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工傷期間的規章制度

工傷期間的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29 18:45:20

⑴ 中國勞動法對工傷怎麼規定

工傷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

工傷賠償標准,又稱工傷保險待遇標准。是指工傷職工、工亡職工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標准。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那麼,勞動法規定的工傷認定標准有哪些呢?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這里的「工作時間」是指法律規定的或者單位要求職工工作的時間,如果單位在合法的前提下對其職工的工作時間有特殊要求,單位確定的時間就是工作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因工作受傷可認定為工傷,及「工傷」是由於工作直接或間接引起的傷害。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即遭受事故傷害時,只要認定與工作有關聯性即應認定是工傷;比如地震、廠區失火、車間房屋倒塌以及單位其他設施不安全導致的傷害。

(四)患職業病的。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一般包括職業中毒、塵肺、物理因素職業病、職業性傳染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疾病、職業性腫瘤及其他職業病。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這里的"因工外出",是指職工不在本單位的工作范圍內,由於工作需要被領導指派到本單位以外的工作.這里的"外出"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到本單位以外,但是還在本地范圍內;二是指不僅離開了本單位,並且到外地去了."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是指由於工作原因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傷害,包括事故傷害、暴力傷害和其他形式的傷害。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需要注意的是,職工雖不在本崗位勞動,但由於單位的設施和設備不完善、勞動條件或勞動環境不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職工傷害的,也應當認定為工傷。例如,由於單位鍋爐房的開水管安裝不牢固,導致職工在打開水的過程中被開水燙傷,職工的這種傷害應認定為工傷。



⑵ 職工工傷的法律規定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⑶ 關於工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

還有《工傷保險條例》,《非法用工單內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容償辦法》《工傷認定辦法》《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准GB-T6721-1986》《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GBT 16180-2006》

擴展材料: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⑷ 勞動法關於工傷的規定和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您好,關於工傷有專門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勞動法中沒有詳細的規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首先要申請認定工傷,可以由用人單位申請,也可以傷者自己或者近親屬去申請,但兩個主體申請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用人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個月內申請;用人單位不申請的,傷者或者其近親屬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其次、在傷情穩定或者出院後去做勞動能力鑒定;
判定級別後根據條例中相應的級別計算各項補助金即可,工傷一共有10級,1-10級,數字越小級別越高,傷殘補助金越多;工傷醫療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保持不變。
另外,工傷理賠中有些項目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如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就業補助金。這些補助金的具體標准要查詢當地省的具體規定如xx省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
關於傷殘補助金是工傷保險條例統一規定的,具體見35-41條規定。

⑸ 工傷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內容有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制定本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⑹ 勞動法關於工傷的規定

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6)工傷期間的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分立、合並、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原用人單位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承繼單位應當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 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

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 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依法撥付應當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第四十四條職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據前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應當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參加當地工傷保險,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中止;不能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不中止。

第四十五條職工再次發生工傷,根據規定應當享受傷殘津貼的,按照新認定的傷殘等級享受傷殘津貼待遇。

⑺ 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工傷保險實施細則法律規定有以下內容:應當認定為工傷和視同工傷的情形;工傷認定申請時限;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的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期限;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醫療衛生專家庫,列入專家庫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條件;其他。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⑻ 請提供企業的工傷管理制度

工傷安全事故管理辦法
一、 目的:
預防和控制工傷事故的發生,規范工傷事故處理程序,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和員工的工傷事故風險。
二、適用對象:
適用於為公司工作的已簽訂勞動用工合同的員工,包括ABC三類員工。
三、工傷的認定
1、工傷的認定:
A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B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C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D患職業病的;
E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F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H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納入工傷事故的申報范圍
A、因不服從領導指派安排而發生的傷亡事故;
B、未經任何授權、許可便擅自行事而發生的傷亡事故;
C、違反工作或操作流程而發生的傷亡事故;
D、從事不利於公司經營發展的工作而在工作場所發生的傷亡事故;
E、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情形。
3、工傷的種類:按安全事故的嚴重程度,工傷事故導致的因工負傷可分為輕傷、重傷、死亡等種類。
4、工傷認定負責部門:公司安全消防生產小組與辦公室人力資源組,按國家有關法律執行,員工如有異議,可向國家有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裁決。
四、工傷的申報程序
1、申報責任
部門負責人承擔本部門的工傷、安全事故的申報責任,因遲報、瞞報所致的事故責任增加部分由部門負責人承擔;有總裁特批的,按總裁批示
2、申報范圍:
1)、在本部門所轄范圍內,本部門所管轄的員工發生的一切工傷、安全事故,不受時間限制。
2)、對公司已投保的員工的「人身意外傷害險和人身意外傷害醫療險」所涉及的范圍,包括員工上下班途中,因工作所致的傷害。
3、申報內容:(詳見附表一)
1)、事故(疾病)人的姓名、年齡;
2)、事故(疾病)人家屬聯系方式及電話、人;
3)、事故(疾病)人的到崗工作時間;
4)、事故前的具體服務部門及工作性質;
5)、事故發生時的具體崗位或具體位置;
6)、上崗前是否受過該項工作的安全知識培訓;
7)、是否有從事該項工作的國家承認的操作證;
8)、工傷的傷勢程度的初步估計;
9)、是否已住院、醫院名稱及地址。
4、受理部門及責任:
辦公室人力資源組是本辦法規定的受理部門,受理責任執行首問責任制,即辦公室人力資源組的任何一個人在首先接到工傷安全事故申報時,為第一責任受理人,必須立即進行登記、報告和施救組織;同時負責對保險公司報告並進行理賠。
報告對象是「安全消防生產小組」組長或副組長;
因推諉受理或受理後瞞報、緩報而導致的事故責任增加部分由第一責任受理人承擔;有總裁特批的,按總裁批示執行。
五、 安全事故的分析與處理:
1、 公司的「安全消防生產小組」負責每起工傷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填制工傷安全事故分析報告表(表格詳見附表三),並在事故出現後一個工作日內將分析報告表轉交給辦公室人力資源組予以執行。
2、 分析報告必須由以下內容組成:
1)、事故當事人的姓名、年齡、服務部門、具體崗位和到崗時間;
2)、事故的具體經過;
3)、事故的原因分析;
4)、事故責任的初步認定及理由;
5)、小組的處理意見;
6)、事後的整改與預防措施。
六、 工作事故醫療補償標准:
當確定為因工負傷後,公司安全消防小組將事故分為非本人不可抗因素所致與個人有一定操作失誤責任兩種情況,根據工傷的嚴重程度,對員工按分別以下標准給予補償:
(一)事故非本人不可抗因素所致,或非本人過失所致:
類別 傷情程度 醫療期 公司負擔的醫療費用 工資及待遇
輕傷 一般為皮外傷 7天以內
承擔100%的治療費用及因治療而發生的交通費用。 享受100%的基本工資
7-30天 享受80%的基本工資
30天以上 享受60%的基本工資
重傷 一般為頭部、胸部重傷、骨折
1——2個月
承擔100%的治療、住院費用及因治療而發生的交通費用。
享受100%的基本工資
2個月—6個月 公司一次性支付一定的費用,享受80%的基本工資,痊癒後仍可到公司上班。
6個月以上 公司一次性支付一定費用,享受60%的基本工資,解除勞動合同。
死亡 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承擔相應的搶救費用,並參照有關工傷規定一次性撫恤補償標准執行。
(二)事故因本人過失或操作不符合操作規程所致:
類別 傷情程度 醫療期間 公司負擔的醫療費用 工資及待遇
輕傷 一般為皮外傷 7天以內 不計,或承擔20-70%的治療費用(按責任分擔) 享受80%的基本工資
7天—30天 享受60%的基本工資
30天-60天 享受40%的基本工資
60天以上 不計,並解除勞動關系
重傷 一般為頭部、胸部重傷、骨折 1——2個月 不計,或承擔20-70%的治療費用(按責任分擔)
享受80%的基本工資
2—6個月 享受60%的基本工資,痊癒後仍可到公司上班。
6個月以上 並解除勞動合同。
死亡 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承擔相應比例(≤60%)的搶救費用,並參照市社保局有關工傷規定一次性撫恤補償標准執行。
註:公司負擔的醫療費用是指由保險公司理賠之後的差余額部分的工傷醫療費用。
七、 工傷安全事故的申報及規定:
1、 工傷安全事故的處理:
1)、所有的在工作場所和工作時間內,因公致傷的先予以處理。
2)、處理原則是盡快安撫和救治傷者,預防類似事件再發生。
3)、工傷安全事故事後對事故當事人的處理:
A按個人的責任其承擔一定比例的責任醫療費用;
B公司保留追究其過失所致的財產損失的權利;
C凡過失所致的公司損失超過1萬元人民幣的員工,公司予以辭退;有總裁特批的,按總裁批示執行。
4)、對事故部門主管的處理:
A部門各級主管對本部門的每起工傷安全事故負有領導責任。
所屬員工凡出現一次工傷安全事故,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下的,對其直接主管予以警告一次並處罰200元;
C如果所屬員工出現一次工傷安全事故,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上,對其直接主管予以留崗試用並罰款500元處理;有總裁特批的,按總裁批示執行。
八、工傷醫療費用的報銷:
1、 申請報銷時必須准備以下資料准備:
1)、工傷事故當事人的身份證明;
2)、安全消防生產小組的事故分析報告;
3)、本部門出具的意外傷害事故報告;(如出外出差的的交通事故與安全事故還需出具交通部門或公安部門的報告.)
4)、縣級以上公立醫院或保險公司或公司認可的醫療機構出具的的醫療診斷證明;
5)、病歷;
6)、醫療、醫葯費原始單據;
7)、費用結算明細表;
2、 報銷額度的規定:
本規定適用於公司支付部分
1)、安全消防生產小組的事故分析報告判定為公司或設備所致的工傷事故,公司將全額支付剩餘部分;
2)、安全消防生產小組的事故分析報告判定為公司和事故當事人雙方對工傷事故均有責任的,公司按應承擔的責任比例予以支付剩餘部分;有總裁特批的,按總裁批示執行;
3)、安全消防生產小組的事故分析報告判定為事故當事人自己所致的工傷事故,公司原則上不予支付,剩餘部分由事故當事人自行承擔;有總裁特批的,按總裁批示執行。
4)、當確定為因本人粗心疏忽等其它主觀因素所致的工傷事故,公司只承擔相關治療、住院、交通、搶救等費用在保險理賠後的余額的20-70%,對由當事人造成的他人傷害由其自行承擔相關責任。
5)、如因員工本人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或不服從上級的工作安排等原因而發生工傷事故,並且給公司造成了損失的,公司不承擔責任,同時根據當事人行為造成的對公司利益的損害程度,對其進行行政和經濟處罰。
6)、工傷爭議:當因判斷是否為工傷事故而出現爭議,並在公司內部進行協調後無效時,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後30日內可向勞動部門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仍不服從勞動爭議仲裁判定的,可向法院提請訴訟。

九、 附則:
1、 本辦法由辦公室人力資源組負責執行。
2、 對本辦法有疑問者,由辦公室人力資源組負責解釋。
3、 本辦法在執行過程中有未盡事宜者,由總裁指定專人修改之。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