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姓名條例

姓名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29 08:25:37

① 關於姓名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② 姓名條例第七條第一項第六款是什麼

您好,您問的是姓名條例施行細則第七條是什麼嗎?內容如下:
第 7條:依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申請更改姓名之證明文件如下:
一、依第一款規定申請者,為載有原姓名之證件。
二、依第二款規定申請者,為出世或還俗之證明。
三、依第三款規定申請者,為服務機關證明書。
對於改名字流程的問題,想改名者到戶籍所在地的公安分局戶證窗口,領取申請表格,並提供所需資料,經審批後即可改名。

③ 中國法律姓名規定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法律規定,對於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為,應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法人的名稱權是法人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的名稱,並排除他人干涉、盜用、假冒的權利。法律規定.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有使用、依法轉讓自己名稱的權利。

法律條文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姓名權的主要法律特徵為。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權。法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是名稱,享有的是名稱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專有的客體,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標識,不僅包括正式的登記姓名,而且也包括筆名、藝名、別號等。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姓名權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命名權

姓名決定權,也稱命名權,即自然人決定採用何種姓、名、及其組合的權利。自然人的命名權在出生後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行使,但這並不影響具備命名能力後的姓名

變更權。

自我命名權,任何人無權干涉。自然人的姓,原則上不能選擇。在我國現實生活中有子女隨父姓的習慣,但我國現行《婚姻法》第22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如果自然人依法重新選擇姓氏,法律也不應干涉。即使女子結婚後是在自己的姓名之外再加上丈夫的姓,也是依據當事人自己的意志決定。

姓名一般都是自然人出生時由其父母確定,但這不是對自我命名權的否定,實際上是父母親權的表現,是父母實施親權的代理行為。

自然人成年後,也可以通過姓名變更手續,變更自己的姓名。自我命名權的另一個表現是自然人選擇自己別名的權利,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和願望,來確定登記姓名以外的筆名、藝名以及其他相應的名字,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

(3)姓名條例擴展閱讀:

司法解釋

民法中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而婚姻法中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實踐中存在對上述規定理解和執行不一致,一些地方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和標准也不同,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遇到一些實際困難。

2014年10月27日,針對現實問題,中國立法機關擬對民法和婚姻法相關條款作出解釋:中國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母姓,同時有正當理由的也可選取其他姓氏。此次解釋(草案)內容包括: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擇姓氏:

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因由法定撫養人以外的人撫養而選取撫養人姓氏;有其他正當理由。

實踐中,也有一些公民因回復祖姓、由他人撫養等原因,在父姓、母姓之外選取姓氏。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公民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選取其他姓氏。為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草案還明確:少數民族公民可以根據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選取姓氏。

④ 中國法律如何規定姓名權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⑤ 姓名權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
姓名權的法律規定有: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存在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等情形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五條 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⑥ 姓名的《姓名條例》新規

公安部2007年6月出台了《姓名登記條例(初稿)》,已由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並下發各地公安機關組織研修。公安部相關業務部門人士稱,「條例」還在研究過程中,只是個初稿。 父母雙姓可同用 《姓名登記條例(初稿)》中首次對公民起名作出硬性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母姓,但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按照雙姓起名,但不算作復姓,按照中國現有1601個姓氏計算,這種做法將新增128萬個雙姓,從而緩解大姓人口姓名重復的問題。
從中國實際情況來看,允許子女隨父姓或母姓,提倡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既可以表明子女與父母雙方的家族和血緣關系,同時對於解決大姓人口的姓名重復問題,也具有積極意義。 用字限制 對於公民取名用字,應當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條例》規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內容:1、損害國家或者民族尊嚴的;2、違背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眾不良反應或者誤解的。
考慮到中國姓名所用字數中單姓的通常為2~3個漢字、復姓或採用父母雙方姓氏的多為3~4個漢字,《條例》規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的以外,姓名用字應當在2個漢字以上、6個漢字以下。比如:丈夫姓鄭,老婆姓付,他們就可以給孩子取名「鄭付貝克漢姆」。
《條例》規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數字、符號:①已簡化的繁體字;②已淘汰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③自造字;④外國文字;⑤漢語拼音字母;⑥阿拉伯數字;⑦符號;⑧其他超出規范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范圍以外的字樣。 變更只有一次 《條例》規定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以按照雙姓起名,不算作復姓,一旦實施,很多父母可能就會打算將子女的名字進行更改,而《姓名登記條例(初稿)》中同時還規定,為防止濫用姓名權,頻繁變更名字現象的發生,條例實施後,中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申請辦理名字變更登記的,以一次為限。《條例》還規定,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申請辦理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由戶口登記機關給予警告,並處500元以下罰款。騙取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處800元以下罰款。 所謂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具體說,公民享有的姓名權包括三個方面:①姓名決定權,也稱命名權,即自然人決定採用何種姓、名、及其組合的權利。②姓名變更權,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變自己姓或名的權利,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許的,只不過需要到戶籍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③姓名使用權,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因此,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公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姓名。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從法理和原則上說,只要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公安部門是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公民的改名申請。
有些地區已經限制名字不得用兩個字,必須用三個字的名字。

⑦ 中國的法律對名字有哪些規定,

一、《民法通則》

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我國的《民法通則》是僅次於《憲法》的法律,在理論上即使公安部的《姓名登記條例》也不能與其沖突。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第一款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1958年1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管理條例》第七條規定:嬰兒出生後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第十八條規定: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1.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2.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二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

1.不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報戶口的;

2.假報戶口的;

3.偽造、塗改、轉讓、出借、出賣戶口證件的;

4.冒名頂替他人戶口的;

5.旅店管理人不按照規定辦理旅客登記的。

三、《姓名等級條例(初稿)》

公安部2007年6月出台了《姓名等級條例(初稿)》,已由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並下發各地公安機關組織研修。公安部相關業務部門人士稱,「條例」還在研究過程中,現在只是個初稿。《條例》共分六章,四十一條款。

四、《人名規范用字表》

《人名規范用字表》規定,取名用字有限制,我國新生兒的取名用字將在8000個規範字中選取。曾被廢除但人們仍在大量使用、禁而不止的51個異體字被「釋放」並恢復使用。恢復異體字是尊重社會習慣,方便人們用字需要,字表將《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51個異體字收入表中,主要用作人名地名。

五、關於姓名權損害賠償責任的司法解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司法解釋,姓名權受損害的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撫慰金。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姓名權受害人有權:

1. 要求停止侵害。

2.要求回復名譽。

3.要求消除影響。

4.要求賠禮道歉。

⑧ 現在法律允許姓名最多可以幾個字名字最多可以幾個字

中國姓名所用字數中單姓的通常為2~3個漢字、復姓或採用父母雙方姓氏的多為3~4個漢字,姓名用字應當在2個漢字以上、6個漢字以下。

《姓名登記條例(初稿)》規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數字、符號:

①已簡化的繁體字;

②已淘汰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

③自造字;

④外國文字;

⑤漢語拼音字母;

⑥阿拉伯數字;

⑦符號;

⑧其他超出規范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范圍以外的字樣。

(8)姓名條例擴展閱讀:

相關:

《條例》規定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以按照雙姓起名,不算作復姓,一旦實施,很多父母可能就會打算將子女的名字進行更改,而《姓名登記條例(初稿)》中同時還規定,為防止濫用姓名權,頻繁變更名字現象的發生,條例實施後,中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申請辦理名字變更登記的,以一次為限。

《條例》還規定,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申請辦理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由戶口登記機關給予警告,並處500元以下罰款。騙取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處800元以下罰款。

所謂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⑨ 《姓名登記條例》是不是正式的法律,還是沒有發布

姓名條例(建議案)國務院還沒有實施,希望領導以及人大代表相關人士呼籲不要限製成人內改名容字次數(最少2次)。我曾經改過名字,我因為特殊原因再想改次姓名,公安派出所不給改,現在本人真是走投無路了。請公安局領導救救我們這樣要該名字的人吧,請公安局領導救救本人吧 我要改名字.我是「本人受歧視或傷及本人感情的因其他特殊原因的.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