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規定哪些企業不征增值稅
⑴ 稅法規定中哪些收入屬於不征稅收入
稅法規定,不征稅收入主要有三大類:一是財政撥款;二是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三是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一)財政撥款
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對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撥付的財政資金,但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規定,本條所稱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於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後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所稱國家投資,是指國家以投資者身份投入企業、並按有關規定相應增加企業實收資本(股本)的直接投資。這里將財政性獎金分成三類:
1、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於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後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2、對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87號)規定,經國務院批准,對企業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1)企業能夠提供資金撥付文件,且文件中規定該資金的專項用途;
(2)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
(3)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3、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按照核定的預算和經費報領關系收到的由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撥入的財政補助收入,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但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依照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按照國務院規定程序批准,在實施社會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特定公共服務過程中,向特定對象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費用。
政府性基金,是指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等有關規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財稅[2008]151號規定:
1、企業按照規定繳納的、由國務院或財政部批准設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繳納的不符合上述審批管理許可權設立的基金、收費,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企業收取的各種基金、收費,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3、對企業依照法律、法規及國務院有關規定收取並上繳財政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於上繳財政的當年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未上繳財政的部分,不得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主要是指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例如: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核電行業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38號)
自2008年1月1日起,核力發電企業取得的增值稅退稅款,專項用於還本付息,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36號)規定,對社保基金理事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保基金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社保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買賣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證券投資基金紅利收入,股票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的利息收入及產業投資基金收益、信託投資收益等其他投資收入,作為企業所得稅不征稅收入。
⑵ 的企業銷售蔬菜是否可以免徵增值稅嗎
符合下面稅法的規定,對農業生產者自產自銷蔬菜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1、增值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免徵增值稅。
a、農業,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農業生產者,包括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
b、農產品,是指初級農產品,具體范圍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2、企業所得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六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的企業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是指:
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
a、蔬菜、穀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
b、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如果符合上述稅法的規定,對農業生產者自產自銷蔬菜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137號)經國務院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從事蔬菜批發、零售的納稅人銷售的蔬菜免徵增值稅。
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包括各種蔬菜、菌類植物和少數可作副食的木本植物。蔬菜的主要品種參照《蔬菜主要品種目錄》執行。
經挑選、清洗、切分、晾曬、包裝、脫水、冷藏、冷凍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屬於本通知所述蔬菜的范圍。
各種蔬菜罐頭不屬於本通知所述蔬菜的范圍。蔬菜罐頭是指蔬菜經處理、裝罐、密封、殺菌或無菌包裝而製成的食品。
二、納稅人既銷售蔬菜又銷售其他增值稅應稅貨物的,應分別核算蔬菜和其他增值稅應稅貨物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不得享受蔬菜增值稅免稅政策。
⑶ 哪些行為不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是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增值性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以轉讓房地產取得增值額為征稅對象,征稅面廣,採用扣除法和評估法計算增值額,實行超額累進稅率,按次徵收。
稅法對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作了明確規定,下列經濟行為不屬於土地增值稅的徵收范圍,不征土地增值稅。納稅人應當正確判定。
1.以繼承、贈與方式轉讓房地產的,屬於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不屬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范圍。
2.房地產出租。出租人取得了收入,但沒有發生房地產產權的轉讓,不屬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范圍。
3.房地產抵押。在抵押期間不徵收土地增值稅。待抵押期滿後,視該房地產是否轉移產權來確定是否徵收土地增值稅。對於以房地產抵債而發生房地產產權轉讓的,屬於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范圍。
4.房地產交換。交換房地產行為既發生了房產產權、土地使用權的轉移,交換雙方又取得了實物形態的收入,按照規定屬於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范圍。但對個人之間互換自有居住用房地產的,經當地稅務機關核實,可以免徵土地增值稅。
5.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對於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的,投資、聯營的一方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作為聯營條件,將房地產轉讓到所投資、聯營的企業中時,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對投資、聯營企業將上述房地產再轉讓的,應徵收土地增值稅。
6.合作建房。對於一方出地,一方出資金,雙方合作建房,建成後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建成後轉讓的,應徵收土地增值稅。
7.企業兼並轉讓房地產。在企業兼並中,對被兼並企業將房地產轉讓到兼並企業中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8.房地產的代建房行為。這種情況是指房地產開發公司代客戶進行房地產的開發,開發完成後向客戶收取代建收入的行為。對於房地產開發公司而言,雖然取得了收入,但沒有發生房地產權屬的轉移,其收入屬於勞務收入性質,故不屬於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9.房地產的評估增值。房地產的評估增值,沒有發生房地權屬的轉讓,不屬於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范圍。
10.國家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徵用地上建築物及附著物。國家收回或徵用,雖然發生了權屬的變更,原房地產所有人也取得了收入,但按照《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可以免徵土地增值稅。
此外,對於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由納稅人自行轉讓原房地產的,《實施細則》規定免徵土地增值稅。
掌握上述規定對於土地增值稅進行籌劃十分關鍵。比如,兩個關聯企業之間交換房地產,按規定雙方都應繳納土地增值稅,但如果採取股權投資的方式,則雙方都無需繳納土地增值稅。即雙方均以不動產向對方投資,按照不動產的評估價計算持有對方的股權比例。從整個集團利益來看,根本沒有任何損失。
⑷ 我國現行稅法規定,下列納稅人中,不得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有( )。
B,C,D
答案解析:
[解析]
我國現行《稅法》規定,不屬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納稅人包括:小規模企業、除個體經營者以外的其他個人、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的企業和全部銷售免稅貨。物的企業。
⑸ 依據增值稅的有關規定,下列行為中不屬於增值稅征稅范圍的是( )
依據增值稅的有關規定,下列行為中不屬於增值稅征稅范圍的是(D
)
稅收採取的是(A)方式。
將自產的貨物分配給股東,在進行會計處理時不確認收入,只按成本結轉(錯)
課稅對象是稅收法律關系中征納雙方權利義務所指的物品(對)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將自產貨物用於投資不徵收增值稅(錯)
某商業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5月外購貨物50萬元,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稅款為8.5萬元,當月銷售貨物40萬元;6月外購貨物20萬元,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稅款為3.4萬元,當月銷售貨物70萬元,銷售貨物均適用17%的增值稅稅率,則該商業企業2010年6月應納增值稅是6.8萬元(對)
對於現金折扣,按稅法規定不得從銷售額中抵減,應該記入銷售費用賬戶(錯)
某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2008年4月購入並作為固定資產使用的設備,原購買發票註明價款240000元,增值稅40800元,2011年4月出售開具普通發票,票面金額241280元,則該企業轉讓設備行為應免徵證值稅。(錯)
納稅人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凡同時符合以下(ABCD
)條件的,不屬於價外費用,不徵收增值稅。
⑹ 農業企業是不是不用交增值稅和所得稅
農業企業不是不用交增值稅和所得稅,而是經營稅法規定免稅的產品可以免交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免稅規定
一、流轉稅
種植業和養殖業不需要繳納流轉稅(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五條 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一)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第三十五條 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部分免稅項目的范圍,限定如下:
(一)第一款第(一)項所稱農業,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
二、企業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有農口企事業單位徵收企業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7]49號)規定,對重點龍頭企業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初加工業取得的所得,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
這里的「重點龍頭企業」有一定的限制,不是所有的都企業都能免稅,需要相關批文。
三、其他稅收
個人所得稅——鄉鎮企業的職工和農民取得的青苗補償費的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體工商戶或個人專營種植業、養殖業並已徵收了農業稅、牧業稅的,
不再徵收個人所得稅
印花稅——全免
城鎮土地使用稅——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適當減免
房產稅和車船使用稅——同上條。
(6)稅法規定哪些企業不征增值稅擴展閱讀:
一、《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1079號)規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降低了小規模納稅人標准(以下稱新標准),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稅務總局正在制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管理的具體辦法,在該辦法頒布之前,為保證新標準的順利執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工作暫按以下原則辦理:
1、現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的有關規定仍繼續執行。
2、2008年應稅銷售額超過新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的,主管稅務機關應按照現行規定為其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
3、2009年應稅銷售額超過新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
未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的,應按銷售額依照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4、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新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按照現行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
二、為方便企業填報,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下列方式填報:
(1)一般納稅人企業,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以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算該指標,計算公式為: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同時注意,計算該指標時應包括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對應項目。
(2)執行簡易徵收辦法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簡易徵收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填報該指標。
(3)符合財稅部門規定的對某些產品實行稅額減征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在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填報該指標時還應扣除「應納稅額減征額」。
(4)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本期實際應納稅額」填報。
⑺ 增值稅免徵增值稅和不徵收增值稅有什麼區別
有以下幾點區別:
一、概念不同
1、不徵收增值稅
指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的項目。
2、免徵增值稅
屬於原本需要征稅的而根據稅法相關規定,給予某些項目取得收入免予繳納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二、適用時間不同
1、不徵收增值稅
沒有硬性的適用時間段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規定,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2、免徵增值稅
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適用免稅、減稅規定的,可以放棄免稅、減稅,按規定繳納增值稅。放棄免稅、減稅後,36個月內不得再申請免稅、減稅。
三、開具發票的許可權不同
1、不徵收增值稅
不征稅除特殊情形外,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不征增值稅項目本身並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所以納稅人發生不征增值稅項目,取得收入時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
2、免徵增值稅
可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38號)第二十一條、《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6〕36號文附件1)第五十三條,增值稅納稅人銷售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免徵增值稅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特殊情形: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銷售免稅糧食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政策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糧食企業增值稅征免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198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免徵儲備大豆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38號)。
⑻ 非盈利民辦非企業(社會工作)單位的免徵增值稅嗎
非盈利企業符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局的財稅[2009]122號文,即可免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非營利組織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9]12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八十五條的規定,現將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范圍明確如下:
一、非營利組織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一)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捐贈的收入;
(二)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規定的財政撥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補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購買服務取得的收入;
(三)按照省級以上民政、財政部門規定收取的會費;
(四)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孳生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
(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收入。
二、本通知從2008年1月1日起執行。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二○○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⑼ 按稅法規定可以免徵或不征土地增值稅的有哪幾個
對國有企業進行評估增值的房產
國家建設需要而被政府徵用的房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1993]第138號)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一)納稅人建造普通標准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
(二)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
⑽ 稅法規定中哪些收入屬於不征稅收入
稅法規定,不征稅收入主要有三大類:一是財政撥款;二是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三是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