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藏傳佛教規章制度

藏傳佛教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29 16:01:53

『壹』 十善福法規是藏傳佛教從明朝後期失傳的嗎

《十善福經白史》為14世紀忽必烈時所制定的有關政教並行的規章、制度、法律匯編。元文宗時(1328-1332年),帝師必蘭納識里,北庭感木魯國人,自幼熟習畏兀兒和印度梵文,皇慶(1312-1313年)年間受命翻譯諸梵文經典。至順元年(1330年),必蘭納識里對《十善福經白史》進行了兩次修改,以畏兀兒體蒙文定稿成冊。後在16世紀,《十善福經白史》經鄂爾多斯呼圖克圖·徹辰·洪台吉修訂,流傳至今。《十善福經白史》從內容上看是宣傳"政教兩道並行"的一部蒙古史著作。書中提出用"教權之律"、"皇權之法"治天下,並舉例說:成吉思汗實行"教政兩道"治天下,"國乃興","後世如若不遵教道法規,國業將廢"。《十善福經白史》是反映元朝佛教盛行的珍貴資料,同時又是研究元朝法律的珍貴記錄。

『貳』 藏傳佛教寺廟管理辦法的介紹

2010年9月30日,國家宗教事務局王作安局長簽署國家宗教事務局令第8號,頒布了《藏傳佛教寺廟管理辦法》,將於2010年11月1日實施。

『叄』 請簡述藏傳佛教轉世制度是什麼 這道題怎麼答

了解這個制度先要知道發願的事情。比如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大願。修大乘菩薩道需要發願入世。舉個例子,西遊記里說唐僧是十世好人,頭九世都死在流沙河了。那麼唐僧發的願就是取經於東土弘揚佛法,取經不成則生生世世輪回。取經完成則願心圓滿歸天復位證果。
同理,西藏的轉世制度也是由此產生的。高僧大德修行出慧眼通明,可見前世來生,於圓寂前指引自己的弟子去尋找自己的轉世之身,這樣,來世即可直接親近佛法,也避免捲入不測因果。此等願心往往不是一世可以圓滿的。
這就是西藏轉世制度的由來。至於今日所見之人是不是當初之人,是不是大德已經願心圓滿走了,弟子為了保全世間利益傳承而謊稱靈童轉世的情況就要專業人士分辨了。

『肆』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藏傳佛教工作

4.1對XX佛教寺廟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進行建立和完善
全省范圍內加強對XX佛教寺廟的管理,尤其是在體制管理和機制管理上,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把XX佛教寺廟管理歸屬於該地區黨委和政府日常管理工作范圍內,使黨委和政府成為XX管理的中堅力量。積極構建以縣委、縣政府領導的XX管理小組,並通過宣傳獲得全社會的配合和支持,結合相關法律和制度管理條例,明確各級管理職責和任務,共同促進XX佛教寺廟管理體制的創新和改革。二是,對寺廟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進行創新。在XX佛教寺廟被立位基層社會單位之後,其管理體制、公共服務以及保障機制等方面的特點和規律也有所改變,應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對其工作和管理進行總結和創新,從而幫助改善政府對寺廟管理中存在的「不敢管、不願管以及不會管」等問題。
4.2積極構建XX寺廟相關事務管理網路
全省范圍內積極構建了XX寺廟相關事務管理網路,分別在各級州、縣、鄉等成立了管理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州縣黨委政府黨員領導幹部各聯 1 座XX寺廟,同時配以XX界知名人士,一般為 1 至 3 名。特別是對鄉村兩級管理寺廟的力量進行了強化,在每個縣和鄉都配備了一名領導分管民族XX工作,並配以辦公室和XX幹事,在村級設定相關管理聯絡員,對於重點寺廟,則在其附近村社上設立警務室,這樣才能使其管理更加精細化,為規范化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同時,在寺廟管理中為了不斷加強自我管理,針對以往寺廟未能實現民主管理這一問題,改選了寺廟民管會,由村幹部擔任責任人,並積極組織成立了寺廟監評會,由活佛擔任責任人,通過這些措施,不僅實現了XX寺廟自我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其內部組織管理機構得以重新構建。
4.3加強法制宣傳和管理,對XX佛教寺廟管理的長效機制進行完善
XX佛教寺廟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管理工程,不僅需要寺廟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管理,同時還需要整個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長期支持。鑒於此,要加強對寺廟管理的宣傳教育,使其在人民群眾中形成共識。XX佛教寺廟管理要想得到長遠、穩定發展,就必須要建立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基礎上,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其法制的宣傳、教育以及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藏區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維護中,如果能夠掌握輿論,那麼就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否則將會陷入被動局勢。因此政府相關部門通過派駐寺廟工作組來實施法制宣傳和政策宣傳工作,從而幫助XX寺廟、XX人員以及信教群眾都樹立大局意識,積極培養他們的愛國意識和團結意識,從而幫助更好的維護當地穩定[9]。並且,還積極構建了一系列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極大的推動了XX佛教寺廟的內部管理,為XX界合法權益的保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還很好的協調了XX佛教寺廟與社會各界關系。尤其是其各級政府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和以塊為主、分條管理的齊抓共管機制的建立,使得XX佛教寺廟團結性更強,對於分裂勢力的活動抵禦能力和免疫力也更強。除此之外,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也要真正的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對各級各部門的職責和責任予以明確分配,強化各項管理措施,加強各個環節中的密切配合,從而齊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切實將XX佛教寺院社會管理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4.4加強對XX佛教寺廟財務管理及XX人員的社會保障
現階段XX佛教寺廟處於轉型階段,以往財務管理方法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發展模式。寺廟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是觀光服務、佛教活動、利用寺院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以及信教群眾布施等,經濟管理中存在產業化程度低、經營管理粗放等問題,極大的制約了其發展。在今後的發展中,XX佛教寺廟要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各地在寺院社會管理工作方面雖然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然而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等因素的作用下,導致寺廟管理資金項目以及XX民生問題解決難度較大[10]。因此,需要積極疏通各種渠道,爭取獲得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將涉及寺院社會管理方面的項目和資金納入國家政策性財政支持范圍。榆次同時還應將XX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障和生活保障等納入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共服務中去,例如核定XX人員基本信息,並將其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中,為其提供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人身意外保險以及低保等,使其真正納入人民群眾的管理中去。另外,對於XX佛教寺廟的學經班XX人員還可以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以推動其教學和學習的發展。這極大的保障了XX人員的基本生存,解決了他們「病有所養、老有所依」的需求,對於實現公服務的社會化、均衡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伍』 藏傳佛教裡面師徒之間是有戒律的,都是什麼

所謂戒律,是佛祖當年訂的,類似我們所理解的規章制度,放之四海而皆準、留之千年皆行,所以佛陀在涅槃之際,弟子們很惶恐,因為再也見不到這樣偉大的導師了,就問佛陀:「世尊涅槃後,當以誰為師?」佛陀叮囑說:「當以戒為師」。所以這些戒律從佛陀在世年間流傳下來至今。
——因此,你的問題答案就很明顯了,一、藏傳佛教是大乘佛教,也是佛陀的教義,所以戒律無甚差別;二、既然戒律無甚差別,那麼師徒之間就沒有什麼私人之間的戒律,只不過藏傳佛教的修行方法,強調「師傳親授」,在沒有師父親授的前提下,弟子是不可以自己研習佛法的。

『陸』 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傳佛教事務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維護藏傳佛教團體、藏傳佛教活動場所、藏傳佛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藏傳佛教和睦與社會和諧,規范藏傳佛教事務管理,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國務院《宗教事務條例》、《四川省宗教事務條例》、《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的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藏傳佛教事務,是指藏傳佛教與國家、社會、公民之間存在的社會公共事務。
本條例所稱藏傳佛教團體,是指依法登記成立的州、縣佛教協會(以下簡稱佛教協會)。
本條例所稱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是指自治州內依法登記的藏傳佛教寺廟和其他藏傳佛教活動場所(以下簡稱寺院)。
本條例所稱藏傳佛教教職人員,是指藏傳佛教寺院中依法認定備案的活佛、喇嘛、扎巴、覺姆等(以下簡稱僧尼)。
本條例所稱藏傳佛教佛事活動,是指佛教協會、寺院、僧尼、信教公民按照藏傳佛教教義教規所開展的活動(以下簡稱佛事活動)。
本條例所稱藏傳佛教財產,是指佛教協會、寺院合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房屋、土地、草場、構築物、設施、法器、文物、宗教收入、各類捐贈以及其他合法財產、收益(以下簡稱佛教財產)。第三條自治州轄區內的藏傳佛教事務適用本條例,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其它組織和公民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公民有信仰或者不信仰藏傳佛教的自由。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藏傳佛教,不得歧視信仰或者不信仰藏傳佛教的公民。
信仰藏傳佛教的公民,有在寺院內參加佛事活動的自由,也有在自己家裡過佛教生活的自由。
信仰和不信仰藏傳佛教的公民,信仰不同教派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應當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第五條藏傳佛教與其他宗教、藏傳佛教不同教派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佛教協會、寺院、僧尼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佛事活動受法律保護。第六條佛事活動應當在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有關規定范圍內進行。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藏傳佛教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共秩序和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不得干預和妨礙國家行政、司法、教育等制度。第七條藏傳佛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佛教協會、寺院和藏傳佛教事務不受境外勢力的支配。
寺院內部實行民主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恢復或者變相恢復已被廢除的藏傳佛教封建特權。第二章佛教協會第八條佛教協會的成立、變更和注銷,應當依照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國家宗教事務局《宗教社會團體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辦理。
佛教協會依照章程開展活動,依法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和民政部門的監督管理。第九條佛教協會應當維護藏傳佛教界的合法權益。依照有關規定,指導、監督寺院民主管理、組織建設和內部管理;認定、取消僧尼資格,頒發教職人員證書;指導或者主持活佛轉世靈童尋訪、坐床等活動,開展對僧尼的教育培養;指導佛學院或者學經班教學活動,組織開展僧尼考核評定、學銜晉升等工作;協調、指導、監督或者承辦跨地區、大型佛事活動。第十條佛教協會開展藏傳佛教文化學術研究、交流和對外交往活動;可興辦以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和自養為目的的經濟實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第三章寺院第十一條籌備設立寺院,應當按照國務院《宗教事務條例》、《四川省宗教事務條例》的規定辦理。
未經批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立寺院。第十二條寺院合並、分立、終止或者變更登記內容的,應當到原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手續。第十三條遷建、擴建、改建寺院及寺院內新建房屋和構築物,應徵得原登記機關同意後按法律和相關程序履行報批手續。屬風景名勝區或者文物保護單位的,還應當依照相關規定報相應主管部門同意。第十四條寺院接收學經人員或者僧尼,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
寺院及佛學院、學經班不得招收未成年人入寺為僧尼或者進佛學院、學經班。按國家有關規定認定的活佛轉世靈童除外,但應當由州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履行相關審批手續,並報省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柒』 青海玉樹寺院的寺規是什麼活佛能結婚嗎能喝酒嗎能抽煙嗎如果破戒了有懲罰嗎

你的問題很多,我逐一回答:
1、寺規主要是規范僧俗在寺院里的日常行為,跟你想問的不一定搭邊。但是比寺規更高級的是戒律,佛祖明確交代過,他不在這個世間的時候,佛弟子當「以戒為師」,所以才有「清規戒律」一說,前面的清規,就是寺規。至於戒律,全世界都幾乎一模一樣。
2、活佛的稱呼是針對藏傳佛教能夠輪回轉世的人的,分為出家人和在家人。如果是出家人(僧人),不能結婚是藏地共識,否則是破根本戒「不邪淫」的行為。「活佛」這個詞是我們漢地起的,在西藏的意思是「人中之寶」,並不是「活著的佛」的意思。取妻生子的活佛100%是在家人。西藏出家的活佛也必須遵守戒律不能有女人,除非他哪天動了凡心退戒還俗結婚。否則,一旦知道出家的活佛有女人,整個佛教界都會看不起他,不跟他來往,這是很丟臉的行為。
3、不能喝酒這也是肯定的。因為根本戒「五戒」包含了「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不妄語、不飲酒」,出家的活佛以此為基礎,一共要遵守250條以上的戒律(漢傳佛教僧人持250戒,藏傳佛教在此基礎上還要持守密宗戒),但是在家的活佛可以遵守這五戒中的1-5條(至少一條以上),如果在家的活佛不持「不喝酒」,他自然可以喝酒(但是出家的活佛必須100%的持五戒,因為五戒包含在250戒裡面),也可以抽煙了。
4、能不能抽煙這問題,由於戒律中並未規定不可以,所以各地僧人在理解方面有所不同,就算有差別,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我比較傾向於一高僧大德的開示:「不飲酒=一切沉迷及喪失心智的行為」(譬如飲酒、打麻將、賭博之類)。
5、破戒是很嚴重的行為,僧人有很多針對這樣的行為進行懺悔(破根本戒不可懺悔),甚至重新受戒。如果行為不檢點,就會被逐出山門,請出僧團,按佛祖的開示就是「默摒之」,都不理他,這已經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
6、我們世俗的人都有兩大誤解,一是認為出家像上班,所以違反規章制度會有行政處罰,不明白出家完全是自己的行為,「不為生死,不擇出家」,出家是自己生命里十分重大的事情。二就是有關上述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西藏的在家活佛和出家活佛的衣著有時區別不大,這點也使有些有妻室的在家活佛被漢人誤以為是僧人。

『捌』 藏族佛教

最根本的差別在於他們對佛教教義認識的不同!!!!這個是最根本的!!

具體的說,藏傳佛教,認為,世間只有一個釋迦牟尼佛,沒有別的佛,漢傳佛教就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意思是說,世間有很多佛,從時間來看,有過去的佛,燃燈古佛,也有現在的佛,釋迦牟尼佛,自然也有未來的佛,彌勒佛.從空間上看,有西方的啊彌佗佛,中間的釋迦牟尼佛,也有西方的,啊彌佗佛

而藏傳佛教認為沒有菩薩,正得羅漢果後再修行就是佛,漢傳佛教認為還有菩薩
但不同的是藏傳佛教是顯密合一完備的佛教流派,四部密法俱全,各派都有以龍樹中觀見為主,在事理見解等方面與漢傳佛教有很大差別,還由於所處自然環境、信眾生存條件生活習俗以及歷史文化積淀的相異在飲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風格、信仰習俗、共祭方式、信眾的心理素質等許多文化內涵方面與漢傳佛教多有差異,如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制度;曾長期存在的政教合一制度。舊時雄厚的寺院經濟基礎,經院的設置和管理方式制度供養對象的名稱、類別、形態等等,都具有自己的特點。此外,還有藏傳佛教不禁葷的飲食習俗,也與漢傳佛教不同。

上面的匿名,你有關藏傳佛教的資料有問題。藏傳佛教與中國的漢傳佛教都份屬大乘佛教,凡是大乘佛教都認為宇宙有無量無數的十種眾生,即佛陀、菩薩、阿羅漢、緣覺、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以及地獄道眾。

另外,我的一個同門以經把顯教(漢傳佛教)與密宗的分別整理出來,所以我就不費唇舌,直接把他的文章復印與你結緣閱讀。他的文章如下:

什麼是密宗?密宗,密乘,秘密乘,密咒乘,是一組同義詞。與之相對的是顯宗
(顯教),然而一顯一密,卻都是大乘佛教。 密宗的發源地是印度。它的起源可以從釋迦牟尼佛傳「勝樂金剛」法開始。其實密宗密法在恆久就有,只是在這世間叫做密法罷了。

密宗的派系當今主要有藏密,東密和台密。台密的緣起始於唐朝玄宗開元年間,由「金剛智」,「善無畏」與「不空」三位密宗大師傳入中國,而東密的起源是在日本,是由日本僧人空海大師在中國依止慧果上師學習密法,並得到慧果大師的認可,帶回日本,並大力弦揚密法於高野山。藏密的起源發生在公元七世紀。當時的印度大成就者「蓮花生大士」被西藏王邀請去降服一切魔難,並弦揚密法。這就是藏密的起源。藏密本身又分為四大支流,分別為寧瑪派(俗稱紅教),格魯派(俗稱黃教),葛舉派(俗稱白教)和薩迦派(俗稱花教)。密宗之稱為密,即是依著佛的密意來修持。而且密法在以前是不公開外傳的,只限於師徒的口耳相傳。顯宗所顯,原亦是由佛心流出的密意,將此密意對凡夫加以表達,即是顯的意思。因此顯宗所說,以理論為主,密宗所說以實踐為主,換一個說法,可以將顯宗視為在教室上課,而密宗則在實驗室上課。然而,須了解,一切實驗,無不以理論為基礎,所以入實驗室前,應該先在教室學習,這也即是說凡學密宗,一定要學顯宗的經論。

密宗可說是佛教之中透過身,口,意三者,到達不可思議佛境的一個宗派。這種佛境就是「即身成佛」。密宗有三密作為把憑,重於實踐,修法具體,使人容易快速「成佛」。

它的修持原理:
身密:印契
口密:咒語
意密:觀想

身密修法的內容主要是結手印,身印和修氣,脈,明點。口密修法的內容主要是念誦真言(又稱咒語〕。意密修法主要是觀想與思念。一切密法里的儀軌就包含了這三密的修持,也就是所有修持者必做的功課。結印,觀想和持咒的修持目的就是要使行者入定(梵語稱為三摩地,又稱三昧地),把心靈推向佛,最後還入佛的果位。密宗最大的原理:「你就是佛」,最大的秘密就是觀想。通過觀想把雜念收歸為一,再化一為無念,最後由無念化為虛空。密宗於顯教之別在師承和儀軌的差別。顯教不標榜什麼師承。但密宗特別主重師承,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儀軌比較繁復。一切的規矩,儀式如布壇法,禮儀,儀式都是比較繁復。由於密法裡面每一個印,每一個咒都要師父的口述,一切的儀軌都是師父口述,這樣子的傳乘下來,就是密宗。 此外,密宗很重視灌頂。密宗的灌頂就是把佛菩薩的種子字種在行者的心中。一切的灌頂都須由師父或上師傳法,才不失師承。 以上就是密宗的略釋。其實,密宗密法里包含了無法計數的密法,有著不同層次的修行,到達果位的證入。而密法的修行又可分為外密於內密。外密就是注重於表面
上的一切儀軌的現象。內密就是內心修持的意識作用。如要學密法,須得認清一位真正得證的金剛上師,接受歸依灌頂,並一生一世屏師父所教導的密法去修持。

『玖』 西藏的佛教是否允許到漢地來傳播

西藏自治區實施《宗教事務條例》辦法(試行)第三十一條規定:
宗教教職人員可以根據信教公民的要求,在天葬台和信教公民家中舉行簡單的宗教儀式。
第三十三條規定:
除本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外,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批准,宗教教職人員不得在宗教活動場所外從事受戒、灌頂、講經、傳教、發展信徒等宗教活動。
第四十二條規定:
我區宗教教職人員應邀到區外從事宗教活動,需持邀請函向宗教教職人員所在地的地區(市)行署(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批。收到地區(市)行署(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報告後,自治區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與外省(區、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協商,並自收到報告後的30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邀請外省(區、市)宗教教職人員到我區從事宗教活動,應當由我區宗教團體向自治區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自治區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收到申請後應當與外省(區、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協商,並自收到申請後的30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第四十三條規定:
我區宗教教職人員跨地(市)學經,應當獲得宗教活動場所所在地的地區(市)行署(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批准,並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我區宗教教職人員到外省(區、市)學經,以及外省(區、市)宗教教職人員到我區宗教活動場所學經,應當經過雙方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協商同意。
學經期間,宗教教職人員應當遵守宗教活動場所的規章制度,服從所在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和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的管理。
根據以上規定,可以知道:藏傳佛教是可以到漢地傳播的。但必須是應邀才可以到漢地從事宗教活動。而且需經相關宗教部門批准。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