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後面碰撞法規gb

後面碰撞法規gb

發布時間: 2022-05-24 13:06:47

㈠ 我國汽車相關碰撞的國標,行標都有哪些最好能把資料發一下給我,謝謝!!!!

比較主要的有GB11551《乘用車正面碰撞的乘員保護》, GB20071《汽車側面碰撞的乘員保護》, GB20072 《乘用車後碰撞燃油系統安全要求》這幾個。

㈡ 歐盟發布的行人碰撞法規原文

國外許多國家已經將行人保護納入法規。如2003年歐盟頒布了2003/102/EC行人碰撞法規,要求從2005年10月1日歐盟成員國所有新生產的乘用車都要配備行人保護系統。日本也於2004年頒布實施了《步行者頭部保護標准》,要求新生產的車必須安裝行人保護裝置。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也正在為實施行人保護法規實施最後的研究工作,預計將於近期推出。我國也計劃在在全球統一標准(GTR)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行人安全標准,預計明年將推出行業指導性的標准。

歐洲聯盟2003年11月17日制定並發布「歐洲議會及理事會指令2003/102/EC關於在與機動車輛發生碰撞前和發生碰撞時對行人和其它易受傷害的道路使用者的保護,以及修訂理事會指令70/156/EEC」。2003/102/EC適用於最大質量不超過2.5t的M1類車輛以及由M1類車輛派生出的N1 類車輛

㈢ 汽車碰撞國標要求

C-NCAP是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國外NCAP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汽車標准法規回、道路交通實際情答況和車型特徵,並進行廣泛的國內外技術交流和實際試驗確定的。
它把將在市場上購買的新車型按照比我國現有強制性標准更嚴格和更全面的要求進行碰撞安全性能測試,評價結果按星級劃分並公開發布,旨在給予消費者系統、客觀的車輛信息,促進企業按照更高的安全標准開發和生產,從而有效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傷害及損失。
C-NCAP要求對一種車型進行車輛速度50km/h與剛性固定壁障100%重疊率的正面碰撞、車輛速度56km/h對可變形壁障40%重疊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可變形移動壁障速度50km/h與車輛的側面碰撞等三種碰撞試驗,根據試驗數據計算各項試驗得分和總分,由總分多少確定星級。
評分規則非常細致嚴格,最高得分為51分,星級最低為1星級,最高為5+。

㈣ 汽車側碰法規是什麼解釋一下

制定汽車側面碰撞法規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在側碰事故中乘員受重傷和致命傷害的風險,根據法規試驗過程中測得的假人加速度,規定汽車的抗撞性能要求、車門加強要求和其他要求,以提高汽車側面碰撞安全性。汽車碰撞安全法規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系統、客觀的汽車安全信息,能夠促進企業按照更高的安全標准開發和生產,有效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傷害及損失。美國是最旱執行汽車側面碰撞保護法規的國家。

㈤ 別只關注車外安全碰撞,車內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

這兩項技術原計劃是2017年底投產,不過隨後一年被ZF收購,以及2019年的安全氣囊大面積召回案,這項計劃就此擱淺了。

雅斯頓小結

這兩期給大家介紹了汽車內部的安全碰撞測試,這些測試我們平時很少去關注,但當我們掰開來研究,會發現其實有不少學問在裡面。一些小細節處理我們不太理解的(比如為什麼對開式結構不多見),某些時候可以用安全形度來解釋。這些測試也告訴我們,一定要注意系安全帶,否則內飾件對我們的傷害不會小。

圖|來源於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206的側、後碰撞是否達到7月1日新出台的標准

NCAP--標致206安全碰撞測試詳細報告

碰撞測試成績:

乘員保護:4星 (滿分5星)

行人保護:2星 (滿分5星)

正面碰撞:11分 (69%) (滿分16分)

側面碰撞:14分 (78%) (滿分18分)

行人保護:11分 (31%) (滿分36分)

詳細測試報告:

標致206是一款提供了全面乘員保護的小型車。車身結構為乘員提供了足夠的安全防護,車門在撞擊中只發生了微小的形變。此外還有手動關閉安全氣囊的開關的設計以保護兒童乘員的安全。但是3歲兒童的前座頂頭抑制器在正面和側面測試中均表現欠佳。一歲半兒童的抑制器也沒有在正面碰撞中有效減小撞擊給兒童頸部帶來的傷害。

在正面碰撞測試中,標致206為乘員提供了足夠的安全空間。前排安全帶有效地限制了成員在碰撞中的運動,力量防幅器也能提供保護,但乘員的胸部易受強烈沖擊。另外後排兩點式安全帶容易給後排乘客造成腹部和脊柱損害。膝蓋碰觸的區域有硬物存在,雖然這些接觸區域有泡沫填充物,但如果成員的膝蓋直接撞擊在硬物上仍然可能會造成傷害。此外,剎車踏板也可能給駕駛員的腳部造成損害。

作為一個沒有裝配側撞安全氣囊的汽車,標志206的設計在側面撞擊中仍然表現良好。雖然在實驗中,車內假人的頭部接觸到了中門柱的前沿和窗戶的下沿,但是不會造成傷害。只是扶手和車門裝飾物可能分別對腹部和骨盆造成損害。

標致206副駕駛位置的安全氣囊是可以手動關閉的,但錯誤地關閉氣囊可能會給乘員帶來極大危害,而這方面的警告說明書並不是非常簡單明了。

在側面碰撞中,三歲兒童的頭部沒有被座椅包裹,除此之外,該車的側面撞擊成績無可挑剔。

行人安全的測試成績與被測試的其他車型有些相似,只是對行人腿部的撞擊測試表明,該車對行人的保護較弱。

測試車輛:標致 206 1.3 XR Presence LHD

車輛類型 :三門掀背式

測試車重:943kg

㈦ 汽車碰撞損失中車身及附件項目主要是有哪些。修換的標準是什麼

你好,當前咨詢的人數較多可能回復不及時,如果是車輛故障問題,建議先用電腦檢測一下具體故障原因,搜索「汽車大師」可以隨時咨詢汽車問題,24小時在線解答。

㈧ 什麼是碰撞標准

中國汽車碰撞標准解讀

8月24日,廣州本田雅閣與奧德賽成功進行了國內首次車對車50時速公里碰撞試驗。8月29日,在天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試驗室,中國新車安全評價——C—NCAP進行了第一次評價測試,此次所選車型為騏達DFL7161AB型轎車,碰撞結果將於10月公布。此前5天,廣州本田在長春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成功進行了國內首次車對車50時速公里碰撞試驗,碰撞車型為雅閣與奧德賽。今年6、7月間,一汽奔騰轎車先後進行了國內首次側面柱碰撞試驗、真人實車側翻試驗和極限靜壓試驗,都獲得了成功。還有3月22日長城哈弗進行了正碰和側碰試驗,2月17日一汽豐田銳志的正面偏置碰撞試驗……乘用車碰撞安全,已成為企業和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話題。

安全成為乘用車入市門檻

2004年6月1日,《乘用車正面碰撞的乘員保護》標准正式實施後,國內新車上市前必須進行正面碰撞測試,並要滿足國家標准。但據統計數據顯示,汽車發生側面碰撞時,車內乘員的致死率明顯高於正面碰撞。今年7月1日,《汽車側面碰撞的乘員保護》和《乘用車後碰撞燃油系統安全要求》兩項強制性國家標准正式實施,乘用車安全標准逐步向國際慣例接軌。

「雙碰」標准主要參照歐洲現有同類法規制定而成,測試發生側面碰撞時,汽車對車內乘員的保護程度,以及後碰撞時油箱的安全性能。側碰標准中明確規定,所有M1類車型(9座(以下)4輪(以上)載客機動車輛)和N1類車型(最大設計總質量≤3.5噸的4輪(以上)載貨機動車輛),都必須滿足側碰的強制性規定。而在後碰撞標准中則規定,所有M1類車型都必須滿足後碰強制性規定。

「雙碰」標准將成為新車獲批投產的基本標准,未達標汽車不能上市銷售。同時,專家還會根據碰撞結果給未達標汽車提出改進意見,幫助廠家採用提升安全性能的措施。對於已上市的在售車型,「雙碰」標准給予3年的緩沖期,並自規定發布之日起36個月後開始實施,即到2009年1月18日後,未達標的在售車型必須退市。

去年10月起,歐盟國家新生產的乘用車都要求安裝主動行人保護系統。據專家透露,「雙碰」標准出台後,我國也開始研究對路上行人的保護。預計3年後國內關於行人保護的強制標准也將出台。

中國新車安全評價體系形成

國家強制性標準是政府部門對汽車產品安全性的最低要求,通過標準的汽車獲得上市資格。但是對於我國消費者而言,在購車時候,仍然沒有一套客觀准確的數據對已上市的汽車安全性進行評介,以此作為選擇車型時的參考。在發達國家,一項嚴格規范的行業性標准NCAP(NewCarAssessmentProgram),即新車評估規程,成為汽車業界公認的權威評價體系。其對車型的客觀評價結果是消費者選車時的重要參考系數,也能促進汽車廠商提高汽車安全性能設計。

我國部分在售的合資品牌乘用車會提供該車型在本國的NCAP評測中的結果,但是車型引進以後,很多車輛會進行不同程度的適應性改造,可能已經簡化了一項安全配置,這會對汽車的安全性能產生影響。而自主品牌乘用車由於只要通過強制性國家標准就能上市銷售,標准水平較低,而且對其安全性能沒有定量評價,車型之間無法進行比較。

C—NCAP的問世,填補了這一空白。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介紹,C—NCAP的具體實施細則是在中心研究和分析國外NCAP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汽車標准法規、道路交通實際情況和車型特徵制定而成的,為此已經進行了1200多次前期碰撞試驗,今後細則還將不斷完善。評價測試結果共分為六個星級。試驗車輛是中心利用自有資金購買獲得,即使是企業自願進行的評價也採用同樣的程序。今年中心將投入800萬元作為C—NCAP測試成本,其中500萬元用來購車,將能購買到12款測試車型。第一批碰撞評級結果將在10月份公布。

據介紹,近日,一項有關C—NCAP的調查顯示,70%左右的被訪者認為C—NCAP的建立很有必要或者有一定意義,52%表示購車時會參照C—NCAP的標准,近60%認為從長期角度看,C—NCAP的建立有利於自主品牌發展。

汽車碰撞測試的市場命運

安全性能檢測不但成為國家標准、行業熱點,也成為汽車廠商市場推廣的重要手段。一向安全口碑不太好的日系企業對此尤其重視,廣州本田的國內首次車對車碰撞試驗、一汽豐田銳志的正面偏置碰撞試驗,都在試圖扭轉消費者的偏見。而對於自主品牌,樹立安全、可靠的口碑也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環。一汽奔騰上市前的碰撞、側翻等試驗,以及長城哈弗的正碰和側碰試驗,都較好地起到了這一效果。

企業主動打出碰撞營銷牌,且都採用了比現行國標更高的標准,足見汽車碰撞測試的市場潛力。在C—NCAP正式實施的同時,國內還有幾家機構表示將進行NCAP項目。清華大學與北京大陸汽車俱樂部年初推出NCAPCHINA,各項准備工作正在進行中。

客觀、公正是C—NCAP一直強調所要遵循的准則,也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稱,試驗車輛以市場購買方式得到,對於企業的委託評價,也將嚴格按照選車程序從市場上購車進行。試驗結果也將直接通過媒體向消費者進行宣傳,從而達到指導消費的目的,並最終拉動汽車廠商重視汽車的安全性能,積極改進車輛安全。然而,測試機構的不斷承諾似乎還是不能讓大家放心,碰撞測試試驗體制的健全才是保證公正性的有效途徑。在國外,NCAP的實施過程往往有保險公司的參與,如美國保險非營利團體等。考慮到汽車安全性能與自身收益的相關性,保險公司加入後對碰撞測試能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C—NCAP似乎也應該引入一個制約機構,以確保其客觀、公正性。

NCAP是什麼(鏈接)

NCAP即為新車安全評價規程,是由中立的第三方建立的一套車輛安全評價體系,可以對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定量分析。它所規定的實車碰撞速度比政府制定的安全法規的碰撞速度要高,從而在更嚴重的碰撞環境下評價車內乘員的傷害程度,根據頭部、胸部、腿部等主要部位的傷害程度將試驗車的安全性進行分級。

根據各國車輛構成情況、碰撞事故特點、技術水平等原因,每個國家所實行的NCAP在試驗項目、試驗條件、撞擊速度和撞擊形式等方面都有所差異。

NCAP最早於1978年出現在美國,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等也相繼建立了自己的NCAP體系,分別被稱為美國的NHTSA—NCAP、歐洲的Euro—NCAP和日本的J—NCAP。其中歐洲的NCAP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它由歐洲各國汽車聯合會、政府機關、消費者權益組織、汽車俱樂部等組織組成,是不依附於任何汽車生產企業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所需經費由歐盟提供,不定期對已上市的新車和進口車進行碰撞試驗。

歐洲Euro—NCAP:碰撞測試有兩個基本項目,即正面和側面碰撞。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時速64公里,可變形壁障側面碰撞試驗時速50公里。碰撞測試成績最高5星,最低1星。近年Euro—NCAP也將汽車對行人保護程度劃分為四星級。

美國NHTSA—NCAP:對車輛的測試主要包括正面碰撞時速56公里、側面碰撞時速62公里,以及抗翻滾測試等,評測結果也用星級來表示,最高5星,最低1星。

日本J—NCAP:試驗項目主要包括正面碰撞、偏置碰撞、側面碰撞、制動性能和行人頭部保護。正面碰撞時速為55公里;偏置碰撞時速64公里;側面碰撞時速55公里;行人頭部保護試驗是以時速35公里的速度用模擬假人頭部的沖擊錘碰撞發動機艙,測量傷害值。最高6星,最低1星。

中國C—NCAP:測試項目包括三項,一是正面100%重疊性壁障碰撞試驗,時速不低於50公里;二是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時速不低於56公里;三是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時速不低於50公里。最高6星,最低1星。

㈨ 國家對貨車後防護杠有哪些具體的明確的法律要求

具體法律要求如下:

根據《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12.8 貨車、專項作業車前下部防護要求和12.9 貨車、專項作業車和掛車側面及後下部防護要求:

1、總質量大於 7500kg 的貨車、貨車底盤改裝的專項作業車,應按 GB26511 的規定提供對平行車輛縱 軸方向的作用力具有足夠阻擋力的前下部防護,以防止正面碰撞時發生鑽入碰撞。

2、總質量大於 3500kg 的貨車(半掛牽引車除外)、貨車底盤改裝的專項作業車和掛車,應按 GB11567 的規定提供防止人員捲入的側面防護。

3、貨車列車的貨車和掛車之間應提供防止人員捲入的側面防護。

4、總質量大於 3500kg 的貨車、貨車底盤改裝的專項作業車(半掛牽引車及由於客觀原因而無法 安裝後下部防護裝置的專用貨車和專項作業車除外)和掛車(長貨掛車除外)的後下部,應提供符合 GB11567 規定的後下部防護,以防止追尾碰撞時發生鑽入碰撞。

(9)後面碰撞法規gb擴展閱讀:

根據《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11.3 貨運機動車的特殊要求:

1、貨車和掛車的載貨部分不應設置乘客座椅。

2、 貨車駕駛室(區)後一排座位靠背上端(前後位置可調座椅應處於滑軌中間位置,靠背角 度可調式座椅的靠背角度及座椅其它調整量應處於製造廠規定的正常使用位置)與駕駛室後壁(駕駛區 隔板)平面的間距對帶卧鋪的貨車應小於等於 950mm,對其他貨車應小於等於 450mm。

3、倉柵式載貨車輛的載貨部位應採用倉籠式或柵欄式結構。載貨部位的頂部應安裝有與側面柵欄 固定的、不能拆卸和調整的頂棚桿;頂棚桿間的縱向距離應小於等於 500 mm。

4、側簾式載貨車輛應設置有豎向滑動立柱、橫向擋貨桿、托盤、固貨繩鉤等防護裝置;且車廂內 應設置有用於對貨物進行必要固定和捆紮的固定裝置,簾布鎖緊裝置應鎖緊可靠。

熱點內容
行政訴訟法異同 發布:2025-02-04 08:33:54 瀏覽:373
失去交流能力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4 08:18:58 瀏覽:325
過磅單和發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4 08:16:47 瀏覽:811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