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時間: 2022-05-30 00:18:42

Ⅰ 山東冬季供暖室內最低溫度

山東冬季供暖室來內最低溫自度為十八度。

根據《山東省供熱條例》當中的第二十二條規定,在室外溫度不低於供熱系統最低設計溫度、建築圍護結構符合當時採暖設計規范標准和室內採暖系統正常運行條件下。

供熱企業應當保證採暖供熱期內用戶卧室、起居室的溫度不低於十八攝氏度。供用熱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1)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擴展閱讀:

根據《山東省供熱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下列危害供熱設施安全的行為

1、破壞或者擅自改裝、拆除供熱管網、標志、井蓋、閥門和儀表等供熱設施。

2、破壞或者擅自安裝、拆卸、改裝、干擾用熱計量設施。

3、利用供熱管道或者支架懸掛物體。

4、在規定的供熱設施安全間距范圍內,建設建築物、構築物、敷設管線或者種植深根植物。

5、在規定的供熱設施安全間距范圍內,爆破、挖坑、掘土或者打樁。

Ⅱ 濟南停暖氣時間2022是什麼

濟南停暖氣時間是20223月23日零時。根據氣象部門預報,我區3月15日後氣溫仍有較大波動,為保障廣大居民用暖需求,經區政府同意,我區2021-2022年採暖季集中供熱時間初步延長至3月22日24時,採暖季時間延長8天,延長供熱期間不再向取暖用戶另收取費用。

濟南暖氣相關知識

國家規定,尚未安裝取暖設備的可以不用繳納取暖費,但是一般統一管理的小區,會統一安裝。取暖費的收取一般是按照小區規定的費用來算,和物業費一樣,只要房屋產生相關費用,不管住戶是否居住,都要繳納。

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按面積繳納採暖費的用戶室內溫度規定溫度為不低於16℃。日採暖費:採暖費總額÷120(天)。退費比例:對室內檢測溫度在14℃-16℃(含14℃)的,退還日採暖費的50%;對室內檢測溫度在14℃以下的,退還日採暖費的100%。

Ⅲ 濟南市供熱繳費問題 急

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第三十條 用戶必須嚴格執行用熱計劃,並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採暖價格和蒸汽價格按時向供熱單位繳納用熱費;逾期不繳納的,按日繳納千分之三的滯納金。

Ⅳ 濟南市中心城區延長集中供熱時間,為何今年冬季後仍沒能快速回溫

根據《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濟南市的採暖期為當年11月15日起,次年3月15日止。但因2021年天氣預報看,3月15日後還會有多次降溫,因此供暖部門採取了延長供暖的措施。
3月14日,濟南市住建局發布了一則關於延長供暖時間的官方通告。通告中稱,根據近期天氣預報,3月15日後氣溫仍有較大波動,為保障廣大市民用暖需求,濟南市中心城區2020~2021年採暖季集中供熱時間初步確定延長至3月23日0時,具體停暖時間將根據氣溫變化情況確定。此外,延長供熱期間不再向居民熱用戶另收取採暖費。除濟南之外,山東多地都延長供暖時間,濰坊、菏澤、煙台的市區、招遠、棲霞、蓬萊以及臨沂的蒙陰縣、臨沭縣、蘭陵縣、費縣,官方都發布了延長供暖的通知,令廣大群眾感到非常暖心。

Ⅳ 集中供熱都收啥費用國家是怎樣規定的

每個城市的收費標准都不一樣。

取暖收費標准可參照當地城市集中供熱收費標准執行,國家有條例暫時沒有統一的標准,因為各地的經濟發展不同政府的投入和收費也不盡相同。

下面以濟南城市為例:

第四章 用熱管理

第二十七條 需要用熱的單位和居民,應當向供熱單位申請辦理用熱手續。散戶居民應當以樓單元為單位提出申請。

第二十八條 熱用戶更名、增加或減少用熱面積,應當到供熱單位辦理變更手續。

第二十九條 熱用戶應當按規定對用熱設施採取防寒保護措施;每年用熱前,對用熱設施進行檢修,保證用熱設施完好。

第三十條 熱用戶未經供熱單位同意,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改變用熱管網管徑、增加用熱管線或散熱器;

(二)在用熱設施上安裝放水、排汽裝置;

(三)安裝或啟閉控制裝置;

(四)轉供熱、改變用熱性質及運行方式;

(五)排放或取用供熱管網蒸汽和熱水。

第三十一條 熱用戶必須嚴格執行用熱計劃,並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採暖價格和蒸汽價格按時向供熱單位繳納用熱費;逾期不繳納的,按日繳納千分之三的滯納金。

第三十二條 熱用戶的採暖價格和蒸汽價格按照「成本十稅金十微利」的原則實行分類定價,由物價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有關規定核定並公布執行。

(5)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擴展閱讀: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新建或者啟用已禁止使用的分散供熱燃煤鍋爐的;

(二)應當建設集中供用熱設施而未建的。

第四十二條 供熱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供熱運行中供熱參數、熱用戶室溫合格率和運行事故率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供熱或擅自縮短供熱期的;

(三)發生重大故障未向供熱主管部門報告的;

(四)熱用戶室內溫度未達到規定標準的。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的,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生產經營;逾期仍不恢復的,由供熱主管部門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供熱單位管理,並處以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應當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四十五條 危害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安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一)擅自改裝、拆除、遷移城市集中供用熱設施的;

(二)工程施工影響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安全,未採取安全保護措施擅自施工的;

(三)擅自將用熱管網與供熱管網連接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的。

第四十六條 城市供熱行政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 依照本條例實施處罰時,必須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罰款收入按規定上繳財政。

第四十八條 對拒絕、阻礙供熱主管部門的行政執法人員執行公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應當予以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考資料:

網路-濟南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

Ⅵ 暖氣放水違法嗎

暖氣私自放水是違反規定的,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以濟南為例,根據《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 熱用戶未經供熱單位同意,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改變用熱管網管徑、增加用熱管線或散熱器;

(二)在用熱設施上安裝放水、排汽裝置;

(三)安裝或啟閉控制裝置;

(四)轉供熱、改變用熱性質及運行方式;

(五)排放或取用供熱管網蒸汽和熱水。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應當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6)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擴展閱讀:

《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 對拒絕、阻礙供熱主管部門的行政執法人員執行公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應當予以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Ⅶ 2021年濟南市供暖溫度標準是多少

2021年濟南市供暖溫度標準是多少
根據《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按面積繳納採暖費的用戶室內溫度規定溫度為不低於18℃。根據國家市政供暖標准,集中供暖室內溫度為16-24度,但由於地域不同,室內溫度標准多少有些差異。山東地區室溫可根據需求來調節,但不能高於22度,否則既消耗能源,又會造成人體血管擴張等問題,影響健康。

如果您覺得溫服不合格應,應首先向供熱單位提出室溫檢測申請,供熱單位應當及時提供免費檢測服務。供熱單位受理用戶測溫申請後,應在2小時內與用戶聯系,並約定測溫時間。每日測溫時間為8時起至21時止(節假日不休息)。測溫人員入戶時,應出示工作證件以及測量計量器具的合格證。測溫後雙方應在測溫記錄表上簽字(蓋章)並各執一份。

Ⅷ 濟南供暖時間2021

2021年濟南供暖時間為十一月十六日至次年的四月五日,根據情況,具體如下:
1、濟南市的供暖時間是2019年11月15號開始,2020年3月15號結束,共計120天,如果遇到特殊天氣,天氣依舊很冷的話,供暖公司會適當的延長供暖時間,雖說是120天,但會根據當地每年氣溫的變化波動來進行調整,具體的供暖時間根據當地政府發布的時間為准;
2、今年濟南市普通居民住宅採暖標准仍然按照26.7元/_,低保特困戶按照19.5元/_,價格也不算便宜,所以在使用暖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節約,盡可能減少暖氣的浪費;
3、按照年度計劃,今冬供熱的重點工程,華山燃氣應急調峰熱源項目,先行區燃氣鍋爐熱源廠工程,東盛孫村熱源廠新建燃氣鍋爐項目,唐冶蘭炭供熱項目將在11月15日投入運行大學科技園熱源擴建燃氣鍋爐項目,西客站熱源廠擴建工程將分別於10月底、11月底具備熱調試條件;
4、濟南能源集團將與黃台電廠、章丘電廠緊密聯系,在冷調、熱調及正式供熱期間與外部熱源建立良好溝通調度機制,確保供熱安全穩定,同時各熱源廠要盡快完成鍋爐及各輔機系統的聯調聯試、烘煮爐及消缺工作,確保11月1日具備啟爐熱調試條件。
《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第四條 濟南市供熱管理部門主管本市城市集中供熱行政管理工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供熱主管部門做好城市集中供熱管理工作。第九條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供熱主管部門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城市集中供熱規劃,報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由供熱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城市集中供熱規劃經批准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審批。城市集中供熱規劃,應當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集中供熱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合理配置熱源、熱網,統籌安排,分期實施。第十一條 在城市供熱主管網到達的地區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單位,應當配套建設用熱設施,並代熱用戶向供熱主管部門繳納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已繳納的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可以納入開發建設項目總概算。在城市供熱主管網未到達的地區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單位,應當按照城市集中供熱規劃配套建設城市供用熱設施,城市供用熱設施建設資金可以納入開發建設項目總概算,並免繳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配套建設的城市供用熱設施,應當與建設項目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並交付使用。

Ⅸ 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的條例修正

實施日期】1998/10/12 【頒布單位】濟南市人大常委會 [CENTER]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修正)[/CENTER] (1998年9月16日濟南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1998年10月12日山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批准 根據2001年6月15日發布的《關於修改〈濟南市職工教育條例〉等二十三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進行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集中供熱管理,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適應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市區內的城市集中供熱管理。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集中供熱是指利用熱電聯產、區域鍋爐、工業余熱等熱源通過熱網向若干個街區乃至整個城市的熱用戶供熱。
第四條 濟南市供熱管理部門主管本市城市集中供熱行政管理工作(以下稱供熱主管部門)。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供熱主管部門做好城市集中供熱管理工作。
第五條 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建設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統籌規劃,配套建設,多家經營,統一管理,協調發展。
第六條 熱電聯產的總熱效率和熱電比應當符合國家規定指標,經濟綜合部門應當加強熱電聯產電力管理,提高熱電機組利用率,保障熱電機組安全經濟運行。
第七條 鼓勵城市集中供熱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限制、改造分散供熱燃煤鍋爐,推廣熱、電、冷聯供。
第八條 鼓勵國內外投資者依法建設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和從事城市集中供熱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第九條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供熱主管部門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城市集中供熱規劃,投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由供熱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城市集中供熱規劃經批准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審批。城市集中供熱規劃,應當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集中供熱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合理配置熱源、熱網,統籌安排,分期實施。第十條 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道路應當依據城市集中供熱規劃同時設計和敷設供熱管岡,其建設資金由市人民政府負責籌集。第
十一條 在城市供熱主管網到達的地區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單位,應當配套建設用熱設施,並代熱用戶向供熱主管部門繳納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已繳納的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可以納入開發建設項目總概算。在城市供熱主管網未到達的地區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單位,應當按照城市集中供熱規劃配套建設城市供用熱設施,城市供用熱設施建設資金可以納入開發建設項目總概算,並免繳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配套建設的城市供用熱設施,應當與建設項目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並交付使用。
第十二條 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集中供熱工程,必須符合城市集中供熱規劃,供熱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設計方案須經供熱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到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規劃建設審批手續。
第十三條 在城市供熱主管網到達的地區,不得新建分散供熱燃煤鍋爐;對建成使用的分散供熱燃煤鍋爐,應當限期停止使用。在城市供熱主管網尚未到達的地區,確需新建分散供熱燃煤鍋爐的,須經供熱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到環保部門辦理審批手續。第十四條 城市集中供用熱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由供熱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通過招標、投標等形式確定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
第十五條 城市集中供用熱設施建設和維修所採用的設備、材料、計量器具等,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產品質量標准。有關部門應當進行標准化審查,並加強質量監督檢查。
第十六條 城市集中供熱管線按照城市集中供熱規劃需要穿越單位、廠區或宅、院時,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因穿越施工造成設施損壞的,建設單位應當予以修復;無法修復的,應當給予賠償。
第十七條 城市集中供用熱設施建設工程竣工時,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供熱主管部門提供有關竣工資料。供熱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技術標准對供用熱設施進行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第十八條 參加城市集中供熱的熱用戶,應當向供熱主管部門或供熱主管部門委託的供熱設施建設單位繳納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但已由房地產開發單位代繳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的熱用戶除外。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的收繳辦法和標准由供熱主管部門會同建設、物價、財政部門核定,按規定程序報批後執行。
第三章 供熱管理第十九條 從事城市集中供熱生產經營的單位(以下簡稱供熱單位)必須按照下列規定,辦理有關證、照後,方可從事城市集中供熱生產經營活動:
(一)向供熱主管部門提交資質審查申報表及有關文件資料,申領城市集中供熱試運行證書;
(二)持城市集中供熱試運行證書,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領取臨時營業執照;
(三)試運行一年後,向供熱主管部門申請資質審查,經審查合格領取城市集中供熱資質證書後,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換領營業執照。供熱主管部門對資質單位實行年檢制度。經年檢不符合城市集中供熱資質的供熱單位,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仍達不到規定資質的,由供熱主管部門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供熱單位管理。
第二十條 供熱單位使用的供熱鍋爐應當達到國家、省和市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二十一條 供熱單位未經供熱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停止或終止城市集中供熱的生產經營。
第二十二條 供熱單位應當按照供熱主管部門確定的供熱范圍向熱用戶供熱。供熱單位需要擴大供熱范圍,應當到供熱主管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第二十三條 供熱單位應當與熱用戶簽訂供用熱合同,並報供熱主管部門備案。供用熱合同的內容應當包括供用熱時間、熱負荷性質、供用熱參數、收費標准、繳費時限、供用熱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及當事人約定的其他事項。供熱單位和熱用戶因執行供用熱合同發生糾紛,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四條 本市市區採暖期為當年十一月五日至次年三月二十五日,在採暖期內熱用戶室溫不得低於16℃。供熱單位供熱運行中的供熱參數、熱用戶室溫合格率和運行事故率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第二十五條 供熱單位應當實行規范化服務,將服務的內容、標准、時間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
第二十六條 供熱單位應當按照供用熱合同按時、連續、保質供熱。因突發性故障不能保證正常供熱時,應當立即組織搶修,並通知熱用戶。發生重大故障,應當同時報告供熱主管部門。因供熱單位責任停止向熱用戶供熱,供熱單位應當按照停止供熱的時間減收用熱費。
第四章 用熱管理
第二十七條 需要用熱的單位和居民,應當向供熱單位申請辦理用熱手續。散戶居民應當以樓單元為單位提出申請。第二十八條 熱用戶更名、增加或減少用熱面積,應當到供熱單位辦理變更手續。第二十九條 熱用戶應當按規定對用熱設施採取防寒保護措施;每年用熱前,對用熱設施進行檢修,保證用熱設施完好。第三十條 熱用戶未經供熱單位同意,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改變用熱管網管徑、增加用熱管線或散熱器;
(二)在用熱設施上安裝放水、排汽裝置;(三)安裝或啟閉控制裝置;
(四)轉供熱、改變用熱性質及運行方式;(五)排放或取用供熱管網蒸汽和熱水。
第三十一條 熱用戶必須嚴格執行用熱計劃,並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採暖價格和蒸汽價格按時向供熱單位繳納用熱費;逾期不繳納的,按日繳納千分之三的滯納金。
第三十二條 熱用戶的採暖價格和蒸汽價格按照「成本十稅金十微利」的原則實行分類定價,由物價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有關規定核定並公布執行。第五章 設施管理第三十三條 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和用熱設施的界限以入戶總儀表為准,入戶總儀表及其以外的設施為供熱設施,由供熱單位負責維護管理;入戶總儀表以內的設施為用熱設施,由房屋產權人負責維護管理。房屋產權人或熱用戶可以委託供熱單位維修用熱設施。
第三十四條 熱計量器具應當經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後,方可安裝使用。供用熱雙方對計量發生爭議時,可申請技術監督部門檢測鑒定,檢測費用由責任方承擔。第三十五條 供熱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在其負責維修管理的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及其安全距離范圍內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第三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危害城市集中供用熱設施安全運行的行為。供熱單位對其管理和受委託管理的城市集中供用熱設施應當定期巡線檢查維修,確保供用熱設施安全正常運行。供熱管理人員入戶巡檢用熱設施時,應當出示由供熱主管部門頒發的證件,熱用戶應當予以配合。
第三十七條 城市熱網及其附屬設施發生故障需要搶修時,供熱單位可以先施工,並在施工期限內到有關部門補辦有關手續。
第三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裝、拆除、遷移城市集中供用熱設施。因特殊情況確需改裝、拆除、遷移的,須經供熱熱主管部門同意後方可施工,因此發生的有關費用由責任方承擔。
第三十九條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涉及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安全的項目時,應當事先徵求供熱主管部門的意見。因工作施工影響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應當採取安全保護措施,經供熱單位查驗同意後方可施工。第四十條 未經供熱主管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用熱管網與供熱管網連接。
第四十一條 城市熱網及其附屬設施外緣安全距離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修建建(構)築物;
(二)挖坑、掘土、打樁、埋沒線桿;
(三)爆破作業;(四)堆放垃圾、雜物;
(五)排放污水。第六章 法律資任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擅自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集中供熱工程和分散供熱燃煤鍋爐的;
(二)擅自啟用已禁止使用的分散供熱燃煤鍋爐的;
(三)應當建設集中供用熱設施而未建的;
(四)城市供用熱工程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
第四十三條 供熱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未取得城市供熱試運行證書或城市供熱資質證書從事城市集中供熱生產經營活動的;(二)未按規定進行年檢的;
(三)供熱運行中供熱參數、熱用戶室溫合格率和運行事故率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
(四)未按規定時間供熱或擅自縮短供熱期的;
(五)發生重大故障未向供熱主管部門報告的;
(六)擅自擴大供熱范圍的;(七)熱用戶室內溫度未達到規定標準的。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生產經營;逾期仍不恢復的,由供熱主管部門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供熱單位管理,並處以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規定的,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用熱單位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用熱居民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條 危害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安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一)擅自改裝、拆除、遷移城市集中供用熱設施的;
(二)工程施工影響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安全,未採取安全保護措施擅自施工的;
(三)擅自將用熱管網與供熱管網連接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的。第四十七條 城市供熱行政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依照本條例實施處罰時,必須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罰款收入按規定上繳財政。
第四十九條 對拒絕阻礙供熱主管部門的行政執法人員執行公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應當予以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一條 本市市區內的生活熱水供應和集中供冷及縣(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參照本條例執行。第五十二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第五十三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Ⅹ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政府規章清理結果的決定(2017)

濟南市人民政府令
(第260號)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政府規章清理結果的決定》已經2017年12月27日市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濟南市市長王忠林
2017年12月30日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政府規章清理結果的決定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省政府關於對現行政府規章清理的有關要求,以及國家、省有關「放管服」改革、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涉及的政府規章專項清理工作要求,對我市2017年12月1日前公布的、現行有效的91件政府規章進行了清理。市政府決定,廢止《濟南市關於在市區實行義務植樹登記制度的規定》等27件政府規章,保留《濟南市城市環境衛生有償服務管理辦法》等64件政府規章。
附件:1.《濟南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規章目錄》
2.《濟南市人民政府決定保留的規章目錄》

附件1
濟南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規章目錄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說明1

濟南市關於在市區實
行義務植樹登記制度
的規定11

1990.12.04

制定時的依據已被廢止;管理主體已
變更;相關收費已被取消;管理內容
已不適用。2

濟南市礦產資源管理
辦法

15

1991.02.01

相關收費已被調整;管理內容與上位
法不一致;相關工作已依據《中華人
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山東省實
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辦
法》等法律、規章實施管理。3

濟南市行政執法監督
暫行規定

34

1991.10.14

關於行政執法監督范圍、行政執法備
案制度的規定與上位法不一致;關於
行政執法監督的內容和措施等規定被
上位法所涵蓋;相關工作已依據《山
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實施管理。4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
禁止向企業亂收費、
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的
若干規定37

1992.01.25

收費許可證制度已取消;多數涉企收
費項目已被取消;關於收費票據、罰
沒款和罰沒物資變價款管理等規定與
現行非稅收入管理實際不相適應。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說明5

濟南市醫療機構使用
葯品管理辦法

60

1993.04.06

2006.02.20

適用主體范圍、醫療機構采購葯品監
管重點、葯品收費定價規定與上位法
相抵觸;醫療機構使用葯品管理內容
發生變化;相關工作已依據《中華人
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
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山
東省葯品使用條例》等法律、法規實
施管理。6

實施《濟南市預算外
資金管理辦法》的規


100

1996.08.08

調整對象已經為非稅收入所替代且全
部納入預算管理;相關工作已依據財
政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實施
管理。7

濟南市旅遊投訴規定

118

1997.12.16

主管部門名稱已變更;關於管轄范圍
、投訴受理及合法權益保護時限等規
定與《山東省旅遊條例》、《旅遊投
訴處理辦法》不一致;相關工作已依
據上述法規、規章實施管理。8

濟南市建設工程監理
管理規定

129

1998.04.04

2002.03.29

監理范圍、工程建設監理業務招標、
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備案規定與國家規
定不一致;外來監理單位備案、監理
費用規定與目前管理體制相違背;工
程質量監督費已取消;相關工作開展
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建設工程監理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
》等法律、規章實施管理。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說明9

濟南市行政執法投訴
辦法

138

1998.07.22

主要條款內容與國家、省法律法規規
章相抵觸;相關工作已依據《山東省
行政投訴辦法》等上位法實施管理。10

濟南市建築企業勞動
保險費用管理暫行規


140

1998.10.27

2002.03.29

規范調整對象已不存在;收繳比例及
撥付比例等內容發生較大變化;不適
應國家「放管服」改革要求;目前工
作依據省、市相關規定執行。11

濟南市生豬屠宰管理
辦法

142

1999.02.20

2002.03.29

主管部門已變更;相關行政許可事項
已被取消;管理內容、管理程序、法
律責任的規定與上位法不一致;相關
工作已依據《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山東省生豬屠宰管理辦法》等法規
、規章實施管理。12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
實行罰款決定與罰款
收繳分離的通告144

1999.04.01

全省罰沒收入全部通過非稅收入徵收
管理收繳,關於罰款收繳的相關規定
已不再適用。13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
加強泉城廣場管理的
通告151

1999.09.07

原管理主體已被撤銷;關於涉及規劃
、市容管理、文明公約等相關管理內
容均有相關上位法調整規范。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說明14

濟南市殯葬管理辦法

152

1999.09.21

2006.02.20

原管理主體職能已變更;部分管理內
容、行政強制執行的規定與上位法相
抵觸;部分許可事項被取消;相關工
作已依據《殯葬管理條例》、《山東
省殯葬管理規定》等法規、規章實施
管理。15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
加強建築安全生產管
理工作的通告

155

1999.12.15

相關管理內容與上位法不一致;相關
工作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
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
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法
律、法規實施管理。16

濟南市城市集中供熱
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156

1999.12.15

主管部門、供熱管網建設資金籌集渠
道來源均已變更;相關許可事項已取
消;關於供用熱設施竣工驗收、部分
收費的規定與上位法相抵觸;相關工
作已依據《山東省供熱條例》、《濟
南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等法規
實施管理。17

濟南市建設工程地震
災害預防管理規定

166

2000.11.30

管理內容與上位法不一致;部分行政
許可事項已取消;相關工作已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山
東省防震減災條例》、《濟南市防震
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實施管理。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說明18

濟南市地方稅收徵收
管理若干規定

167

2000.11.30

規定的內容與上位法相抵觸;與「營
改增」、「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
記制度改革要求不相適應;相關工作
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
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
管理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
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實
施管理。19

濟南市幼兒園管理規


169

2000.12.12

行政許可事項的規定與上位法不一致
;部分收費規定與當前管理實際不相
適應;相關工作已依據《山東省學前
教育規定》等上位法實施管理。20

濟南市行政審批制度
改革若干規定

170

2001.02.05

部分條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
可法》相抵觸;不符合國家行政審批
制度改革要求,不適應我市行政審批
制度改革實際。21

濟南市村鎮房屋權屬
登記管理辦法

183

2001.09.29

管理主體、管理內容與上位法不一致
;相關工作已依據《不動產登記暫行
條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
細則》等法規、規章實施管理。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說明22

濟南市出租汽車貨運
管理辦法

186

2002.04.01

部分行政許可事項與上位法相抵觸;
貨運定價及收費模式與國家、省有關
價格改革規定不符,與目前管理體制
不相適應;相關工作已依據《中華人
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道路貨
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等法規、規
章實施管理。23

濟南市電力線路設施
保護若干規定

224

2007.08.01

主要內容已被上位法進一步明確,相
關工作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
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山
東省電力設施和電能保護條例》等法
律、法規實施管理。24

濟南市醫療器械使用
管理若干規定

233

2009.01.01

管理內容多處與上位法抵觸或者不一
致;相關工作已依據《醫療器械監督
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實施管理。25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
公布繼續實施的市級
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235

2008.12.30

規章公布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已經重
新梳理並公布實施,原事項清單不再
適用。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說明26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
公布市級行政處罰事
項梳理和規范結果的
決定239

2010.10.28

規章公布的行政處罰事項目錄已經重
新梳理並公布實施,原事項清單不再
適用。

27

濟南市糧食流通管理
辦法

240

2011.01.01

管轄范圍已調整;部分事先審批事項
已調整為後置審批事項;相關備案事
項已取消;相關工作已依據《糧食流
通管理條例》、《山東省糧食收購管
理辦法》等法規、規章實施管理。

附件2
濟南市人民政府決定保留的規章目錄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備注1濟南市城市環境衛生有償服務管理辦法261991.06.252濟南市出售公有住房辦法691994.06.013

濟南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辦法

71

1994.04.11

經2002年3月29日政府令第1
91號修改;經2006年2月20
日政府令第221號修改4濟南市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辦法761994.07.125濟南市市民「十不」行為規范監督管理辦法1051997.06.036濟南市河道管理辦法1081997.07.317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清理政府規章和規范性
文件結果的通告122

1998.02.28

8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濟南市消防栓安全管
理試行辦法》等42件市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
決定123

1998.03.01

9濟南市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辦法1331998.06.0910

濟南市城市機動車輛清洗保潔管理規定

139

1998.09.03

經2006年2月20日政府令第2
21號修改11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防空警報設施管理工作
的通告150

1999.08.19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備注12

濟南市實施勞動預備制管理辦法

157

2000.04.18

經2006年2月20日政府令第2
21號修改13

濟南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辦法

163

2000.11.14

經2006年2月20日政府令第2
21號修改14濟南市城鎮企業職工生育保險暫行辦法1682000.12.0115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市級第一批取消的行政
審批事項的通告171

2001.02.05

16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鵲山水庫和玉清湖水庫
管理的通告172

2001.03.22

17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市級第二批取消的行政
審批事項的通告184

2002.01.18

18濟南市禁止亂塗寫亂刻畫亂張貼的規定1852002.02.1019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適應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清理政府規章結果的通告190

2002.03.29

20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濟南市園林綠化工程
施工管理辦法》等9件市政府規章的決定191

2002.03.29

21濟南市小清河管理辦法1922002.09.0122濟南市消防安全管理規定1942002.12.0123濟南市公共消火栓管理辦法1952002.12.0124濟南市城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1982003.01.0125濟南市城鎮職工大額醫療費救助試行辦法2022002.12.01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備注26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市級第三批取消的行政
審批事項的通告203

2002.12.09

27

濟南市關於公布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規定
的通告206

2003.08.01

28濟南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暫行規定2072003.08.0129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濟南市建設用地管理
辦法》的決定209

2003.12.26

30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市級第四批取消的行政
審批事項的通告210

2003.12.26

31濟南市市政公用行業特許經營試行辦法2122004.03.0132

濟南市人民政府重大社會公共事項決策聽證暫行
辦法213

2004.08.01

33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市級第五批取消的行政
審批事項的通告214

2004.06.28

34濟南市邢家渡引黃灌區管理辦法2192005.05.0135濟南市封山育林的管理規定2202005.10.0136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清理《濟南市醫療機構使用
葯品管理辦法》等二十一件政府規章的決定221

2006.02.20

37濟南市餐飲垃圾管理規定2222006.07.0138濟南市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2252008.01.0139濟南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2262007.09.0140濟南市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2272007.09.0141濟南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2282007.12.10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備注42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政府規章清理結果的決
定231

2008.01.07

43濟南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規定2342009.01.0144濟南市社會急救醫療管理辦法2362009.04.0145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
地方法規制定程序的規定》等13件政府規章的決
定237

2010.04.28

46濟南市土地徵收管理辦法2382010.09.0147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濟南市行政執法暫行
規定》等17件政府規章的決定241

2010.12.17

48濟南市推進依法行政若干制度規定2422011.04.0149濟南市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2432011.05.1950濟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2442011.07.0151濟南市耕地保護管理辦法2452013.02.0152濟南市機動車停車收費管理辦法2462013.05.0153濟南市行政過錯問責暫行辦法2472013.04.0154濟南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2482013.07.2055濟南市國有土地收購儲備辦法2492013.07.2056濟南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2502013.12.01
序號規章名稱政府令號施行日期備注57濟南市地熱資源管理辦法2512014.01.0158濟南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辦法2522014.04.0159濟南市物業管理辦法2532015.02.0160

濟南市人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