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法規律量變質變
① 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范疇
三大規律指的是: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五對范疇指的是: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形式和內容、現象和本質。
一、三大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
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一對矛盾組合而成,例如:有光就有影,有正就有負,有生就有死,有得就有失等。矛盾著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從而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因此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2、質量互變規律
質量互變規律,即從量變到質變,是說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的事物,在其每次由一種性質變化到另一種性質的過程中,總是由微小的變化(即量變)慢慢積累開始,當這種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事物由一個性質變化到另一個性質(即質變)。
3、否定之否定規律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道路卻是迂迴曲折的,之所以說總趨勢是前進的,正是因為否定不是拋棄,而是揚棄,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礎上再發展,是集中了前兩個階段的積極成果後的更加完善。而之所以說發展是曲折的,是因為事物的發展是事物內部矛盾斗爭推動的。
二、五大范疇:
1、原因和結果
原因和結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後相繼、彼此制約關系的一對范疇。原因是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由於原因作用而被引起的現象。因果關系具有時間順序性、客觀性、普遍性和復雜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不一定要發生、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
3、可能性和現實性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揭示客觀事物由可能向現實轉化過程的一對范疇。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現實事物之中的、預示著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現實性是指包含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系的綜合。
4、形式和內容
內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內在要素及其結構和表現方法的一對范疇。形式指事物的各種內在要素的結構或表現方式。內容指構成事物的一切內在要素的總和。
5、現象和本質
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徵。現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面歪曲表現事物本質的現象。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系。
(1)辯證法規律量變質變擴展閱讀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發現的哲學原理。它科學地反映了關於宇宙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礎的規律與本質。
它指出:世界萬事萬物是永遠運動和普遍聯系的, 而運動的法則主要是依據一切事物內部的客觀存在的「一分為二」的矛盾性構成的辯證運動法則,聯系的紐帶與方法主要是客觀存在的既對立又統一為核心的一系列辯證原理組成的紐帶。
這個哲學的基礎是唯物論,主導則是辯證法。唯物論與辯證法互相制約、相輔相成、永遠有機結合推動著這個哲學本身與社會實踐亦步亦趨地一同進步著。它不斷總結社會實踐新的經驗驗證、完善與豐富自己,同時指導社會實踐快速向前發展。
②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個辯證法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
③ 自然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包括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辯證法三大規律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黑格爾全面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對辯證法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辯證法三大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內部和事物之間都包含矛盾的兩個方面,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科學體系的實質和核心。
2、量變質變規律: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到一定程度引起質變,產生新質,然後,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
辯證法三大規律
3、否定之否定規律: 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內部的肯定和否定兩方面矛盾斗爭的結果,是事物自我發展的過程,但是否定並不是全盤拋棄,而是「揚棄」,是克服和保留的統一。
④ 唯物辯證法中三大規律指的是什麼
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⑤ 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是什麼
1、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亦稱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的規律或矛盾規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會和思想領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間都包含著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斗爭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對立統一規律的內涵體現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雙方發展的不平衡性。
2、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揭示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以及人類認識發展不斷在曲折中前進的辯證實質。它表明事物自身發展的整個過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諸環節構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過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運動的結果,矛盾的解決形式。
3、質量互變規律。
質量互變規律,亦稱「量變質變規律」、「量變到質變的轉化規律」。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揭示事物、現象由於內部矛盾所引起的發展是通過量變和質變的互相轉化而實現的。在中國,古代哲學家曾經自發地認識到量變會引起質變,如先秦時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⑥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范疇包括哪些
唯物辯證法基本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亦稱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的規律或矛盾規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會和思想領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間都包含著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斗爭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對立統一規律的內涵體現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雙方發展的不平衡性。
2、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揭示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以及人類認識發展不斷在曲折中前進的辯證實質。它表明事物自身發展的整個過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諸環節構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過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運動的結果,矛盾的解決形式。
3、質量互變規律。
質量互變規律,亦稱「量變質變規律」、「量變到質變的轉化規律」。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揭示事物、現象由於內部矛盾所引起的發展是通過量變和質變的互相轉化而實現的。在中國,古代哲學家曾經自發地認識到量變會引起質變,如先秦時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基本范疇:唯物辯證法基本范疇有五對,即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現實性和可能性、內容和形式、現象和本質。
(6)辯證法規律量變質變擴展閱讀: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發現的哲學原理。它科學地反映了關於宇宙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礎的規律與本質。
它指出:世界萬事萬物是永遠運動和普遍聯系的, 而運動的法則主要是依據一切事物內部的客觀存在的「一分為二」的矛盾性構成的辯證運動法則,聯系的紐帶與方法主要是客觀存在的既對立又統一為核心的一系列辯證原理組成的紐帶。
這個哲學的基礎是唯物論,主導則是辯證法。唯物論與辯證法互相制約、相輔相成、永遠有機結合推動著這個哲學本身與社會實踐亦步亦趨地一同進步著。
它不斷總結社會實踐新的經驗驗證、完善與豐富自己,同時指導社會實踐快速向前發展以至無窮。它是全人類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學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類的思想財富。
唯物辯證法指出:世界是一個過程,過程是由狀態組成的,狀態是過程中的狀態;世界上沒有永恆的事物,有生必有滅,無滅必無生;舊事物滅亡的同時,就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
唯物辯證法指出:所謂發展,是指事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趨勢,其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一個事物的發展往往是一個「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進、循環往復式上升的過程,而一個個有限的過程就組成了無限發展的世界,換言之,世界也可以被看作是永恆發展的「過程」的集合體。
⑦ 什麼是量變到質變
是指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的突破。
量變。即量的變化,是事物在數量上增減,場所的變更,或者是其成分排列組合的變化。它是一種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是在度的范圍內的延續或漸進,而不是根本性質的變革。統一、相持、平衡和相對靜止狀態是事物量變狀態的表現。
質變。即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突變或飛躍。它是一種顯著的變化,是原有度的范圍內量變的中斷,是根本性質的變化。統一物的分解、靜止的破壞,是事物質變狀態的表現。
(7)辯證法規律量變質變擴展閱讀:
一: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
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准備。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沒有量變的積累,質變就不會發生。
2.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單純的量變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3.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
一方面,在總的量變過程中有階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質變;另一方面,在質變過程中也有舊質在量上的收縮和新質在量上的擴張。
量變和質變是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量變引起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事物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交替循環,形成事物質量互變的規律性。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體現了事物發展的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
二:掌握質量互變規律的原理對於革命和建設工作的方法論意義
首先,它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是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這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
事物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及其轉化所體現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表明事物的發展過程既有歷史的聯系,又有不同的歷史階段。這一原理是我們黨的不斷革命論與革命發展階段論相統一、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相統一的哲學依據。
其次,它是我們分析社會發展形式的基本理論工具,對於我們正確處理社會主義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具有指導意義。
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一樣,社會的發展也有量變、部分質變和質變等基本形式,與此相適應,穩定、改革和革命都是實現社會發展的必要環節。社會主義社會要獲得發展,必須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進行改革,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穩定是前提。
最後,它是指導我們從事一切實踐活動的重要思想原則。
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要把遠大的理想目標和科學的求實精神結合起來,把敢想、敢闖的革命精神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結合起來,既反對因循守舊、止步不前,又反對急躁、陷於空想。
⑧ 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個辯證法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
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盡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系是一分為二的關系。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用邏輯關系圖表示,是這樣的形式:
┌量變質變規律——變化規律:內部變化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核心規律)┤
└肯定否定規律——發展規律:外部過程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規律內部,屬於發展的連續性具有的客觀規律。
從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學證明中我們看到,對立統一規律表現得最突出,其次是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存在呢?我們說,這個規律在哲學證明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很不明顯。
眾所周知,現實中的矛盾分為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具有直觀性的矛盾現象,此時矛盾雙方處在可以感知到的認識層次上。一種是必須通過反思才能把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它是人們直接感知不到的矛盾。
對於辯證法的規律來說,主要揭示出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具有的特點,因此,它不是停留在具有直觀性的矛盾現象上,而是上升到本質自身內部的矛盾兩方面。這就是哲學規律具有的特點,上升到本質高度把握客觀存在的現象聯系。
在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中,基本規律、核心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其他兩個規律都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展開形式。因此,三者之間不是並列的關系,而是一分為二的關系。
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客觀存在具有的特點,任何事物內部都是矛盾的統一體,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動力。
量變質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變化形式上具有的特點,從量變開始,質變是量變的終結。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矛盾運動過程具有的特點,它告訴人們,矛盾運動是生命力的表現,其特點是自我否定、向對立面轉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規律構成了辯證運動的實質。
從認識層次角度上講,辯證法三大規律中,量變質變規律處在最外層,人們可以直觀地感覺到,因為它是以統一體的變化形式存在的客觀規律。其次是對立統一規律,它需要人們進行觀察和分析,因為它的認識深度從統一體外部上升到統一體內部的矛盾。
對立統一規律比量變質變規律深入一層,相對來講,量變質變規律的特點如果相當於認識中的直觀性的話,那麼對立統一規律的特點就是相當於認識中的直接性,而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特點則是相當於認識中的間接性,按照康德的劃分方法,它們三者依次相當於感性、知性和理性。由於否定之否定規律上升到理性高度,它的特點是隱藏在矛盾的內部,揭示了矛盾運動的本質。因此,否定之否定規律在理解和認識上都具有很高的難度。
⑨ 辯證法揭示的客觀事物運動的規律有哪些
辯證法揭示的客觀事物運動的規律有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個辯證法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系。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盡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⑩ 如何理解唯物辯證法的三個基本規律
三大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內部和事物之間都包含矛盾的兩個方面,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事物的運動發展在於自身的矛盾運動,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一般和個別)統一於客觀事實。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和動力,它貫穿於唯物辯證法其它規律和范疇之中,是唯物辯證法科學體系的實質和核心。
量變質變規律: 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到一定程度引起質變,產生新質,然後,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量變是質變的基礎和必要的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質變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形式和形態。
否定之否定規律: 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內部的肯定和否定兩方面矛盾斗爭的結果,是事物自我發展的過程,但是否定並不是全盤拋棄,而是「揚棄」,是克服和保留的統一。新事物否定舊事物然後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發展。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即事物的發展表現為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