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舊條例對照

新舊條例對照

發布時間: 2022-05-27 01:37:32

Ⅰ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新舊對比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條例》在《土地管理法》制度框架下,聚焦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重點問題,強化對耕地的保護,針對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以及「合村並居」中違背農民意願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制度邊界,強化法律責任
現《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改情況逐條對比,幫助理解《條例》修訂情況。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新舊對比)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條例。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章 國土空間規劃
第二條 國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土地開發、保護、建設活動應當堅持規劃先行。經依法批準的國土空間規劃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已經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不再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前,經依法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繼續執行。
第三條 國土空間規劃應當細化落實國家發展規劃提出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要求,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
國土空間規劃應當包括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和規劃用地布局、結構、用途管制要求等內容,明確耕地保有量、建設用地規模、禁止開墾的范圍等要求,統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用地布局,綜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間,合理確定並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保障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第二章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二條 下列土地屬於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
(一)城市市區的土地;
(二)農村和城市郊區中已經依法沒收、徵收、征購為國有的土地;
(三)國家依法徵收的土地;
(四)依法不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灘塗及其他土地;
(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轉為城鎮居民的,原屬於其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
(六)因國家組織移民、自然災害等原因,農民成建制地集體遷移後不再使用的原屬於遷移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三條 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土地登記內容和土地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
土地登記資料可以公開查詢。
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塗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市轄區內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統一登記。
第五條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使用權。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登記發證,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登記發證辦法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制定。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負責保護管理。

Ⅱ 契稅法新舊對照表

新舊契稅法對照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2020 年 8 月 11 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1997 年 4 月 23 日國務院令第 224 號發布)

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契稅。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契稅。

第二條 本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一)土地使用權出讓;(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互換;(三)房屋買賣、贈與、互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

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徵收契稅。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三)房屋買賣;(四)房屋贈與;(五)房屋交換。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

第三條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稅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 3 — 5%. 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四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幣以及實物、其他經濟利益對應的價款;

(二)土地使用權互換、房屋互換,為所互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三)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以及其他沒有價格的轉移土地、房屋權屬行為,為稅務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依法核定的價格。

納稅人申報的成交價格、互換價格差額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核定。

第四條 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第五條契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

第五條 契稅應納稅額,依照本條例第三條規定的稅率和第四條規定的計稅依據計算徵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 = 計稅依據 × 稅率 應納稅額以人民幣計算。轉移土地、房屋權屬以外匯結算的,按照納稅義務發生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率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軍事設施;

(二)非營利性的學校、醫療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養老、救助;

(三)承受荒山、荒地、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

(四)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之間變更土地、房屋權屬;

(五)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六)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災後重建等情形可以規定免徵或者減征契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決定對下列情形免徵或者減征契稅:

(一)因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收、徵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二)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權屬。

前款規定的免徵或者減征契稅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徵契稅:(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二)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准予減征或者免徵;(四)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

第八條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屬於本法第六條規定的免徵、減征契稅情形的,應當繳納已經免徵、減征的稅款。

第七條 經批准減征、免徵契稅的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不再屬於本條例第六條規定的減征、免徵契稅范圍的,應當補繳已經減征、免徵的稅款。

第九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第八條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第十條納稅人應當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手續前申報繳納契稅。

第九條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 10 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第十一條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稅務機關應當開具契稅完稅憑證。納稅人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查驗契稅完稅、減免稅憑證或者有關信息。未按照規定繳納契稅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

第十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契稅徵收機關應當向納稅人開具契稅完稅憑證。

第十一條 納稅人應當持契稅完稅憑證和其他規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納稅人未出具契稅完稅憑證的,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二條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前,權屬轉移合同、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納稅人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已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應當依法辦理。


第十三條稅務機關應當與相關部門建立契稅涉稅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機制。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民政、公安等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向稅務機關提供與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有關的信息,協助稅務機關加強契稅徵收管理。

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稅收徵收管理過程中知悉的納稅人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十四條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徵收管理。

第十二條 契稅徵收機關為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向契稅徵收機關提供有關資料,並協助契稅徵收機關依法徵收契稅。

第十五條納稅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第十三條 契稅的徵收管理,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財政部根據本條例制定細則。

第十六條本法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1997 年 7 月 7 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第十五條 本條例自 199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Ⅲ 解放軍新舊條令對照(內務\隊列\紀律)

內務條令網上已經有全文公布了,紀律條令沒看到,隊列條令好像上一個版本就沒有公布過

Ⅳ 新《旅行社條例》與96年《旅行社管理條例》的差別

《條例》新舊對比分析
(一)類別劃分調整
1985年,《旅行社管理暫行條例》劃分為一類、二類、三類旅行社;
1996年,《旅行社管理條例》劃分為國際旅行社、國內旅行社;
2009年,《旅行社條例》取消旅行社類別劃分,今後旅行社只有業務劃分而沒有類別劃分。
(二)審批許可權調整
1996年,申請設立國際旅行社,由省級旅遊部門審查同意後,報國家旅遊局審核批准。申請設立國內旅行社,向所在地省級旅遊部門申請批准。
2009年,申請設立旅行社,經營國內和入境旅遊業務的,向所在地省級或其委託設區的市級旅遊部門提出申請。
申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向國家旅遊局或其委託的省級旅遊部門提出申請。
(三)市場准入條件
注冊資本金的變化
1985年,一類、二類、三類旅行社分別為:50萬元人民幣、25萬元人民幣、3萬元人民幣;
1996年,國際旅行社不少於150萬元人民幣,國內旅行社不少於30萬元人民幣;
2009年,旅行社不少於30萬元人民幣。
不少於≠等於
(四)分支機構設立
1996年,旅行社每年接待旅遊者10萬人次以上的,可以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社;
國際社每設立一個分社,應當增加註冊資本75萬元,增繳質量保證金30萬元;國內社每設立一個分社,應當增加註冊資本15萬元,增繳質量保證金5萬元;
同城只能設門市部,分社跨地域。
由審批改為備案!
2009年,取消接待旅遊者人次的限制;
旅行社每設立一個經營國內旅遊業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的分社,應當向其質量保證金賬戶增存5萬元;每設立一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分社,應當向其質量保證金賬戶增存30萬元;
旅行社分社分社的設立不受地域限制;
旅行社設立分社,在當地工商部門辦理登記後,3個工作日內向設立地旅遊部門備案。
(五)質量保證金數額
1995年,一類旅行社60萬元,二類旅行社30萬元萬元,三類旅行社10萬元;
1996年,國際旅行社60萬元,國內旅行社10萬元;
2002年,經營出境游業務的旅行社160萬元;
2009年,旅行社20萬元,經營出境游業務的旅行社140萬元,可憑銀行擔保,3年無過錯退50%。
(六)旅行社的經營
1996年,10條內容對經營、合同、投訴等作出了一般性規定;
2009年,內容進行了全面調整,共有17條,對「零負團費」作出了禁止性規定,細化了合同、權利和義務,這也是本次修訂的重點;
核心內容將在下一部分中介紹。
(七)旅行社的年檢
1996年,旅遊部門對旅行社每年進行一次年度檢查,提交年檢報告書、資產狀況表、財務報表以及其他有關文件、材料;
2009年,取消對旅行社的年檢,規定旅行社及其分社應當接受旅遊部門對其旅遊合同、服務質量、旅遊安全、財務賬簿等情況的監督檢查,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旅遊部門報送經營和財務信息等統計資料。
(八)監督管理
1996年,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旅行社和外國旅行社常駐機構的監督管理,維護旅遊市場秩序;
2009年,旅遊、工商、價格、商務、外匯等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旅行社的監督管理,發現違法行為,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對旅行社誠信記錄、旅遊者申訴信息進行公告。
(九)法律責任
1996年,責令停業期限為15至30天,對旅行社的罰款最高額度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
2009年,責令停業期限為1至3個月,對旅行社的罰款最高額度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
增加了對導游和領隊的處罰,額度為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
對旅行社承包、掛靠作出了禁止性規定。

Ⅳ 2019工傷保險條例的新舊對比

保險小抄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襲可在線答疑。

新舊法適用問題,《工傷保險條例》有明確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六十七條本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條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Ⅵ 新修訂的共產黨員紀律處分條例 與舊版有何不同

從新修訂的條例上看,它和之前的條例比起來有三個區別:

區別一:紀法分開

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黨紀嚴於法律。條例修訂: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區別二:劃定紅線:強調追責,明確6類「負面清單」

條例修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區別三:十八大以來成果制度化:方向精準,體現從嚴治黨常態化

條例修訂: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6)新舊條例對照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簡稱:紀律處分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黨內法規。《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制定,旨在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條例》共142條,與2015年《條例》相比,新增11條,修改65條,整合了2條,對黨員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條例。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該條例被不少黨建專家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全、最嚴黨紀」。

Ⅶ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新舊對比有哪些異同

從條例上看,它和之前的條例比起來有三個特點:
一是紀法分開: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黨紀嚴於法律。條例修訂: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二是劃定紅線:強調追責,明確6類「負面清單」。條例修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三是十八大以來成果制度化:方向精準,體現從嚴治黨常態化。條例修訂: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Ⅷ 收入會計准則修訂 都有哪些變化 附新舊准則對比

  • 修訂之後變化如下:

1、將現行收入和建造合同兩項准則納入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型。

新收入准則要求採用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型來規范所有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產生的收入,並且就「在某一時段內」還是「在某一時點」確認收入提供具體指引。

2、以控制權轉移替代風險報酬轉移作為收入確認時點的判斷標准。

新收入准則打破商品和勞務的界限,要求企業在履行合同中的履約義務,即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或服務)控制權時確認收入,從而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反映企業的收入確認過程。

3、對於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會計處理提供更明確的指引。

新收入准則要求企業在合同開始日對合同進行評估,識別合同所包含的各單項履約義務,按照各單項履約義務所承諾商品(或服務)的單獨售價的相對比例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各單項履約義務。

4、對於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項)的收入確認和計量給出了明確規定。

新收入准則對於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項)的收入確認和計量給出了明確規定。這些規定將有助於更好的指導實務操作,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 新舊准則的對比如下圖: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