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部門規章暫行

部門規章暫行

發布時間: 2022-05-28 17:53:09

① 《——暫行辦法》屬於部門規章還是行政法規

《——暫行辦法》屬於行抄政法規,因為這些辦法都是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五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1)部門規章暫行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七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

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

② 有哪些屬於部門規章

在稅收方面,部門規章制度主要包括:

細則實施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消費稅暫行條例》的實施細則營業稅暫行條例》的實施細則的資源稅暫行條例》,和實施細則的規定稅收暫行規定固定資產投資方向

」實施細則的土地增值稅暫行規定》實施細則的契稅暫行規定》實施細則的印花稅暫行規定》「臨時措施的建設費用管理文化事業」

行政規章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部門及其委員會發布的在其職權范圍內調整行政事項的規范性文件。

部門規章,通常簡稱「規章」,由國務院直屬各部委、委員會、部門、局制定。它們通常被稱為「措施」和「條款」,而不是發布的命令。

(2)部門規章暫行擴展閱讀:

在現行稅法中有9個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噸位稅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銷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規定的決定。

法律、行政法規的適用范圍:

其效果體現在處理不同層次的稅法之間的關繫上。如果低效力的稅法與高效力的稅法相沖突,那麼低效力的稅法就是無效的。

③ 部門規章是由誰頒布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版管理職能的直屬權機構」頒布。
根據《立法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由「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頒布。嚴格的說,上述部門頒布的只能稱為部門規章,不可以稱之為部門法規。
地方法規,根據《立法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頒布。

④ 部門規章的暫行辦法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這種暫行辦法沒有指定的有效期,一般都是在政府新頒布辦法後,其中注回明某年某月答某辦法在新辦法頒布後即失效。

⑤ 部門規章算不算是法律依據

在現實司法實踐中,法院作出的裁判依據只能是法律和法規。部門規章僅僅是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規章,法院做裁判時不能作為法律依據使用的。

⑥ 法律、法規、規章、暫行條例怎麼區分啊

1、范圍不同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三個的范圍不一樣,法律法規范圍最大回,包含了行政法答規以及部門規章,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單獨的。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規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規則是國務院制定,而部門規章是適用於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等這些部門自己發布的。3、適用對象不同法律法規適用於所有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行政法規是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適用普通民眾;部門規章同樣不適用普通民眾,是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自己調整內部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關系的。

⑦ 屬於部門規章的有哪些

關於稅務方面的,部門規章主要有: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文化事業建設費徵收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的各部門、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的調整部門管理事項的規范性文件是部門規章。

部門規章,習慣上也稱規章,是國務院下屬的各個部、委員會、直屬廳、局、屬制定的,一般沒有公布令,名稱一般都叫做「辦法」、「規定」。

(7)部門規章暫行擴展閱讀: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范圍

作用體現在處理不同等級稅法的關繫上,效力低的稅法與效力高的稅法發生沖突,效力低的稅法即是無效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

⑧ 煤炭工業部法規工作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煤炭工業法制建設,使法規工作規范化,保證法規工作質量,根據國務院《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法規、規章備案規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進行政法規發布工作的通知》,制定本暫行規定。第二條本暫行規定所稱法規,包括:
(一)代國務院起草、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
(二)由煤炭工業部組織起草、提請國務院發布或批準的行政法規草案;
(三)煤炭工業部發布或與有關部委聯合發布的部門規章。
技術標准、規程等除外。第三條法規的名稱,按照批準的機關的不同分為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
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法律,一般稱「法」或「條例」。
經國務院發布或批準的行政法規,一般稱「條例」和「規定」。
經煤炭工業部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和發布的部門規章,一般稱「規定」、「辦法」和「實施細則」。部門規章不得稱「條例」。第四條法規工作實行歸口管理、分部門分級承辦的原則。
部政策法規司歸口管理煤炭工業部法規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編制煤炭工業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並監督實施;
(二)參與、協調重要法規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三)對報部審批和審查的法規草案進行初步審查;
(四)統一組織辦理煤炭工業法規的呈報、發布、備案、清理、編纂、解釋工作;
(五)代部組織有關法規草案的徵求意見和答復工作;
(六)指導行業法制建設工作;
(七)其他有關工作。
部機關有關司、局、辦和有關煤炭企事業單位,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指定所屬的職能機構和有關人員具體承辦法規工作,逐級負責。第二章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第五條政策法規司根據立法工作的需要,組織編制和實施煤炭工業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第六條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計劃,各有關司、局、辦和歸口管理單位依照本暫行規定,由主管司局長組織有關處室提出立法項目或立法意見,經司局審定後報政策法規司。
立法規劃和計劃報部務會議審批。第七條立法規劃和年度計劃中需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審議發布的立法項目,由政策法規司報部長同意後,提請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的立法規劃和年度計劃。第三章法規的起草第八條列入立法規劃和年度計劃的法律草案,由部統一組織起草。其他法規草案由有關單位或部授權的單位負責起草。
法規起草單位必須具體落實起草人員、起草任務、完成時間和有關責任,務求按期完成。第九條起草法規,應進行必要的調研、論證。可由起草小組和起草單位或以部名義徵求有關單位、部門或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見。意見不一致時,應當協商。經協商仍未取得一致意見的,應在呈報法規草案時專門提出並說明理由。第十條起草部門規章,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抵觸,必須與現行法規相銜接。如對同一事項作出與其他法規不一致的規定的,應當有充分的立法依據和理由,並在呈報時說明。
新法規替代現行法規的,必須在草案中作出相應的廢止規定。第十一條法規的內容一般用條文表述,每條可分為款、項、目。款不冠數字,項和目冠數字。內容較多的,可以分章,章下設節。第十二條法規草案應對立法目的、立法依據、適用范圍、主管部門及其職責、具體規范、獎懲辦法、解釋部門和施行日期等內容作出明確的規定。第四章法規的呈報、審查、發布和備案。第十三條法規草案完成後,由起草單位或起草小組負責人簽署意見後,將法規草案及起草說明報部審批或審查。
法規草案起草說明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據;
(二)起草工作的簡要情況;
(三)徵求、吸收有關方面修改意見的情況;
(四)有關重要內容或問題的專門說明。第十四條報部審批或審查的法規草案,須經政策法規司提出初步審查意見並向部長或部務會議報告。第十五條政策法規司從以下方面對法規草案進行初審:
(一)法規的內容是否符合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法律、法規,有無抵觸;
(二)法規的制訂是否符合立法程序及有關規定;
(三)從立法技術上對法規條文、結構進行審查和修改;
(四)審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審議的法律草案、行政法規草案及其起草說明。

⑨ 各項稅收法律法規中,屬於部門規章的有哪些

關於稅務方面的,部門規章主要有: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文化事業建設費徵收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的各部門、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的調整部門管理事項的規范性文件是部門規章。

部門規章,習慣上也稱規章,是國務院下屬的各個部、委員會、直屬廳、局、屬制定的,一般沒有公布令,名稱一般都叫做「辦法」、「規定」。

(9)部門規章暫行擴展閱讀: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范圍

作用體現在處理不同等級稅法的關繫上,效力低的稅法與效力高的稅法發生沖突,效力低的稅法即是無效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

⑩ 暫行辦法是法規還是規章

法律分析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通過後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這些法規也具有全國通用性,是對法律的補充,在成熟的情況下會被補充進法律,其地位僅次於法律。法規多稱為條例,也可以是全國性法律的實施細則,如治安處罰條例、專利代理條例等。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如果國務院頒布的就是行政法規、如果是國務院部門頒布的就是部門規章。省政府可以制定地方行政規章,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七條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