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暫行條例是什麼
1、為了改革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制度,合理開發、利用、經營土地,加強土地管理,促進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制定本條例。
2、國家按照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原則,實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制度,但地下資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設施除外。前款所稱城鎮國有土地是指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屬於全民所有的土地(以下簡稱土地)。
3、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公司、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土地開發、利用、經營。
4、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於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
5、土地使用者開發、利用、經營土地的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並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6、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對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終止進行監督檢查。
7、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終止及有關的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登記,由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辦理。
② 《城鎮國有土地出讓與轉讓暫行條例》的規定
第一條為了改革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制度,合理開發、利用、經營土地,加強土地管理,促進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國家按照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原則,實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制度,但地下資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設施除外。
前款所稱城鎮國有土地是指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屬於全民所有的土地(以下簡稱土地)。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公司、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土地開發、利用、經營。
第四條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於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
第五條土地使用者開發、利用、經營土地的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並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對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終止進行監督檢查。
第七條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終止及有關的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登記,由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辦理。
登記文件可以公開查閱。
第二章土地使用權出讓
第八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出讓合同。
第九條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第十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批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實施。
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出讓方)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十三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下列方式:
(一)協議;
(二)招標;
(三)拍賣。
依照前款規定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步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四條土地使用者應當在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六十日內,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逾期未全部支付的,出讓方有權解除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
第十五條出讓方應當按照合同規定,提供出讓的土地使用權。未按合同規定提供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有權解除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
第十六條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應當依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
第十七條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開發、利用、經營土地。
未按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開發、利用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予以糾正,並根據情節可以給予警告、罰款直至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處罰。
第十八條土地使用者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應當徵得出讓方同意並經土地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准,依照本章的有關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登記。
第三章土地使用權轉讓
第十九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
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第二十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
第二十一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二十二條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
第二十三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
第二十四條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第二十六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市、縣人民政府有優先購買權。
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不合理上漲時,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
第二十七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後,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本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辦理。
第四章土地使用權出租
第二十八條土地使用權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為出租人將土地使用權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租賃給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為。
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租。
第二十九條土地使用權出租,出租人與承租人應當簽訂租賃合同。
租賃合同不得違背國家法律、法規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
第三十條土地使用權出租後,出租人必須繼續履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第三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出租,出租人應當依照規定辦理登記。
第五章土地使用權抵押
第三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可以抵押。
第三十三條土地使用權抵押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隨之抵押。
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抵押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抵押。
第三十四條土地使用權抵押,抵押人與抵押權人應當簽訂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不得違背國家法律、法規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抵押,應當按照規定辦理抵押登記。
第三十六條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債務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間宣告解散、破產的,抵押權人有權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抵押合同的規定處分抵押財產。
因處分抵押財產而取得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的,應當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第三十七條處分抵押財產所得,抵押權人有優先受償權。
第三十八條抵押權因債務清償或者其他原因而消滅的,應當依照規定辦理注銷抵押登記。
第六章土地使用權終止
第三十九條土地使用權因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屆滿、提前收回及土地滅失等原因而終止。
第四十條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由國家無償取得。土地使用者應當交還土地使用證,並依照規定辦理注銷登記。
第四十一條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需要續期的,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重新簽訂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登記。
第四十二條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提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並根據土地使用者已使用的年限和開發、利用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七章劃撥土地使用權
第四十三條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各種方式依法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前款土地使用者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
第四十四條劃撥土地使用權,除本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的情況外,不得轉讓、出租、抵押。
第四十五條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其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二)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三)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四)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轉讓、出租、抵押前款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分別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六條對未經批准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沒收其非法收入,並根據情節處以罰款。
第四十七條無償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因遷移、解散、撤銷、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無償收回其劃撥土地使用權,並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予以出讓。
對劃撥土地使用權,市、縣人民政府根據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和城市規劃的要求,可以無償收回,並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予以出讓。
無償收回劃撥土地使用權時,對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償。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八條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個人,其土地使用權可以繼承。
第四十九條土地使用者應當依照國家稅收法規的規定納稅。
第五十條依照本條例收取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列入財政預算,作為專項基金管理,主要用於城市建設和土地開發。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財政部另行制定。
第五十一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條例的規定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部分條件比較成熟的城鎮先行試點。
第五十二條外商投資從事開發經營成片土地的,其土地使用權的管理依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三條本條例由國家土地管理局負責解釋;實施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四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③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合理利用和開發、經營土地,改革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制度,促進我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我區按照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原則,實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制度。但地下資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設施除外。
前款所稱城鎮國有土地是指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屬於全民所有的土地(以下簡稱土地)。第三條依法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國家和自治區人民政府依法保護用地單位和個人的土地使用、收益的權利;用地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及個人,均可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土地開發、利用和經營。但法律另有規定者除外。第五條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於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保護。但土地使用者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對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終止進行監督檢查。第二章土地使用權出讓第七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將某地塊的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給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第八條出讓給用地者的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共同議定方案,按照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報經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實施。第九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批准許可權如下:
(一)出讓耕地超過一千畝,其他土地超過二千畝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逐級審查,報國務院批准;
(二)出讓耕地超過四畝,一千畝以下的,其他土地超過十五畝,二千畝以下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逐級審查,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
(三)出讓耕地超過三畝,四畝以下的,其他土地超過十畝,十五畝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審查,經所在的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批准,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備案;
(四)出讓耕地三畝以下的,其他土地十畝以下的,由鄉級人民政府審核,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報所在的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土地管理部門備案;
(五)出讓城市(包括縣級市)郊區的菜地、魚塘、藕塘,由市人民政府審查,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第十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出讓合同。合同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由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出讓方)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具備以下主要條款:
(一)土地座落;
(二)土地編號;
(三)土地面積;
(四)土地用途;
(五)使用年限;
(六)建設期限;
(七)土地出讓金數額和繳付方式;
(八)支付出讓金期限;
(九)違約責任。第十二條土地使用者應當在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六十日內,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逾期未全部支付的,出讓方有權解除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第十三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下列方式進行:
(一)協議;
(二)招標:
(三)拍賣。第十四條採取協議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程序:
(一)土地使用者應向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用地書面申請,內容包括申請單位的性質、申請理由及土地座落、面積、用途、使用年限、建築規模、資金來源等有關事項;
(二)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接到用地申請後,會同計劃、城建、規劃、房產、財政等部門審查,該項目符合有關規定的,由土地管理部門與用地者簽訂土地出讓合同;
(三)土地出讓合同簽訂後,按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辦理用地報批手續;
(四)用地經批准後,由用地者按合同規定支付出讓金,並向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登記手續,領取土地使用證。第十五條招標出讓土地使用權。在當地政府規定的期限內,由參與投標人根據招標人提出的條件和說明以密封書面的形式,參加競投指定地塊的使用權,由政府招標領導小組經過開標、評標、擇優確定中標者。中標者中標後,按本辦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辦理用地手續。招標具體內容及辦法由當地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④ 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合理開發、利用城鎮國有土地,加強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管理,促進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終止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城鎮國有土地是指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屬於全民所有的土地(以下簡稱土地),但地下資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設施除外。第四條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徵用、統一開發、統一出讓、統一管理的原則。第五條國內外的公司、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均可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土地開發、利用、經營。第六條依照本辦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於其他經營活動,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土地使用者開發、利用、經營土地,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並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第七條省、州、市、縣、特區人民政府及地區行署土地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土地使用權出讓工作,負責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終止的權屬管理和監督檢查。第八條按本辦法和其他有關規定需要進行地價評估的,由取得土地資產評估資格的專業性評估機構進行。第二章土地使用權出讓第九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地價款的行為。
前款所稱的地價款,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征地費和土地開發費等。第十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地價款,由市、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地塊用途、使用年限、地塊大小、形狀、容積率、區位、土地開發成本和市場行情等因素,在基準地價的基礎上核定。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市、縣人民政府應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產業政策,制定年度土地開發供應計劃,依法經批准後實施。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按照《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規定的國家建設用地審批許可權報經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第十三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出讓合同。合同應當包括出讓地塊的位置、面積、出讓年限、土地用途和利用要求、投資開發期限、地價款及支付方式、違約責任等內容。
出讓方案未經依法批準的,簽訂的出讓合同無效。第十四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70年;
(二)工業用地50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第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協議方式進行,但經營性用地須採用招標、拍賣方式。
經營性用地是指商業、旅遊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娛樂業等用地。第十六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招標程序:
(一)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根據依法批準的土地出讓方案,發布招標公告;
(二)投標者向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領取招標文件,繳納投標保證金;
(三)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組織有關部門組成評標組,進行開標、評標、決標,並在決標之日起7日內向中標者發出中標通知書,向未中標者退還其投標保證金(不計利息);
(四)中標者在接到中標通知書10日內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超過期限的,可取消其中標權,另行組織招標,已收投標保證
金不予退還;
(五)中標者在正式簽訂合同時應繳納地價款總額10%的定金。第十七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拍賣程序:
(一)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根據批準的出讓方案,發布拍賣公告;
(二)競投者按拍賣公告規定期限申報參加競投,領取拍賣土地使用權有關資料,並繳納競投保證金;
(三)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按公告規定的時間、地點主持拍賣,競投者按規定的方式應價;
(四)拍賣主持人按拍賣規則當場宣布競投得主,並在5日內向其他競投者退還拍賣保證金(不計利息);
(五)競投得主即時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繳納地價款10%的定金。
⑤ 在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是何規定
在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規定是通過出售、交換和贈送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轉讓應當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時,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法辦理過戶登記。
【法律依據】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九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讓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第二十四條
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⑥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可以轉讓嗎有哪些規定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條件:土地使用權進行轉讓前,必須要按照土地出讓合同規定的時間和合同裡面的條件,對出讓土地進行投資開發,否則就不能進行轉讓。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九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讓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第二十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
⑦ 城鎮國有土地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廢止被什麼所代替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還在生效,並未被廢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
第三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抵押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隨之抵押。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抵押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抵押。
第三十四條 土地使用權抵押,抵押人與抵押權人應當簽訂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不得違背國家法律、法規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 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抵押,應當按照規定辦理抵押登記。
第三十六條 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債務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間宣告解散、破產的,抵押權人有權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抵押合同的規定處分抵押財產。因處分抵押財產而取得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的,應當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第三十七條 處分抵押財產所得,抵押權人有優先受償權。
第三十八條 抵押權因債務清償或者其他原因而消滅的,應當依照規定辦理注銷抵押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