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服務站規章制度
『壹』 有企業未成年工的管理規定來借鑒一下要符合社會責任的相關標准。謝謝!
勞動部關於頒發《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的
通知
【頒布單位】 勞動部
【頒布日期】 19941209
【實施日期】 19950101
【章名】 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勞動人事)廳(局),計劃單列市勞動
局;國務院各有關部委、直屬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我部制定了《未成年工
特殊保護規定》,現予以頒發,請按照執行,並將執行中的情況和問題及
時反映給我部。
附件:1.未成年工健康檢查表(略)
2.未成年工登記表(略)
【章名】 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
第一條 為維護未成年工的合法權益,保護其在生產勞動中的健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
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是針對未成年工處於生長發育期的特點,以及接
受義務教育的需要,採取的特殊勞動保護措施。
第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以下范圍的勞動:
(一)《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一級以上的接
塵作業;
(二)《有毒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一級以上的有毒作業;
(三)《高處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二級以上的高處作業;
(四)《冷水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二級以上的冷水作業;
(五)《高溫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三級以上的高溫作業;
(六)《低溫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三級以上的低溫作業;
(七)《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國家標准中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作業
;
(八)礦山井下及礦山地面採石作業;
(九)森林業中的伐木、流放及守林作業;
(十)工作場所接觸放射性物質的作業;
(十一)有易燃易爆、化學性燒傷和熱燒傷等危險性大的作業;
(十二)地質勘探和資源勘探的野外作業;
(十三)潛水、涵洞、涵道作業和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作業(不包
括世居高原者);
(十四)連續負重每小時在六次以上並每次超過20公斤,間斷負重
每次超過25公斤的作業;
(十五)使用鑿岩機、搗固機、氣鎬、氣鏟、鉚釘機、電錘的作業;
(十六)工作中需要長時間保持低頭、彎腰、上舉、下蹲等強迫體位
和動作頻率每分鍾大於五十次的流水線作業;
(十七)鍋爐司爐。
第四條 未成年工患有某種疾病或具有某些生理缺陷(非殘疾型)時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以下范圍的勞動:
(一)《高處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一級以上的高處作業;
(二)《低溫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二級以上的低溫作業;
(三)《高溫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二級以上的高溫作業;
(四)《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三級以上體力勞動強度的
作業;
(五)接觸鉛、苯、汞、甲醛、二硫化碳等易引起過敏反應的作業。
第五條 患有某種疾病或具有某些生理缺陷(非殘疾型)的未成年工
,是指有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情況者:
(一)心血管系統
1.先天性心臟病;
2.克山病;
3.收縮期或舒張期二級以上心臟病雜音。
(二)呼吸系統
1.中度以上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
2.呼吸音明顯減弱;
3.各類結核病;
4.體弱兒,呼吸道反復感染者。
(三)消化系統
1.各類肝炎;
2.肝、脾腫大;
3.胃、十二指腸潰瘍;
4.各種消化道疝。
(四)泌尿系統
1.急、慢性腎炎;
2.泌尿系感染。
(五)內分泌系統
1.甲狀腺機能亢進;
2.中度以上糖尿病。
(六)精神神經系統
1.智力明顯低下;
2.精神憂郁或狂暴。
(七)肌肉、骨骼運動系統
1.身高和體重低於同齡人標准;
2.一個及一個以上肢體存在明顯功能障礙;
3.軀干四分之一以上部位活動受限,包括強直或不能旋轉。
(八)其它
1.結核性胸膜炎;
2.各類重度關節炎;
3.血吸蟲病;
4.嚴重貧血,其血色素每升低於95克(<9.5g/dL)。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按下列要求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一)安排工作崗位之前;
(二)工作滿1年;
(三)年滿18周歲,距前一次的體檢時間已超過半年。
第七條 未成年工的健康檢查,應按本規定所附《未成年工健康檢查
表》列出的項目進行。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根據未成年工的健康檢查結果安排其從事適合的
勞動,對不能勝任原勞動崗位的,應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
量或安排其他勞動。
第九條 對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護實行登記制度。
(一)用人單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還須向
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辦理登記。勞動行政部門根據《未成年工
健康檢查表》、《未成年工登記表》,核發《未成年工登記證》。
(二)各級勞動行政部門須按本規定第三、四、五、七條的有關規定
,審核體檢情況和擬安排的勞動范圍。
(三)未成年工須持《未成年工登記證》上崗。
(四)《未成年工登記證》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統一印製。
第十條 未成年工上崗前用人單位應對其進行有關的職業安全衛生教
育、培訓;未成年工體檢和登記,由用人單位統一辦理和承擔費用。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執行本規定的情況進行
監督檢查,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依照有關法規進行處罰。
各級工會組織對本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本規定製定實
施辦法。
第十三條 本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貳』 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室管理制度
社區未成午人活動室作制度為豐富未成年人的文化、體育、娛樂生活,並保證未成年人文體活動場所安全、有序開放,加強文體活動場所管理。確保安全、衛生,有效利用現有資源,特製定本制度。
1、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出社區綜合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明確專人負責,主要工作任務未按時開放室內活動場所,保持室內整潔P生和設施設備管理。
2、示成年人活動室為未成年人開放的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的16:00-17:30,雙休口開放時間為上午8:00-10:30,下午1:30-5:00。寒暑假為每天上午8:00-10:.30。
3、未成年人參加各項活動必須講究文明禮貌,遵守活動紀律和管理制度,室內活動不大聲喧嘩,保持室內衛生,室外活動不做危險動作,不損壞場所的設施設備,使用器材物品及時歸還原處。
(2)未成年人服務站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他國家,未成年人被定義的年齡范圍並不完全相同。
中國針對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叄』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標准
一、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全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設施建設,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標准,滿足基本功能需要,提高工程項目決策和建設管理水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第二條 本意見是使用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建設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設施的指導原則,是編制、審批、評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依據,各地應結合實際參照執行。 第三條 意見所稱建設項目,是指經項目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計委)、民政廳(局)共同研究確定,並已納入國家規劃的項目。 二、建設原則 第四條 整合資源、合理布局。統籌規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設施建設,對現有各類救助保護設施及其他閑置公共服務設施進行整合,按照本指導意見規定的標准建設業務用房和配置流動救助車。根據當地流浪未成年人數量和分布特點,結合工作基礎和業務要求,合理配置救助床位,布局救助管理分站、社區服務點和街頭救助點。 第五條 規模合理,功能完善。設施建設應與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並適合未成年人身心發育特點。建設內容需滿足當地開展流動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基本具備救助保護、教育矯治、預防干預和服務保障等四項能力, 第六條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需根據流入地、流出地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建設救助保護設施。流入地應重點提高救助容量,適當增加床位,強化教育矯治功能,流出地應重點加強及時發現和救助初次流浪、短期流浪的未成年人的能力,從源頭預防未成年人外出流浪。 第七條 規范建設、科學管理。設施建設需嚴格執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基本規范》和基本建設各項規章制度,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和建設投資,嚴禁隨意擴大建設規模、挪用建設資金、降低建設標准。 三、建設內容 第八條 主要建設內容是業務用房建設和流浪未成年人流動救助車配置。 業務用房建設原則依照本指導意見確定的標准安排。流浪未成年人流動救助車采購按照國家招投標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一類中心(站):救助保護床位數在200張以上; 二類中心(站):救助保護床位數在100~200張之間; 三類中心(站):救助保護床位數在100張以下。 其他區縣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分站、社區服務點、街頭救助點一般不設有救助保護床位或只設臨時床位,不在分級范圍內。 第十條 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級市的流浪未成人救助保護設施內容包括: (1)居室:需適應救助不同類型的未成年人的生活和管理需要,在居住安排上應便於分隔和管理,符合未成年人的年齡、身體、心理狀況。 (2)觀察區:主要針對有疑似傳染病或心理、精神疾病,有輕微違法犯罪或暴力傾向和有其他不明情況的未成年人進行必要的觀察。 (3)教育設施:需適應開展對不同年齡層次未成年人進行道德、法制、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正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需要。 (4)醫療設施:僅限於一般疾病的醫學判斷,能夠根據醫生處方開展衛生保健、醫療護理工作;能夠根據醫療部門和疾病控制部門指令開展急症處置和防疫隔離等工作。 (5)康復設施:根據實際需要,能夠對滯留在機構內受助未成年人中的殘障、智障人員提供必要的康復活動場所和器械,開展力所能及的康復活動。 (6)心理輔導及矯正室:能夠滿足和適應針對不同年齡層次未成年人進行心理教育和矯正的環境和氛圍需要。
『肆』 關於未成年人上網吧的有關條例
16歲以下禁止吧
『伍』 怎樣制定關愛留守兒童服務站管理制度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管理工作制度
"留守兒童"檔案和登記制度
學校要對在校的"留守兒童"進行認真的調查和登記,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其基本內容包括:兒童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住址,聯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系電話,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等.加強學校與兒童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聯系,對"留守兒童"開展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
"留守兒童"幫扶制度
為促進留守兒童快樂,健康成長,經研究,我校決定開展"大手拉小手"愛心結隊活動,每一名教職工結隊幫扶一兩名留守兒童.為切實提高幫扶成效,特製定此幫扶制度,希遵照執行.
一,每名教職工要詳細了解幫扶對象的家庭,學習,生活情況,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經濟,人口,留守兒童父母和第二監護人的詳細資料.
二,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兒童談心一次,了解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上是否有困難,並要積極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三,幫扶人員要熟記自己幫扶的留守兒童家長,現監護人的聯系電話,保證隨時能聯系幫扶對象的家人,每周要為留守兒童提供條件,和其父母通話一次.每月幫扶人員至少要和幫扶對象的父母通話一次,向其通報其子女在校學習,生活情況.
四,談心,通話情況要有記錄,每周上交政教處備查.
五,幫扶人員有切實負起責任,要從學習,生活,情感上幫扶,確保自己所幫扶的留守兒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為上有人管教,學習上有人輔導,心靈上有人撫慰,學習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溫馨.
留守兒童談心制度
一,談話便於了解兒童的思想動向,掌握兒童的心理狀態,便於及時全面了解每位兒童.
二,教師要主動,積極,熱情的找每一位兒童,每學期要談話兩次.
三,談話要重視後進生,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愛,樹立"|我能行,我不比別人差"的信心.
四,找優生談話,要使他們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一定能把班中的學習風氣樹立起來,讓全班同學共同進步."
五,代理家長和兒童的談話面,須100%.
六,學期中,代理家長應及時把握,重點關注學習有困難,行為有偏差等現象的兒童,進行個別談話.
七,談話後要求談話教師做好談話記錄,關注重要信息.
八,談話記錄要求每學期開學後上交教導處,情況分析後存檔
"留守兒童"家長聯系制度
一,定期召開"留守兒童"監護人會議,每學期一次,並向監護人匯報學校工作計劃和工作情況,通報兒童在校的學習,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況,共同探討"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措施.
二,留守兒童之家設立,開通"親情熱線",建立留守兒童父母與孩子,留守兒童監護人與學校定期或不定期的電話聯系制度,及時與家長交換意見,同步教育好"留守兒童".
三,在學期結束時,要求留守兒童給在外的爸爸(媽媽)寫一封信,匯報一學期的學習,生活情況.
四,要求代理家長至少每學期對所監管的留守兒童進行一次家訪.
"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一,"留守兒童"在校期間遇突發事件,必須要在30分鍾內告知委託監護人,1小時內告知在外務工家長,2小時內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2小時內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政府,層層簽定留守兒童安全責任書,確保兒童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二,加強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或代理監護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向"留守兒童"及其家長公布了班主任的聯系電話和詳細通訊地址.
三,加強班主任的責任.學校常常專門組織交流關愛"留守兒童"的經驗,增強對"留守兒童"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策略性.
四,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定期舉辦安全知識,健康知識講座.明確職責,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
五,加強各方面統籌,建立農村社區,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即"留守兒童"→班主任→學校→家長(監護人)之間建立完備的聯系方式,以應付突發事件的發生.
"留守兒童之家"管理制度
一,建立留守兒童跟蹤管理檔案.學校對留守兒童登記備案,分類區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各班主任教師及隨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狀況,思想動態等,有針對地對他們進行幫助和引導.
二,學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節家長回家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交流,使學校內外對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效應.
三,重視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開通家長(監護人)熱線,學校老師要經常與家長(監護人)聯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以便及時幫助留守兒童;
四,經常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充實業餘生活,多與他們溝通交流,慰藉他們殘缺的感情.
五,課程教學中加強留守兒童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強化留守兒童自尊,自立,幫助他們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識技能;
六,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留守兒童,學校成立心理咨詢機構,開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專設心理教育教師,心理健康咨詢室,共同對兒童的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為留守兒童排憂解難,引導兒童走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幫助兒童健康,和諧發展.
七,辦好家長學校,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培訓,教給他們正確的教育兒童的方法,不要溺愛孩子,當孩子做錯了事要及時管教,一般情況下,不要滿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養成孩子自我剋制的習慣.注意與學校和老師保持經常性聯系,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使留守兒童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與關愛,減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斷層與真空.
八,每學期組織留守兒童給在外打工的父母寫封信,匯報自己在學校及家中的學習生活情況,及自己要想向父母傾訴自己的情感.
九,留守兒童是社會普遍的問題,學校全體教職工要多關注了解留守兒童,對其進行調查研究,為他們營造健康成長的和諧氛圍.
留守兒童學習制度
一,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
二,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不懂就問,回答問題聲音響亮.課間做正當游戲.
三,課後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潔凈,獨立完成.
四,積極參加各類課內外興趣活動和社會實踐綜合活動,課余時間多讀健康有益的書刊.
五,努力學好各門功課,不厭學,不偏科,爭當學習成績優秀兒童.
六,考試考查要誠實守紀,不違紀,不作弊.考試成績要如實報告家長和監護人.
七,積極參加留守兒童之家舉辦的專題教育活動和文體娛樂活動,保證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留守兒童生活制度
一,自尊自愛,注重儀表.做到坐立,行走,讀書,寫字姿勢正確,穿著整齊美觀,樸素大方,不打架罵人,不說臟話粗話,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進網吧和游戲廳,不做有損於集體和他人利益的事情.
二,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做到關心國家,關心學校,尊敬師長,關愛同學,待人接物使用禮貌用語,虛心聽取別人的批評意見,不欺侮小(女)同學和殘疾人.
三,遵規守紀,熱愛集體.愛護校舍和公共設施,愛護莊稼,花草和樹木,節約水電,講究衛生,做好值日生.
四,勤奮簡朴,自立自強.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生活節儉,不亂花錢,不挑食厭食,聽從家長,老師和監護人的正確教導,不自行其事.
五,注重安全,身心健康.遵守交通法規,注意交通安全不做危險性游戲,不購買和食用不合格的小食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斷增強體質,經常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留守兒童管理制度
一,留守兒童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各部門,班級,科任教師都要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二,留守兒童的校外管理責任人是其監護人(或委託代理人),應對其監護對象進行全面細致的跟蹤管理,抓好留守兒童的校外學習,生活和活動,保證留守兒童的安全.
三,學校留守兒童之家要堅持經常開展思想品德,文化知識,法紀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並對家長和監護人開展定期專題培訓活動,共同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四,學校要在學年初和留守兒童的家長,監護人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職責,分清責任,細化措施,抓好落實.
五,學校提倡,鼓勵老師和留守兒童幫扶結對,擔任"代理家長","愛心媽媽",給予留守兒童熱情,親情和友情,使留守兒童感受到組織和家庭的溫暖,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六,留守兒童要遵守學校,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聽從老師,家長和監護人的正確教導,自尊,自愛,自強,自立,自護,自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做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合格接班人.
"留守兒童之家"教師工作制度
一,教職工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留守兒童,堅守工作崗位,履行崗位職責.
二,教職工要遵守學校常規,按時到校,按時上課,按時下課,按時開會,堅持住校.不遲到,不早退,不隨意離校,不無故曠工.
三,教職工要積極服從學校分配的各項工作,完成各項任務,不講條件,不打折扣,不分份內份外,盡職盡責,同心協力,搞好學校工作.
四,教職工要顧全大局,注意團結,齊心協力,勇挑重擔,發揮中心小學教師的示範作用,正確樹立個人和集體的光輝形象.
五,教職工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以律已,以身作則,品德言行堪稱兒童表率.關心愛護留守兒童,注重差生留守兒童轉化,不體罰或變相體罰留守兒童,若造成不良後果個人負全部責任.
六,教職工對學校各項工作有批評權,建議權和監督權,對學校工作要多出主意,多想辦法,共同搞好學校工作.
留守兒童之家教師學習制度
一,全體教職工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總書記重要講話,學習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積極訂閱報刊,讀書讀報,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政治水平.
二,教職工要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和職業特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執行《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和其它政策法規,遵循教育規律,增強法制觀念和教書育人的自覺性,發揚無私奉獻,忠誠敬業的偉大精神.
三,業務學習要結合自身的教課內容,學習大綱,深鑽教材,學習教育學及留守兒童心理學等業務知識,堅持業余進修和繼續教育學習,參加業務培訓,苦練基本功.積極學習他人及外校(地)的好經驗,好方法,學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校班子成員要多學習管理知識,豐富管理經臉,提高管理水平.
四,學習時間為每周兩小時集體政治學習,兩小時教學業務學習,六小時個人自學,學校要定期組織討論,交流,檢查,評比
五,學校對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要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安排,有內容,有匯報,有檢查,有評比,有小結,有記載,學校要把教師學習情況納入教職工的綜合考核.
六,教師要積極開展讀書活動,每期至少精讀2本教育專著 .
七,青年教師要積極參與業余學歷進修活動,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學歷水平.
***學校留守兒童管理領導小組及職責
組 長:***
職 責:審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計劃.
副 組 長:***
職 責:擬訂管理制度和工作計劃,督促各班級認真實施並考評.
成 員:***
主要職責:1,嚴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兒童的入學工作.
2,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工作.
4,教育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留守兒童之家"管理員職責
一,要充分認識留守兒童之家安全衛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學校對留守兒童之家管理員的工作能力,職業道德,言行舉止和責任心的要求.要能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關愛學生,工作勤勉,吃苦耐勞,愛崗敬業.
二,關愛留守兒童,主動幫助留守兒童解決一切實際問題,教育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使學生活動室成為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愉快合作,清潔整齊的學生之家.
三,能團結同事共同搞好工作,相互尊重,協同合作.
四,工作中要敢管,善管,能管,肯動腦,有預見性,預防和及時處理好各類突發事件.
五,每天負責督查留守兒童之家范圍內的環境衛生,保持學生活動室室內整潔劃一,室外衛生,干凈.
六,負責管理留守之家活動室活動用品的使用和保管工作,要求擺放整齊有序.
『陸』 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
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第三條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第四條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於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
第三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下,實行綜合治理。
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學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等各方面共同參與,各負其責,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職責是:
1、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規劃;
2、組織、協調公安、教育、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工商、民政、司法行政等政府有關部門和其他社會組織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3、對本法實施的情況和工作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4、總結、推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經驗,樹立、表彰先進典型。
第五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結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青春期教育、心理矯治和預防犯罪對策的研究。
(6)未成年人服務站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六十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責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對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人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二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三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十四條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五條生產、銷售用於未成年人的食品、葯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標明注意事項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六條在中小學校園周邊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的,由主管部門予以關閉,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入標志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七條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標志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八條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六十九條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七十條未成年人救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職責,或者虐待、歧視未成年人,或者在辦理收留撫養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一條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或者組織未成年人進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柒』 未成年保護的法律法規
保護未成年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一、家庭保護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二、學校保護
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不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定開除未成年學生。
三、社會保護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並採取措施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的和流動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義務教育。
四、司法保護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在司法活動中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理,並適應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五、法律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捌』 關於未成年人上網法律有哪些規定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一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在營業場所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志。
第三十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一)在規定的營業時間以外營業的;
(二)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的;
(三)經營非網路游戲的;
(四)擅自停止實施經營管理技術措施的;
(五)未懸掛《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或者未成年人禁入標志的。
(8)未成年人服務站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中規定:
第七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網路空間製作、發布、傳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信息。
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提供網路平台服務的,應當對其所登載的信息進行審查;發現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信息的,應當採取措施進行刪除或屏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八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在網路空間製作、發布、傳播符合本條例第七條第一款規定、但具有以下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情形的信息,應當在信息展示之前,以顯著方式提示:
(一)可能誘導未成年人實施暴力、欺凌、自殺、自殘、性接觸、流浪、乞討等不良行為的;
(二)可能誘導未成年人使用煙草、酒類等不適宜未成年人使用的產品的;
(三)可能誘導未成年人產生厭學、憤世、自卑、恐懼、抑鬱等不良情緒的;
(四)其他可能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
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提供網路平台服務的,應當對其所登載的信息進行審查;發現前款規定的信息的,應當採取措施以顯著方式進行瀏覽前提示。
『玖』 《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內容是什麼
《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不滿10歲禁止代言廣告。
《規定》提出,信息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應當以顯著方式對所傳播的未成年人節目建立專區,專門播放適宜未成年人收聽收看的節目。未成年人專門頻道、頻率、專區、鏈接、頁面不得播出醫療、葯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酒類、美容整形、網路游戲廣告,以及其他不適宜未成年人觀看的廣告,其他未成年人節目前後也不得播出上述廣告。並且,未成年人廣播電視節目在學校寒暑假期間,每小時播放廣告不得超過10分鍾,其他時間每小時不得超過12分鍾。
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信息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在未成年人節目播出過程中,應當至少每隔30分鍾設置明顯的休息提示信息。
《規定》還對播出時長和比例做出詳細規范: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在法定節假日和學校寒暑假每日8時至23時,以及法定節假日和學校寒暑假之外時間每日15時至22時之間,播出的節目應當適宜所有人群收聽收看,其他時段播出的未成年人節目可能引起未成年人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在播出前作出明顯圖像或者聲音提示;未成年人專門頻道、頻率在每日17時至22時之間應當播出國產動畫片或者未成年人節目,不得播出影視劇以及引進節目,確需在這一時段播出優秀未成年人影視劇的,應當符合國務院廣播電視主管部門的要求;未成年人專門頻道、頻率、網路專區每日播出或者可供點播的國產動畫片和引進動畫片的比例應當符合國務院廣播電視主管部門的規定。
《規定》同時對播前審查和直播要求,設立評估委員會、保護專員等做出規定。並明確了政府監管、社會監督以及協會職責,要求對違法行為警示記錄,建立健全違規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9月23日。
這個規定好啊,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來源:新浪新聞
『拾』 有沒有社區青少年公益性上網的安全制度,急用,謝謝!!!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滿足信息化時代青少年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青少年提供就近、便利、健康有益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引導青少年運用互聯網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充分享受網路文明,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青少年學生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辦發[2000]13號文件),團省委、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文化廳和浙江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建設「天天」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的意見》(團浙聯[2002]19號)精神,以及有關互聯網管理的法律、法規的精神,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天天」社區青少年電子閱覽室(以下簡稱「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是「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的功能區之一,是堅持社會效益第一,以城市社區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提供健康、豐富、文明、安全的網上讀書服務和信息服務為主要內容和方式的公益性上網服務場所。
第三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必須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堅持為青少年服務和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認真引導、幫助青少年正確運用互聯網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提高科學文化知識和文明程度,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第二章 設 立第四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以共青團等社會團體為投資創辦主體,可鼓勵企業投資贊助創建。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是由社區直接管理的公益性文化信息設施,必須遵循為社區服務的公益性原則,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活動,不得實行經濟承包、掛靠經營或以經濟目標責任制的方式經營。
第五條 各級地方共青團組織為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主管部門。團省委會同省文化廳、公安廳等部門負責制定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管理辦法,對全省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組建提出布局規劃的意見,監督各地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建設工作。各市、縣(市、區)共青團組織會同文化、公安等部門制定本轄區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籌建方案,審核、設立並管理本轄區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日常服務活動。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實行社區責任人管理制,「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主任為直接責任人。電子閱覽室所在街道(城鎮)和「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應遵照有關法律法規,自覺接受文化、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和社會監督,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為電子閱覽室配備合格的管理人員,加強電子閱覽室的自身管理。
第六條 設立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應由「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或其主管單位向縣(市、區)以上文化和公安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認定後核發批准文件。
第七條 設立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青少年電子閱覽室設立的布局規劃;
(二)必須設立在「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內,不得另闢場所;
(三)內部管理制度健全;
(四)有固定的網路地址和與其電子閱覽服務相適應的計算機等裝置及附屬設備;
(五)必須符合衛生部門有關公共衛生的要求,有通風設施和良好的採光、清潔條件;
(六)必須具備符合國家消防安全規定的各項條件,滅火器、應急燈等安全設備和設施齊備,疏散通道暢通;
(七)必須建立和落實公安部門要求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技術措施,特別是必須安裝安全管理軟體,落實上網登記制度;
(八)電子閱覽室實用面積數(平方米)與上網計算機台數之比不得小於1:2.5;
(九)電子閱覽室的電腦配置不少於6台,藏書量(含電子讀物)在2000冊以上;
(十)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共青團、文化、公安等部門組織的培訓,培訓合格後持證上崗,同時電子閱覽室必須有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技術支持,以及專職或者兼職的網路信息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須具有計算機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半年以上正規計算機培訓證書,或浙江省計算機等級教育二級證書,無犯罪記錄;
(十一)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規定。第三章 服務與管理第八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服務對象原則上僅限於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除根據有關規定經當地文化部門審批許可外,不得對社區成年居民提供零星上網服務。可利用現有設施和空餘時段開展電腦知識等培訓。
第九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對未成年人採取有組織、有指導上網。即由學校及共青團、少先隊統一組織上網,或在老師、監護人陪同下上網,或經學校和家長同意參加社區青少年讀書俱樂部,以 會員身份開展有輔導員指導的上網閱覽活動。
第十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以查閱信息資料及網上信息服務為主,用戶不得利用電腦設備和互聯網製作、下載、復制、查閱、發布、傳播含有反動的或不健康內容的信息,不得從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危害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為。
第十一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上網用戶,除文化部門指定的棋牌類等益智游戲外,不得上網游戲。
第十二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對未成年學生實行限時開放,開放時間為平時每天16時至21時,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每日8時至22時,每人每天累計上網閱覽時間不超過2小時。
第十三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對未成年人應實行免費或低償收費的原則。如收費則不得高於1元/小時的標准。對特困家庭子女、殘疾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學生及部分品學兼優的學生適當給予免費服務。
第十四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實行實名登記制度。讀者需持有效證件(身份證、學生證)登記(包括姓名、學校或單位、證件種類、證件號、上機起止時間、機號等),經管理人員確認後方可上機,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保存時間不得少於60日。
第十五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應積極發揮中國青少年新世紀讀書網等優秀、健康的青少年健康網站的作用,積極運用圖書館、科研院所的網上圖書信息資源,經常性組織開展青少年讀書活動,引導青少年通過上網讀書活動學習知識、增長才幹、陶冶情操、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十六條 「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應充分利用電子閱覽室的設備,組織青少年讀書俱樂部,積極開展青少年電腦培訓和網上讀書等活動,豐富青少年的業余文化生活。
第十七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實行輔導員掛牌服務制度,輔導員應承擔青少年學習電腦知識和開展網上讀書活動的輔導工作,指導未成年人和自學者正確利用網路。
第十八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應在顯著位置公布、張貼《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有關互聯網上網的法律、法規、辦法、規定中的重要條款及各項管理制度,提示上網用戶遵守有關規定,遵守社會公德,安全文明上網。第四章 獎勵與罰則第十九條 浙江省「天天」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根據各地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運作狀況,給予相應的評優及獎勵。
第二十條 各級文化市場管理部門有權依據國家和省有關管理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對違反本管理辦法第四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視情作出通報批評、暫停服務限期整頓,直至取消服務資格收回審核批准文件的決定。
對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的,各級公安機關可依據或參照國務院《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規定查處。第五章 附 則第二十一條 本管理辦法未涉及的有關事項,按照國家、我省和有關部門制定的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執行。
第二十二條 本管理辦法的解釋權和修改權歸浙江省「天天」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二十三條 本管理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附件:
主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