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規定辦法區別
㈠ 辦法與規定的區別是什麼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規定是為實施貫徹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根據其規定和授權,對有關工作或事項作出局部的具體的規定。是法律、政策、方針的具體化形式,是處理問題的法則。主要用於明確提出對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規定重在強制約束性。
㈡ 試比較「條例」,「規定」,「辦法」三個文種的異同
條例、規定、辦法的異同:
區別:(1)含義不同:條例是為調整國家生活某個方面的准則回而制定的、需要答長期實行的、較為原則和規范的立法性文件。規定(原則一些,要求照章執行)是對某項工作或活動的進行做出具體規范的文件。辦法(具體一些,可參照辦理)是對某項工作或活動的進行做出具體規范的文件。(2)許可權不同:條例和規定一般是在黨的機關中運用,而辦法一般是在企事業單位中運用。(3)適用范圍不同:條例適用於國家權力機關規定國家有關政策、法律制定並批准、頒發和實行。規定是對特定范圍內的工作和事務指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辦法是對本單位的工作或活動的進行做出具體行為規范和要求。
聯系:條例、規定、辦法性質相同都是規范性和法規性文件。(如有參考價值請採納)
㈢ 法律、法規、條例、辦法、意見、實施細則這些法律屬於怎麼區分
可從制定部門,特點,適用地方這幾個方面區分
1、制定部門之間的區別
法律: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制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規:由國家機關制定。例如:比如說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等。
條例: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
辦法:是有關機關或部門制定的。
意見:地方政府或者國家機關制定的。
實施細則:授權國務院直屬機關制定。
2、特點各不相同
法律:屬於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法規: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條例:內容的法規性,時效的穩定性,制發的獨特性。
辦法: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辦法的條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
意見:內容的多樣性,行文方向的多向性,內容的針對性,作用的多重性。適用
實施細則:規范性,補充性和輔助性,操作性強。
3、適用范圍不同
法律:全國范圍內。
法規:行政法規全國范圍使用,地方性法規地方范圍。
條例:只能在本地區范圍使用,屬於地方法規。
辦法:國家制定的全國范圍實施,地方部門制定的適用於當地。
意見,實施細則:大多由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提出,經過本一級政府審批並通過實施。
(3)條例規定辦法區別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其中,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
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法律:
是對法律中某些條文或文字的解釋或限定。這些解釋將涉及到法律的適用問題。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其做出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還有一種司法解釋,即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的解釋,用於指導各基層法院的司法工作。
行政法規:
是由國務院制定的,通過後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這些法規也具有全國通用性,是對法律的補充,在成熟的情況下會被補充進法律,其地位僅次於法律。
法規多稱為條例,也可以是全國性法律的實施細則,如治安處罰條例、專利代理條例等。
網路:法律法規
網路:條例
網路:辦法
網路:細則
㈣ 請教 法規與條例、辦法、要求、規定、規范有何區別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條例是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組織、職權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違反它就要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辦法是有關機關或部門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法規、規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問題提出具體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關方提出。很多時候還表示是建立在自己意願基礎上來強烈指導別人的決定。
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作動詞指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比如說:~產品的質量標准 | 不得超過~的日期等。
規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准。它們可以由組織正式規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業組織為了做到別具特色,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影響組織的決策與行動。
㈤ 法規 條例 規章 規定 規范 什麼區別
你好,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可以幫你。
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可以以條例來命名。行政法規的具體名稱有條例、規定和辦法。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稱「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稱「規定」;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稱「辦法」。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一般是較大市以上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效力才高。
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兩種。部門規章就是一般指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地方規章是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
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望採納
㈥ 「辦法」和「條例」有區別嗎
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①辦法是在有關法令、條例、規章的基礎上,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②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針對有關法律、法令的輔助性和闡釋性,可以比較全面、系統地規定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
2.領域不同:
①辦法重在發布具體的可操作性措施,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②條例重在規定機關組織或工作人員的各項指標,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
(6)條例規定辦法區別擴展閱讀:
內容的法規性
條例是國家機關為控制或調整國家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准則而使用的立法性手段,是基本法律制定以前的單項法規,又是制定以後,貫徹實施之前的具體化,細則化,從而保證基本法律的具體實施。條例一經頒布實施,其所涉及到的對象,必須依條款辦事,否則將要受到法律、行政或經濟的處理。
條例一經頒布實施,在一個相當長時限內,對其所涉及的對象行為起約束作用。
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在《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能稱其為「條例」。其制發者必須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以及受這些機關委派的組織;企事業單位的職能部門,黨派團體不能用條例行文。這就從行文的源頭上保證了條例的權威性、約束力
條例在頒布前,可以有一個試行的階段。經過試行以後,加以修改充實,作為正式文件頌施行,成為在一定范圍內具有法規性和約束力的文件。
辦法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1)首部。包括標題、制發時間和依據等項目內容。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構成。
制發時間、依據。標題之下用括弧註明規定製發的年、月、日和會議;或通過的會議、時間及發布的機關、時間;或批準的機關、時間等。有的辦法隨「命令」、「令」等文種同時發布,這一項目內容可不再寫。
(2)正文。一般由依據、規定、說明這三層意思組成,可分章、分條敘述。辦法中的各條規定,是辦法的主體部分,要將具體內容和措施依次逐條寫清楚。辦法的結尾,一般是交代實施的日期和對實施的說明。
㈦ 請教:條例、辦法、規定的區別
條例,通常是國務院頒布行行政法規。辦法、規定,則比較亂,各種主體都可以發布。
㈧ 制度、條例、規定的區別
主要區別
條例是法律性質文件是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最高行政機關制發的,規定是對有關工作和事項根據條例做出的具體規定,制度是不同單位機關在內部實行的規章制度。
(8)條例規定辦法區別擴展閱讀:
制度
制度用的地方不同,所包含的意義也不同。比如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就是大的制度。當是一個企業的制度時,一般是指公司內部人員所要遵守的規章制度。
參考資料:規定-網路條例-網路制度-網路
㈨ 法律中的……辦法,……條例,……法各有什麼區別
在制定主體、效力等級以及實施許可權范圍等上不同。
狹義上的法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效力最高,
其名稱就常常是《××法》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即行政法規效力次於法律,其名稱常常是《××條例》,《××辦法》,《××規定》
地方立法機關,國務院各部門等制定的地方立法和部門規則,效力等級更低
其名稱也常常是《××條例》,《××辦法》,《××規定》
而這些條例、辦法、規定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只能在其許可權范圍或地域范圍內施行
法律法規的效力從其名稱上可見一斑,但他們之間主要的區別在於位階不同,這個時候就不能僅僅看是條例還是辦法了。國務院的規定可能叫辦法,而部門規章也可能叫辦法。這時要看的就是制定該法律法規的部門的權力了。
全國人大制定憲法和基本法律;
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一般法律;
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
國務院各部、委、辦、局制定部門規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
發生沖突時效力如下:
上位法效力大於下位法;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發生無法判別其效力時,按照《立法法》的規定由各有權部門裁決。
㈩ 請問 法律 法規 條例 細則 辦法 的概念和區別
1、法律、法規、條例、細則、辦法的概念:
①法律位於第一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最大,通過的文件可信度最高,下面的文件的都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為執行標准,如違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一概宣布無效。
②法規:是指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文件為基礎依據,再對照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制訂的實際執行標准.實際操作性是最主要的方面。
③條例:政府機關通過的文件,政府機關同時要服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這個發布的文件為執行標准.做了一些對實際事務進行規范和要求的文件,就是條例。
④細則:解釋性的文件,具體解釋法律法規,並詳細規定其具體做法。
⑤辦法:更為詳細的做事規定,規定了做什麼事按什麼程序,要注意什麼。
2、法律、法規、條例、細則、辦法的區別:
幾者規定的范圍、內容涉及的方面有所不同。
①法律是全國人大委員會審議並通過,全國各地通用。
②法規,條例由國務院審議並通過,全國通用,但法律效力與法律相比較差。
③條例也可由較大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所以只能在本地區實施,屬於地方法規。
④意見和實施細則一般由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提出,本一級政府審議並通過實施。
(10)條例規定辦法區別擴展閱讀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思想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