其中,水庫移民投資185億元。
1993年1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下稱三峽建委)成立,由國務院總理李鵬兼任主任,下設三個機構:辦公室、移民開發局和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1993年8月,國務院發布《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規定:國家在三峽工程建設中實行開發性移民方針,使移民的生活水平達到或者超過原有水平,並為三峽庫區長遠的經濟發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創造條件;移民安置工作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分省負責、縣為基礎的管理體制。
1994年6月,長江水利委員會編制《長江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規劃大綱》。
1994年7月,國務院三峽建委批准移民靜態補償總投資為400億元(1993年5月價格水平),實行分省負責,經費包干使用。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5年,三峽庫區一期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全面啟動。4月10日,首批移民大搬遷在壩上庫首秭歸縣向家店村拉開序幕。
1997年9月,三峽水庫淹沒區一線水位移民搬遷基本結束。
1997年11月8日,三峽工程實施大江截流。三峽工程轉入二期工程建設。
1999年,國務院總理、三峽建委主任朱鎔基主持調整三峽工程移民政策,農村移民外遷安置人數由原規劃8.3萬人增加到12.5萬人,其中,重慶7萬人出市外遷安置到11省市。
2000年8月17日,150戶639名重慶市雲陽縣農村移民外遷到上海市崇明縣落戶。這是由政府組織的首批外遷移民。
2001年3月1日,修訂後的《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開始實施,新增內容包括「採取前期補償、補助與後期生產扶持相結合的方針」。
2003年4月,二期移民工程通過驗收,累計搬遷安置移民70餘萬人。
2003年6月,開始蓄水至135米,由此開始通航、發電,樞紐初步產生效益,進入圍堰擋水發電期。
2006年9月,三期移民工程通過驗收,三期移民共搬遷24萬多人;開始蓄水至156米,比初步設計提前一年實現。
2007年7月,國務院三峽建委批准移民安置規劃和工程概算調整方案,新增投資79.5億元(1993年5月價格水平),增加移民搬遷安置人口13.99萬人。
2008年8月,四期移民工程通過驗收。截至2008年6月底,累計搬遷安置移民124萬多人。
2008年9月,開始175米試驗性蓄水,比初步設計提前5年啟動,最終蓄至172.8米。
2009年9月,開始175米試驗性蓄水,最終蓄至171.43米。
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介紹,截至目前,三峽工程累計搬遷安置移民約130萬人,其中,各類外遷安置19萬多人。□
『拾』 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佔用農村宅基地和土地,是怎麼的賠償,有沒有明確的一個標准
不屬於宅基地,應該屬於國有建設用地。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渝府發〔2008〕128號)規定四、關於移民安置中是這樣表述的在城鎮規劃區外,農村移民住房採取自建房的方式進行安置,移民個人所有的房屋和附屬建築物按照所在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貫徹渝府發〔2008〕45號文件制定的徵收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標准,上浮50%給予補償。農村移民建房按有關規定辦理建設用地手續,免繳各種稅費。應該是國有建設用地,前提是辦理各項手續,然後就可以取得土地證,辦理規劃(建築)許可證,建房,最後辦理房產證。大致流程是這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