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物權法規定
❶ 根據物權法規定,下列權利中不能設定權利質押的是
C房屋所有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二十三條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權利可以出質:
(一)匯票、支票、本票;
(二)債券、存款單;
(三)倉單、提單;
(四)可以轉讓的基金份額、股權;
(五)可以轉讓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
(六)應收賬款;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出質的其他財產權利。
(1)根據物權法規定擴展閱讀:
一、以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權利憑證交付質權人時設立;沒有權利憑證的,質權自有關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二、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的兌現日期或者提貨日期先於主債權到期的,質權人可以兌現或者提貨,並與出質人協議將兌現的價款或者提取的貨物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三、以基金份額、股權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以基金份額、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登記的股權出質的,質權自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以其他股權出質的,質權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基金份額、股權出質後,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出質人轉讓基金份額、股權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四、以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有關主管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出質後,出質人不得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出質人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出質的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五、以應收賬款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信貸徵信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應收賬款出質後,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出質人轉讓應收賬款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❷ 物權法的規定內容有哪些
物權法主要內容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物權的保護;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相鄰關系,共有,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質權,留置權;佔有。物權法廢止後,被民法典替代。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百零五條
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二百零七條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❸ 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擔保物權包括
C 分 析: 根據抄我國民法通則、襲物權法、擔保法等法律的規定 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 ①③④正確 選C;生命健康權是人身權 不是財產權。 考點 分析: 試題屬性 題型: 難度: 考核: 年級
❹ 根據物權法規定,怎麼證明東西是你的
我國物權法將物分為兩類,一類是動產,一類是不動產,在講貓和畫先救誰的時候提到過,除了物理上挪不動的土地、房屋等叫不動產,其餘的都叫動產,對應就是動產物權和不動產物權。
但如果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你的東西是他的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通常都會配以收據、發票、文書等證明權利,但如果全靠一張嘴說的話,那東西得在他手裡才行,動產的基本原則是在誰手裡,誰佔有使用該物品,誰推定這個人享有物權。
不同的是車輛、船舶、航空器,它們作為特殊動產,你開著還不行,還得具有在對應部門的物權登記,車本上是誰,車就是誰的。
不動產沒法攥在手裡,房屋還好能住在裡面,但土地這些不能老看著呀,所以物權法規定了不動產登記制度,登記是誰的名字,這塊地、這房屋就是誰的。所以在買賣房屋過程中,交房是重要的一環,但過戶更為重要。
攥在手裡、政府登記時證明物權的基本模式,如果能提供相應的合同和收據,也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所以千萬記得保留錯有的過程性文件,以免遇上有一天要證明——我的是我的。
❺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哪些財產不得抵押
第一百八十四條下列財產不得抵押:
1.土地所有權;
2.耕地、宅基地、自留回地、自留山等集體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3.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
4.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❻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業主有哪些權利,履行哪些業務
第六章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第七十條 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七十一條 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二條 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並轉讓。
第七十三條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第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第七十五條 業主可以設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
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
第七十六條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籌集和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決定前款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第七十七條 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第八十三條 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❼ 根據物權法規定,物權的保護方式有哪幾種
1、因物權的歸屬和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2、被無權佔有人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不能返還原物或者返還原物後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3、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損毀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或恢復原狀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4、妨礙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5、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消除危險。
6、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上述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並適用。
(7)根據物權法規定擴展閱讀
物權取得
一、取得原因
1、法律行為.這是物權取得的最常見的原因,如買賣、互易、贈與、遺贈以及通過物的所有人與其他人的設定行為為他人設定抵押權、質權等他物權.
2、由於法律行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物權,主要有:
(1)因取得時效取得物權;
(2)因公用徵收或沒收而取得物權;
(3)因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取得所有權;
(4)因附合、混合或加工取得物權;
(5)因繼承取得物權;
(6)因法律的規定而取得物權;
(7)孳息的所有權取得。
二、物權消滅的原因
1、法律行為.這又包括拋棄合同以及撤銷權的行使.拋棄就是單方消滅物權的行為;合同則是雙方約定物權存續期限或物權消滅的意思表示;行使撤銷權來消滅物權主要是在合同規定中,行使撤銷合同的權利,從而使用權合同規定的物權歸於消滅.
2、由於法律行為以外的原因而消滅物權,主要有:標的物的滅失;物權的法定期限的屆滿;還有因兩主體之間的關系而產生的某種他物權,兩主體混同後,此種物權即歸於消滅.
❽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哪些財產不得抵押
第一百八十四條下列財產不得抵押:
1.土地所有權;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3.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
4.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❾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下列哪一類權利不能設定權利質權
C:房屋所有權。
《物權法》第223條規定,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回權利可以出質:
(一答)匯票、支票、本票;
(二)債券、存款單;
(三)倉單、提單;
(四)可以轉讓的基金份額、股權;
(五)可以轉讓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
(六)應收賬款;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出質的其他財產權利。
(9)根據物權法規定擴展閱讀:
權利質權是為了擔保債權清償,就債務人或第三人所享有的權利設定的質權。權利質權是一種准質權。權利質權的標的是權利。在性質上說法 律教育網原創其特點主要有:
(1)必須是財產權;
(2)必須是可以讓與的財產權;若該權利不能讓與,不僅不能就該權利的變賣價金受償,也不能由質權人取得權利。
(3)必須是不違背質權性質的財產權。質權是動產質權,不動產原則上不能設定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