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壹』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 廣播電視類法律法規大全
1、《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保障廣播電視信號安全優質播出,維護用戶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權益,依據《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制定本規定。
2、《無線電管理條例 》
為了加強無線電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證各種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進行,制定本條例。
3、《廣播電視無線電管理 》
本辦法是《無線電管理規則》在全國廣播電視范圍內的實施細則,全國無線電廣播電視台站和有可能對廣播電視正常接收產生干擾的單位、部門和個人均應認真執行、嚴格遵守。 4、《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和采編、製作、播放、傳輸廣播電視節目等活動。
5、《有線電視管理辦法細則 》
為加強有線電視的管理,根據《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制定本細則。
6、《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考試辦法 》
廣電總局關於印發《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辦法(試行)》的通知 主持人資格管理規定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管理暫行規定》經2004年6月15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7、《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 》
《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經2003年8月18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8、《廣播電影電視處罰規定》
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影電視行政機關和經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縣級以上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部門實施行政處罰,適用《行政處罰法》和本規定。
9、《廣告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1994年10月27日通過,現於公布,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
10、《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
《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1、《葯品廣告審查辦法 》
《葯品廣告審查辦法》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審議通過,現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令順序號發布。本辦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12、《醫療廣告管理辦法》
《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13、《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 》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4、《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15、《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 》
《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審議通過,現予公布。
二、新聞出版類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5、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7、《非法經營罪立案標准》
8、《著作權法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9、《侵犯著作權罪》
10、《印刷業管理條例》
11、《印刷品承印管理規定》
12、《印刷業經營者資格暫行條件規定》
13、《出版管理條例》 14、《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
15、《出版管理行政處罰實施管理辦法》
16、《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 17、《報紙出版管理規定》
18、《期刊出版管理規定》
19、《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
20、《圖書質量管理規定》 21、《音像製品管理條例》
22、《音像製品批發、零售、出租管理辦法》
23、《報刊記者站管理辦法》
24、《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25、《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26、《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貳』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不得違反的規定有哪些
第二十一條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應嚴格按照許可證核準的製作經營范圍開展業務活動。
廣播電視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節目只能由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製作,其他已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不得製作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廣播電視節目。
第二十二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禁止製作經營載有下列內容的節目: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二十三條製作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視劇、理論文獻電視專題片等廣播電視節目,須按照廣電總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發行、播放電視劇、動畫片等廣播電視節目,應取得相應的發行許可。
第二十五條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不得播放未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製作的和未取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動畫片。
第二十六條禁止以任何方式塗改、租借、轉讓、出售和偽造《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載明的製作機構名稱、法定代表人、地址和章程、《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載明的製作機構名稱、劇名、集數等發生變更,持證機構應報原發證機關履行變更審批手續;終止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的,應在1周內到原發證機關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八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的核發情況由廣電總局向社會公告。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規定的,依照《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條本規定自2004年8月20日起施行。廣播電影電視部《影視製作經營機構管理暫行規定》(廣播電影電視部令第16號)、《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管理規定》(廣播電影電視部令第17號)和廣電總局《關於實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行業准入制度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76號)同時廢止。
『叄』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1997年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8號公布根據2013年12月7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回規的決定》修訂)答 第五十四條本條例施行前已經設立的廣播電台、電視台、教育電視台、廣播電視發射台、轉播台、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單位,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重新辦理審核手續;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予以撤銷;已有的縣級教育電視台可以與縣級電視台合並,開辦教育節目頻道。第五十五條本條例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
『肆』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法律法規
電影管理條例(2007-06-29) 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2007-06-29) 廣播電視管內理條例(2007-06-29) 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07-06-29) 部門容規章(2008-02-21) 規范性文件(2008-02-21)
『伍』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級別辦理有哪些法律依據
聯邦創業總結法律根據如下: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34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經2004年6月15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8月20日起施行。 局長 徐光春 二○○四年七月十九日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堅持廣播電視節目正確導向,促進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產業繁榮發展,服務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或從事專題、專欄、綜藝、動畫片、廣播劇、電視劇等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和節目版權的交易、代理交易等活動的行為。
專門從事廣播電視廣告節目製作的機構,其設立及經營活動根據《廣告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管理。
第三條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負責制定全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產業的發展規劃、布局和結構,管理、指導、監督全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
縣級以上地方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的管理工作。
第四條國家對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或從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實行許可制度。
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或從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應當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第五條國家鼓勵境內社會組織、企事業機構(不含在境內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或中外合資、合作企業)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或從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
第二章節目製作經營業務許可
第六條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和結構,並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機構名稱、組織機構和章程;
(二)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人員、資金和工作場所,其中企業注冊資金不少於300萬元人民幣;
(三)在申請之日前3年,其法定代表人無違法違規記錄或機構無被吊銷過《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記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申請機構應當向審批機關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報告;
(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章程;
(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申領表;
(四)主要人員材料:
1.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及簡歷;
2.主要管理人員(不少於3名)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簡歷、業績或曾參加相關專業培訓證明等材料。
(五)注冊資金或驗資證明;
(六)辦公場地證明;
(七)企事業單位執照或工商行政部門的企業名稱核准件。
第八條在京的中央單位及其直屬機構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報廣電總局審批;其他機構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向所在地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逐級審核後,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批。
審批機關應在收到齊備的申請材料之日起的20個工作日內做出批准或不批準的決定。對符合本規定第六條、第七條規定的,應為申請機構核發《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對不批準的,應向申請機構書面說明不予批準的理由。
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在做出批准或不批准決定之日起的1周內,將審批情況報廣電總局備案。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由廣電總局統一印製。有效期為2年。
第九條經批准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憑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或業務增項手續。
第十條已經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需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分支機構的,須按本規定第七條的規定,向分支機構所在地的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另行申領《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並向原審批機關備案;設立非獨立法人資格分支機構的,無須另行申領《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第十一條依法設立的廣播電台、電視台製作經營廣播電視節目無需另行申領《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第三章電視劇製作許可
第十二條電視劇由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地市級(含)以上電視台(含廣播電視台、廣播影視集團)和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的電影製片機構製作,但須事先另行取得電視劇製作許可。
第十三條電視劇製作許可證分為《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2種,由廣電總局統一印製。
《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僅限於該證所標明的劇目使用,有效期限不超過180日。特殊情況下經發證機關批准後,可適當延期。
《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有效期限為2年,有效期屆滿前,對持證機構製作的所有電視劇均有效。
第十四條《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由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核發。其中,在京的中央單位及其直屬機構直接向廣電總局提出申請,其他機構向所在地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逐級審核後,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批。
第十五條申領《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申請機構須提交以下申請材料:
(一)申請報告;
(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申領登記表》;
(三)廣電總局題材規劃立項批准文件復印件;
(四)編劇授權書;
(五)申請機構與製片人、導演、攝像、主要演員等主創人員和合作機構(投資機構)等簽訂的合同或合作意向書復印件。其中,如聘請境外主創人員參與製作的,還需提供廣電總局的批准文件復印件;
(六)《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復印件)或電視台、電影製片機構的相應資質證明;
(七)持證機構出具的製作資金落實證明。
第十六條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在核發《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後的1周內將核發情況報廣電總局備案。
第十七條電視劇製作機構在連續2年內製作完成6部以上單本劇或3部以上連續劇(3集以上/部)的,可按程序向廣電總局申請《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資格。
第十八條申領《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申請機構須提交以下申請材料:
(一)申請報告;
(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申請表;
(三)最近2年申領的《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復印件);
(四)最近2年持《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製作完成的電視劇目錄及相應的《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復印件)。
第十九條《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有效期屆滿後,持證機構申請延期的,如符合本規定第十七條規定且無違規紀錄的,准予延期;不符合上述條件的,不予延期。
第二十條境內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與境外機構合作製作廣播電視節目,按有關規定向廣電總局申報。
第四章管理
第二十一條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應嚴格按照許可證核準的製作經營范圍開展業務活動。
廣播電視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節目只能由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製作,其他已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不得製作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廣播電視節目。
第二十二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禁止製作經營載有下列內容的節目: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二十三條製作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視劇、理論文獻電視專題片等廣播電視節目,須按照廣電總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發行、播放電視劇、動畫片等廣播電視節目,應取得相應的發行許可。
第二十五條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不得播放未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製作的和未取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動畫片。
第二十六條禁止以任何方式塗改、租借、轉讓、出售和偽造《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載明的製作機構名稱、法定代表人、地址和章程、《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載明的製作機構名稱、劇名、集數等發生變更,持證機構應報原發證機關履行變更審批手續;終止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的,應在1周內到原發證機關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八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的核發情況由廣電總局向社會公告。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規定的,依照《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條本規定自2004年8月20日起施行。廣播電影電視部《影視製作經營機構管理暫行規定》(廣播電影電視部令第16號)、《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管理規定》(廣播電影電視部令第17號)和廣電總局《關於實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行業准入制度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76號)同時廢止。
『陸』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以下簡稱總局)行政規范性文件(以下簡稱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全面推進總局依法行政,根據國務院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相關規定,結合總局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總局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合法性審核、集體審議、發布、清理等事項,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總局規范性文件,是指除規章以外,總局為執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上級文件,依照法定許可權、程序制定,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具有普遍約束力,在一定期限內反復適用,並以總局名義公開發布的文件。
總局各部門不得以本部門名義發布規范性文件。第三條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應當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切實推動黨的宣傳思想方針政策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
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應當堅持科學、民主、依法,及時准確反映改革發展要求,積極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序參與、表達意見,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不斷提高文件質量和效率。
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應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全過程,推動德法統一,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應當落實黨管意識形態原則,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體現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等管理原則。第四條總局將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內容,作為依法行政考核內容列入法治政府建設考評指標體系,並建立督察情況通報制度。第五條總局各部門按照法定職能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分工,負責相應規范性文件起草等工作;不能確定起草部門的,由總局領導指定。
政策法規司負責對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清理等工作。
辦公廳應當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設,對規范性文件進行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發布。第六條起草部門應當對所制定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必要性、科學性、可行性、可控性進行全面論證。
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上級文件已經作出明確規定的,現行規范性文件已有具體規定並且仍然適用的,不得重復制定規范性文件。第七條制定規范性文件,應當講求實際效果,注重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並嚴格文字把關,確保政策措施表述嚴謹、文字精練、准確無誤。
規范性文件不得規定下列事項:
(一)增加法律、行政法規、總局規章規定之外的行政權力事項或者減少法定職責;
(二)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收費等事項,增加辦理行政許可事項的條件,規定出具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無謂證明的內容;
(三)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勞動權、休息權等基本權利;
(四)含有排除或者限制公平競爭內容、違法干預或者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措施,或者違法設置市場准入和退出條件等;
(五)規定應由市場調節、企業和社會自律、公民自我管理的事項。第八條規范性文件涉及總局其他部門職責的,起草部門應當與有關部門進行充分協商。
規范性文件涉及國務院其他部門職責或者與國務院其他部門關系緊密的,起草部門應當徵求該部門意見或者取得其同意。其中,涉及社會公眾權益、社會輿論高度關注的,起草部門應當在總局黨組會議審議後,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第九條起草部門應當對規范性文件中有關行政措施的預期效果和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評估,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內容組織專家論證,並應當在起草說明中寫明評估論證結論,作為制定規范性文件的重要依據。第十條起草部門應當充分聽取地方廣播電視主管部門、行業組織、社會團體、行政相對人和社會公眾特別是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必要時,應當通過召開座談會、聽證會,實地走訪等形式充分聽取意見。
除依法需要保密或者不宜公開的外,規范性文件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對公眾權益有重大影響的,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期限一般不少於15日。起草部門應當通過總局網站、廣播電視媒體和政務新媒體等便於群眾知曉的方式,公布規范性文件草案及其說明等材料,並明確提出意見的方式和期限。
規范性文件涉及突出矛盾解決、重大制度調整的,或者影響重大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容易引發社會穩定問題的,或者可能在國內外造成較大輿論影響的,起草部門應當在公開徵求意見前報總局黨組會議審議決定,依法進行風險評估,並做好相關應對工作。
『柒』 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保證廣播電視廣告的正確導向,規范廣播電視廣告播放行為,加強廣播電視廣告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含廣播電視台)從事廣告播放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負責對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播放活動的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轄區內的廣播電視廣告播放活動的管理。第四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誤導消費者。第五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應當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有利於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第六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尊重祖國傳統文化,不得含有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內容。
商業廣告中不得出現國旗、國徽、國歌及國家領導人的形象和聲音。不得利用或篡改領袖人物名言作為商業廣告用語。第七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維護民族團結,遵守國家民族、宗教政策,不得含有宣揚民族分裂、褻瀆民族風俗習慣的內容。第八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樹立社會主義道德風尚,不得含有亂扔廢棄物、踐踏綠地、毀壞花草樹木等破壞環境,以及不利於自然生態、珍稀野生動物保護等內容。第九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有利於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不得含有可能引發青少年兒童不文明舉止、不良行為或不利於父母、長輩對青少年兒童進行正確教育的內容。第十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尊重婦女、殘疾人,不得歧視、侮辱婦女、殘疾人,不得出現不文明的人物形象。第十一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健康文明,不得播放含有色情或性暗示等內容的廣告,不得播放治療性病的廣告。廣播電視廣告不得播放含有宣揚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內容的廣告。第十二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尊重科學,不得含有宣揚迷信、邪教、偽科學的內容。第十三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不得故意使用錯別字或用諧音亂改成語。除注冊商標及企業名稱外,不得使用繁體字。第十四條 禁止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煙草製品廣告及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等特殊葯品廣告。第十五條 廣播電視廣告應當與其他廣播電視節目有明顯區分,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播放或變相播放廣告。時政新聞節目及時政新聞類欄目不得以企業或產品名稱冠名。有關人物專訪、企業專題報道等節目中不得含有地址、電話、聯系辦法等廣告宣傳內容。第十六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每套節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廣告的數量不得少於廣告總播出量的3%。第十七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每套節目每天播放廣播電視廣告的比例,不得超過該套節目每天播出總量的20%。其中,廣播電台在11:00至13:00之間、電視台在19:00至21:00之間,其每套節目中每小時的廣告播出總量不得超過節目播出總量的15%,即9分鍾。第十八條 播放廣播電視廣告應當保持廣播電視節目的完整性,除在節目自然段的間歇外,不得隨意插播廣告。除19:00至21:00以外,電視台播放一集影視劇(一般為45分鍾左右)中,可以插播一次廣告,插播時間不得超過2.5分鍾。第十九條 播放廣播電視廣告應當尊重大眾生活習慣,不得在6:30至7:30、11:30至12:30以及18:30至20:00之間人們用餐時播放容易引起受眾反感的廣告,如治療痔瘡、腳氣等類葯品及衛生巾等衛生用品的廣告。第二十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控制酒類廣告的播出。每套電視節目每日播放的酒類廣告不超過12條,其中19:00至21:00間不超過2條;每套廣播節目每小時播放的酒類廣告,不得超過2條。第二十一條 發射台、轉播台(包括差轉台、收轉台)、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網路機構在轉播和傳輸廣播電視節目時,應當保證被轉播和傳輸節目的完整性。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自行組織的廣告,不得隨意切換原廣告,不得以游動字幕、疊加字幕等形式播放廣告。第二十二條 電視台播放廣告時不得隱匿本台(頻道)標志。播放以企業或產品冠名的節目、欄目時,企業或產品的標志只能出現在屏幕的右下方,數量不得超過1個,標志畫面不得大於本台(頻道)標志,不得遮蓋正常節目的字幕。第二十三條 禁止廣播電視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干預廣播電視節目的播放。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36條規定廣播電視台電視台什麼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36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