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規范制度
⑴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對於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履行職責,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1)行政執法規范制度擴展閱讀
《三項制度》的出台背景
一是黨中央的重要決策。《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2016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試點工作方案。2017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14號)公布實施。試點結束後,司法部總結試點經驗,起草了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指導意見》。
二是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來,諸多矛盾交織疊加,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國內外很多情況是改革開放以來沒有碰到過的,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不夠足,創新能力還不夠強,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黨中央、國務院推出了包括「放管服」改革等在內的各項改革措施,努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充分釋放制度的生產力。
三是行政執法面臨不少問題。行政執法是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的主要方式。目前,行政執法還存在不少問題,執法不作為讓違法行為「暢通無阻」,對守法人員形成了不公,破壞了法治環境;執法不公正,畸輕畸重,惡意選擇性執法,影響了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仰;執法不規范,影響了執法形象,甚至導致執法行為違法;執法不公開,暗箱操作,為公權力尋租留下隱患。這些問題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正常秩序,破壞了營商環境。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迫切需要通過制度建設整體提升行政執法水平,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治理自身存在的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⑵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哪三項制度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三項制度。
行政執法要堅持的基本原則如下:
1、合法性原則;
2、合理性原則;
3、正當程序原則;
4、效率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
6、責任原則。
這三項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務,對於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履行職責,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三項制度工作的責任感,突出工作重點,扎實推進三項制度,強化組織保障,確保全面完成任務。行政執法是指行政主體依照行政執法程序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具體事件進行處理並直接影響相對人權利與義務的具體行政法律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執行法律,行政法規或履行國際條約時所採取的具體辦法和步驟,是為了保證行政法規的有效執行,而對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做的具體的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八條 國家在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應急管理、農業等領域推行建立綜合行政執法制度,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機關行使。第二十一條 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並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
(二)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並取得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
(三)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⑶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指哪三項制度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
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這三項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務,對於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履行職責,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三項制度工作的責任感;突出工作重點,扎實推進三項制度;強化組織保障,確保全面完成任務。
(3)行政執法規范制度擴展閱讀:
根據海南省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安排,三亞各級行政執法機關按照省里統一部署的時間節點和任務要求,均已制定了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施方案,通過強化事前公示、規范事中公示、加強事後公示,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
採取完善文字記錄、規范音像記錄、嚴格記錄歸檔等措施,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進一步明確審核機構、審核范圍、審核內容、審核責任,全面推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全縣市場監管行政執法工作,切實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市市場監管局和縣政府關於依法行政工作的有關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所稱行政執法公示是指市場監管行政執法機關採取一定方式,依法將本單位的行政執法職責、依據、范圍、許可權、程序、結果等行政執法內容向行政執法相對人和社會公眾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的制度。
第三條按照「誰執法、誰公示、誰負責」的原則,全系統應當按照本制度規定做好行政執法公示工作。第四條行政執法公示應當遵循合法、及時、准確、全面、便民的原則。第五條行政執法公示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息不予公開外,應當公示以下內容:
(一)行政執法主體、人員;
(二)行政執法機關職責、許可權;
(三)行政處罰的依據、種類、程序、結果;
(四)行政執法工作流程圖;
(五)行政執法相對人的救濟途徑、方式和期限等。
⑷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指哪三項
法律分析: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別的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給予行政處罰時要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有效履行職責,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⑸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什麼內容
關於行政執法的三項制度,分別是:行政執法的的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的記錄制度,還有重大執法決定的法制審核制度。政執法的的公示制度針對的也就是行政執法中存在的信息公開不及時、不規范、不透明等問題;行政執法全過程的記錄制度主要針對的就是行政執法的監督方面,加強記錄完善監督體系; 重大執法決定的法制審核制度它針對的具體問題就是法制審核中的審核機構不健全、審核力量不足還有審核工作不規范等問題。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三條: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第四條: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明確具體操作流程,重點規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等執法行為。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細化、量化行政裁量標准,規范裁量范圍、種類、幅度。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共享,提高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確定不同部門及機構、崗位執法人員執法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執法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干預,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懲治執法腐敗現象。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五條: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建設,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加強對政府內部權力的制約,是強化對行政權力制約的重點。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式控制制,防止權力濫用。完善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改進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監督,建立常態化監督制度。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健全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強化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探索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
⑹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包括哪三項
法律分析: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這三項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務,對於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履行職責,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⑺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解讀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指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應當堅持依法規范、執法為民、務實高效、改革創新、統籌協調的原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作為本地區、本部門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組織領導和推動落實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司法行政、編制管理、公務員管理、信息公開、電子政務、發展改革、財政、市場監管等單位參加的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協調機制,指導協調、督促檢查工作推進情況。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納入法治政府建設考評指標體系和年度效能目標考核體系,建立行政執法經費保障機制,將執法裝備需求報本級人民政府列入財政預算。
⑻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指的是
法律分析: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這三項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務,對於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履行職責,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⑼ 什麼是行政執法三項制度
法律分析: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指的是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行政執法公示是保障行政相對人和社會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重要措施。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是行政執法活動合法有效的重要保證。行政執法機關要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形式,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進行記錄,並全面系統歸檔保存,做到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是確保行政執法機關作出的重大執法決定合法有效的關鍵環節。行政執法機關作出重大執法決定前,要嚴格進行法制審核,未經法制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
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
二、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
行政執法公示是保障行政相對人和社會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重要措施。行政執法機關要按照「誰執法誰公示」的原則,明確公示內容的採集、傳遞、審核、發布職責,規范信息公示內容的標准、格式。建立統一的執法信息公示平台,及時通過政府網站及政務新媒體、辦事大廳公示欄、服務窗口等平台向社會公開行政執法基本信息、結果信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不宜公開的信息,依法確需公開的,要作適當處理後公開。發現公開的行政執法信息不準確的,要及時予以更正。
三、全面推行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
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是行政執法活動合法有效的重要保證。行政執法機關要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形式,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進行記錄,並全面系統歸檔保存,做到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四、全面推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是確保行政執法機關作出的重大執法決定合法有效的關鍵環節。行政執法機關作出重大執法決定前,要嚴格進行法制審核,未經法制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
⑽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要點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即: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等執法行為,是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方式,直接關繫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對於促進行政機關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履行職責,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要及時主動公開執法信息,讓行政執法在陽光下運行,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二是要逐步擴大執法音像記錄的適用范圍,對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財產權益的執法活動,實現全過程記錄。
加強執法數據的統計分析,充分發揮執法大數據在政府決策、行政管理、優化服務、監督權力等方面的作用。三是要確保每項重大執法決定必須經過合法性審查,守住法律底線。加強法制審核能力建設,切實保證行政執法決定嚴格依法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