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徵信業管理條例不良信息

徵信業管理條例不良信息

發布時間: 2022-05-26 12:31:27

Ⅰ 國家徵信管理條例 第十五條規定

法律分析:從事徵信業務及相關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誠實守信,不得危害國家秘密,不得侵犯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法律依據:《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十五條 信息提供者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不良信息除外。

Ⅱ 徵信系統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

5年
規定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的目的,在於促使個人改正並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期限過長,信息主體信用重建的成本過高;期限太短,對信息主體的約束力不夠。
國際上一般都對個人的不良信息設定了保存時限,但期限並不相同。如英國規定保留6年;韓國規定保留5年;美國規定,個人破產信息保留10年,其他負面信息保留7年,15萬美元以上的負面信息不受保存期限限制。我國香港地區的規定是,個人破產信息保留8年,敗訴信息保留7年。
在《徵信業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時,有不少公眾意見和專家提出,應當對不良信息設定一定的保存期限,且期限不宜太長。在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並借鑒國際慣例,《徵信業管理條例》將不良信息的保存時限設定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刪除。
徵信不良有什麼影響
1、無法申請貸款
也許有人覺得這沒什麼關系,可是無論是貸款創業、日常消費、資金周轉都無法進行,連申請房貸、車貸、網貸都會被拒之門外。
2、不能再辦理信用卡
信用卡的作用性不言而喻,信用卡的優惠更多,比如招行每周三的美食五折,就是實打實的優惠。一旦你徵信有不良,在各家銀行都是一樣,因為各個銀行能查到你的徵信記錄。
3、嚴重會影響個人生活
如果個人信用記錄是黑名單的話,比如存在惡意拖欠銀行貸款不還,被銀行起訴。將導致借款人不能乘坐飛機、無法入住星級酒店、子女就學等等。
4、未來對另一半有影響
據說新版徵信不僅會顯示個人信用記錄,還會顯示丈夫或妻子的信用,如果有不良記錄會影響一個家庭,比如老公信用記錄不良,那麼老婆按揭貸款也會遭拒。


Ⅲ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規定,自不良行為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規定,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是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內,信息主體可以對不良信息作出說明,徵信機構應當予以記載。
信息提供者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當事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不良信息除外。
個人徵信報告內容:
1、以識別個人身份以及反映個人家庭、職業等情況的個人基本信息;
2、個人與金融機構或者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機構發生信貸關系而形成的個人信貸信息;
3、個人與商業機構、公用事業服務機構發生賒購關系而形成的個人賒購、繳費信息;
4、行政機關、行政事務執行機構、司法機關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形成的與個人信用相關的公共記錄信息;
5、其他與個人信用有關的信息。
影響個人徵信的因素:
1、貸款中曾有逾期還款現象;
2、信用卡透支後未按約定期限和應還款額度還款等。
法律法規
《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 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內,信息主體可以對不良信息作出說明,徵信機構應當予以記載。第十七條 信息主體可以向徵信機構查詢自身信息。個人信息主體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第十五條 信息提供者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不良信息除外。

Ⅳ 不良信息是指對信息主體信用狀況構成負面

不良信息,是指對信息主體信用狀況構成負面影響的下列信息:
1、信息主體在借貸、賒購、擔保、租賃、保險、使用信用卡等活動中未按照合同履行義務的信息;
2、對信息主體的行政處罰信息;
3、人民法院判決或者裁定信息主體履行義務以及強制執行的信息;
4、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不良信息。
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被限定為5年,超過5年將被刪除;同時,個人可以每年免費兩次向徵信機構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對於錯誤、遺漏信息可以行使異議權和申訴權。
法律依據
《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三十八條 徵信機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運行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派出機構責令限期改正,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給信息主體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竊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獲取信息;
(二)採集禁止採集的個人信息或者未經同意採集個人信息;
(三)違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四)因過失泄露信息;
(五)逾期不刪除個人不良信息;
(六)未按照規定對異議信息進行核查和處理;
(七)拒絕、阻礙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派出機構檢查、調查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文件、資料;
(八)違反徵信業務規則,侵害信息主體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的徵信機構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吊銷其個人徵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第四十一條 信息提供者違反本條例規定,向徵信機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提供非依法公開的個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派出機構對單位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Ⅳ 徵信對個人不良信息保存幾年

按照國家頒布的《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16條規定: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

從該條款規定,我們可以看到,要想自己的不良信用記錄自動消除,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必須把之前的欠款及罰息全部還清;二是還清之後開始計算時間,從結清之日開始算起,5年之後才會消除。也就是說如果你這筆逾期沒有結清,那麼無論多久它都會永遠掛賬在你的個人徵信報告上,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在五年後消失。

拓展資料

可以消除不良記錄?

相信不少人在網上看到過各類所謂的可以幫你消除不良徵信記錄的廣告,對於一些急於貸款買房的人可能就會輕信,但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一切所謂的可以消除不良徵信記錄的,全部都是騙子。個人的不良信用記錄就是商業銀行都沒有許可權更改,目前全國唯一可以更改不良信用記錄的只有人行。

如果是因為商業銀行的原因導致出現個人徵信記錄不良,應該由上報不良記錄的商業銀行寫一份書面申請說明,並加蓋單位公章提交給當地的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復核,一切無誤的話,人行再手工刪除該筆不良信用記錄,所以說普通人根本無法去更改你的記錄,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導致被騙!



Ⅵ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規定不良幾年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為5年。不良信用信息到期的,徵信機構應當刪除,作為樣本數據的,應當進行去標識化處理,移入非生產資料庫保存,確保個人信用信息不被直接或間接識別。稱信用信息,是指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於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人和企業的身份、地址、交通、通信、債務、財產、支付、消費、生產經營、履行法定義務等信息,以及基於前述信息對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形成的分析、評價類信息。
《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二條
在中國境內從事徵信業務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徵信業務,是指對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的信用信息和個人的信用信息進行採集、整理、保存、加工,並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動。
國家設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進行信息的採集、整理、保存、加工和提供,適用本條例第五章規定。
國家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為履行職責進行的企業和個人信息的採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公布,不適用本條例。

Ⅶ 個人徵信不良記錄如何消除

如何清除不良徵信記錄?
1、及時還款
對於逾期還款造成的不良徵信記錄。不論是信用卡、房貸車貸還是網路貸款,及時還款。不少人在辦理貸款時被拒,就是因為逾期次數過多。
2、用存款補救
因信用卡逾期時間過長,造成的徵信不良,可以每月往卡中存入一元,使卡處於持續變化的狀態,兩年後,央行提取信息時之前的不良信息會被新的紀錄所覆蓋。
3、主動聯系銀行
很多人的逾期並非故意不還,而是在最後還款日時忘記還款。要第一時間聯系銀行或貸款平台,說明情況,並及時還清借款。
對於因金融機構或者央行徵信系統記錄錯誤,造成的不良徵信記錄,及時溝通,向銀行提出異議申請。
3、及時清理呆賬
呆賬是指已過償付期限,經催討尚不能收回,或者聯系不到當事人導致不能收回,長期處於呆滯狀態,可能成為壞賬的應收款項。
呆賬是一種嚴重失信表現。個人徵信如果出現呆賬,將被記為嚴重逾期,基本與貸款、信用卡無緣。因此要格外關注呆賬,及時清理。
4、等待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給予刪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內,信息主體可以對不良信息作出說明,徵信機構應當予以記載。」
在不良記錄發生以後,還清欠款,維持良好徵信記錄,5年後不良記錄會自動清除。

Ⅷ 徵信管理條例不良信息保存期限

徵信管理條例不良信息保存期限為不超過5年。
規定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的目的,在於促使個人改正並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期限過長,信息主體信用重建的成本過高;期限太短,對信息主體的約束力不夠。
個人徵信業務規則,包括:除依法公開的個人信息外,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同意不得採集;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的,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他人向徵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徵信機構不得違反規定提供個人信息。
此外,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和限制徵信機構採集的個人信息,包括:禁止採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徵信機構不得採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但徵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並取得其書面同意採集的除外。
個人對本人信息享有查詢、異議和投訴等權利。個人對違反相關規定,侵犯自己合法權利的行為,還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 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內,信息主體可以對不良信息作出說明,徵信機構應當予以記載。
第十九條 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採用格式合同條款取得個人信息主體同意的,應當在合同中作出足以引起信息主體注意的提示,並按照信息主體的要求作出明確說明。

Ⅸ 徵信對個人不良信息保存幾年

5年
規定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的目的,在於促使個人改正並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期限過長,信息主體信用重建的成本過高;期限太短,對信息主體的約束力不夠。國際上一般都對個人的不良信息設定了保存時限,但期限並不相同。如英國規定保留6年;韓國規定保留5年
拓展資料:
徵信
徵信是各家銀行將各自掌握的關於個人的信用信息交給一個專門的機構匯總,由這個專門的機構給個人建立一個「信用檔案」(即個人信用報告),再提供給各家銀行使用。這種銀行之間通過第三方機構共享信用信息的活動就是徵信。
為的是提高效率,節省時間,快點辦事。有了徵信機構的介入,有了信用報告,個人再向銀行借錢時,銀行信貸員徵得本人同意後,可以查查個人的信用報告,再花點時間重點核實一些問題,便會很快告訴個人銀行是否提供給本人借款。銀行省事,個人省心。
在《徵信業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時,有不少公眾意見和專家提出,應當對不良信息設定一定的保存期限,且期限不宜太長。在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並借鑒國際慣例,《徵信業管理條例》將不良信息的保存時限設定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刪除。
徵信不良有什麼影響
1、無法申請貸款
也許有人覺得這沒什麼關系,可是無論是貸款創業、日常消費、資金周轉都無法進行,連申請房貸、車貸、網貸都會被拒之門外。
2、不能再辦理信用卡
信用卡的作用性不言而喻,信用卡的優惠更多,比如招行每周三的美食五折,就是實打實的優惠。一旦你徵信有不良,在各家銀行都是一樣,因為各個銀行能查到你的徵信記錄。
3、嚴重會影響個人生活
如果個人信用記錄是黑名單的話,比如存在惡意拖欠銀行貸款不還,被銀行起訴。將導致借款人不能乘坐飛機、無法入住星級酒店、子女就學等等。
4、未來對另一半有影響
據說新版徵信不僅會顯示個人信用記錄,還會顯示丈夫或妻子的信用,如果有不良記錄會影響一個家庭,比如老公信用記錄不良,那麼老婆按揭貸款也會遭拒。

熱點內容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