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葯事管理地方性法規的定義

葯事管理地方性法規的定義

發布時間: 2022-05-25 07:17:23

A. 說明葯事管理學科的性質、定義。

葯事管理學科通過講授葯事法規和管理學、法學、經濟學的基本知識,使學生了解葯事活動的基本規律,掌握我國葯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具備葯品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等環節管理和監督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葯事管理的理論和知識指導實踐,分析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的能力。

葯事管理(代碼:100810S)屬於醫學大類,葯學類。
葯事管理是應用學科,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在培養手段上,採取模擬法庭教學,葯品質量管理的現場教學,專家講座與專題研討,並應用現代科技的多媒體、網路教學,同時針對本專業的特點,在學生畢業實習階段實行導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選擇及本科生導師負責制,突出葯事管理方法與醫葯行業實際相結合,使學生能非常直觀地接受專業知識,提高了學習效果。

主要培養具有葯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能在各類醫葯工商企業、葯品監督管理及相關機構從事醫葯社會問題分析、評估和研究,葯事與企業管理、分析、策劃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探索葯學事業科學發展規律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通過學習,將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 具有堅實的醫葯學理論知識基礎,熟悉葯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2. 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和葯事管理與衛生行政管理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分析方法;
3. 掌握國內外葯事管理的法律法規和相關行業的法規,熟悉醫葯商品銷售等相關工作;
4. 掌握現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及經濟法行政法等知識,具備在國家葯事相關管理部門任職和在葯品生產、研發企業和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的能力;
5. 熟練運用葯學、管理學、葯事法規等知識從事醫葯領域內的組織管理、審批事項申報、認證事務及法律糾紛等工作。
相近專業:
葯學(100801)、中葯學(100802)、中草葯栽培與鑒定(100804W)、藏葯學(100805W)、中葯資源與開發(100806W)、應用葯學(100807W)、蒙葯學(100811W)。

B. 葯事管理是干什麼的

葯事管理的工作內容是: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麻醉葯品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醫療機構葯事管理規定》及《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

2、在醫院的統一領導下,科學地管理全院葯品,為醫療需要及時准確地調配處方,供應質量合格的葯物,配合醫療需要積極開展醫院葯學及其研究工作。

3、根據本院醫療和科研需要,編制葯品采購計劃,做好葯品保管、供應。

4、為保證臨床用葯安全有效,建立健全葯品檢查和驗收制度,對制劑和某些可疑葯品嚴格檢驗,不合格的葯品不準使用。葯品檢驗工作接受當地葯檢部門業務指導。

5、積極宣傳用葯知識,定期向臨床介紹新葯知識,監督合理用葯、科學用葯並協助臨床醫師做好新葯臨床試驗研究和上市葯品的療效評價工作;負責收集葯品不良反應信息,定期向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及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6、定期組織本科職工開展法律法規及業務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專業技術知識與技能,提高全體人員的技術和服務水平。

7、負責接收各類葯學專業畢業生實習管理工作。

C. 葯事管理與法規的內容概述

《葯事管理與法規》包括了國家執業葯師資格考試的所有科目,分葯學和中葯學兩類,共7冊,每一類有4冊。葯學類包括:葯事管理與法規(葯學類、中葯學類共用)、葯學綜合知識與技能、葯學專業知識(一)(包括葯理學部分和葯物分析部分)、葯學專業知識(二)(包括葯劑學部分和葯物化學部分);中葯學類包括:葯事管理與法規(葯學類、中葯學類共用)、中葯學綜合知識與技能、中葯學專業知識(一)(含中葯學部分和中葯葯劑學部分)、中葯學專業知識(二)(含中葯鑒定學部分和中葯化學部分)。
《葯事管理與法規》的內容緊扣2007年版考試大綱,力求反映考試大綱所有考試要點,有較強的指導性和適用性,既是應試人員復習備考和各單位開展考前培訓的必備用書,也可供高等醫葯院校師生和醫葯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參考。本套應試指南的編寫,邀請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及部分省市局,中國葯科大學、沈陽葯科大學、復旦大學葯學院、四川大學華西葯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葯學院、廣東葯學院、天津醫科大學葯學院、山東大學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河北醫科大學葯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學院和基礎醫學院、上海中醫葯大學中葯學院、成都中醫葯大學葯學院、南京中醫葯大學葯學院、江西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以及北京協和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上海市食品葯品檢驗所等政府部門、高等院校和醫院機構的資深專家、知名學者擔綱撰寫和審定,並得到了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並致謝。

D. 葯事管理學裡面的行政法規的名詞定義是什麼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E. 葯品類專業學生為什麼要學習葯事法規

因為中國是法治社會,各行各業都應符合法律規定,葯品行業也是如此,學習葯事法規不是為了從事葯事管理,是知法守法。

F. 什麼是管理什麼是葯事管理概念!

一 什麼是管理

什麼是一般工作?什麼是管理工作?
領導者,首要的、主要的是做好管理工作,而不是做一般性工作。如果只是做了一般性工作,而沒有做好管理工作,那麼他做的工作再多,也是一個辛辛苦苦的事務主義者。這個道理不言自明,眾所周知。但實際觀察,許多人還在犯這個毛病。這又是為什麼?
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沒有分清一般工作和管理工作之間的區別。這種區別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工作是自己做事,管理工作是組織協調別人做事。管理者,組織協調他人者也。
一個單位有人、財、物,企業有產、供、銷,事情多種多樣。領導者僅僅組織協調別人就行了嗎?
廣義的管理,當然是包括管人、管錢、管物、管事等等。但作為領導者的管理就與一般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同了。他要管的是人,即管那些管人、管錢、管物、管事的人。領導者的任務是出主意、用幹部。給誰出主意?用什麼幹部?就是給那些具體管人、管錢、管物、管事的人出主意,把他們用好。不然的話,一個單位的領導者還是要自己去算帳,去買東西,去跑業務嗎?領導者要盡量做別人不能替代的事情,不要老搶著做別人能做的事情。組織協調別人,就是別人不能替代的事情,出主意,用幹部,就是別人替代不了的事情。
一個領導者知道了一般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區別,他就可以檢查自己的工作了,看看一天到晚忙的都是什麼,是一般工作還是管理工作?如果總是自己做工作,而沒有花很大的力氣去組織協調別人做工作,那他就應該改進方法,把精力真正用到管理工作上去,否則總是忙亂而不得要領。
從這里也可以理解平常人們對某個人的判斷。人們說某個人,「他不是當官的材料」,或者「他是一個當官的材料」。是和不是的區別往往就在這里。不是當官材料的人,往往只知埋頭幹活,不善與人交往,更不善於協調人際關系。這樣的人讓他擔負組織協調別人的任務自然是因難的。而有的人則正好相反,他非常善於和人打交道,很善於協調人與人的關系,這樣的人便容易走上領導崗位,並適應領導崗位。
所以,我們在選拔領導幹部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這個問題。不要把不善於組織協調的人放到領導崗位上,那樣他受罪,大家也受罪,工作還要受損失。這里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二 葯事管理的定義是:為了保證公民用葯安全、有效、經濟、合理、方便、及時、有宏觀上國家依照憲法通過立法,政府依法通過施行相關法律、制定並施行相關法規、規章、以及在微觀上葯事組織依法通過施行相關的管理措施,對葯事活動施行必要的管理,其中也包括職業道德范疇的自律性管理。

葯事管理的目的:

葯事管理的目的是:保證公民用葯安全、有效、經濟、合理、方便、及時、不斷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葯事組織的經濟、社會效益水平。

葯事管理的意義

對於公眾的意義:葯事管理是保障公民用葯安全、有效、經濟、合理、方便、及時和生命健康的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

對於國家的意義:保護公民健康是憲法規定的國家責任。

對於葯事組織的意義:宏觀葯事管理為葯事組織的微觀葯事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法定標准和程序。

葯事管理的主要內容:

(1)宏觀葯事管理

①葯品監督管理

②基本葯物管理

③葯品儲備管理

④葯品價格管理

⑤醫療保險用葯與定點葯店管理

(2)微觀葯事管理

①葯品研究與開發質量管理

②葯品生產質量管理

③經品經營質量管理

④葯學服務質量管理

⑤葯品儲備管理

⑥葯品價格管理

⑦醫療保險用葯銷售管理

G. 地方性法規名詞解釋

(地方性)法規文件在最後都有「本法所用名詞的定義(或說明)」一個章節,可以看一下。如果有些名詞沒有加以說明,則以國家相同法律解釋為准。

H. 我國葯品管理法律分類

一、法的基本概念

(一)法的含義和作用

法的定義: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的總和。

法律的定義:是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文件。

(二)法律體系

⑴憲法 ⑹勞動法(社會保障法)

⑵行政法 ⑺婚姻法

刑法訴訟法

民法 (9)軍事法

⑸經濟法 (10)仲裁法

二、法律淵源(即法的形式)

(一)我國立法體制和立法程序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行政規章

(5)地方性法規

(6)國際條約

廣義、狹義的法律

廣義上的法律,除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之外,還包括行政法規、行政規章(部門、地方)、地方性法規 。

狹義上的法律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刑法》、《行政處罰法》。

(二)法律淵源的效力關系

1.下位法服從上位法

2.一般法服從特別法

3.後法優於前法

三、違法和法律責任

構成違法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違法必須是人的行為。

違法必須是侵害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

違法的主體必須是具有法定責任能力的人。

行為人主觀上出於故意和過失。

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

2、民事責任

3、行政責任

第二章 我國葯品管理立法的發展

1.葯品行政法規管理階段(1949~1983)

2.葯品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建立階段(1984~1997)

3.葯品管理法律體系調整和完善階段(1998年以後)

葯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演變及改革

1953年4月27日衛生部設置葯政司,1957年6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葯政司改為葯政管理局,1961年1月9日衛生部成立醫療器械工業局。1978年7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國家醫葯管理總局,1979年1月1日總局成立了中國葯材公司、中國醫葯工業公司、中國醫療器械工業公司和中國醫葯公司。從1978年至1980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建立了醫葯管理局或總公司(行政性公司),一些地縣也相應建立了醫葯管理機構。雖然自此以後,醫葯事業從中央到地方實現了統一管理的體制,結束了長期分散多頭管理的局面,但行政性公司既擔任「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存在很多弊端。其後,又經過了幾次改革,如1985年《葯品管理法》誕生並規定國家衛生部主管全國葯品監督管理工作、1988年5月3日國務院決定在國家中醫管理局的基礎上成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等等,可一直未解決行政執法職能與行業管理職能分離的問題。

I.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 、行政法規、規章的定義和區別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對此都有規定:http://law..com/pages/chinalawinfo/2/69/_0.html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即為有效。

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由大會主席團或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即為有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兩種。
部門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制定,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
地方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本法所稱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由省長或者自治區主席或者市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

熱點內容
沈險峰律師 發布:2025-02-04 03:50:53 瀏覽:363
西寧市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4 03:44:47 瀏覽:176
大學生必知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4 03:38:32 瀏覽:748
協議不追究此次沖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3:32:27 瀏覽:844
農行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 發布:2025-02-04 03:27:41 瀏覽:29
股權轉讓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04 02:20:18 瀏覽:963
盜用qq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1:17:37 瀏覽:467
社會與法野人歸鄉記 發布:2025-02-04 00:44:52 瀏覽:82
經濟法聯系實際對社會的作用 發布:2025-02-03 23:45:19 瀏覽:988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