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我國當前施行的會計行政法規

我國當前施行的會計行政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23 17:23:23

❶ 我國的會計法律制度包括哪些

《會計法》、《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行業會計制度系列、《注冊會計師法》、《深圳經濟特區注冊會計師條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企業會計准則——具體准則》系列、《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企業會計准則》、《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准則》、《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制度》、《深圳市會計條例》、《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和監督暫行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

《代理記賬管理辦法》、《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系列、《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1號》、《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1號》、《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辦法》、《工會會計制度》、其他規范性文件(會計類)。

(1)我國當前施行的會計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形成發展

我國最早的一部完整封建法典——戰國時的《法經》,即對會計問題作出相關規定;北洋政府於1913年3月公布《會計法條例》,同年10月2日重新修訂改稱《會計法》,這是中國獨立進行會計立法的首次嘗試;

新中國於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❷ 我國目前有幾部會計法律是那幾部

我國目前有兩部會計法律,分別是《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
會計法,是以處理會計事務的各種經濟關系為調整對象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會計事務是國家對各種社會組織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進行分析、檢查的經濟管理活動。會計法規一般包括會計准則、成本核算準則、財務報告制度、會計制度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是為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制定的法規。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1993年10月31日通過,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❸ 我國當前實施的會計行政法規有什麼

現在執行的是《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以及41項具體准則。其中38個准則為2006年發布,2014年修訂其中5個准則,新增三個准則。你想看具體情況可以到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查看。

❹ 我國會計法律規范包括哪些

你好,我國企業會計遵循的法律法規包括會計法、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規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為調整會計關系而制定的各種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調整會計關系是法律規范。
1、與會計師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以下的這些,全國人大制定的會計法為會計法。會計法主要規定了會計工作的基本目的、會計管理的許可權、會計責任的主體、會計和會計監督的基本要求、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的責任和許可權,並對會計的法律責任。它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規律,是指導我國會計工作的最高標准。
2、會計行政法規主要規定了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編制和對外提供要求和法律責任。它是對會計法關於財務會計報告規定的細化。 它由會計前提、總則、會計要素標准和會計報表標准組成。這是會計要求的原則性規定。具有覆蓋面廣、通用性強的特點。會計法律法規的含義如下,會計法律法規體系是會計工作規范的總稱。會計法律法規體系按照許可權和法律效力可分為四級:第一級是指由全國人大統一制定的會計法律。
3、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級是指國務院制定的會計行政法規,如《總會計師條例》;第三級是指財政部統一制定的會計制度,如《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企業會計制度》等;第四級,是指國務院其他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直轄市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制定的會計工作管理辦法、辦法、規則和通知。適用於本部門和當地實際情況。
4、會計法律制度有以下的這些,會計法制的構成是: 會計法: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關於會計工作的法律。如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會計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公布或者制定的法律、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某些方面的會計關系。如國務院頒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規定》等;國務院批准、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

❺ 我國的會計法律有那些是由什麼機關制定的其法律效力如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等,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制定的,是最高會計法律體系,其它會計制度法規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制定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是由財政部制定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八條,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准。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5)我國當前施行的會計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七條,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六條,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依法獨立、公正執行業務,受法律保護。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八條,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的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可以免予部分科目的考試。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九條,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合格,並從事審計業務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注冊。除有本法第十條所列情形外,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准予注冊。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三)因在財務、會計、審計、企業管理或者其他經濟管理工作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撤職以上處分,自處罰、處分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四)受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的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五)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不予注冊的情形的。

❻ 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當代中國執行的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於1999年10月31日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該法分為總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法律責任、附則等6章。

除《會計法》外,中國還制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准則》等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 為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的法律。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是為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制定的法規。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1993年10月31日通過,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總會計師條例》,為了確定總會計師的職權和地位,發揮總會計師在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制定本條例,自1990年12月31日起施行。

《企業會計准則》由財政部制定,於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與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

基本准則為主導,對企業財務會計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具體准則和會計制度提供依據。

(6)我國當前施行的會計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會計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法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法規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地方性會計法規等。狹義的會計法僅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頒發施行的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就是狹義的會計法。

西方國家的會計法規一般分兩大類:

一類是政府會計法規,由議會或政府制定頒發,如美國1921年公布的《預算和會計法》,1956年公布的《會計和審計法》;日本1947年公布的《會計法》,1948年公布的《公認會計士法》等。

另一類為企業會計准則,由政府或會計的職業團體、學術團體制訂。由職業團體或學術團體制訂的准則雖無法律效力,但有權威性。

在美國,執業會計師協會先後發布過若干會計准則,成為會計師所遵守的、公認的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在日本,企業會計准則,一般由大藏省制定頒布,具有法律效力。此外,許多西方國家在商法、公司法和稅法中還有關於企業會計方面的具有效力的規定。

參考資料:網路-會計法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網路-總會計師條例 網路-企業會計准則

❼ 與會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會計法規有《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

會計行政法規包含《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和《總會計師條例》。

會計部門規章包含《企業會計准則》《小企業會計准則》和《事業單位會計准則》以及《政府會計准則》。

地方性會計法規包含《河北省會計條例》。

我國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具體准則、應用指南和解釋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准則》,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並鼓勵其他企業執行。

2011年10月18日,財政部發布了《小企業會計准則》,要求符合適用條件的小企業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並鼓勵提前執行。

2012年12月6日,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級各類事業單位施行。該准則對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予以規范。

2015年10月23日,財政部發布了《政府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施行。

❽ 屬於會計行政法規的有哪些

法律分析:我國的行政法規中,與會計行業有關的法規有《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和《總會計師條例》。

法律依據:《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完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企業(包括公司,下同)編制和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

《總會計師條例》第一條為了確定總會計師的職權和地位,發揮總會計師在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設置總會計師;事業單位和業務主管部門根據需要,經批准可以設置總會計師。總會計師的設置、職權、任免和獎懲,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❾ 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當代中國執行的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於1999年10月31日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該法分為總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法律責任、附則等6章。

除《會計法》外,中國還制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准則》等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為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的法律。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是為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制定的法規。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1993年10月31日通過,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總會計師條例》,為了確定總會計師的職權和地位,發揮總會計師在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制定本條例,自1990年12月31日起施行。

《企業會計准則》由財政部制定,於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與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

基本准則為主導,對企業財務會計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具體准則和會計制度提供依據。

會計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法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法規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地方性會計法規等。狹義的會計法僅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頒發施行的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就是狹義的會計法。

西方國家的會計法規一般分兩大類:

一類是政府會計法規,由議會或政府制定頒發,如美國1921年公布的《預算和會計法》,1956年公布的《會計和審計法》;日本1947年公布的《會計法》,1948年公布的《公認會計士法》等。

另一類為企業會計准則,由政府或會計的職業團體、學術團體制訂。由職業團體或學術團體制訂的准則雖無法律效力,但有權威性。

在美國,執業會計師協會先後發布過若干會計准則,成為會計師所遵守的、公認的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在日本,企業會計准則,一般由大藏省制定頒布,具有法律效力。此外,許多西方國家在商法、公司法和稅法中還有關於企業會計方面的具有效力的規定。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❿ 屬於我國的會計行政法規的有什麼

會計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並經過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目前有:《總會計師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適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04 12:46:29 瀏覽:281
銀行放貸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12:02:27 瀏覽:172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
招募刑辯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2-04 10:08:03 瀏覽:559
網路輿論與司法審判 發布:2025-02-04 10:02:38 瀏覽:631
2016年訴訟法收費標准 發布:2025-02-04 09:55:14 瀏覽:841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