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執法規范的必要
① 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的目標是什麼
《公安機關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任務和階段目標》提出了建設法治公安回的目答標,並從執法能力建設、執法制度建設、執法管理建設、錯案預防機制建設、執法信息化建設、執法辦案場所使用管理建設、執法公開建設和執法示範單位建設八個方面,提出了總計43項具體的工作任務,要求各級公安機關經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基本實現執法隊伍專業化、執法行為標准化、執法管理系統化、執法流程信息化,公安民警的執法理念進一步端正,公安機關的執法水平和執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持續上升。
② 簡述警察行政規范的基本要求及重要意義
摘要 一、有利於提高公安機關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水平
③ 怎樣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
城管,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城市管理的行政執法活動。隨著經濟、社會、民主和法治的發展,對執法者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簡單、粗暴、不文明的執法方式已被現代社會管理方式所唾棄,體現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管理方式即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已成為現代社會管理的必然選擇。在執法工作中如何做到文明執法談一點個人粗淺的感受。
一、正確處理好嚴格執法和文明執法的關系
嚴格執法是文明執法的基礎,離開了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同時文明執法反過來也能促進嚴格執法的實行,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袒,也缺一不可。首先文明執法離不開嚴格執法。所謂嚴格執法就是要嚴格按法律規定的內容、精神和程序執行。執法機關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公正執法,全面收集與當事人違法行為有關的證據,包括對相對人有利的和不利的證據,然後依法作出處罰。執法機關要實現文明執法,提高執法單位的形象,只有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內容、精神和程序執行法律,努力提高執法水平,實現高效率、高質量執法。
二、文明執法必須做到公正公平、廉潔執法
1、要以平和心態待人。以平和心態善待當事人是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人員必備的素質,絕大多數群眾都是明理的,只要多給他們講道
理,多宣傳法律法規,他們都會服從管理,相反粗暴蠻橫的態度易使當事人反感,產生抗拒心理從而引發口角,激化矛盾,造成不明真相的群眾圍觀起鬨,這樣不僅對執法工作帶來不利,而且影響隊伍形象;
2、要耐心細致辦事。在現場執法活動中,執法對象的文化素質、社會背景、個人性格等是千差萬別的,城管執法人員要特別注意耐心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說明,善於從中分析當事人的心理想法,了解當事人違章活動的原因,從而根據不同情況依法作出靈活有效的處理。如果當事人不理解法律法規時,要做好耐心細致的說明解釋工作,如果當事人有抵觸情緒甚至火氣很大時,要冷靜對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好誠懇的說服教育工作,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
3、要公正公平處理。執法人員對各種違章行為的處理要把握得當,既要嚴格依法辦事,又要注意尺度的把握,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不偏不倚。
4、要廉潔執法。廉潔執法是對城管執法人員的基本要求,是樹立良好形象的根本。在執法中,要堅決遏制吃、拿、卡、要等歪風,同時,要不循私情,不辦人情案、關系案、態度案,「公生明,廉生威」,只有自覺做到廉潔執法,城管執法隊伍良好形象才能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起來。
三、文明執法必須做到
1、使用文明得體的語言。在執法過程中要講文明話,對當事人要用尊稱,了解詢問案情要「請」字在先,獲得配合要表示謝意。聲音要宏亮而不兇狠,態度要誠懇而不蠻橫,語言要嚴肅而不粗暴。要
講法人法語,盡量使用規范的法律術語表達問題,不講多餘的話,不講與糾正違規工作無關的話。要有的放矢講話,對於文化素質較低的當事人,說話要簡單、明了、淺顯易懂。對於初次違規而誠懇表示悔改的當事人,鼓勵他們有錯必改。對於粗野蠻橫型的當事人,既要態度嚴肅地告知其違法行為的危害和拒不糾正將會承擔的法律後果,又要剛正不阿地講清法規條款,以自身正氣壓倒對方蠻氣。對於屢犯者,要孜孜不倦地對其說服教育,說話切中要害又留有餘地,同時尊重違規者的人格和自尊心,以利於做好轉化工作,切忌說話時用手指指向當事人。
2、要高姿態包容。城管執法隊員是受過教育、具有一定素質的人,要處處體現執法人員高姿態、高素質、守紀律、講文明,對隊員管理要從嚴,對市民的過激言行要包容,任何時候都要嚴禁與管理相對人發生打鬥現象,也要盡量避免與當事人發生推搡拉扯等身體接觸。
3、要改進執法方式。糾正違章行為時要盡量做到「一說服、二教育、三引導、四警告、五處罰」的程序要求,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
四、文明執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熱情服務
實施城市管理執法的最終目的是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文明意識和城市環境意識,因此城管執法者必須緊緊圍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原則,牢固樹立「在執法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務」的理念,把「向人民負責、為人民辦事、
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作為城管執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抓好群眾來信來訪所反映問題的及時處理和答復工作,確保市民投訴件件件有人辦、事事有人幫、項項有落實。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要主動沉下身去以調查研究解決,定期回訪已辦理的群眾投訴件。對上門反映問題和辦事的群眾,要一律熱情接待,做到問一聲好、遞一把椅子、倒一杯茶水、說一聲再見,樹立城管執法部門「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事好辦」的形象。
總之,文明執法、規范執法是城管執法的生命線,也是這次「過五關」的核心內容,城管行政執法工作只有在文明執法、規范執法、有效執法方面不斷創新,不斷深化,才能適應未來城市管理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服務廣大民眾,才能更好的促進城管事業的發展。
④ 公安機關如何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
一、提高認識,樹立理性執法思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的思想,在行為上就不能付諸實施。要想真正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首先要解決好人的思想認識問題,如何解決思想認識問題。
1、要切實樹立群眾意識。
人民群眾是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的重要依託和力量源泉,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就顯得孤立無援,註定要打敗仗,這是事關興衰成敗的大事。這就要求廣大民警紮根基層,耕耘基層,服務群眾,依靠群眾,把工作深深植根於人民群眾之中,著力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和諧的警民關系。
2、要切實樹立理性執法理念,理性執法是執法工作的本質要求。
堅持理性執法,就是要做到以理性的思維、理性的方式,理性的手段,將情、理、法融為一體,堅持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科學的鑒定判斷,而非盲目抽象、憑感情用事和一時沖動去執法,從而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和減少群眾的不滿情緒,最大限度地增加公正執法性和社會和諧因素,不斷提升執法民警在群眾中的公信力。
3、要切實樹立責任意識。
將責任立於心中,甘為公僕,為民所愛戴;權為已所用,責任拋於腦後,利慾熏心,貪贓枉法,為民所不齒。在執法實踐中要切實做到職務面前勤思義務,權利面前多想責任,把行使權力的過程,看著是對黨委、對人民負責的過程,用權時如履薄冰,肩負著責任,自覺為民負責、為國竭力、為黨分憂。
二、加強個人素質修養,煅造平和執法能力。
打鐵先要自身硬,努力提高基層民警執法執勤的綜合素質是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的基礎。基層民警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繫到執法的效果和評判執法質量的標准,影響黨群、警民關系和社會對公安人員的理解程度。
1、要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涵養,扎實過硬的基本功。
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將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理念科學地運用到執法活動中。
2、要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
對常用的法律條規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這是避免執法偏差的前提,也是講求執法藝術、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礎。
3、具有平和執法的心裡素質。
平和執法是保障公安機關執法為民的現實需要,也是測試公安民警綜合執行能力的體現。執法活動需要平和的心態,才能深謀遠慮,成竹在胸,遇變不驚,處亂不慌,適時根據對方的突變而積極採取應變策略,方能亂中求謀、穩中求勝。
做群眾工作同樣需要平和的心態,才顯得有親和力,這樣容易接近群眾,拉近群眾距離,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切實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百姓就會覺得警察與他們心連著心,民警就能很好的融入其中同老百姓產生共鳴,從而得到群眾的支持、理解和信任。
三、強化職業道德觀念,推動文明執法進程。
一切管理措施都要適應以文明管理、文明服務的方式為目標,要通過人性化管理,體現整個社會對公民合法權益的關注和重視,把思想立場調整到保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堅持文明執法,更好地樹立公安隊伍在群眾中的形象。一個警察是一個警局的一個細胞,一個警局靠每個細胞的支掌,才能實現隊伍親民化,執法文明化。
注重警察個性化素質的培養就尤顯重要,這關繫到這個細胞能否注入新鮮血液,不至於衰老壞死,始終呈現出生機勃勃,鮮活旺盛的生命力,教育引導廣大領導和民警牢固樹立文明執法理念,是能否實現全警文明執法的關鍵。
通過會議、崗位培訓、執法監督等形式,讓廣大民警充分的認識到文明執法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現實性,並積極參與其中,努力實現文明執法在社會活動中的有效化和優質化,推動文明執法進程,不斷築牢人民群眾理解、支持、配合民警執法工作的思想根基,切實增強民警執法工作在廣大群眾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四、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公安工作,奠定執法規范化的人文基礎。
「人是一切社會活動中最積極最關鍵的因素」,要達到任何組織目標,都必須打好實現目標任務的堅實人文基礎,這也正切合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因而,要推進公安隊伍執法規范化建設,就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公安工作,並以此來奠定實現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的人文基礎:
1、堅持以人為本,強化規范化理念教育。
要積極依託「輪訓輪值、戰訓合一」模式,切實把執法規范化理念教育活動常態化;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通過教育、剖析、查擺、談話、整改,使執法規范化理念融入到每位民警頭腦中;要建立運行教育機制,將執法規范化教育活動納入制度框架,通過明確責任、組織實施、監督檢查,達到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的目的。
2、堅持學習培訓,提升執法素質。
沒有良好的法律素養,就沒有規范執法的理論基礎、熟練的操作技能和規范執法的實踐基礎。要大力通過崗位培訓、崗位練兵、業務骨幹培訓等方式,促進隊伍素質的持續、穩步提升,實現隊伍建設的協調、持續、穩定發展,奠定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的素質基礎。
3、堅持典型宣傳,營造規范執法氛圍。
法制部門、政工宣傳部門要挖掘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的最佳統一的典型案例、規范執法的先鋒模範,結合精品案件評選等活動,充分運用宣傳手段,加強正面引導,營造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文化氛圍。同時,紀檢監察部門對執法不規范的行為,要敢於曝光、敢於揭短,並追根尋源。積極通過正反面的對比,在民警心目中形成規范執法的光榮感、不規范執法的恥辱感。
4、堅持科學標准,完善考評體系。
要以人民群眾認同、社會和諧穩定為標准,加強對案件質量和執法行為的考核,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調整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引導民警樹立嚴格、公正、文明的執法觀,從而自覺規范執法行為。
⑤ 如何加強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
1、加強宣傳教育,強化法治意識。持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培育公安民警的大局意識和民本理念,增強對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政治認同、感情認同、理論認識,使規范、文明、理性、平和執法成為廣大公安民警的一種自覺行動和自發要求。
2、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執法環節。堅持從民警日常執法最急需的方面入手,加快執法標准細化工作,嚴密執法程序,規范執法環節,增強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可操作性,確保民警每個執法動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藉助信息推力,加強執法監督。構建完善的執法監督體系,並以警務信息化建設為契機,盡快實現網上執法辦案、執法監控、執法問題研判和執法質量考評一體化流程,為監督指導工作提供依據。
(5)公安執法規范的必要擴展閱讀
強化執法權力監督制約:
1、從加強源頭防控、過程監督、責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強化執法權力監督制約的一系列措施要求,通過建立系統化、實時化、常態化的執法監督管理體系,實現對執法工作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管理。
2、一是嚴格源頭防控。落實受案立案制度改革的意見,完善接報案登記、受案立案審查工作程序,實現接報案、受立案信息全要素網上記載流轉,落實受案立案工作責任制,加強對受立案環節的監督;深化法制員制度,進一步發揮基層一線執法勤務機構和派出所派駐配備的法制員的作用,負責對案件質量審核把關,建立起保障執法公正的第一道防線。
2、二是嚴格過程監督。全面實行刑事案件法制部門統一審核、統一出口制度,由法制部門對刑事案件重點執法環節統一審核,在審查起訴環節統一與檢察機關對接,這項工作已經在部分地方試點,效果已初步顯現,下步將進一步探索、完善。
3、藉助信息化手段,全面實現網上辦案,並著力打造覆蓋接處警、現場執法到案件終結的整個執法環節的記錄機制,實現執法辦案全流程同步記錄、實時監督;優化執法信息查詢服務,建立生效行政處罰、行政復議決定文書網上公開制度等措施,提高公安執法的透明度,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4、三是嚴格責任追究。構建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的執法責任體系,健全執法過錯糾正和責任追究程序,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完善對民警違紀違法行為的督察機制,對違反制度規定的人、對觸碰「高壓線」的事,一經查實,堅決嚴肅查處。
⑥ 公安派出所執法執勤工作規范是什麼
公安派出所執法執勤工作范圍包括:
一、責任區工作。
二、戶籍室工作。
三、值班、備勤。
四、案(事)件處理。
五、巡邏。
六、治安檢查。
七、特定勤務。
第五條 責任區工作、戶籍室工作分別由責任區民警、內勤民警專職擔任。值班、備勤、案(事)件處理、巡邏、治安檢查及特定勤務,必須由兩名以上公安派出所民警執行。
工作時間
第六條 公安派出所實行24小時工作制度。
第七條 公安派出所工作時間分為日勤和全日勤。
日勤為8小時,必要時可以視具體情況延長或者縮短。
全日勤為24小時,從當日8時起至次日8時結束。
第八條 公安派出所民警每值一個全日勤,可以輪休一日;因工作需要延長執勤時間、停止輪休、取消節假日休息的,應當視情給予補假或者發給超時工作補貼。
第九條 公安派出所應當根據警力配置、治安狀況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必要時可以實行彈性工作時間。
⑦ 公安機關為什麼要執法規范化建設
如果執法不規范,那老百姓誰受得了,應該說執法要人性化、規范化、制度化,否則執法就叫做不規范這是一種理解,另一種理解就是,說明公安機關現的執法還不夠規范,還需要進行一步改進,因此要進行規范化建設。
⑧ 警察執法權利與必要的義務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三)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四)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五)管理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六)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
(七)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
(八)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九)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十)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十一)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和監外執行的罪犯執行刑罰,對被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實行監督、考察;
(十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十三)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十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人民警察必須做到:
(一)秉公執法,辦事公道;
(二)模範遵守社會公德;
(三)禮貌待人,文明執勤;
(四)尊重人民群眾的風俗習慣。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或者處於其他危難情形,應當立即救助;對公民提出解決糾紛的要求,應當給予幫助;對公民的報警案件,應當及時查處。
人民警察應當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和社會公益工作。
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泄露國家秘密、警務工作秘密;
(三)弄虛作假,隱瞞案情,包庇、縱容違法犯罪活動;
(四)刑訊逼供或者體罰、虐待人犯;
(五)非法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體、物品、住所或者場所;
(六)敲詐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賄賂;
(七)毆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違法實施處罰或者收取費用;
(九)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或者受雇於任何個人或者組織;
(十一)玩忽職守,不履行法定義務;
(十二)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人民警察必須按照規定著裝,佩帶人民警察標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證件,保持警容嚴整,舉止端莊。
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就請留言
⑨ 如何做到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具體做法如下:
1、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
堅持嚴格依法辦事,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治原則的基本要求,是檢驗和衡量執法成效的基本標准。
2、完善執法程序
要規范執法流程,按照標准化、流程化、精細化要求,從容易發生問題的執法環節入手,重點圍繞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等執法行為,對執法具體環節和有關程序作出具體規定,不斷嚴密執法程序,強化執法指引,規范執法行為,堵塞執法漏洞。
3、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
要科學合理制定裁量標准,在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幅度內,根據過罰相當原則,結合經濟發展、行政案件發案等情況,細化、量化行政裁量標准,規范裁量范圍、種類、幅度,為公正執法提供製度依據。
4、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共享
要完善執法信息共享機制,有效整合執法信息資源,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跨地區、跨部門執法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執法資源,著力形成執法合力。
5、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推行執法責任制,對於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強化對執法權力的監督制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進一步明確執法責任,按照有權必有責的要求,全面梳理行政執法依據,嚴格確定不同部門及機構、崗位執法人員的執法責任,建立實行權力清單制度。
(9)公安執法規范的必要擴展閱讀
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要求。
當前,我國的法治建設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如治理體系還不夠完善,治理能力依然處於低級水平等,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很大的差距。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因此,加快推進法治建設,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從法律上保證人民群眾當家作主權利的實現,通過法定的民主程序參與重大決策,管理國家大事,這就對依法行政、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隨著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的不斷加強,運用法律來捍衛自身權利的意識也進一步增強,給行政執法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更需要在執法過程中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