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小區法規
Ⅰ 國家關於拆遷安置房的規定
這個目前還在計劃中,還沒那塊,可以當地的街道直接問下
估計是這個是還需要一段時間,內最少出通知還容要有四五個月的樣子
最好是可以到當地的相關部門的網站問下最好了
這個上面可能你問的得不到最佳的答案
畢竟這個上面的影響力也是有限,如果上面開始安排了
那你就要做好准備的了,以及以後的一個房子規劃
等等,要運籌帷幄,到時候受手訪腳亂就不好了。
Ⅱ 拆遷安置房法律問題
所謂拆遷安置房是指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進行拆遷,而安置給被拆遷人居住使版用的房屋。因權為其安置對象是特定的動遷安置戶,該類房屋的買賣除受法律、法規的規范之外,還受到當地政府相關的地方政策的約束。所以和一般的商品房交易有很大的不同。具有完全產權的拆遷安置房是可以進行買賣的。拆遷安置房如果進行了產權登記並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是可以上市交易的,房屋權屬證書(房產證)是權利人依法擁有房屋合法權利並對房屋行佔有、使用受益和處分的唯一合法憑證。依法登記的房屋權利受國家法律的保護。如果只是簽協議,本身就沒有取得所有權,存在天然風險。而協議是否有效需要看協議雙方的資格、協議內容是否違反了強制性法律規定等。 向TA提問官方電話
Ⅲ 拆遷安置房買賣有何法律規定
按法律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上所建農民自建安置房不允許買賣交易。農房的版土地所有權為集權體所有,農民個人只有使用權,不得違法轉讓。對於購房者來說,沒有房產證的買賣,即使簽訂了安置房買賣協議,協議也是無效的,這種買賣不受法律保護。 近幾年,隨著宜春城市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近郊農民自建的安置房越來越多。因農民安置房的價格比商品房更低,結果出現了一定的買方和賣方市場。被拆遷安置後,有些農民拿到了兩套以上的安置房,除自住之外或租或賣,形成了較大的賣方市場。由於農民安置房價格通常都比同地段的商品房低很多,而且私下交易規避了正規交易應當繳納的各種稅費,不少人出於僥幸心理選擇私下買賣農民安置房,形成了買方市場。時下,價格低、地段好的農民安置房吸引了一些買房人的目光。但同時他們又又擔心交了房款後辦不到證。盡管賣房人承諾會簽訂協議。據房管局產權產籍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農民自建安置房,首先要看其土地證上的性質,如果屬於國有性質的,就能過戶買賣;如果是集體性質的,是不允許進行交易的,就不能過戶到城鎮居民進行買賣。農民也就不可能通過房產管理部門辦理交易手續,只能選擇私下交易。
Ⅳ 哪條法律規定按人口安置房就屬於共有權
沒有這條法律規定的,安置房是房屋被徵收後對原居住落戶在此房裡的人口版按面積結合人權口進行補償,如果原來被拆的房子面積已經超過了按人口計算的面積補償,則安置房與落戶人口無關系,屬於原房主所有。反之少於人口計算的面積,則要按政策規定滿足人口居住的面積,那麼安置房就與人口有關,多出那面積歸相應出資人所共有,當然這也還有爭議的。
Ⅳ 安置房買賣2017年有新政策規定嗎
首先從土地性質開始解釋。
(一)、土地根據所有權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國有土地,一類是集體土地。
(二)、 取得建築用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兩種:劃撥和出讓。
1、國有土地出讓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國有土地劃撥是指國家機關用地,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公益事業用地,國家核心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等等,
通過除出讓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其他各種方式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也是國家在一定年期內,繼續向土地使用者無償提供生產經營的場地。
2、通過國有土地出讓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協議、招標、拍賣。通過國有土地劃撥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通過征地獲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取得與出讓土地使用權取得在成本構成上的差別在於有沒有交出讓金。
3、《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轉移的除外。」根據此條法律規定,集體土地使用權原則上不允許出讓、轉讓或者出租。
(5)安置小區法規擴展閱讀:
買賣風險
安置房買賣的風險
第一、政策因素。
根據相關法規及政策規定,拆遷安置房屋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動遷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購的中低價商品房。此類房屋產權雖屬於個人所有,但在取得所有權的一定期限內不能上市交易。
另一類是因房產開發等因素而動拆遷,動拆遷公司通過其他途徑安置或代為安置人購買的中低價位商品房 (與市場價比較而言)。該類商品房和一般的商品房相比沒有什麼區別,屬於被安置人的私有財產,沒有轉讓期限的限制,可以自由上市交易。
第二、價格因素。
拆遷安置房的買賣大多是在簽訂了拆遷安置協議但房子尚未交付的情況下轉讓買賣的。
由於從訂立安置協議到房屋交付,中間間隔時間長、變化大,特別是價格不斷上漲,到交房時的價格可能相差近千元,拆遷戶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失,因此拒絕交房,要求漲價,最終導致雙方的矛盾加劇,引起訴訟。
第三、人的因素。
「共有人」是拆遷安置房買賣風險的最大製造者。他們找合同的漏洞逃避法律責任追求己方利益,或為合同的履行設置障礙。
共有人會以《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8條第4項「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及第6項「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房地產不得轉讓為由,請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
對此筆者認為,根據人大常委會對《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共有財產的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其行為應該視為無效,但該意見同時規定,如果第三人善意取得財產,其取得財產的行為應該受到保護。
而由此給其他共有人造成的損失,應該由擅自處置財產的共有人進行賠償。《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禁止轉讓尚未確權發證的房地產,其立法目的就是為制止來源不明、權屬不清的房地產轉讓。
而當事人之間的拆遷房買賣合同在訂立合同時就來源明確、權屬清楚,拆遷戶主張合同無效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為保護交易安全,應當認定合同有效。賣房人應當交付房屋,並協助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登記手續。
因此,為減少矛盾、避免糾紛,購置拆遷安置房首先要查明安置房的性質,一般來說對已經竣工的安置房可以到開發公司或房地產交易中心查詢房屋的產權資料、土地性質等狀況,
如房屋尚未建造或正在建造,買家非但要承擔極大的法律風險,而且還要承擔安置房的具體結構、朝向、小區環境改變等不確定的風險。其次是訂立協議時要出售方全體共有人簽名,以減少風險。
Ⅵ 安置房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相關法規及政策的規定拆遷安置房屋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回動遷居民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答或配購的中低價商品房。如黃埔江兩岸進行的世博動拆遷。按照有關方面的規定,被安置人獲得這種配套商品房的,房屋產權屬於個人所有,但在取得所有權的5年之內不能上市交易。另一類是因房產開發等因素而動拆遷,動拆遷公司通過其他途徑安置或代為安置人購買的中低價位商品房(與市場價比較而言)。該類商品房和一般的商品房相比沒有什麼區別,屬於被安置人的私有財產,沒有轉讓期限的限制,可以自由上市交易。
Ⅶ 安置房2019過戶新政有哪些規定
1、安置房規定房屋未滿5年的不得正式上市交易,住滿5年其實是是指以購房的家內庭所取得的契稅容完稅的憑證時間或者是安置房的所有權證發證的時間為準的。
2、購買安置房滿5年經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門核准,政策規定房屋購滿5年後,補交土地出讓金再把安置房轉為商品房之後就可進行合法銷售。
3、目前房屋還未滿5年情況下,所簽署的買賣合同是無效的,並且合同不受法律保護,購買安置房5年內,因繼承、贈與或離婚析產等原因需要變動房屋產權的,受讓人應當符合安置房申請購買條件,並經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門批准,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原安置房性質不變。
以上就是關於安置房買賣是否合法以及安置房買賣政策有哪些的介紹了,購買前一定要問清銷售許可證和產權等重要情況,依法辦理相關房地產權屬登記手續,並在其房地產權屬證書上注銷原經濟適用住房注記,取得房屋完全產權。
Ⅷ 安置房法律法規有哪些
安置房,是政府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被拆遷住戶進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即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進行拆遷,而安置給被拆遷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
Ⅸ 安置房分配需要走哪些法律程序
各省甚至各地方的方法都不一樣,地方政府自己也有特殊的規定之類的。下面有一例子:
一、分配對象: 管轄范圍內由政府征遷拆違指揮部負責拆遷的待安置戶。
二、分配原則:
公開透明,陽光操作和誰拆遷誰安置的原則。
1、嚴格按照「先拆先選」的原則,按照騰空交房時間先後順序分配;
2.特殊困難戶由本人申請,所在村核實,工作小組審核,張榜公示無異議後優先考慮。
3、以安置小區為單位的分配原則。
三、分配安置房程序:
1、公布安置戶騰空交房時間順序,可分配的安置房房號及特殊困難戶安置對象;
2、公布分配安置房的時間、地點;
3、發放分配安置房選號通知單;
4、由拆遷戶憑通知單選擇安置房號,由工作小組組長填寫安置房分配證明,組長簽字確認,由開發區管委會分管負責人審核簽字。
5、拆遷戶憑安置房分配證明到開發區征遷辦辦理結算手續,征遷辦出具銀行繳款單,拆遷戶到指定銀行交購房款。
6、拆遷戶憑銀行繳款憑證到財政局確認交清房款後開具收款收據。
7、拆遷戶憑安置房分配證明及財政局開具的能證明交清房款的收款收據到拆遷辦開具交房通知單。
8、拆遷戶憑安置房分配證明和交房通知單到小區物業公司領取安置房鑰匙。
四、其他事項:
1.拆遷戶接拆遷安置通知後,憑本人身份證到安置房分配地點領取《分配安置房選號通知單》參加分房;
2.未按時參加安置房分配的,以及分配安置房後在規定時間內未辦理結算手續的拆遷戶,在本次安置房分配中均視為自動放棄,自動放棄安置的拆遷戶必須在下批拆遷戶分房結束後參加分房;
3.符合分配安置房的拆遷戶不參加本次分房,要求參加下批分房的,經工作組同意可以參加下批分房,但必須在下批拆遷戶分房結束後參加分房;
4.在規定時間內到達指定的地點後,必須服從工作人員的統一安排,對於故意破壞擾亂分配秩序的拆遷戶,取消本次安置房分配資格,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5.《安置房分配證明》、《分配安置房選號通知單》、《安置房交房通知單》由開發區征遷辦統一印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