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防法規體系的看法
㈠ 我國的國防法律規范體系主要有哪些內容
1、憲法中國防內容;
2、刑法中有關於破壞國防設施及軍人犯罪的規定;
3、民訴法回及解釋中有關於答軍婚離婚的規定。
4、國際法中有關於軍事船舶、大陸架、特別經濟區等海權規定。
5、在民法和商法體系中,如果國防單位作為平等主體參與,也應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㈡ 國防法規主要特性是什麼
1、調整對象的軍事性
2、公共程度的有限性
3、司法適用的優先性
4、處回罰措施的嚴厲性
《國防教育答法》是規范全國國防教育的基本法律。由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2001年4月28日,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公布施行。
(2)對國防法規體系的看法擴展閱讀:
地位作用:
各國根據本國的實際,對各部門法的劃分也有所不同,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對各部門法大體上可以做以下劃分:
1、憲法;
2、行政法;
3、民法;
4、經濟法;
5、勞動法;
6、環境法;
7、刑法;
8、訴訟程序法;
9、軍事法(國防法律法規)。
在這里,軍事法的外延要大一點,其主要內容或者講根本內容是國防法規。通過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國防法規是我國法律體系和法制建設中一個重要的、獨立的法律門類。
健全的國防法規是建設現代化國防的重要保證,是依法治軍、提高軍隊戰鬥力的強大法制武器,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國防建設的是否制度化的的重要標志。
㈢ 我國現行的國防法規體系區分為四個層次
我國國防法規按立法許可權區分為法律、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四個層次。
依次排序如下:
1、法律。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
2、法規。法規是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制定的;
3、規章。由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軍區制定的為軍事規章,由國務院有關部委與軍委有關總部聯合制定的為軍事行政規章;
4、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貫徹執行國家國防法規的實施辦法等。
國家的國防法規按調整領域劃分為以下十六個門類:
1、國防基本法類;
2、國防組織法類;
3、兵役法類;
4、軍事管理法類;
5、軍事刑法類;
6、軍事訴訟法類;
7、國防經濟法類;
8、國防科技工業法類;
9、國防動員法類;
10、國防教育法類;
11、軍人權益保護法類;
12、軍事設施保護法類;
13、特區駐軍法類;
14、緊急狀態法類;
15、戰爭法類;
16、對外軍事關系法類。
國防法是國家國防政策的法律體現,是指導國防活動的行為准則,又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上可以與國家的法律制度相適應,基本上可以滿足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的需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三條 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
國家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和邊防、海防、空防建設,發展國防科研生產,普及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動員體制,實現國防現代化。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實行積極防禦,堅持全民國防。
國家堅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平衡、兼容發展,依法開展國防活動,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㈣ 國防法規體系四個層次
法律分析:我國現行的國防法規體系,縱向關繫上區分為四個層次,一直從地方到省級單位到中央單位,然後再到總單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憲法規定,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並行使憲法規定的國防方面的其他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憲法規定,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並行使憲法規定的國防方面的其他職權。
第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有關國防事務的法律、法規的遵守和執行。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徵兵、民兵、國民經濟動員、人民防空、國防交通、國防設施保護,以及退役軍人保障和擁軍優屬等工作。
㈤ 國防法規的地位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法律分析:國防法規的地位和作用體現在,國防法規為了建設和鞏固國防,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國防法規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用於調整國防體制、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技建設、戰爭動員體制、國防生產、全民防禦和國防教育等方面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國防政策的法律體現,是指導國防活動的行為准則,又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一條 為了建設和鞏固國防,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
國家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和邊防、海防、空防建設,發展國防科研生產,普及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動員體制,實現國防現代化。
第四條 國家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實行積極防禦戰略,堅持全民自衛原則。
國家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加強國防建設,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㈥ 如何理解國防法規的特性
法律分析:調整對象的軍事性、公共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適用的優先性、處罰措施的嚴厲性。國防法規是指國家為了 加強防務,尤其是加強武裝力量建設,用 法律形式確定並以國家 強制手段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稱。國防法規作為國防活動的基本法規規范,其主要任務是調整和規范國家在國防領域仲的各種關系,把國防建設納入到法律化軌道,確保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總目標的實現。國防法規的制定,是統治階級把自己有關國防建設的意志以及國家的意志,通過具體的規范性文件體現出來的立法活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一條 為了建設和鞏固國防,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三條 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國家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加強邊防、海防、空防和其他重大安全領域防衛建設,發展國防科研生產,普及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實現國防現代化。
㈦ 什麼是國防法規我國國防法規體系構成是什麼
法律分析:1、我國的國防法規體系主要是由法律、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構成。
2、國防法規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用於調整國防體制、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技建設、戰爭動員體制、國防生產、全民防禦和國防教育等方面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國防政策的法律體現,是指導國防活動的行為准則,又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一條 為了建設和鞏固國防,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㈧ 我國國防法規體系有什麼特點
1、憲法中國防內容來;自
2、刑法中有關於破壞國防設施及軍人犯罪的規定;
3、民訴法及解釋中有關於軍婚離婚的規定。
4、國際法中有關於軍事船舶、大陸架、特別經濟區等海權規定。
5、在民法和商法體系中,如果國防單位作為平等主體參與,也應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㈨ 談談對我國的國防建設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1、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是人民軍隊始終保持強大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戰鬥力的根本保證,是70年來我軍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
2、堅持先進軍事理論指導。
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始終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處理當代中國軍事問題,在世界軍事史上書寫了不斷創新軍事指導理論的生動篇章。
把是否真正解決問題作為衡量學習貫徹成效的重要尺度,找准問題症結,破到問題深處,拿出真招實策,通過不斷解決問題,將國防和軍隊建設持續向前推進,讓黨的軍事理論在強軍實踐中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9)對國防法規體系的看法擴展閱讀:
我國的國防建設成就:
1、武器裝備體系建設和現代化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自力更生、艱苦攻關,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建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武器裝備體系,裝備現代化建設不斷實現新突破。
2、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改革完善軍事立法體制機制,加強立法頂層設計,抓好重點立法項目落實,一大批改革急需、備戰急用的法律法規陸續制定頒布或修訂實施,中國特色軍事法規制度體系不斷發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