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規章名詞解釋
❶ 行政立法的名詞解釋
行政立法是抄指立法機關通過襲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它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❷ 名詞解釋:行政管理學
行政管理學抄也叫「行政學」、「公共行政學」或「公共管理學」。是研究政府對社會進行有效管理規律的科學。它在20世紀初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行政管理學的研究蓬勃發展。行政管理在各種管理中起領導、主管作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學、有效,直接影響著國家、社會的發展。
❸ 行政規定名詞解釋
行政規定名詞解釋
"行政規定"概念的提出在我國現行行政機關規范性內文件體系中,以國務院制定或者容發布的通稱"行政法規",國務院各部委、省級人民政府及其他特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或者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則被賦予了"行政規章"的稱謂。但是,除了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外,現實政治生活中還存在大量的,上述機關或部門之外的其他行政機關(機構)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這些文件,大多數學者稱之為"其他規范性文件",或"行政規章以下的其他規范性文件"、"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
❹ 行政管理名詞解釋
行政管理( public administration)[1]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回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答事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統是一類組織系統。它是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分系統。
行政管理最廣義的定義是指一切社會組織、團體對有關事務的治理、管理和執行的社會活動。同時也指國家政治目標的執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狹義的定義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又稱為公共行政。
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現代行政管理多應用系統工程思想和方法,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支出和浪費,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中文名
行政管理
外文名
publicadministration
闡述
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管理活動
類型
國民經濟管理等
❺ 名詞解釋規章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回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答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❻ 行政法規的名詞解釋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內行政容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它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組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
(6)行政規章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法規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規章
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組成部門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許可權內按照規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地方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所制定的普遍適用於本地區行政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規章是行政管理活動的重要根據,其數量之多、適用范圍之廣、使用頻率之高均居行政法各表現形式之首。
❼ 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等等的區別
1、范圍不同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三個的范圍不一樣,法律法規范專圍最大,包含了行屬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單獨的。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規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規則是國務院制定,而部門規章是適用於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等這些部門自己發布的。3、適用對象不同法律法規適用於所有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行政法規是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適用普通民眾;部門規章同樣不適用普通民眾,是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自己調整內部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關系的。
❽ 關於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並不是絕對不能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法第十五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回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答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這種情況下,規章也可以創設行政許可。但是對規章能創設的行政許可法律有限制,第十五條第二款同時規定「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規定了不得創設的許可種類。
省級地方政府的規章規章毫無疑問只能在本地區范圍內有效。法律法規(含規章)根據指定主體不同,有全國性的和地方性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只在本地有效。省級地方政府規章創設的許可一般也只能在本區域內有效,有例外是該許可在本區域外可能獲得承認,比如你拿一個甲省發的某某許可證到乙省也或承認,即其效力獲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