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浪費條例解讀
1.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文件內容是什麼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推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浪費,是指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進行不必要的公務活動,或者在履行公務中超出規定范圍、標准和要求,不當使用公共資金、資產和資源,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損失的行為。
第四條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應當遵循下列原則:堅持從嚴從簡,勤儉辦一切事業,降低公務活動成本;堅持依法依規,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程序辦事;堅持總量控制,科學設定相關標准,嚴格控制經費支出總額,加強厲行節約績效考評;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安排公務活動,取消不必要的公務活動,保證正常公務活動;堅持公開透明,除涉及國家秘密事項外,公務活動中的資金、資產、資源使用等情況應予公開,接受各方面監督;堅持深化改革,通過改革創新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長效機制。
第五條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負責統籌協調、指導檢查全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建立協調聯絡機制承辦具體事務。地方各級黨委辦公廳(室)、政府辦公廳(室)負責指導檢查本地區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
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宣傳、外事、發展改革、財政、審計、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依法依規履行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工作的管理、監督等職責。
第六條 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加強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的組織領導。黨政機關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負總責,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
2. 按照《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規定,黨政機關國內差旅活動嚴禁哪些
按照《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從嚴控制國內差旅人數和天數,嚴禁無明確公務目的的差旅活動,嚴禁以公務差旅為名變相旅遊,嚴禁異地部門間無實質內容的學習交流和考察調研。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對於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從源頭上狠剎奢侈浪費之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反對浪費條例解讀擴展閱讀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特點
1、減預算
明確指出黨政機關應當遵循先有預算、後有支出的原則,嚴格執行預算,嚴禁超預算或者無預算安排支出,嚴禁虛列支出、轉移或者套取預算資金。
2、建制度
通過建立健全公務接待等多項制度,扎緊「籬笆」,從源頭上狠剎公務接待當中的奢侈浪費之風。
3、促改革
明確提出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普通公務出行實行社會化提供,包含公交、計程車、私車公用、專業租賃等多種形式,總體上降低行政機關的成本同時,也能將更多資金用於民生改善。
4、嚴控制
對存在於差旅出國、會議活動、辦公用房等領域的浪費現象,提出了一系列「從嚴控制」的措施。在各項公務活動中,不給任何想鑽空子、想『打擦邊球』的人機會。
5、強監督
明確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方面要接受民主生活會、辦公廳(室)、紀檢監察、巡視、財政、審計、人大、政協、輿論、群眾等10個方面的監督。用嚴格的監督保證制度規定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防止出現「破窗」效應。
3.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文件解讀
優良傳統上升為黨內法規,強化制度權威
「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飯包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夜點燈籠訪貧農。」這首歌謠,傳唱於當年的中共蘇區,道出了人們心中黨的幹部節儉奉公的形象。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素來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相關方面的制度建設也一直在探索、推進。
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十六號訓令——關於懲治貪污浪費行為》、《關於反貪污浪費的指示》、《中央節約檢查委員會關於處理貪污、浪費及克服官僚主義錯誤的若干規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厲行節約的緊急規定》、《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到2012年12月4日的中央「八項規定」 、「六項禁令」,以及會議費管理新規、賀卡節禮「禁令」,編制細密的制度「防護網」,歷來受到我們黨的高度重視。
「以往大多是通過黨紀政紀來進行約束,比如以內部通知的方式發布,此次提升到黨內法規的高度,既表明了中央對解決『四風』問題抓牢抓緊的決心,也保證了從源頭上狠剎鋪張浪費之風的可行性。」王韶興指出。
黨內法規中的條例,通常是指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的全面規定。以條例的形式制約浪費、厲行節約,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說,隨著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制度剛性約束力的不斷加強,制度設定的精細化程度加深,我們黨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制度權威」也升級到了新的版本。
嚴格執行,形成「大落實」格局是重中之重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條例》的效果關鍵要看貫徹和實施。」王韶興認為,制度制定之後,如何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真正確保貫徹不打折扣、落實不偏不虛,是更加艱巨的任務。
「對涉及《條例》的制度,要按照實體性(做什麼)、程序性(怎樣做)、保障性(違背了如何糾正)的要求加以細化。」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姚桓教授認為,制度的細化還應該包括解決制度缺口、制度碎片化、制度交叉沖突的現象。同時,更細化、更具操作性的配套規定也很重要。
「比如《條例》規定公務活動中的資金、資產、資源使用等情況應予以公開並接受監督,那麼,這個公務活動包括哪些?這個是要更細化的著力點之一。」高新民說,各地各部門跟進《條例》的配套工作,值得關注。
形成「大落實」的格局也是重中之重。保證《條例》執行的剛性,防止制度疲軟,不僅要全黨動手,還要全社會一起動手,形成「大落實」的執行格局,這與政務信息公開、行政費用控制、增強財政預算約束、加強懲戒問責力度等,都密切相關。
「貫徹落實《條例》不能當做單純的技術性工作來做。」姚桓認為,還是要把「教育先行」這個「老話」重提並一直提下去。《條例》的制度權威要滲透出深刻的思想文化內涵,要與宗旨教育、艱苦奮斗教育聯系在一起,解決思想深處的問題,克服模糊思想和錯誤認識。諸如樹立「例外即是破壞」的觀念,建立對浪費「零容忍」的心理,培育「越雷池即羞恥」的認知等,都是《條例》能夠取得長久效用的「軟約束」。
黑龍江規定省級領導班子公務接待中一律不準飲酒
為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黑龍江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日前進一步明確了公務接待的有關要求,省級領導班子和省直單位在公務接待中一律不允許飲酒,實行最嚴厲的「禁酒」政策。
「禁酒令」要求,省級班子領導和省直單位幹部職工到省內市(地)及以下基層單位從事公務活動,就餐中一律不允許飲酒。省級四大班子及省法院、省檢察院,省直各單位,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接待部門都要嚴格執行此規定。
涉及到外事接待、招商引資、接待海外華僑華人中的知名人士、港澳台政要及各界知名人士的公務接待活動,可按標准提供省內地產酒,嚴禁提供高檔酒。
五大關鍵詞
1.預算
《條例》規定:「黨政機關應當遵循先有預算、後有支出的原則」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曾康華:公款浪費之所以成為頑疾,表面原因在於「公款」,其本質在於埋單的錢不受約束。如果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就等於從源頭上擰緊了黨政機關花錢的「閥門」。
2.制度
《條例》規定:「對無公函的公務活動不予接待,嚴禁將非公務活動納入接待范圍。」「如實反映接待對象、公務活動、接待費用等情況,接待清單作為財務報銷的憑證之一並接受審計。」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龔維斌:這些規定抓住了當前老百姓反映最多最強烈的問題,對公務接待進行了規范化管理,非常及時必要。
3.改革
《條例》規定:「改革公務用車實物配給方式,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執法執勤、機要通信、應急和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及按規定配備的其他車輛」;「普通公務出行由公務人員自主選擇,實行社會化提供。」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沈榮華:公務出行社會化,這種做法可以從總體上降低行政機關的成本,將更多資金用於民生改善。
4.嚴控
《條例》規定:「從嚴控制國內差旅人數和天數,嚴禁無明確公務目的的差旅活動,嚴禁以公務差旅為名變相旅遊」;「從嚴控制會議數量、會期和參會人員規模」。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這些規定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不給任何想鑽空子、想「打擦邊球」的人機會。
5.監督
《條例》規定:「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的監督檢查」;「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黨政機關預算編制、執行等財政、財務、政府采購和會計事項的監督檢查」;「審計部門應當加大對黨政機關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的審計力度」;「發揮群眾對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鋪張浪費行為的監督作用,認真調查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竹立家:《條例》有關監督的安排,表明了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力度和決心,體現出黨政機關要用真心實意、實際行動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公僕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4. 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內容
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內容如下:
1、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2、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3、一粒糧食,一滴汗水。
4、勤勞是窮人的財富,節儉是富人的智慧。
5、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
6、你我勤節約,能源才不缺。
7、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8、你我勤節約,能源才不缺。
9、文明就餐,禮貌待人!
10、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第八章資源節約
第四十二條黨政機關應當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提高能源、水、糧食、辦公傢具、辦公設備、辦公用品等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統籌利用土地,杜絕浪費行為。
第四十三條對能源、水的使用實行分類定額和目標責任管理。推廣應用節能技術產品,淘汰高耗能設施設備,重點推廣應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積極使用節水型器具,建設節水型單位。
5.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條例中所稱的浪費是指
法律分析:《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所稱浪費是指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進行不必要的公務活動,或者在履行公務中超出規定范圍、標准和要求,不當使用公共資金、資產和資源,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損失的行為。
法律依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推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
6.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應當遵循以下哪些原則
參考:《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第四條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專應當遵循下列原則:堅持從嚴屬從簡,勤儉辦一切事業,降低公務活動成本;堅持依法依規,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程序辦事;堅持總量控制,科學設定相關標准,嚴格控制經費支出總額,加強厲行節約績效考評;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安排公務活動,取消不必要的公務活動,保證正常公務活動;堅持公開透明,除涉及國家秘密事項外,公務活動中的資金、資產、資源使用等情況應予公開,接受各方面監督;堅持深化改革,通過改革創新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長效機制。
7.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頒布說明了什麼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制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就是要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紀違規違法現象。(新浪網)
倡導節儉,反對鋪張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厲行節約的作風既可以塑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倡導節約為尚的良好習慣,同時也可以遏制貪污腐敗的苗頭。「大腐起於小貪」,大量的事實表明,許多高官的墜落都是由於生活上的奢侈浪費,導致慾望的膨脹,當實際收入無法滿足慾望需求時,就動起了歪腦筋,伸出了自己的黑手。「欲心難厭如溪壑」,條例的出台給「私慾」上了緊箍咒,在源頭上遏制了私慾的膨脹,促進黨員幹部「清心寡慾」,促進了隊伍的廉潔性、純潔性建設。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對黨政機關經費管理、國內差旅、因公臨時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用房、資源節約作出全面規范,對宣傳教育、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此舉是中央厲行節約的務實之舉,是將要求化為具體行動的行為手冊 ,也是每個領導幹部對照檢查的行為標准。「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只要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制度得到貫徹落實,相信中國夢夢想成真則指日可待。
8. 中央出台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目的是什麼
中央出台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弘揚艱苦內奮斗、勤儉節約的優容良作風,推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
根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推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8)反對浪費條例解讀擴展閱讀: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第五條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負責統籌協調、指導檢查全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建立協調聯絡機制承辦具體事務。地方各級黨委辦公廳(室)、政府辦公廳(室)負責指導檢查本地區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
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宣傳、外事、發展改革、財政、審計、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依法依規履行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工作的管理、監督等職責。
9. 反食品浪費法通過,具體規定了些什麼
為了杜絕食品浪費的情況再出現,國家出台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反食品浪費法的通過,不僅體現了國家對糧食生產的重視,更能夠傳承中華民族節約的傳統美德。而在這個法律中也規定了相關食品浪費現象應該如何作為,讓更多人有了法律的束縛後,不再輕易浪費糧食造成財產的損失,並且減少這些糧食也能讓人類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制定這個法律有什麼好處?首先糧食是立人之本,只有吃飽了飯才能更好的幹事業。但卻有很多人不重視,從古代就有很多教導人們珍惜糧食的古詩。很多人小時候也都知道節約糧食的重要性,但就是因為長大之後有些人為了好面子在餐館點菜也不管吃不吃得完就瘋狂的點,到最後剩下的只能倒掉,而有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施行後這樣的情況就會減少。
10.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文件內容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推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浪費,是指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進行不必要的公務活動,或者在履行公務中超出規定范圍、標准和要求,不當使用公共資金、資產和資源,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損失的行為。
第四條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應當遵循下列原則:堅持從嚴從簡,勤儉辦一切事業,降低公務活動成本;堅持依法依規,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程序辦事;堅持總量控制,科學設定相關標准,嚴格控制經費支出總額,加強厲行節約績效考評;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安排公務活動,取消不必要的公務活動,保證正常公務活動;堅持公開透明,除涉及國家秘密事項外,公務活動中的資金、資產、資源使用等情況應予公開,接受各方面監督;堅持深化改革,通過改革創新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長效機制。
第五條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負責統籌協調、指導檢查全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建立協調聯絡機制承辦具體事務。地方各級黨委辦公廳(室)、政府辦公廳(室)負責指導檢查本地區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
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宣傳、外事、發展改革、財政、審計、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依法依規履行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工作的管理、監督等職責。
第六條 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加強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的組織領導。黨政機關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負總責,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
學習解讀
闡明制定《條例》的目的、依據、適用范圍,明確了工作原則、責任部門和工作職責。《條例》第三條對「浪費」一詞的含義進行明確。
本條例所稱的浪費,是指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進行不必要的公務活動,或者在履行公務中超出規定范圍、標准和要求,不當使用公共資金、資產和資源,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損失的行為。
《條例》第四條規定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應當遵循的「六個堅持」的原則,即堅持從嚴從簡,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持依法依規,嚴格按程序辦事;堅持總量控制,加強厲行節約績效考評;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安排公務活動;堅持公開透明,接受各方面監督;堅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長效機制。
《條例》第五條規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和地方各級黨委辦公廳(室)、政府辦公廳(室)負責工作的統籌協調、指導檢查。紀檢監察機關和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依法依規履行管理、監督等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