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關於清理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公告
❶ 關於公安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公安部法律法規抄是規范公安襲民警執法辦案的規定,只對公安機關有效,不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章
如《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有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有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賭博案件有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有關規定》、《公安機關基層基礎建設綱要》等,只能叫法規,不能叫法律
❷ 辦理產品入境的准入證件所需費用大概是多少(產品是中國去朝鮮)
產品入境的准入證件所需費用--------------------------------------------------------------------------------
公安部清理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目錄表2
2005-5-19
犯罪偵查
序號 規范性文件名稱 發布機關及日期 發文字型大小
1 公安部關於刑事偵察部門分管的刑事案件及其立案標准和管理制度的規定 公安部
1979年12月24日
2 關於偵查羈押期限從何時起算問題的聯合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1981年3月18日 〔81〕公發(研)36號
3 公安部對《關於以非危險品品名托運、夾帶運輸危險品如何處理的請示》的批復 公安部
1991年8月26日 公法〔91〕112號
4 關於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案件管轄問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
1991年9月19日 公通字〔1991〕89號
5 關於公安機關內部對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案件管轄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
1991年12月2日 公通字〔1991〕111號
6 關於修改對外國人刑事拘留審批許可權規定的通知 公安部
1992年7月16日 公通字〔1992〕87號
7 關於到外地對案犯採取人身強制措施幾個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
1993年4月28日 公通字〔1993〕40號
8 關於販賣槍支零部件定性問題的批復 公安部
1994年1月1日 公復字〔1994〕1號
9 公安部關於印發《關於律師在偵查階段參與刑事訴訟活動的規定》的通知 公安部
1996年12月20日 公通字〔1996〕87號
10 印發《關於取保候審保證金的規定》的通知 公安部
1997年1月15日 公通字〔1997〕5號
11 公安部法制司對《關於對農用船隻違規營運等違反渡船、渡口安全規定的案件的管轄及適用法律問題的請示》的答復 公安部法制司
1997年5月28日 公法〔1997〕59號
12 公安部法制司對《關於對非法販賣偽造的有價證券行為如何定性處理的請示》的答復 公安部法制司
1997年12月9日 公法〔1997〕133號
13 關於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刑法有關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
1998年1月23日 公通字〔1998〕6號
14 公安部法制局關於如何理解《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規定》第28條的答復 公安部法制局
2001年4月23日 公法〔2001〕79號
出入境管理
序號 規范性文件名稱 發布機關及日期 發文字型大小
1 公安部關於外國僑民運靈柩或骨灰出境、遷移時須持運靈柩(骨灰)執照的通令 公安部
1953年1月17日
2 公安部為頒發《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關於實施外僑管理四項法規的內部工作規定》的通令 公安部
1954年7月26日 公政甲字1250號
3 公安部對中外婚生混血兒國籍問題的說明 公安部
1954年9月25日
4 關於對出、入、過境民航飛機檢查手續的指示 公安部隊司令部
1954年10月6日
5 關於中外領袖率領代表團出入國境檢查問題的指示 公安部、公安軍司令部
1955年11月4日
6 公安部關於處理國籍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
1956年2月29日 〔1956〕公治字26號
7 關於對秘密來往我國外賓檢查問題的通知 公安軍司令部
1956年4月29日
8 對出入國境民航飛機檢查與監護的程序與方法的指示 公安軍司令部
1956年4月29日
9 公安部關於改變外僑辦理簽證手續繳納相片張數的通知 公安部
1956年6月12日 公一庚字0236號
10 公安部關於歸國華僑及其日籍眷屬重返日本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
1956年6月20日
11 關於邊防檢查站和海關對旅客行李物品檢查處理工作分工配合問題的規定 公安軍司令部、對外貿易部、海關總署
1956年9月4日
12 公安部頒發《關於辦理臨時來華外國人簽證手續的規定》的通知 公安部
1956年10月29日 〔1956〕公一庚字412號
13 關於軍用飛機出入國境檢查問題的批復 公安軍司令部
1956年12月22日
14 公安部關於對持外交、公務護照的臨時來華外國人出境簽證改由外事機關辦理的通知 公安部
1957年1月15日 〔1957〕公一庚字011號
15 公安部第一局關於辦理外國人另紙簽證的規定的通知 公安部
1957年4月1日 〔1957〕公一庚字119號
16 公安部關於兄弟國家留學生、實習生因公旅行、遷移出省的審批許可權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
1958年4月26日 〔1958〕公一丁字200號
17 外交部、公安部關於1958年遣送蘇僑問題 外交部、公安部
1958年6月12日
18 公安部對攜帶我國機關團體等單位所發證件、證章出境的處理辦法 公安部
1959年6月6日
19 公安部轉發上海市公安局黨組《關於外輪外籍旅客申請登陸旅行的處理意見》 公安部
1960年2月26日 〔1960〕公一丁字142號
20 公安部關於外國因公申請從大連港口入境問題的處理意見 公安部
1960年4月3日 〔1960〕公一丁字440號
21 外交部、公安部關於轉發駐蘇使館關於蘇聯公民赴華問題的報告以及關於蘇聯公民因私來華證明問題的通知 外交部、公安部
1960年5月27日 〔1960〕公一丁字749號
22 公安部復對持用越南護照的華僑簽證手續不符的處理問題 公安部
1960年7月6日 〔1960〕公警字199號
23 公安部、外交部、華僑事務委員會關於解決福建省外僑國籍問題的批復 公安部、外交部、華僑事務委員會
1960年8月25日 〔1960〕公一丁字747號
24 公安部關於外國輪船船員從湛江港口過境問題的批復 公安部
1960年9月15日 〔1960〕公一丁字1204號
25 公安部關於對在外國籍人員護照上註明偕同成年人進出國境處問題的批復 公安部
1960年12月16日 公發〔1960〕17號
26 公安部、華僑事務委員會關於國內處理同時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國籍的人選籍問題的內部通知 公安部、華僑事務委員會
1961年3月10日 〔1961〕公治字50號
27 公安部關於開始受理選籍的通知 公安部
1961年3月24日 公發〔1961〕43號
28 公安部三局、外交部領事司關於中國籍朝鮮人民復員軍人和中國籍朝鮮族去朝參加建設人員回國後的國籍處理問題 公安部三局、外交部領事司
1961年3月30日 〔1961〕公治字80號
29 公安部關於處理中國人要求辦理外僑登記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
1961年6月16日 公發〔1961〕74號
30 公安部一局、外交部領事司關於朝鮮公民因私來華證明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一局、外交部領事司
1961年6月30日 〔1961〕公一甲字855號
31 公安部一局關於統一蘇聯公民因私來華出具證明格式的通知 公安部
1961年8月23日 (61)公一甲字1135號
32 外交部、中僑委、公安部關於處理印尼人申請出境問題的通知書 外交部、中僑委、公安部
1961年10月28日 〔1961〕公一甲字1325號
33 公安部關於蒙古公民因私來華證明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1962年2月15日 公發〔1962〕15號
34 公安部、外交部關於處理蘇僑出境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外交部
1962年5月30日 公一甲辰109號
35 公安部、外交部關於處理蘇聯公民申請來華探親問題的通知書 公安部、外交部
1962年5月30日 公一甲辰110號
36 公安部關於外國人在北戴河自由活動區域暫行規定的意見 公安部
1962年6月15日 〔1962〕公一甲字579號
37 外交部、公安部關於印度僑民出境問題 外交部、公安部
1963年2月7日
38 公安部關於朝鮮公民因私來華審批問題的意見 公安部
1963年2月22日 〔1963〕公發(政)121號
39 外交部、公安部關於持非法蘇聯護照的人要求去蘇問題 外交部、公安部
1963年3月4日 公一甲寅68號
40 公安部、外貿部關於外籍人員攜帶快報刊物進口處理問題的聯合通知 公安部、外貿部
1963年3月26日 〔1963〕公發(邊)203號
41 公安部復關於外國人去秦皇島和山海關旅行的審批手續問題 公安部
1963年6月13日 〔1963〕公發(政)410號
42 公安部關於迅速給印度歸國難僑的外籍眷屬辦理申請加入中國國籍手續的通知 公安部
1963年6月18日
43 公安部關於處理我國留蘇學生及他們的蘇籍貫配偶出、入境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
1963年9月12日 〔1963〕公發(政)674號
44 公安部關於加強外國留學生、實習生社會管理工作的意見 公安部
1963年10月21日 〔1963〕公發(政)870號
45 外交部、公安部關於處理無國籍四教派分子出境問題的意見書 外交部、公安部
1964年1月3日 公一甲亥390號
46 公安部關於對日僑申請回國和回國探親的處理辦法的通知書 公安部
1964年1月10日 〔1964〕公發(政)29號
47 國務院代表會議送旅行外國人入境出境過境居留旅行管理條例 公安部
1964年4月13日
48 公安部一局復同意處理日本孤兒養子國籍問題的意見 公安部
1964年9月4日
49 公安部、外交部關於中國籍貫俄羅斯族東正教徒出國去資本主義國家問題 公安部、外交部
1964年9月24日 〔1964〕公發(政)614號
50 公安部、外交部關於外國旅行者申請入境簽證和外國人申請過境簽證的審批辦法的通知 公安部、外交部
1964年9月28日 〔1964〕公發(政)629號
51 公安部關於外國人因私事申請從青島港口入境問題的批復 公安部
1964年12月23日 〔1964〕公發(政)883號
52 公安部關於原緬甸籍人的國籍確認問題 公安部
1964年12月29日 〔1964〕公發(政)902號
53 外交部、公安部關於新疆「入籍巴僑"去巴問題 外交部、公安部
1965年1月27日
54 公安部、外交部關於對蘇方批准退出蘇聯國籍的人的管理意見 公安部、外交部
1965年6月5日 〔1965〕公發(治)373號
55 外交部、公安部、旅遊管理局關於外國自費旅行者來華若干具體問題的答復 外交部、公安部、旅遊管理局
1965年7月1日 〔1965〕公發(政)361號
56 公安部、外交部復對葡萄牙等國人申請入境過境簽證事 公安部、外交部
1965年8月14日 公一甲未113號
57 公安部關於來華探親的朝鮮公民要求在華長期居留的問題 公安部
1965年10月29日 〔1965〕公發(政)627號
58 公安部、外交部關於中越混血兒要求退出中國國籍問題 公安部、外交部
1965年11月30日 〔1965〕公發(治)700號
59 公安軍司令部轉發國務院外辦《關於對出入國境外國人攜帶膠卷處理問題的報告》事 公安部
1965年12月18日 〔1965〕司邊字418號
60 公安部關於來華探親的朝鮮公民要求在華長期居留的問題 公安部
1966年11月29日
61 外交部、公安部、總參謀部、民航總局告對過境去越外國人加強管理的通知 外交部、公安部、總參謀部、民航總局
1967年2月7日
62 公安部、外貿部、貿促會、外交部關於改進來華外國商人入境審批工作辦法的通知 公安部、外貿部、貿促會、外交部
1967年4月20日 〔1967〕公發(政)70號
63 公安部、外交部、紅十字會關於日僑回國問題的通知書 公安部、外交部、紅十字會
1970年9月30日 公偵發文100號
64 公安部關於改變外國人簽證收費的通知 公安部
1971年10月13日 〔1971〕公政保發245號
65 公安部關於給出境人員換發出境證件應注意是否已售給外匯的通知 公安部
1973年2月28日 公治〔1973〕79號
66 公安部政保組轉發外交部領事司《關於改變在外國護照上發另紙簽證規定的通知》 公安部
1973年7月3日 公政保〔1973〕1162號
67 公安部、外交部關於處理我朝鮮族公民私自領得朝鮮《海外公民證》的通知 公安部、外交部
1973年10月8日 公發〔1973〕86號
68 外交部、公安部、財政部關於日僑回國和探親旅費補助的暫行規定 外交部、公安部、財政部
1973年10月11日 公發〔1973〕88號
69 公安部關於頒發《公安機關辦理外國人簽證、證件收費的規定》的通知 公安部
1973年10月16日 公發〔1973〕90號
70 公安部政保組關於頒發「入出境簽證"和「過境簽證"章事 公安部
1973年10月24日 公政保〔1973〕1825號
71 公安部、外交部、民航總局復關於國際班機外國旅客臨時停留的管理問題 公安部、外交部、民航總局
1974年3月27日 公政保〔1974〕227號
72 公安部關於負責制新的外國人證件、申請表和印章的通知 公安部
1974年5月31日 公發〔1974〕9號
73 公安部、外交部關於貫徹執行《關於日僑赴日探親和定居問題的請示報告》的通知 公安部、外交部
1974年7月31日 公發〔1974〕15號
74 公安部、外交部、財政部關於印發日僑赴日工作中幾個問題的具體意見的通知 公安部、外交部、財政部
1974年9月26日 公發〔1974〕20號
75 公安部、外交部關於頒發對中國血統的外國籍人入境居留旅行管理的內部試行規定的通知 公安部、外交部
1974年10月28日 公發〔1974〕23號
76 關於在國際航線國內段上載運國內客貨的通知 民航總局、公安部、外貿部、衛生部
1975年12月29日 公四字(75)95號
77 公安部、外交部、民航總局關於乘坐國際班機過境旅客護照查驗和管理問題的通知 公安部、外交部、民航總局
1976年9月7日 公發〔1976〕30號
78 公安部四局復《關於巴駐華使館要求持首都機場通行證登本國飛機》事 公安部四局
1976年12月30日 公四發(76)72號
79 公安部一局、外交部領事司關於朝僑辦理去朝簽證手續的意見 公安部一局、外交部領事司
1977年6月1日 公一發〔1977〕715號
80 對外輪船員名單上香港海員的國籍問題的處理意見 公安部四局
1978年2月13日 公四字(78)第13號
81 公安部關於勸阻朝鮮僑民出境去港、澳、日本等國的通知 公安部
1978年7月27日 公一發〔1978〕1716號
82 公安部關於外商去香港或經香港去第三國簽證問題的通知書 公安部
1978年8月10日 公一發〔1978〕1856號
❸ 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如何進行,廢止、保留、修改的界限如何確定
(一)規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宣布失效:
1. 適用期已過;
2. 調整對象已消失或規定的事項、任務已完成,實際上已經失效。
(二)規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宣布廢止:
1. 主要內容與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政策以及上級規范性文件相抵觸,特別是沒有法律依據設定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收費等項目。
2. 主要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如違法規定市場准入條件,違法設定行業壟斷、地區封鎖,違反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關系原則,影響環境和資源保護,影響節能減排,違法限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違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義務等。
3. 主要內容已被新的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規范性文件代替。
4. 主要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規范性文件已廢止或失效。
5. 議事協調機構、部門派出機構、部門內設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三)規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修改:
1. 個別條款與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政策以及上級規范性文件不一致,但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有必要繼續實施;
2. 規范性文件之間對同一事項規定不一致。
❹ 同一部委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和部門規章如何區分各自包括名稱上的都有哪些特徵可以進行區分哪個效力更高
規范性文件,俗名也叫紅頭文件通常以部委名義或部委辦公廳名義發布。規章以部委召開部務會議通過,由部門首長(部長或委員會主任)簽署,以部長令形式公布。比如公安部123號令
❺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公告是部門規章嗎
不是。復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稅收部制門規章都是以局長令的形式發布,而其他的像公告、國稅函、國稅發、財稅字等都是屬於稅收規范性文件,俗稱紅頭文件。很明顯部門規章的效力比規范性文件高。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下屬各部位(比如教育部)制定的調整某一領域的關系的規范性。效力低於行政法規。地方政府規章是由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政府部門制定的,只是用來管理當地事務。效力低於同級及上級地方性法規(地方人大制定)
而規范性文件,俗名也叫紅頭文件通常以部委名義或部委辦公廳名義發布。規章以部委召開部務會議通過,由部門首長(部長或委員會主任)簽署,以部長令形式公布。比如公安部123號令。
❻ 公安部關於修訂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的通知(公通字[1991]113號)仍有效嗎有新的規定嗎
已失效,廢止依據為:公安部關於保留修改廢止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通知(公通字[2004]71號2004年8月19日)
❼ 同一部委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和部門規章如何區分各自包括名稱上的都有哪些特徵可以進行區分哪個效力更高
摘要 你好,關於你的問題我認為規范性文件的范圍大,包括法律、法規、規章,也包括內部文件,以及政策性文件,等等,都屬於規范性文件,因此,部門規章屬於規范性文件,但是並不是說部委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就是部門規章。
❽ 公安部能制定全國性法律法規嗎
公安來部不能制定全國性法律自,但是可以制定全國性法規。法律和法規是不同的概念。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由國家主席簽署公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
「法規」是法律效力相對低於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法規」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一是由國務院及其所屬政府部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而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也稱行政規章;二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頒布的地方性法規;三是較大的市(省會、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一般用「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稱謂。
❾ 新的《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實施後,公通字 2009 46號作廢了嗎
沒有作廢。
根據2014年7月2日公安部發布的《關於清理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公告》有關規定,【公通字〔2009〕46號】仍然在有效使用中,後續公安部沒有發布新的規定,沒有作廢應該執行。
可以查看政府網站:http://www.mps.gov.cn/n2254314/n2254457/n2254466/c4744895/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