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方性法規草案公示2012年
㈠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2012)
一、修改下列地方性法規有關行政強制措施的規定
1.《天津市殯葬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從事遺體運送、存放業務的,由市殯葬事業管理機構或者區、縣民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違法從事遺體運送的車輛依法予以登記保存。」
2.《天津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若干規定》第二十一條修改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查處違法行為時,對可能被轉移、隱匿、銷售的違法財物,經市或者區、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採取查封、扣押措施。對不易保存、尚有使用價值的扣押物品,可以按照有關規定作價變賣,保存價款。
擅自動用或者轉移被查封物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追回全部物品,並可處以動用、轉移物品總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3.《天津市土地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修改為:「對違法佔用土地進行建設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建設、恢復原狀,繼續施工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制止,供電、供水企業不得向違法建設提供違法施工用電、用水。」
4.《天津市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由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辦理申報登記手續,逾期不辦理的,責令停止使用,拒不停止使用的,可扣押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並處兩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
5.《天津市農葯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經營與農葯登記證、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證書及產品標准號等復印資料不相符農葯的,由農葯監督管理機構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對銷售的農葯先行登記保存。」
6.《天津市房屋安全使用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修改為:「房屋安全使用行政主管部門對正在進行的違法拆改房屋、裝飾裝修等行為,應當責令立即停止施工,可以扣押違法施工的設備、工具和材料。」
7.刪除《天津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
8.刪除《天津市實施辦法》第三十三條。
9.刪除《天津市河道管理條例》第五十一條。二、修改下列地方性法規有關行政強制執行的規定
1.《天津市測繪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修改為:「依法應當交納測量標志有償使用費的單位,拒不交納的,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交,逾期仍不繳納的,可按日加收千分之三的滯納金。」
2.《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海域使用權人未按期繳納海域使用金的,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繳海域使用金。」
3.《天津市土地管理條例》第六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建設項目使用國有土地經依法認定為閑置土地的,用地單位應當按月繳納土地閑置費,繳費標准按照所在區域土地級別基準地價的百分之二計算。未按期繳納土地閑置費的,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可按日加收千分之三的滯納金。連續二年未動工開發的,經市人民政府批准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
第八十三條修改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沒收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4.《天津市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進行開采活動,或者越超批準的采礦范圍進行開采活動的,由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採取措施,恢復原狀,沒收違法開採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並依法予以罰款;拒不停止違法行為,其後果已經或者將破壞礦產資源的,可以由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代履行;拒不退回到許可證批準的采礦范圍內開採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第三十九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二條規定,不繳納采礦權使用費、復墾保證金或者景觀協調保證金的,由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可從滯納之日起每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並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原發證機關可以吊銷采礦許可證。」
5.《天津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修改為: 「對責令限期改正,責任者拒不改正,其後果已經或者將造成環境污染的,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構可以採取代為改正措施,所需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6.《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條例》第六十條修改為:「養護維修管理責任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對排水管道污水外溢或者設施損壞不採取措施的,責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其後果已經或者將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環境污染的,市或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代為治理,並由養護維修管理責任單位支付治理費用。因污水外溢或者設施損壞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一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不按照城市排水規劃要求建設城市排水設施、影響公共排水設施安全運行,其後果已經或者將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環境污染的,市或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採取強行拆除、清除違法設施和物品或者封堵等措施,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支付。
採取封堵措施的,應當提前書面通知排水戶。」
7.《天津市實施辦法》第二十三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破壞種質資源及其集中地保護設施和標志的,種子管理機構責令恢復原狀,並處五千元以下罰款;拒不恢復原狀,其後果已經或者將破壞種質資源的,可以依法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代為恢復,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8.《天津市植物保護條例》第三十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對發生農業、林業有害生物危害不除治的,由植物保護機構責令限期除治。逾期不除治,其後果已經或者將破壞自然資源的,可以依法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代為除治,除治費用由責任人承擔;造成有害生物擴散蔓延的,由植物保護機構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對組織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9.《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第五十四條修改為:「在道路上未按規定高度架設臨時設施或者設置物體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其後果已經或者將危害交通安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強制清除,所需費用由行為人承擔,並可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10.《天津市城市綠化條例》第十九條修改為:「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為閑置土地的,土地使用人應當按照臨時綠化標准和要求在六個月內進行臨時綠化,所需建設和養護費用由土地使用人承擔。不進行臨時綠化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臨時綠化面積處以每平米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11.《天津市畜牧條例》第四十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畜禽和畜禽產品生產者銷售未經檢測的畜禽或者畜禽產品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檢測,並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銷售檢測不合格的畜禽產品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追回,予以銷毀。貨值金額不足五千元的,並處二萬元罰款;貨值金額五千元以上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12.《天津市房屋安全使用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修改為:「經鑒定確認為危險房屋需要使用人臨時遷出的,房屋所有人應當告知使用人及時遷出,並妥善安排臨時避險場所。房屋安全使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督促房屋所有人予以落實。房屋使用人拒不遷出的,由區縣人民政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採取應急處置措施。」
第三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六條、第十條、第二十條規定,未進行房屋安全鑒定的,由房屋安全使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鑒定;逾期不鑒定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有影響房屋安全使用跡象的,由房屋安全使用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進行鑒定。經鑒定影響房屋安全而繼續施工或者使用的,由房屋安全使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13.《天津市供電用電條例》第十二條修改為:「單位和個人在供電設施上安裝其他設施應當經供電企業同意。」
第四十一條第二款修改為:「供電企業發現上述違法用電行為,可以予以制止,並報電力管理部門依法查處;其中以非法佔有應交電費為目的構成竊電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14.《天津市城鄉規劃條例》第八十五條修改為:「違法建設單位或者個人以及施工單位接到停止施工的通知後拒不停止施工的,供電、供水企業不得向違法建設提供違法施工用電、用水。」
15.《天津市節約用水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連續三個月超計劃用水仍不採取措施的,除按上款規定加收水費或者水資源費外,節水辦公室可以限制其用水量。」
16.《天津市殯葬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設置墳頭、碑誌或者將骨灰裝棺埋葬的,由市殯葬事業管理機構或者區、縣民政部門會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責令死者家屬或者責任人限期將墳頭、碑誌清除或者起葬。」
㈡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82號)
一、對《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修改
1.第四十五條修改為:「本市實行機動車尾氣定期檢驗制度。在用機動車的所有者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的規定將機動車送至檢驗機構,對其尾氣進行定期檢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上路行駛。」
2.第四十五條後增加一條:「在學校、賓館、商場、公園、辦公場所、社區、醫院、旅遊景點的周邊和停車場等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地段,燃油機動車駕駛人停車三分鍾以上的,應當熄滅發動機。」
3.第七十五條第一款、第七十九條中增加「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4.第七十六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或者備案,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有關法律予以處罰。」
5.第七十七條中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修改為「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6.第八十條、第八十六條中增加「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第八十七條、第八十九條第三項中增加「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或者停業整治」。
第八十九條第一項中增加「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
7.第八十三條第二項的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改正,沒收原材料、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第三項的罰款內容修改為:「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8.第八十八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改正,按照以下規定處罰:
(一)露天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垃圾等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二)露天焚燒落葉、枯草或者在政府劃定區域外的公共場所露天燒烤食品的,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三)露天焚燒秸稈的,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9.刪除第十五條、第二十一條、第七十八條第一項、第九十四條第四項。二、對《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的修改
1.第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區,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該區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同時約談該區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並向社會公布。」
2.第二十八條第六項修改為:「(六)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劇毒廢液,或者將含有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增加一項作為第九項:「(九)向水體排放、傾倒放射性固體廢物或者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
增加一項作為第十項:「(十)向水體排放可能影響水環境質量標準的含熱廢水或者含病原體的污水。」
3.第三十六條第二項修改為:「(二)設置排污口,或者排放污水、工業廢水;」
第三十七條第二項修改為:「(二)設置排污口,或者向城鎮污水管網以外排放污水、工業廢水;」
4.第六十九條第一款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第七十條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停止排放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第七十四條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第八十四條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5.第七十一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或者備案,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有關法律予以處罰。」
第七十二條、第八十八條處罰內容修改為:「依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6.第七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7.第七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下列規定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處以罰款;逾期不採取治理措施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一)違反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第十項規定的,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第九項規定的,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七項、第八項規定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8.第八十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二項,第三十七條第二項規定,排放污水、工業廢水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設置排污口的,由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拆除,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拆除的,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並可以責令停產整治。」
9.第八十一條第二款修改為:「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內堆放、存貯工業廢渣、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採取治理措施的,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涉及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處罰。」
10.刪除第二十一條、第五十條第二款、第七十三條第一項、第八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九十三條第四項、第九十五條。
㈢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實施本市有關地方性法規規定的決定
一、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國務院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暫時調整實施《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辦法》第五條規定的有關行政審批,改為備案管理。二、法律、行政法規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調整實施有關內容的,本市有關地方性法規作相應調整實施。
本市其他地方性法規中的有關規定,與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不一致的,調整實施。三、上述地方性法規的調整實施在三年內試行,對實踐證明可行的,修改完善有關地方性法規;對實踐證明不宜調整的,恢復施行有關地方性法規。
本決定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㈣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部分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決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
(第4號)
《關於廢止部分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決定》已於2008年4月21日經市人民政府第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長黃興國
二○○八年四月三十日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部分政府規章和行政
規范性文件的決定
為貫徹實施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國發〔2004〕10號),推進依法行政,保證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23件政府規章和225件市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
附件:1.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23件政府規章目錄
2.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225件行政規范性文件目錄
附件1
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23件政府規章目錄
序號規章名稱公布日期文號說明1關於修改批轉市財政局制定的《天津市行政性收費預算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1998年3月27日 津政發〔1998〕36號 被市人民政府《批轉市財政局關於加強收支兩條線管理意見的通知》(津政發〔2003〕114號)取代2關於修改《天津市行政事業性收費票證管理辦法》的決定1998年1月4日 199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22號被財政部《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票據管理規定》(財綜字〔1998〕104號)取代3天津市行政規章制定辦法1994年10月25日199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1號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政府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2002年市人民政府令第58號)取代4天津市人民政府擬訂地方性法規草案辦法1994年10月25日199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0號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政府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2002年市人民政府令第58號)取代5關於修改《天津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安全管理處罰暫行辦法》的通知1997年12月31日津政發〔1997〕108號被《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國務院令第421號)取代6天津市實施企業治安保衛責任制規定1996年2月8日1996年市人民政府第63號被《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國務院令第421號)取代7關於修改《天津市展覽展銷治安保衛工作規定》的決定2004年6月30日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46號被《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國務院令第421號)取代8關於修改批轉市公安局擬訂的《天津市存車業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1997年12月8日 津政發〔1997〕84號規定中所設置的行政許可事項已經取消,罰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抵觸9天津市禁止違法建設規定2000年2月3日2000市政府令第19號已被《天津市城市規劃條例》取代10天津市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效率的若干規定1993年7月3日1993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號規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已採取集中辦理方式,工作時效已有新的規定11關於修改批轉市地質礦產局等四部門擬訂的《天津市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規定》的通知1997年12月31日津政發〔1997〕111號被《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9號)取代12天津市有毒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1999年7月16日1999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3號被《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環保總局令第27號)取代13關於修改《天津市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辦法》的決定2004年6月30日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57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取代14天津市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管理辦法2000年7月12日2000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6號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國辦發〔2007〕72號)抵觸15天津市城市供水管理規定2004年6月30日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63號被《天津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取代16關於修改批轉市交委擬訂的《天津市公路貨物運輸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1998年1月4日津政發〔1998〕11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國務院令第406號)替代17關於修改批轉民航天津市管理局、市口岸委、公安局擬訂的《天津航空港控制區證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1998年1月4日 津政發〔1998〕10號天津航空港已經實行企業化管理,航空港控制區證件使用應由企業內部制度規定18天津市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1990年6月6日1990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1號被《天津市擁軍優屬條例》取代19天津市婚姻登記管理辦法1996年6月28日199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66號被《婚姻登記條例》(國務院令第387號)取代20天津市除四害管理辦法1998年7月3日1996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號與《天津市愛國衛生工作條例》抵觸21天津市對外商投資企業收費管理規定1998年7月8日199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號目前我市對內資、外資企業行政事業收費政策相同,該規定已不適應當前工作需要22天津市制止價格欺詐和牟取暴利行為的暫行規定1995年7月7日1995年市人民政府令第43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取代23關於修改批轉市畜牧局擬訂的《天津市種畜(禽)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1998年1月4日 津政發〔1998〕9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取代
附件2
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225件行政規范性文件目錄
序號行政規范性文件名稱 公布時間文號說明1批轉市勞動局擬定的天津市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的通知1997年11月20日津政發〔1997〕75號被《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號)取代2關於頒布《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的細則和《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使用稅暫行條例〉的細則》的通知1987年1月2日津政發 〔1987〕1號被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的細則的通知》(津政發〔1999〕43號)和《天津市實施辦法》(2007年市人民政府令118號)取代3關於嚴肅稅收法紀加強稅收工作的通知1987年5月21日津政發〔1987〕69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取代4批轉市稅務局《關於恢復對自行車和其他非營業用非機動車船征稅的請示》1991年3月13日津政發〔1991〕14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482號)取代5轉發市財政局、農發行市分行關於完善我市糧食風險基金管理辦法的通知1998年12月18日津政辦發〔1998〕77號被市人民政府《批轉市計委市財政局農發行市分行市糧食局等四部門擬定的天津市糧食風險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津政發〔2004〕42號)取代6關於編制天津市2001年市級預算和區縣級預算的通知2000年10月19日津政發〔2000〕73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7轉發市財政局等四部門擬定的天津市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管理辦法的通知2003年6月16日津政辦發〔2003〕35號適用期已過8印發《關於在市區徵收城市集體服務事業費的試行辦法》的通知1982年5月15日津政發〔1982〕95號適用期已過9批轉市財政局、房管局《關於調整工商企業等用房租金的辦法》和《天津市公用公房租金制實施辦法》1983年12月29日津政發〔1983〕191號適用期已過10批轉市稅務局《關於有證個體工商戶稅收徵收管理有關問題的規定》和《關於無證經營稅收徵收管理有關問題的規定》1993年12月30日津政發〔1993〕75號適用期已過11關於實行區縣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1994年6月17日津政發〔1994〕32號適用期已過12批轉市財政局、物價局《關於徵收城市服務補償費的規定》1994年7月1日津政發〔1994〕35號適用期已過13批轉市財政局擬訂的《天津市徵收農業特產稅實施辦法》1994年7月15日津政發〔1994〕37號適用期已過14批轉市財政局、市教育局《關於我市農村地區學校布局調整實施意見》1995年9月21日津政發〔1995〕55號適用期已過15轉發市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關於加強個體和私營經濟稅收征管強化查帳徵收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1997年8月13日津政辦發〔1997〕33號適用期已過16批轉市地方稅務局關於加強我市個人所得稅征管工作意見的通知1998年3月27日津政發〔1998〕34號適用期已過17批轉市財政局關於嚴格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工作意見的通知1998年5月29日津政發〔1998〕42號適用期已過18批轉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關於換發稅務登記證件工作中規范納稅人納稅地點意見的通知1999年7月30日津政發〔1999〕45號適用期已過19轉發市財政局、司法局、法制辦關於深入宣傳貫徹會計法意見的通知2000年2月14日津政辦發〔2000〕6號適用期已過20批轉市地方稅務局關於調整我市娛樂業營業稅稅率意見的通知2000年6月26日津政發〔2000〕44號適用期已過21轉發市財政局關於開展會計法執行情況檢查安排意見的通知2001年4月27日津政辦發〔2001〕24號適用期已過22批轉市財政局、市物價局、市監察局、市外商投資辦公室關於進一步規范全市外商投資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工作意見的通知2001年6月21日津政發〔2001〕46號適用期已過23印發《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關於繼續做好農村教育費附加徵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2001年7月3日津政辦發〔2001〕44號適用期已過24批轉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關於規范和完善分稅制財政體制嚴格稅收征管工作意見的通知2001年9月14日津政發〔2001〕72號適用期已過25關於免徵天津中央直屬棉花儲備庫建設相關稅費的通知2001年9月30日津政辦發〔2001〕65號適用期已過26關於編制我市市級預算和區縣級預算的通知2001年11月22日津政發〔2001〕85號適用期已過27轉發市控辦《關於徵收小汽車、摩托車專項控制商品附加費的請示》1992年12月30日津政辦發〔1992〕67號《財政部、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審計署、監察部、國務院糾風辦關於公布第三批取消的各種基金(資金附加收費)項目的通知》(財綜字〔1999〕180號)將附加費取消28批轉市財政局關於對外資企業擴大投資實行優惠政策意見的通知1998年8月28日津政發〔1998〕73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抵觸29轉發市檔案局、技術監督局關於貫徹實施文書檔案目錄資料庫結構與著錄格式意見的通知2000年2月21日津政辦發〔2000〕11號適用期已過30批轉市計委等六部門擬訂的《關於生產性基建和技改工程項目要嚴格執行勞動保護「三同時」的意見》1985年8月21日津政發〔1985〕142號被《天津市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取代31批轉市計委《關於對間接利用外資實行統一計劃管理的意見》1990年1月20日津政發〔1990〕12號被《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投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28號)取代32轉發市體改委《關於選擇部分企業進行盤活國有房地產存量試點的實施意見》1996年11月7日津政辦發〔1996〕76號被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辦法〉的通知》(津政發〔2003〕51號)取代33轉發市計委、市糧食局、市財政局關於完善儲備糧油管理辦法的通知1998年12月28日津政辦發〔1998〕80號被《天津市糧食流通管理辦法》(2007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09號)取代34轉發市計委關於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登記備案制度意見的通知2003年8月20日津政辦發〔2003〕49號被《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取代35批轉市計委、建委擬訂的《天津市推廣使用散裝水泥管理暫行辦法》1992年11月4日津政發〔1992〕75號被市政府2005年第92號令《天津市發展散裝水泥管理辦法》(2005年市人民政府令第92號)取代36關於印發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通知2001年2月26日津政發〔2001〕11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37批轉市計委等部門制定的天津市第十個五年計劃10個專項規劃的通知2001年8月16日津政發〔2001〕63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38轉發市計委關於2002年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計劃安排意見的通知2002年2月9日津政辦發〔2002〕10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39轉發市計委關於我市2003年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計劃安排意見的通知2003年3月4日津政辦發〔2003〕12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0關於印發天津市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2003年3月25日津政發〔2003〕25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1轉發市計委關於我市2004年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計劃安排意見的通知2004年2月12日津政辦發〔2004〕10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2批轉市計委市建委關於我市2004年重點建設項目安排意見的通知2004年2月13日津政發〔2004〕14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3關於印發天津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2004年3月26日津政發〔2004〕35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4轉發市計委關於編制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安排意見的通知2004年5月9日津政辦發〔2004〕32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5批轉市計委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市濱海委擬定的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發展「十一五」規劃等四個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2004年6月14日津政發〔2004〕62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6轉發市發展改革委市建委市經委市水利局編制的我市2004至2006年節約用水規劃的通知2004年12月10日津政辦發〔2004〕80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7轉發市發展改革委擬定的天津市2005年重點前期項目安排意見的通知2005年2月5日津政辦發〔2005〕6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8關於印發天津市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2005年3月4日津政發〔2005〕17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49批轉市發展改革委市建委關於我市2005年重點建設項目安排意見的通知2005年4月6日津政發〔2005〕22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50轉發市發展改革委擬定的天津市2006年重點前期項目安排意見的通知2006年2月6日津政辦發〔2006〕5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51批轉市發展改革委市建委關於我市2006年重點建設項目安排意見的通知2006年2月12日津政發〔2006〕11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52關於印發天津市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2006年2月20日津政發〔2006〕16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53關於頒布《天津市外商投資企業項目前期工作服務管理規定》的通知1987年9月17日津政發〔1987〕121號適用期已過54批轉市體改委關於發展發起設立式股份有限公司若干意見的通知1998年7月15日津政發〔1998〕60號適用期已過55轉發市體改委、市商委、市工商局關於我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與所辦市場實行辦管脫鉤實施意見的通知1999年8月4日津政辦發〔1999〕45號適用期已過56批轉市體改委擬定的《天津市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1999年8月14日津政發〔1999〕48號適用期已過57轉發市體改委擬定的天津市政府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1999年12月9日津政辦發〔1999〕67號適用期已過58轉發市計委關於維護國有金融債權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工作意見的通知2001年8月13日津政辦發〔2001〕55號適用期已過59批轉市計委關於我市重點支持大型企業集團和大公司加快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2001年8月14日津政發〔2001〕58號適用期已過60轉發市體改辦市物價局市教委市新聞出版局關於認真做好降低中小學教材價格深化教材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2001年10月24日津政辦發〔2001〕71號適用期已過61轉發市計委市水利局關於解決我市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2002年2月26日津政辦發〔2002〕13號適用期已過62 轉發市計委關於編制天津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工作方案的通知2003年3月19日津政辦發〔2003〕16號適用期已過63批轉市計委市環保局關於推進燃煤鍋爐改燃和拆除並網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2004年6月22日津政發〔2004〕66號適用期已過64批轉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擬訂的《天津市行政執法投訴制度》1992年8月12日津政發〔1992〕65號被《天津市行政執法投訴辦法》(199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號)取代65轉發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關於加強行政措施備案工作的意見》1993年4月1日津政辦發〔1993〕20號被《天津市規范性文件備案辦法》(2003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1號)取代66批轉市工商局擬定的《天津市集貿市場管理規范》1996年8月9日津政發〔1996〕40號被《天津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若干規定》取代67批轉市商委、市工商局擬定的天津市商品交易會管理辦法的通知1998年11月10日津政發〔1998〕80號被《商品展銷會管理辦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77號)取代68關於做好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限期與所辦市場徹底脫鉤工作的通知2001年11月22日津政辦發〔2001〕79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69轉發市工商局《關於加強汽車交易市場管理的意見》1986年1月30日津政辦發〔1986〕21號已不適應當前實際工作需要70轉發市工商局等五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個體私營經濟統計和信息工作試行意見的通知2000年9月14日津政辦發〔2000〕59號已不適應當前實際工作需要71關於發布天津市企業注冊登記照前審批事項清理方案的通知2002年10月10日津政發〔2002〕64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抵觸72 關於啟用居民身份證相關事宜的通知1987年7月21日津政發〔1987〕97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取代73批轉市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明確危險化學品監督管理相關部門職能意見的通知2003年8月14日津政發〔2003〕95號被《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取代74批轉市公安局關於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度意見的通知2005年12月21日津政發〔2005〕112號被《天津市消防安全責任制規定》(2007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12號)取代75批轉市公安局關於開展火災隱患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2005年9月1日津政發〔2005〕76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76轉發市公安局市安全監管局關於開展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2002年7月7日津政辦發〔2002〕44號適用期已過77批轉市公安局、市安全監管局關於開展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專項治理意見的通知2003年7月14日津政發〔2003〕78號適用期已過78批轉市公安局關於深刻吸取外地火災教訓進一步加強我市消防工作意見的通知2004年3月17日津政發〔2004〕31號適用期已過79批轉市公安局市安全監管局關於深入開展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工作安排意見的通知2004年6月17日津政發〔2004〕63號適用期已過80批轉市公安局市安全監管局關於集中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2004年10月14日津政發〔2004〕92號適用期已過81轉發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等七部門關於整頓和規范地圖市場秩序意見的通知2002年3月21日津政辦發〔2002〕17號被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關於加強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和地圖市場監管實施意見的通知》(津政辦發〔2005〕59號)取代82轉發市規劃局《關於嚴格控制填占市區水面的有關規定》1994年5月7日津政辦發〔1994〕22號已不適應當前實際工作需要83批轉市規劃局擬訂的《天津市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兩側規劃管理規定》1994年10月14日津政發〔1994〕61號已不適應當前實際工作需要84關於頒布《天津市實施的細則》的通知1986年10月22日津政發〔1986〕130號被《天津市房屋權屬登記條例》取代85關於發布《天津市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辦法》的通知2000年1月27日津政發〔2000〕12號被《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建設部、財政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稅務總局令第120號)取代86關於實行商品房銷售網上管理的通知2002年12月28日津政辦發〔2002〕86號被《天津市房地產交易管理條例》取代87批轉市城鎮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擬訂的《〈天津市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實施細則(試行)》1992年1月8日津政發〔1992〕4號被市人民政府《批轉市城鎮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擬定的〈天津市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實施細則〉》(津政發〔1995〕16號)取代88關於進一步開展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工作的通知2003年8月22日津政發〔2003〕101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89批轉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關於我市2003年耕地開墾工作安排意見的通知2003年7月31日津政發〔2003〕87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90轉發市國土房管局關於對五大道風貌區違法經營行為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2006年9月15日津政辦發〔2006〕51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91批轉市房管局《關於調整非住宅用房租金的意見》1987年7月29日津政發〔1987〕103號適用期已過92關於發布《天津市解決教師住房問題暫行辦法》的通知1994年12月18日津政發〔1994〕89號適用期已過93轉發市房管局關於月牙河南圍堤河沿岸建築物平頂改坡頂及整修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2002年4月30日津政辦發〔2002〕27號適用期已過94轉發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擬定的天津市國土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2002年6月24日津政辦發〔2002〕38號適用期已過95關於批轉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擬定的《天津市各級開發區、園區工業建設項目用地主要控制指標技術規定(試行)》的通知2004年4月30日津政發〔2004〕51號適用期已過96關於由有關部門代行國有資產投資主體職能的通知1994年10月25日津政發〔1994〕66號被《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378號)和市人民政府《轉發市國資委擬定的天津市企業國有資產委託監管試行辦法的通知》(津政發〔2005〕60號)取代97關於修改《天津市徵收排污費暫行辦法》的通知1997年12月31日津政發[1997〕112號被《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69號)取代98批轉市環保局關於2003年實施藍天工程安排意見的通知2003年1月29日津政發〔2003〕14號階段性工作已結束99關於同意市計生委、市衛生局對《關於制止非法鑒定胎兒性別的意見》作部分修改的通知1997年8月26日津政辦發[1997]38號被《天津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取代 100批轉市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加強基層計劃生育工作的意見》1985年10月18日津政發〔1985〕171號適用期已過101關於發布《天津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政的若干規定》的通知1995年12月1日津政發〔1995〕68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取代102批轉市監察局關於加強我市行政審批監督管理意見的通知2002年9月2日津政發〔2002〕55號被《天津市行政許可監督檢查規定》(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6號)等取代103批轉市糾風辦關於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民主監督制度實施意見的通知1999年1月4日津政發〔1999〕1號被《關於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工作的通知》(津政發〔2005〕118號)取代104關於立即制止印刷、發售、購買和使用各種代幣購物券的緊急通知1993年9月14日 津政發〔1993〕48號適用期已過105關於修改批轉市節水辦擬訂的《天津市城市用水檢查處罰辦法》的通知1997年12月22日津政發〔1997〕98號被《天津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取代106關於修改《天津市工程建設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通知1998年6月15日津政發〔1998〕50號被《關於修改〈天津市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監督管理規定〉的決定》(2004年市人民政府第61號)取代107印發天津市新建住宅商品房准許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2001年1月2日津政發〔2001〕3號被《天津市商品房管理條例》取代1
㈤ 天津市地方性法規制定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活動,完善立法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地方性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堅持從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出發,堅持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第四條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地方立法活動。第五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和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行使地方性法規制定權。
規定本市特別重大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第二章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程序第六條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大會預備會議或者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第七條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議案審查委員會提請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主席團也可以交法制委員會審議,提出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法制委員會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時,應當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第八條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依照本條例第三章規定的有關程序審議後,決定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或者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第九條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地方性法規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一個月前將地方性法規草案發給代表。第十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後,由各代表團審議。
各代表團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各代表團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時,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第十一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在各代表團審議時,專門委員會可以同時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並印發會議。
專門委員會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時,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第十二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地方性法規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修改情況的匯報和法規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修改情況的匯報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第十三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就法規案中重大的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可以就地方性法規案中重大的專門性問題,召集代表團推選的有關代表進行討論,並將討論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第十四條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在未列入大會會議議程前,提案人有權撤回。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席團同意並向大會報告,對該法規案的審議即行終止。第十五條地方性法規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市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審議。第十六條地方性法規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提出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和法規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第十七條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地方性法規,由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發布公告,予以公布,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㈥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47號)
一、對《天津市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若干規定》作如下修改
1.第二條修改為:「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每屆第一次會議在本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完成後的兩個月內召開,會期不少於兩天。」
2.第三條修改為:「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一般每年舉行兩次,會期不少於一天。」
3.第八條第二款修改為:「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的職務;如果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的職務,必須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辭去主席、副主席的職務。」
4.增加一條,作為第十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每年選擇若干關系本行政區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有計劃地安排代表聽取和討論本級人民政府的專項工作報告,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開展視察、調研等活動;聽取和反映代表和群眾對本級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主席團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會議,討論決定重要問題。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在閉會期間的工作,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
5.第十條改為第十一條,修改為:「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設主席一人,並可以設副主席一人至二人。主席、副主席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從代表中選出,為主席團的成員,任期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設秘書,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領導下辦理日常事務。」
6.第十一條改為第十二條,修改為:「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在大會閉會期間履行下列職責:
「(一)召集並主持主席團會議;
「(二)聯系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三)根據主席團安排組織代表開展執法情況的監督檢查,進行視察和其他活動;
「(四)聽取、反映代表和群眾對本級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五)協助各選區做好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補選和罷免工作;
「(六)辦理主席團以及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交付的其他事項。」
7.第十二條改為第十三條,修改為:「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按時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席會議的,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五日前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書面請假。」
8.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四條:「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交有關機關和組織研究處理並負責答復。」
9.第十三條改為第十五條,修改為:「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如果被逮捕、受刑事審判、或者被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執行機關應當立即報告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在大會閉會期間,應當立即報告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二、對《天津市區、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實施細則》作如下修改
1.刪除第二十六條第四項。
2.第三十條修改為:「對於公布的選民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選民名單公布之日起五日內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申訴,選舉委員會應當在三日內作出處理決定。申訴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選舉日的五日以前向選舉委員會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在選舉日以前作出判決。人民法院的判決為最後決定。」
3.第三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選舉委員會在選舉日的十五日以前,將各方面推薦的代表候選人名單和代表候選人的基本情況,按選區張榜公布,並組織選民討論。」
4.增加一條,作為第四十三條:「公民參加選舉,不得直接或者間接接受境外機構、組織、個人提供的與選舉有關的任何形式的資助。
「違反前款規定的,不列入代表候選人名單;已經列入代表候選人名單的,從名單中除名;已經當選的,其當選無效。」
5.第五十三條改為第五十四條,修改為:「主持選舉的人員將選舉結果連同選票報送選舉委員會,由選舉委員會根據選舉法和本實施細則確定是否有效,並在本選區張榜公布選舉結果。」
6.增加一條,作為第五十五條:「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依法對當選代表是否符合憲法、法律規定的代表的基本條件,選舉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破壞選舉和其他當選無效的違法行為進行審查,提出代表當選是否有效的意見,向區、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報告。」
7.第五十四條改為第五十六條,修改為:「區、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根據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提出的報告,確認代表的資格或者確定代表的當選無效,在每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前公布代表名單。
「對當選代表的代表資格經依法確認後,由區、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頒發代表證。」
8.第五十七條改為第五十九條,修改為:「補選代表,須重新核實選區現有選民名單。在選舉日的七日以前由補選領導小組公布選民名單和代表候選人名單。」
9.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三條:「對補選產生的代表,依照本實施細則第五十五條的規定進行代表資格審查。」
㈦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示地方性法規案辦法(2014修訂)
第一條為了推動和規范公示地方性法規案活動,促進地方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提高立法質量,根據《天津市地方性法規制定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市人大常委會)可以通過市人大常委會門戶網站和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示地方性法規案,徵求意見。第三條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應當及時在天津市人大常委會門戶網站上公示法規草案全文,公開徵求社會意見。
對不宜提前公開的法規草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可以決定暫緩公示。第四條下列地方性法規案,經主任會議決定,還應當通過《天津日報》、《今晚報》、北方網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示法規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一)涉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
(二)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的;
(三)社會普遍關注的;
(四)其他需要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
按照前款規定公示法規草案,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發布公告,公開徵求意見時間一般為十天。第五條通過《天津日報》、《今晚報》、北方網向社會公示法規草案,其他報刊、電台、電視台、網路媒體可以利用各自特點和優勢刊登、摘登法規草案,並將有關意見及時轉送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第六條在公示法規草案時,根據需要可以公示說明、修改情況等有關立法背景材料。第七條通過新聞媒體公示的法規草案,由市人大常委會代表聯絡機構負責徵集市人大代表的意見,並轉送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歸納、整理。第八條對公示的法規草案,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通過網上留言、電子郵件、信件、電話等方式提出意見。第九條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及時收集整理各方面對法規草案的意見,通過簡報等形式向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有關專門委員會通報。第十條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對各方面提出的意見,應當認真研究並積極予以吸收採納,向市人大法制委員會提出對法規草案的修改建議。第十一條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在審議法規草案時,應當認真研究各方面提出的意見,作為修改法規草案的重要參考,並將採納情況向市人大常委會作出說明。第十二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㈧ 天津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使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以下簡稱法規草案)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加快法規草案的擬定步伐,提高法規草案的質量,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法規草案,是指市人民政府依據有關法律的授權擬定的實施該法律的辦法以及依據憲法、法律的規定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擬定的地方規范性文件草案。第三條法規草案的名稱一般應為某某法實施辦法、實施細則或條例、規定等。第四條下列事項,市人民政府可以擬定法規草案:
(一)為保證憲法、法律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貫徹實施,需由市人民政府結合地方實際提出具體規定,並用地方性法規形式予以確認的;
(二)國家賦予天津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殊政策,需要用地方性法規形式予以確認的;
(三)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用地方性法規規范的;
(四)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需要用地方性法規提供保障的;
(五)有關天津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生活的重大措施,需要賦予其強制力並由司法機關保障實施的;
(六)市人民政府規章需要提高其法律效力制定成地方性法規的。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是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的綜合辦事機構,在擬定法規草案方面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市人民政府擬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議的各種法規草案項目及辦理意見提出建議,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二)督促檢查承擔法規草案起草部門的起草工作;
(三)組織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聯合起草或主持起草涉及主管部門較多的法規草案;
(四)對起草部門起草的法規草案負責規范性審查、工作協調和文字修改,並向市人民政府報告審查協調修改意見;
(五)受市人民政府委託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作關於制定法規草案的說明;
(六)其他有關擬定法規草案的工作。第六條擬定法規草案應遵循下列原則:
(一)不得與國家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
(二)從天津市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三)充分發揚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
(四)促進並保障社會穩定和天津經濟發展;
(五)借鑒外省、市和其他國家及地區在立法方面的有益經驗。第二章立項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所屬各委、辦、局(以下稱起草部門)在起草法規草案前,應向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提交《擬定法規草案建議書》。
《擬定法規草案建議書》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法規草案的名稱;
(二)法規草案的依據;
(三)法規草案的宗旨和目的;
(四)法規草案的調整對象、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准備採取的措施;
(五)起草部門和起草工作人員的組成;
(六)法規草案報送的時間。第八條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對起草部門報送的法規草案項目進行綜合協調後,提出立項或不予立項的意見,報請市人民政府領導批准,並及時答復起草部門。第九條法規草案項目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起草部門應確定項目負責人、承辦人、完成時間,保障必要的調查研究費用和工作條件。未在規定時間內報送法規草案的起草部門,應向市人民政府書面說明延期報送的原因。第十條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對批准立項的法規草案項目負責組織、督促、指導起草部門實施。
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法規草案項目作必要的調整並報市人民政府備案。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條法規草案由我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起草,並經該部門的主要領導簽署後上報市人民政府。
法規草案內容與市人民政府兩個以上部門的業務有密切聯系的,由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與有關部門組成聯合起草小組進行起草。第十二條擬定法規草案,應進行調查研究,注重天津市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的有益經驗,有利天津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第十三條法規草案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法規草案的名稱;
(二)法規草案的宗旨和依據;
(三)法規草案的適用范圍;
(四)具體的法律規范;
(五)負責法規施行的部門;
(六)施行日期;
(七)其他事項。
㈨ 天津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項決策程序規則的第七章
第三十七條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政府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擬訂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政府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2002年市人民政府令第58號)和《天津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2007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25號)執行。
第三十八條本規則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㈩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廢止《天津市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條例》等十三項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三十八號)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廢止〈天津市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條例〉等十三項地方性法規的決定》已由天津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於2001年12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01年12月28日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廢止《天津市
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條例》等十三項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2001年12月28日天津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新形勢的需要,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本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天津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決定,對主要內容與新的或者已經修改的法律、行政法規不相適應,或者已被本市新的地方性法規所代替,以及明顯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的《天津市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條例》等十三項地方性法規,予以廢止(目錄見附件)。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天津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決定廢止的地方性法規目錄
##附件:天津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二十九次會議決定廢止的地方性法規目錄
序
號法規名稱
發布時間
說明
1
天津市外商投資企業
勞動管理條例
1999年5月18日
天津市第十三屆人大常
委會第八次會議
主要內容與修訂後的《中
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
營企業法》、《中華人民
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法實施條例》不相適應,
其直接依據的《中外合資
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
已經廢止2
天津市中外合資經營
企業工會若干規定
1987年9月18日
天津市第十屆人大常委
會第三十七次會議
主要內容與2001年1
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
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工
會法》不相適應3
天津市通信管理條例
1997年1月28日
天津市第十二屆人大常
委會第三十次會議
主要內容已不適應改革後
的國家通信管理體制,且
與2000年國務院發布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
條例》規定不相適應4
天津市抵押借款條例
1993年4月27日
天津市第十一屆人大常
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
主要內容已經被1995
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所取代5
天津市經濟合同管理
的若干規定
1987年11月5日
天津市第十屆人大常委
會第三十八次會議
制定的主要依據《中華人
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已
經被新的《中華人民共和
國合同法》所取代,主要
內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合同法》不相適應6
天津市保護個體工商
戶合法權益和加強個
體工商戶管理規定1986年8月28日
天津市第十屆人大常委
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主要內容已經不適應我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
需要7
天津市保護農村承包
經營戶合法權益和加
強農村承包經營戶管
理規定
1986年8月28日
天津市第十屆人大常委
會第二十九次會議
主要內容已被1993年
4月27日天津市第十一
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
會議通過的《天津市農村
集體承包合同條例》所取
代8
天津市城市建設拆遷
安置辦法
1986年11月6日
天津市第十屆人大常委
會第三十次會議
國務院2001年6月公
布新的《城市房屋拆遷管
理條例》。主要內容與該
條例不相適應9
天津市整頓市容暫行
規定
1981年6月27日
天津市第九屆人大常委
會第十一次會議
主要內容已不適應改革後
的市容環境管理體制,且
不適應當前市容環境管理
的需要10
天津市境內海河水系
水源保護暫行條例
1981年1月29日
天津市第九屆人大常委
會第八次會議
1996年5月全國人大
常委會公布了新的《中華
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主要內容與該法不相
適應11
天津市雜訊管制暫行
條例
1981年1月29日
天津市第九屆人大常委
會第八次會議
1996年10月全國人
大常委會制定了《中華人
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
治法》。主要內容與該法
不相適應12
天津市若干公民權益
糾紛分工受理的規定
1986年12月25
日天津市第十屆人大常
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
主要內容已經被《中華人
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
訟法》、《城市房屋拆遷
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
法規所取代13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工作制度
的暫行規定
1984年1月21日
天津市第十屆人大常委
會第八次會議
主要內容已經被市人民代
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
則、人事任免辦法、代表
法實施辦法等地方性法規
所取代
d28381--020119x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