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施行之日是指
1. 法律法規的最後一條叫什麼 一般最後一條都是,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生效,原《XXXXX》同時廢止。
這條是應該叫生效條款?廢止條款?還是根本就沒名字,
2. 已公布但沒有到施行日期的辦法和法規,具有法律效力嗎
施行之日起生效。一般「法不溯及既往」,就是在法律生效以前的行為,即使違反這部法律也不追究。
3. 為什麼法律法規要有頒布日期、實施日期這兩個屬性有什麼國家明文的標准或規定嗎
《中復華人民共和國立法製法》第五十一條:「法律應當明確規定施行日期。」 第五十二條:「簽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 頒布時間,是指該部法律、法規已被國家立法機關經過立法程序通過、確認、認可,並向社會公布的時間。 實施時間,是指該法律、法規開始生效的時間。實施後,一切社會活動要接受該法律、法規的約束。
4. 法律法規的最後一條叫什麼 一般最後一條都是,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生效,原《XXXXX》同時廢止。
生效條款,不是所有的都規定原有的規定的廢止的。
5. 為什麼法律法規要有頒布日期、實施日期這兩個屬性有什麼國家明文的標准或規定嗎
新的法律法規的出台,總要給群眾一個對法律了解的過渡期,頒布之後立刻實施回,則答可能造成人們因為不知法而犯法等等問題,所以頒布日期和實施日期之間要有一個過渡期。在法律的適用上,以實施日期為准,具體的時間還要根據這門法律或法規的修訂程度、社會狀況等等因素。
6. 法律法規規章中的日指的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
無明確說,應該是自然日。但有的會在附章中明確是工作日,那就是工作日
7.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什麼是指法規施行之日
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報之日起三十日內審核並發給稅務登記證件。
8. 為什麼法律法規要有頒布日期,實施日期這
頒布日期,是指向社會發布的日期,此時還未正式施行,即還未正式生效;
實施日期專,是指法律法規正屬式生效的日期,違反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頒布日期與實施日期之間大多有一個過渡期間,用於社會大眾接受了解相關規定,並根據規定對相關行為做相應調整,以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9. 什麼是法律生效時間與施行時間
法律的生效時間 :
法律生效的時間一般是根據法律的具體性質和實際需要來決定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自法律頒發之日起生效;
(2)由該法來規定具體生效時間;
(3)由專門法決定規定該法的具體生效時間;
(4)規定法律頒布後到達一定期限開始生效;
法律法規的施行日期:
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具體確定,必要時還應由法案的提案機關或者人大的統一審議機構在相關報告中予以說明。
施行的起始日期,為便於記憶起見,一般選為某月的1日或者15日;
施行准備期依不同需要,可定為半個月、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不等。
一般而言,地方性法規的施行准備期可稍短,例如一個月;
而法律的施行准備期,考慮到全國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為期較長,一般至少三個月,施行難度大的法律可能需要半年以上。
由此可見,立法時合理設置施行准備期十分必要,立法機關在法律法規通過和公布後加強對施行准備工作進展情況的監督非常重要。這應當作為人大常委會的監督職能之一,也是人大立法職能和監督職能的結合部。
有鑒於此,為了保證法律法規的切實施行,作為一項立法技術規范,應當在充分考慮施行准備工作量的情況下,在法律法規中具體規定法律法規的施行日期(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一般不宜籠統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只有當立法調整的事項特別緊迫、法案需要盡快生效時,才可以不考慮施行准備期,作出「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規定。至於地方立法,一般不會出現此種通過後即需施行的特別緊迫的情形。
10.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什麼是指法規實施之日
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是:(1)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專過一定立法程屬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如1999年10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會計法》。(2)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並經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如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3)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4)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與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會計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