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規章確保
A. 制定和修改規章制度時應該注意哪些法律上的問題
用人單位在制訂和修改規章制度時應緊密結合用人單位自身情況並嚴格依內法進行,應做到容合法、合理、有效。由於用人單位的情況各異,在此只對制訂和修改規章制度時應注意的法律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規章制度的內容應合法和合理。 (2)規章制度應當經過民主程序制定。第一步是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第二步是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一般來說,用人單位建立了工會的,與工會協商確定;沒有建立工會的,與職工代表協商確定。用人單位一定要做到先民主,後集中。 (3)規章制度應進行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規章制度沒有告知誰,對該勞動者就不產生法律效力。 (4)規章制度應及時修改、補充和完善。許多用人單位將規章制度制定好以後便萬事大吉,但實際情況是現行法律不斷推陳出新,制訂當時屬合法的內容可能現在已不合法。因此用人單位應當自行或委託有關專家對已有的規章制度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及時修改、補充相關內容,完善自己的規章制度。 (吳聖奎)
B. 如何梳理修訂新的規章制度,遇上這樣的情況如何更多的處理
有
詳細計劃如下:
管理制度梳理工作計劃書
目標
一個公司就好比是一台機器,最高管理者就是這部機器的操作員。一台好的機器,只要按一下開關,機器就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完成工作並達成目標,操作員只需要靜靜的等待。如果機器不能順利運行,需要操作員整天忙於更換零件和維修,那麼,這個機器本身就有問題。
中高層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不是解決不斷出現的異常或者緊急的問題,其主要工作應該是預防異常和緊急問題的發生。這就需要建立完整、科學的體系和制度,並運行之。
受韓偉副總經理委託,對山東吉威醫療製品有限公司管理制度進行梳理,最終形成一套可以行之有效的科學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我們此次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為「機器」編寫基礎的「自動化程序」。
行動計劃
將按照下列時間表完成此項工作:
管理制度
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分為三級文件:管理通則、管理規定和管理條例。
第一級 管理通則。
該通則根據公司章程制定將包括下列內容:
1) 總則
2) 管理規定的內容和范圍
3) 管理規定與質量管理體系的關系
4) 管理規定的制定許可權(包括起草、審核、批准和公布)
5) 管理規定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審核、批准和公布)
6) 管理規定的解釋
7) 管理條例的制定許可權(包括起草、審核、批准和公布)
8) 管理條例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審核、批准和公布)
9) 管理條例的解釋
總經辦負責編寫初稿。
第二級 管理規定。
這是管理制度的主體部分,按照全面、統一、簡潔的原則編寫。這些文件將保持一定的穩定性,每年進行評價並修改。管理規定應該包括下列具體的內容:
1. 授權管理規定
1) 授權的目的;
2) 授權的范圍和程度;
3) 授權人與被授權人的職責;
4) 授權程序;
5) 許可權明細表(銷售費用、銷售政策、差旅、固定資產、研發、臨床、人力資源、合同、接待、付款、預算);
6) 中止或終止授權。
總經辦負責編寫初稿。
2. 晉升管理規定
1) 級別分類:管理級別、技術級別、業務級別
2) 管理級別的設置和對應的要求;
3) 技術級別的設置和對應的要求;
4) 業務級別的設置和對應的要求;
5) 各級別對應的分數,對於工資;
6) 根據績效確定表現,同時評價潛能,花旗銀行人才九方格;
7) 級別調整的情形,包括升級和降級;
8) 級別調整的程序;
9) 破格晉升的程序與條件;
10) 級別調整的後果。
人力資源部負責編寫初稿。
3. 薪酬管理規定
1) 工資的結構;
2) 級別與工資的關系,根據級別得分×基準分數;
3) 工資的計算與發放;
4) 補貼的確定與發放;
5) 加班工資的計算與發放;
6) 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計算與發放;
7) 年終獎的計算與發放;
8) 薪資調整的情形和程序;
9) 其它的福利待遇,勞保用品等。
特別說明:應在工資確定和調整過程中體現直接主管的權重,只有樹立一線主管的權威才能確保執行力,確保下級的服從。人力資源部編寫初稿。
4. 出勤和休假管理規定
1) 工時制;
2) 打卡和考勤記錄;
3) 遲到、早退、曠工的定義;
4) 外出登記;
5) 請假的程序;
6) 年休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7) 事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8) 病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9) 婚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0) 產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1) 護理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2) 哺乳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3) 計劃生育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4) 喪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5) 考試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6) 工傷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7) 加班的申請和批准。
人力資源部編寫初稿。
5. 人力資源管理規定
1) 招聘,申請、公開招聘和內部招聘;
2) 錄用,筆試程序、面試程序、面試人選、批准;
3) 入職;
4) 體檢;
5) 試用期,期限、考核和轉正;
6) 員工檔案管理,勞動合同;
7) 崗位調動;
8) 待崗、晉升、降級、辭職和開除,引用晉升管理規定;
9) 培訓;
10) 績效考核,引用SOP-01-068-02。
人力資源部編寫初稿。
6. 預算管理規定
1) 預算管理的基本任務;
2) 預算主要項目和定義;
3) 預算管理職責分工,由總經理、各分管副總經理、各部門負責人;
4) 預算編報,編制依據、編制原則、編制時間和程序;
5) 審批程序,審批流程、責任人和時間;
6) 預算管理的原則;
7) 利潤表預算,銷售預算、生產預算、供應預算、成本費用預算以及利潤預算;
8) 投資預算,突出董事會的審批;
9) 固定資產預算;
10) 資金需求及現金流量預算;
11) 預算執行分析,月報、季度總結、流程;
12) 預算調整,時間、幅度和流程。
由財務部編寫初稿。
7. 報銷管理規定
1) 程序,流程和時間限制;
2) 銷售部門報銷流程;
3) 原始憑證的要求;
4) 如何填寫表單;
5) 現金結算的注意事項;
6) 差旅費報銷;
7) 虛假報銷,調查、處罰和執行。
由財務部編寫初稿。
8. 合同管理規定
1) 適用范圍;
2) 職責;
3) 合同分類管理,1類是與勞動和勞務有關的合同、2類是與產品銷售有關的合同、3類是與采購有關的合同、4類是重大合同、5類是其他合同。
4) 合同起草,啟動程序、時間和其他要求;
5) 合同審核,啟動程序、時間和具體要求;
6) 合同批准,批准人、用章;
7) 違約事件處理,調查、處理和處罰;
8) 合同資料的管理和存檔。
由總經辦編寫初稿。
9. 出差管理規定
1) 出差的定義;
2) 出差的申請與批准;
3) 境內出差城市類別的劃分;
4) 境內出差不同級別對應的交通和食宿標准;
5) 境外出差城市類別的劃分;
6) 境外出差不同級別對應的交通和食宿標准;
7) 差旅費用的報銷,應按照報銷管理規定辦理;
8) 出差期間的紀律。
人力資源部編寫初稿。
10. 計算機和網路管理規定
將質量管理體系中有關《電子郵箱使用管理規程》、《計算機網路維修維護管理規程》、《吉威公司網站管理規程》進行合並簡化,將有關電腦、網路和軟體使用、維護、維修的基本要求進行清晰的描述。
綜合信息部編寫初稿。
11. 消防管理規定
法規有關消防要求的全部內容,可參照《消防應急救援、疏散管理規程SOP-01-107-02》編寫。行政部編寫初稿。
12. 日常管理規定:
1) 著裝,儀表、染發、化妝,日常行為;
2) 禁煙;
3) 車輛使用;
4) 辦公設備(包括電腦)和耗材使用;
5) 會議;
6) 酒店和訂票;
7) 接待、參觀;
8) 郵件包裹收發;
9) 餐廳;
10) 宿舍;
11) 鑰匙,包括電子鑰匙;
12) 衛生;
13) 綠化;
14) 保衛;
15) 外來人員登記。
行政部編寫初稿。
13. 保密管理規定
1) 職責許可權;
2) 保密范圍;
3) 密級劃分;
4) 保密措施,對內對外;
5) 泄密事件處理,調查和處罰;
總經辦編寫初稿。
14. 獎懲管理規定
1) 獎勵的分級和具體獎勵措施
a) 表揚
b) 嘉獎
c) 記功
d) 記大功
2) 獎勵的情形
3) 獎勵的程序,發起、調查、批准、公告和執行。
4) 獎勵的分級和具體處罰措施
a) 警告
b) 嚴重警告
c) 記過
d) 記大過
e) 降薪降級
f)除名
g) 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5) 處罰的情形,舉報、調查、申訴、批准、公告和執行。處罰程序更嚴格。
6)
處罰的程序。
總經辦編寫初稿。
第三級 管理條例
根據通則的規定,在不違反管理規定的前提下,由各部門制定經審批後公布執行。該部分文件數量較多,變動頻繁。此次制度梳理不創制此類文件。
廢止文件
組織機構管理制度開始實施後,下列文件將從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廢止,為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瘦身。
。在和三茅hr網站的hr大牛們討論總結來的,分享了!
C. 如何完善修改企業規章制度
完善修改企業規章制度需要經過以下幾步:
A、成立項目小組,比如公司領導、企管部、人力資源部、各部門文員等
B、診斷、調研:通過訪談、資料研究等發現企業規章制度存在的問題,如制度缺失、制度流程不合適需要修訂等
C、分工、統一要求,比如格式規范等
D、各責任人根據分工進行修訂,需要新增的新增,需要改善流程的改善流程等
E、組織討論,對於初步制定/修訂的制度進行評審,根據評審意見進行再次修訂
F、制度宣貫、征詢意見、試運行
D. 如何完善修改企業規章制度的程序
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需要嚴格的程序,企業規章制度的修改與完善,也應當需要嚴格的程序,否則,修改完善的規章制度不具有約束力,就會不能被法庭或仲裁庭採納。 用人單位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使企業發展的需要,用人單位指定的規章制度,要進行及時的修改、補充,不能制定好後就不管不問了,根據十佳情況,依法進行修改,在修改時,可以採取如下策略: 1、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要求,需要修改企業規章制度時,向所有的員工發出書面通知,附上企業的規章制度,請員工閱讀並提出意見或討論建議,同時簽字確認。 2、對於職工提出的方案,並非所有方案企業都要同意,企業仍舊可以與職工進行平等協商 3、對於有些修改意見,如果大多數職工同意修改,其中一部分職工不同意修改,職工之間存在分歧,並且該企業沒有職工代表大會的情況下,或者更甚者沒有工會的情況下,企業如何修改完善規章制度,新的勞動合同法並沒有給出明確答復,屬於空白。因此,對於企業的規章制度,一定需要所有員工簽字認可,否則,將面臨不符合全體員工平等協商確定的必備要件。 4、對於新入職的員工,可以在新員工入職培訓時,發放企業規章制度,要求員工閱讀並提出意見或者建議,同時,簽字確認。 5、對於員工所提出的建議或則意見,不論企業是否接受,都應當給與書面答復並形成書面紀錄。 6、如果企業有必要進行對企業規章制度的修改,就要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程序制定完善。 7、對於部分規章制度,企業可以印刷成冊,在最後一頁上面明確寫明,該頁碼是本規章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業職工在月都後,將該頁碼撕下來,企業予以保存,作為職工收到並閱讀的證據。 有些企業的老總看到這里就會說,太復雜了,但是沒有辦法,否則,就會承擔敗訴責任。
E. 如何確保企業規章制度的合法,合理
在企業規章制度法律地位的問題中, 合法性的認定比較容易些, 可以從制訂、執行等環節來判別。 比較復雜的是合理性, 難的是如何把握合理與不合理之間的「度」。 相對來說, 在企業規章制度法律地位的問題中, 合法性的認定比較容易些, 可以從制訂、執行等環節來判別。 比較復雜的是合理性, 難的是如何把握合理與不合理之間的「度」。 比如什麼叫:「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 什麼叫「嚴重失職, 營私舞弊」 ?怎樣的情況叫「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 法律法規不可能詳細作規定, 因為現實生活中問題太復雜, 不可能面面俱到, 像《刑法》 那樣有細致的規定。 這就有一個被大多數人認同的問題, 這個規章制度被一個企業的大多數職工認同了, 那麼就是合理的, 如果大多數人認為不合理, 那麼這個規定就有問題了。 比如有些企業絕對不允許吸煙, 這是大多數人認同的, 誰違反被解除合同, 這是「以身試法」。 還有些工作崗位是不允許值班的人離開一分鍾的, 如果離開了就可能產生無法挽回的後果, 對這些崗位規定擅自離開要解除合同, 也不能說不合理。 在上海日化公司曾經發生過一件引起很大爭議的解除合同的事例。 有一個平時表現很好的職工, 還是一個先進工作者, 他在不允許吸煙的場合吸了一支煙, 這就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 而規章制度規定在廠區內吸煙要解除合同, 因為日化企業發生火災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雖然這個職工是個優秀的工人, 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可以網開一面, 但公司並沒有讓步,而是堅持按規章制度解除合同。 你說這個做法是不是不合法不合理? 所以不可能有統一的標准。 但是, 在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問題上, 必須強調兩個程序。 第一是產生、 制訂的民主監督程序。 企業在制訂有關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後, 必須經過職工代表會議或職工會議的通過。 第二是要重視工會在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時的監督作用。《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 規定:「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職工勞動合同時, 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 工會認為用人單位違反法律、 法規和有關合同, 要求重新研究處理時, 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 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從這些規定中我們知道, 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 事先徵求工會的意見, 是必須的程序, 沒有這個程序, 就是違法, 就是無效的。 在實施規章制度前, 還應當有一個必須的程序, 那就是「告知」。 企業制訂了規章制度,也通過了民主程序, 但如果不通過一定有效的告知程序, 她的合法性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實踐中也確實有這種情況, 規章制度制定後, 鎖進領導的抽屜, 大部分職工都不知曉, 用職工並不知曉的規定來處罰職工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不知者不罪」。 現在有不少企業的規章制度是「寫在紙上, 貼在牆上, 風一吹落在地上」。 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在制訂中有工會的民主監督程序, 又有有效的告知程序, 被大多數職工認可了, 大家都知道什麼是違反規章制度的, 違反了要受到什麼處罰, 那麼就不大會越這個「雷池」。 如何念好「緊箍咒」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法規處副處長趙建德: 與其他事物一樣, 規章制度的合理與不合理, 也是相對的, 沒有絕對的, 如果要求所有規章制度都需全體職工的同意, 那麼沒有一項規章制度能建立。 因此, 在規章制度問題上不可能採取「一票否決制」。 如果你認為完全不能接受, 那麼只 能離開這家企業。 規章制度是企業所用職工的行為規范, 是企業的「法律」, 應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據我了解, 企業職工對規章制度的較多意見表現在執行過程中的不公正, 就是對違反規章制度職工處理的標准並不一致, 管理者在實施規章制度時帶有非常大的人為的因素, 這就造成職工對規章制度的反感和不認同。 上海市第一中級法院審判員郭文龍: 規章制度是企業的行為規范, 是為了規范生產的工藝流程、 操作、 經營以及工資分配等。 從法律角度看, 只要企業的規章制度不違反禁止性規定, 它的法律效應要高與任意性規范。 所以在處理勞動爭議中是非常看重企業的規章制度的, 當然要合乎產生、 執行的程序。 在司法實踐中, 有關規章制度爭議涉及比較多的是任意改變職工的工資。 有些企業對銷售人員的分配採用底薪加銷售提成形式, 而且底薪往往很小, 銷售人員的主要收入是提成。 為了打開市場, 企業可能把銷售提成訂得很高, 當真的要發放時, 企業會感到開銷過大, 就想方設法降低提成比例。 企業規章制度雖然是由企業單方制訂的, 但如果與勞動合同聯系在一起, 就成為勞動合同的組成部分, 如果勞動合同沒有特別的約定, 要修改這些規章制度, 則應當按勞動合同的變更的規定來處理。
F. 如何完善企業規章制度,企業規章制度建立注意什麼問題
1.目前規章制度、存在問題主要是:(1)滯後:過去的慣用作法;有新規定,但未及時修改、變更和完善對過去的規章制度;(2)不合法:內容不合法;制定程序不合法;如醫療期停發工資等;(3)約定缺乏技巧,不能適應變化。沒有用足用好法定的權利,如終止條件違約責任、竟業禁止等;缺乏量化細化的考核、獎懲標准,制度不完善;如請假、勞動紀律、獎懲、解除條件等是引發爭議的重要原因。一些約定難以操作。本案例中勞動不合法。 2.第一,確保規章制度的有效性;第二,規章制度的實用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注意制定一些強行性的規章制度;第四,規章制度不要規定本應在中規定的事項;第五,符合法定程序。 3.規章制度措辭要准確、條款要嚴謹,並注意及時更新;處理員工要以事實為根據,預先准備好證據;依法保護權益,增強仲裁時效意識。
G. 為什麼企業規章制度要及時修訂
及時修訂企業規章制度有助於規范化管理企業,規范化管理是企業一項需要持續改進的工作,它是企業各項工作正常有效開展的基礎,是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有力保障。規范化管理同時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作質量,降低業務運作風險的重要管理手段,缺少規范管理的企業其經營管理工作必將一盤散沙。及時修訂企業規章制度是提高公司規范化管理水平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