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垃圾條例
⑴ 小區亂扔垃圾的處罰規定
法律分析:隨意傾倒、堆放生活垃圾,將被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單位有此行為的,將被處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並處警告、罰款。
法律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二十八條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城市生活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和處理實施監督管理。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地點、方式,傾倒垃圾、糞便。對垃圾、糞便應當及時清運,並逐步做到垃圾、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對城市生活廢棄物應當逐步做到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
第三十四條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並處警告、罰款:(一)隨地吐痰、便溺,亂扔果皮、紙屑和煙頭等廢棄物的;(二)在城市建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塗寫、刻畫或者未經批准張掛、張貼宣傳品等的;(三)在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街道的臨街建築物的陽台和窗外,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的;(四)不按規定的時間、地點、方式,傾倒垃圾、糞便的;(五)不履行衛生責任區清掃保潔義務或者不按規定清運、處理垃圾和糞便的;(六)運輸液體、散裝貨物不作密封、包紮、覆蓋,造成泄漏、遺撒的;(七)臨街工地不設置護欄或者不作遮擋、停工場地不及時整理並作必要覆蓋或者竣工後不及時清理和平整場地,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
⑵ 上海亂扔垃圾的處罰規定
法律分析: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濕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濕垃圾與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如果個人將濕垃圾與可回收物、干垃圾混投,首次被發現且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第二次及以上被發現且拒不改正的,可處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如果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其它生活垃圾混投,視為情節更嚴重。首次發現且拒不改正、第二次及以上被發現且拒不改正的處罰幅度,分別提高到「50元以上150元以下」「150元以上200元以下」。屢教不改的、亂扔垃圾情節嚴重的,都可能予以頂格罰款。
法律依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第五十七條 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個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濕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濕垃圾與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⑶ 亂扔垃圾的處罰規定
法律分析:公民個人亂倒垃圾的,會被處以200元以下罰款;單位亂倒垃圾的,會被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施工單位沒有及時清運垃圾導致環境造成污染的,會受到警告,並且會被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單位和施工單位亂倒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的,有關部門都會給予其一個限期改正的機會,相關主體應該配合。
法律依據:《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
第十六條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的地點、時間等要求,將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場所。廢舊傢具等大件垃圾應當按規定時間投放在指定的收集場所。城市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收集的地區,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的分類要求,將生活垃圾裝入相應的垃圾袋內,投入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場所。
賓館、飯店、餐館以及機關、院校等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單獨收集、存放本單位產生的餐廚垃圾,並交符合本辦法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企業運至規定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所。禁止隨意傾倒、拋灑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隨意傾倒、拋灑、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由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對單位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個人有以上行為的,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
⑷ 亂扔垃圾觸犯了什麼法
法律分析:「公民應當愛護公共衛生環境,不隨地吐痰、便溺,不亂扔果皮、紙屑和煙頭等廢棄物。」違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並處警告、罰款
法律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三十四條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並處警告、罰款: (一)隨地吐痰、便溺,亂扔果皮、紙屑和煙頭等廢棄物的; (二)在城市建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塗寫、刻畫或者未經批准張掛、張貼宣傳品等的; (三)在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街道的臨街建築物的陽台和窗外,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的; (四)不按規定的時間、地點、方式,傾倒垃圾、糞便的; (五)不履行衛生責任區清掃保潔義務或者不按規定清運、處理垃圾和糞便的;
⑸ 物業小區亂扔垃圾處罰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根據小區物業管理條例來處理,亂扔垃圾,如果影響了公共衛生,可以根據侵權來定,有民事賠償途徑,讓法院讓其改正措施或者賠償經濟損失。
法律分析
為強化城市管理,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打造「國內最清潔城市」,根據城市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市政府決定,在打造「國內最清潔城市」期間,對杭州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實行城市化管理地區的亂扔垃圾等違法行為予以從重處罰。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對個人(含個體工商戶)亂扔(倒)垃圾的違法行為,除責令改正外,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亂扔果皮、紙屑、煙蒂、飲料罐等廢棄物的,處以三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隨地吐痰、隨地便溺,亂扔口香糖、廢電池的,處以五十元罰款。亂倒生活垃圾、污水、糞便、亂扔動物屍體,或在露天場所和垃圾收集容器內焚燒樹葉、垃圾及其他廢棄物的,處以一百元罰款:有拒不改正或者造成較大以上危害後果等嚴重情節的,處以二百元罰款。未按規定將裝修垃圾運至指定堆放、消納場所的,處以一千元罰款:有拒不改正或者造成較大以上危害後果等嚴重情節的,處以一千五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創造清潔、優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環境,促進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內,一切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區負責、專業人員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國務院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⑹ 亂丟垃圾違反了什麼法律
法律分析:違反了《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規定:「公民應當愛護公共衛生環境,不隨地吐痰、便溺,不亂扔果皮、紙屑和煙頭等廢棄物。」違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並處警告、罰款。
法律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 公民應當愛護公共衛生環境,不隨地吐痰、便溺,不亂扔果皮、紙屑和煙頭等廢棄物。
第二十九條 環境衛生管理應當逐步實行社會化服務。有條件的城市,可以成立環境衛生服務公司。 凡委託環境衛生專業單位清掃、收集、運輸和處理廢棄物的,應當交納服務費。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⑺ 小區住戶亂扔垃圾怎麼處罰
法律分析:根據小區物業管理條例來處理,亂扔垃圾,如果影響了公共衛生,可以根據侵權來定,有民事賠償途徑,讓法院讓其改正措施或者賠償經濟損失。單位和個人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個人處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未履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的,由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對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運輸的,由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負有垃圾處置責任的單位未簽訂協議或者未核實最終貯存、處置、利用情況的,由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四十九條 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家庭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投放義務,承擔生活垃圾產生者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在指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禁止隨意傾倒、拋撒、堆放或者焚燒生活垃圾。機關、事業單位等應當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起示範帶頭作用。已經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應當按照規定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
⑻ 樓上向樓下扔垃圾違反了哪條法律規定
對於樓上業主亂扔垃圾的行為物業公司也只能積極找業主溝通處理,物業公司並沒有權利對業主採取任何強制性措施。從樓上亂扔垃圾涉嫌侵犯其他業主的人身安全,如果該業主屢教不改,物業公司是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的,高空拋物要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
公民故意高空扔東西的處罰需要分情況來判斷,如果針對特定對象實施惡意的高空拋物,可以推定為有傷害的故意,如果達到輕傷以上可能涉嫌故意傷害罪。如果不能證明有明顯的惡意,只是隨意高空拋物,如果侵害到他人的健康利益,至少從民法上要承擔賠償責任,公民故意高空扔東西的處罰需要分情況來判斷,如果針對特定對象實施惡意的高空拋物,可以推定為有傷害的故意,如果達到輕傷以上可能涉嫌故意傷害罪。如果不能證明有明顯的惡意,只是隨意高空拋物,如果侵害到他人的健康利益,至少從民法上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住在高樓上的居民存在主觀的故意將東西直接從樓上往下扔而對樓下行人或者居民造成了人身或者財產上的損害是肯定要負擔的是刑事上有關傷害的處罰,對於砸到人的情況就是故意傷害罪,而砸壞東西的就是故意破壞財產罪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