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學習心得
A. 有沒有關於勤儉節約的心得體會的文章
對於富人來說,勤儉節約是難得的美德;對於窮人來說,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責任。
一個明智和懂得勤儉節約的人,會為未來打算,他在自己處於好運氣的時候,就會為將來可能降臨到自己的家庭和自己身上的不幸日子做些准備;一個沒有頭腦的人,根本不會為將來著想,不會考慮到明日艱難的需要,他會瘋狂地把全部收入都花光。
勤儉節約行為不僅給人們帶來富裕安寧的生活,還給人們帶來許多益處:它培養人們自我剋制的習慣;它使精明謹慎成為人的顯著性格;它控制自我放縱;它使人擁有安逸閑適的平和心態。
勤儉節約絕不是與貪婪、吝嗇和自私同流合污的行為。實際上,它恰恰是這些性情的對立面。勤儉節約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人格的獨立。勤儉節約要求金錢被妙用而不是被濫用———它必須通過正當手段獲取並精打細算地花費它。
勤儉節約不僅適用於金錢問題,而且也適用於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從明智地使用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到養成小心翼翼的生活習慣。勤儉節約意味著科學地管理自己和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意味著最明智地利用我們一生所擁有的資源。
勤儉節約是人生的導師。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勤於思考,也善於制定計劃。他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也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
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就意味著你證明了自己具有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意味著你已開始主宰你自己,意味著你正在培養一些最重要的個人品質,即自力更生、獨立自主、謹慎小心、深謀遠慮,以及聰明機智和獨創能力。換言之,就表明了你有生活的目標,你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
但是,「勤儉節約」已是當代大學生心目中最不被重視的社會人格類型。不少學生把「追求生活質量」擺在了「勤儉節約」的對立面。「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在少數大學生膨脹的虛榮心和無窮盡的物質慾望面前成了一紙空文。校園富翁、校園貴族,儼然成為校園生活的亮點,一幕幕攀比鬥富的鬧劇將青春推入深淵。這不能不讓人擔憂!
其實,勤儉節約並不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很高的智力或任何超人類的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某些常識和抵制自私享樂的力量就行了。勤儉節約只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意識而已。它不需要強烈的決心,它只需要有一點點自我剋制。減少任何一次感官享樂和快樂逍遙,如少喝一杯啤酒或少抽一支雪茄,就能使一個人在歲月的長河中為其他人節省下來一些東西,而不是浪費在自己身上。
我們每個人,可以從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這將是自己終生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B. 關於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的演講稿
強本而節用,天不能貧。」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相對缺乏的國家,勤儉建國,節約開礦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從資源擁有量來看,雖然我國資源總量不少,但人均資源相對貧乏,資源緊缺狀況將長期存在。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資源的勘探、開發和利用來看,我們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資源、粗放式經營的經濟發展之路,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和浪費嚴重的現象。為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緩解資源約束的矛盾,黨中央提出了:「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資源節約與開發並重,把節約放在首位,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大決策。作為礦山職工,作為21世紀中國的建設者,必須從有效開發和利用資源出發,崇尚節儉、適度消費,牢固樹立資源危機意識、勤儉節約意識和節約資源人人有責意識,以崇尚節儉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滴水可以成河,聚沙可以成塔,集腋可以成裘。建設節約型社會離不開我們每一位職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努力實踐,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社會環境的凈化需要從我作起,從身邊作起,從一點一滴作起。 「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分錢、節約一寸土」,使用循環用水、節能產品和再生材料,倡導儉朴的生活方式和適度消費,推廣辦公電子化和資源變廢為寶。
C. 如何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首先要忍住學習: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推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浪費,是指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進行不必要的公務活動,或者在履行公務中超出規定范圍、標准和要求,不當使用公共資金、資產和資源,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損失的行為。
第四條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應當遵循下列原則:堅持從嚴從簡,勤儉辦一切事業,降低公務活動成本;堅持依法依規,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程序辦事;堅持總量控制,科學設定相關標准,嚴格控制經費支出總額,加強厲行節約績效考評;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安排公務活動,取消不必要的公務活動,保證正常公務活動;堅持公開透明,除涉及國家秘密事項外,公務活動中的資金、資產、資源使用等情況應予公開,接受各方面監督;堅持深化改革,通過改革創新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長效機制。
第五條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負責統籌協調、指導檢查全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建立協調聯絡機制承辦具體事務。地方各級黨委辦公廳(室)、政府辦公廳(室)負責指導檢查本地區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
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宣傳、外事、發展改革、財政、審計、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依法依規履行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工作的管理、監督等職責。
第六條 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加強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的組織領導。黨政機關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負總責,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
D.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我們青少年應該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身邊一滴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家的時候,吃飯不浪費糧食,吃多少盛多少;淘米的水節約下來可以澆花;不亂花錢零用錢等等。在學校學習期間,可以提高練習本的利用率,背面用來驗算公式,學慣用的筆不要亂塗亂畫等等。
E. 《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讀書心得體會
根據單位的統一安排,我採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的方式,系統地閱讀了《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掩書而思,有對黨未來的憧憬,有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但更多的是對現實問題和個人肩負責任的思考。 一、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的讀後感 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我們的生活不愁吃穿,無憂無慮,可與此同時,浪費現象也日益嚴重,致富思源,富而不忘節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儉,德之共也;侈,罪之大也。」和「儉以養德」的良訓。培養我們勤儉節約良好習慣,有利於培養我們艱苦奮斗的高尚品德。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百折不饒、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節約這種美德為世代中國人所崇尚。多少年來,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艱苦樸素、勤勞節儉都作為一種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傳統美德,得到倡導、保持和發揚。這也是我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重要因素。毛主席曾經說過:「貪污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我們不能做罪人,我們要愛惜每一粒糧食,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讓我們為了他人,為了公司,也為了自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劉少奇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上指出:在一切企業中,在一切國家機關中,在整個社會生活中,都必須繼續提倡節儉,克服浪費。浪費在任何時候都是妨礙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改善的。我們的建設開在開始,我們更應當積累每一元的建設資金並且加以最有效的使用而奮斗。……勤儉建國、勤儉辦企業、勤儉辦一切事業,這是我們黨建設社會主義的長遠方針。我們公司也需要這樣的原則方針,勤儉節約、反對浪費、嚴於律己、廉潔奉公、克服一切困難,把每一元錢都用在最有效的建設上,降本增效,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二、關於《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的讀後感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的要求。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工作方法和領導作風,是黨的歷史經驗的總結,深刻體現了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群眾路線集中體現了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對黨的鞏固和發展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要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路徑。 通過對《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的學習我也認識到我們共產黨員要做好本職,服務群眾。群眾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層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務群眾,要弄清楚群眾要我們做什麼,能為群眾做什麼,認識清楚,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才能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一個新時期中,認真的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群眾的利益,服務群眾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態的聲音中走了樣,在一片落實的聲音中落了空!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時期下的工作。 通過對以上兩本書進行系統地學習,使我認識到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改進作風、走密切聯系群眾路線、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們全體黨員應該不斷增強責任意識、為民意識和廉潔意識,自覺做到秉公執政、勤政廉潔、情系民生、維護民利、凝聚民心。 作為共產黨員的我,更應該用黨員的標准來衡量自己,更應該用黨員的標准來要求自己,更應該形成艱苦奮斗的良好風氣,起到先鋒模範作用。時刻記住:「艱苦奮斗,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做到勤奮工作、廉潔奉公。
F. 看到浪費現象的感受和以後的做法
2020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感受1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新形式下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中華民族歷年來勤奮勇敢。不畏艱苦著稱我們黨史靠艱苦奮鬥成長壯大,成就偉業的,也是靠勤儉節約發展事業,建設國家的。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個重要法寶。
今年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我們隊伍中有所滋長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還大量存在。有的甚至對這一美德不以為然,認為不合時宜。殊不知,現如今,雖然我國的經濟總量擴大了,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還很多。我們必須堅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方針,必須有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准備,作為一個積極分子,黨的後備軍我有義務將這一美德這一優良傳統發揚下去 由黨組織安排 在黨員小組長的帶領下 我們紛紛寫下勤儉節約,倡議書等。多種形勢的倡議活動,期間我們曾多次在校食堂等公眾地方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勤儉節約在同學們乃至有些領導的意志力尚不存在。省菜省飯隨處可見,不關水龍頭現象大量存在。尤其是過分浪費電資源現象,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我不禁心生感嘆,記得小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便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現在的社會中存在的現象真令我陌生,沒想到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竟然被那些所謂的虛榮心理和消費觀念所代替。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大力發揚勤儉節約的精神,嚴格執行各種節約制度。努力培養自己的節約意識,大到壓縮到各種經濟開支,小到一粒糧食,都要樹立勤儉節約關榮鋪張浪費為恥的觀念。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今天,我提倡: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堅持從我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2020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感受2
近日,閱讀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掩書而思,有對黨未來的憧憬,有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但更多的是對現實問題和個人肩負責任的思考。
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我們的生活不愁吃穿,無憂無慮,可與此同時,浪費現象也日益嚴重,致富思源,富而不忘節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儉,德之共也;侈,罪之大也。」和「儉以養德」的良訓。培養我們勤儉節約良好習慣,有利於培養我們艱苦奮斗的高尚品德。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百折不饒、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節約這種美德為世代中國人所崇尚。多少年來,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艱苦樸素、勤勞節儉都作為一種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傳統美德,得到倡導、保持和發揚。這也是我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重要因素。
毛主席曾經說過:「貪污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我們不能做罪人,我們要愛惜每一粒糧食,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讓我們為了他人,為了公司,也為了自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劉少奇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上指出:在一切企業中,在一切國家機關中,在整個社會生活中,都必須繼續提倡節儉,克服浪費。浪費在任何時候都是妨礙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改善的。我們的建設開在開始,我們更應當積累每一元的建設資金並且加以最有效的使用而奮斗。……勤儉建國、勤儉辦企業、勤儉辦一切事業,這是我們黨建設社會主義的長遠方針。我們公司也需要這樣的原則方針,勤儉節約、反對浪費、嚴於律己、廉潔奉公、克服一切困難,把每一元錢都用在最有效的建設上,降本增效,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就要在思想上崇尚儉朴。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點一滴的浪費不算什麼,但它就像「蟻穴」一樣侵蝕著堅固的根基!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就要在思想上開拓進取。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更應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我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開始,持之以恆,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起帶頭模範作用,將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 奢侈浪費是滋生腐敗的溫床,是低級庸俗的誘因,是耍弄特權的舞台,是傷害民心的利刃。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使命是光榮而偉大的,同時也是長期而艱巨的。我們要時刻保持警醒,以身作則,堅定不移地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落實到行動上。讓我們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共同努力!
G. 如何貫徹落實好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公款吃喝、超標接待、迎親送殯、奢靡成風……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官員」鋪張浪費現象已經成為大家茶前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咬牙切齒、激憤言辭的背後反映的是群眾對奢靡浪費的「痛心疾首」。在此背景下,《條例》的出台贏得了大家贊譽和支持。
「嚴格審批控制公務接待標准」、「不得以任何名義新建、改建、擴建所屬賓館、招待所」……六十五項條例讓我們充分認識到黨中央反腐倡廉的堅定決心和不移之志。我認為,只有做到「不斷完善制度、領導以身作則、大膽嚴格執法」這三點,《節約條例》才能得以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
科學完善的制度設計是《節約條例》得以有效推進的前提。以公務接待為例,在完善制度上必須繼續抓好以下環節:抓源頭,嚴格確定公務接待范圍、接待標准、陪同人數,「凡官員人等,非奉公差,不許借行堪合」;抓中途,防止接待超標變味,「雖系公差,若食宿過溢本數者,不問是何部門,俱不許應付」;抓監管,加大財務、賬目審計力度,堅決處理違紀違規行為。
領導幹部以身作則是《節約條例》得以有效推行的關鍵。公務浪費是各國政府面臨的一大頑疾,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到底有沒有辦法呢?老百姓說的很簡單「老大難,『老大』重視就不難」!各級黨政「一把手」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厲行節儉關繫到民心所向,是黨風廉政建設以及踐行群眾路線教育的題中之義,老百姓對此意見很大、呼聲很高、盯得很緊,同時也要重溫「天下之本在政府」「一方之本在撫案」的古訓,身體力行、率先垂範。
大膽嚴格執法是《節約條例》得以有效推行的保證。孟子曰:「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說白了,就是不要輕易觸動「有權有位」者的既得利益。對於執法者而言,在依法肅「奢」與結怨「巨室」之間面臨著兩難選擇。然而,奢靡之風耗費社會資源禍及子孫後代,加之,百姓痛恨奢侈浪費、反對特權思想,從根本計,執法人員必須敢於碰硬,確保秉公執法不打折扣。
H. 對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的理解和體會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著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裡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I.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感想和做法
節儉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必需;節儉是持家之本;節儉是安邦定國的法寶;勤勞節儉有利於防止腐敗;節儉能降低社會生產成本。節儉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有教養的體現,也是我們每一個不可或缺的優良品質。如果一個社會奢靡之風蔓延,無論物質上如何發達,也難免會造成巨大的浪費,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甚至使社會風氣敗壞。如果奢侈豪華、驕奢淫逸成為一種「時尚」,那就是一種悲哀了。
成由勤儉敗由奢。狠剎奢侈浪費之風,大興勤儉節約之風。不論職位高低,不論崗位差異,都必須身體力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廣大黨員幹部更是要率先垂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