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3 07:18:28

① 浙江省河道管理條例的條例內容

(2011年9月30日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和排澇通暢,改善水生態環境,發揮河道的綜合功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河道(包括江河、溪流、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下同)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等活動。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有關航道管理的法律、法規。
第三條 河道管理應當服從防洪總體安排,全面規劃,統籌兼顧,保護優先,綜合治理,合理利用。
河道管理實行按流域統一管理與按區域分級管理相結合的體制。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領導,將河道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加強河道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保障河道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所需經費。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河道的主管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河道的監督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流域或者區域設立的河道管理機構,按照規定職責承擔所轄河段的相關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國土資源、城鄉規劃、建設、環境保護、農業、漁業、交通運輸、海事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河道管理的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需要設立河道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管理人員,按照規定職責做好本區域內河道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本區域內河道的清淤疏浚和保潔工作。
村(居)民會議可以制定村規民約或者居民公約,引導村(居)民自覺維護河道整潔。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河道管理的宣傳教育,普及河道保護的相關知識,引導公眾自覺遵守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河道水系、水域狀況等基礎調查工作,建立和完善河道檔案,加強河道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第九條 省內河道劃分為省級、設區的市級(以下簡稱市級)、縣級、鄉級河道。
錢塘江、東西苕溪、甬江、椒江、甌江、飛雲江、鰲江的幹流及其重要支流和京杭運河浙江境內段為省級河道,具體河段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劃定並公布。
市級河道由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劃定意見,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公布。縣級河道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劃定意見,報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公布。鄉級河道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劃定並公布。
公布的河道名錄,應當包括河道名稱、起止點、河道長度以及水域面積、主要功能等內容。
第十條 河道建設、清淤疏浚、岸線、水域保護等河道專業規劃,是河道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的依據。
編制河道專業規劃應當符合流域綜合規劃、區域綜合規劃,並與航道、漁業等規劃相銜接。
第十一條 省級河道的專業規劃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徵求省相關部門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起止點在同一設區的市范圍內的省級河道的專業規劃,省人民政府可以決定按照市級河道專業規劃編制和批准。
市級河道的專業規劃由河道所在地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徵求相關部門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縣級和鄉級河道的專業規劃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徵求相關部門和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河道專業規劃的修改應當由原批准機關批准。
第十二條 編制和修改城鄉規劃,應當注重規劃區內原有河道的規劃保護和新河道的規劃建設,注重發揮河道在防洪排澇、涵養水土、美化環境、保護生態、傳承歷史等方面的功能。
城市新區和各類開發區的建設涉及河道水域的,應當符合水域保護規劃。確需改變水域保護規劃佔用河道水域的,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和許可權修改水域保護規劃。
第十三條 河道建設應當服從河道建設規劃,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防洪、通航等標准以及其他有關技術要求,保障堤防安全,注重河道水生態系統的保護、恢復,改善河道的防洪、灌溉、航運等綜合功能,兼顧上下游、左右岸,保持河勢穩定,維持河道的自然形態,不得任意截彎取直,不得任意改變河道岸線,不得填堵、縮窄河道。
河道建設包括開挖河道、拓寬河面、修堤護岸、築堰建閘等建設工程。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河道建設規劃,編制河道建設年度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河道建設年度計劃應當明確建設項目的項目名稱、建設內容、實施主體、建設期限和資金籌措等相關內容。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利、航道、市政工程等建設計劃、項目的協調,整合利用各項建設資金,統籌兼顧水利、航道、市政、水土保持等功能,提高建設資金的綜合使用效益。
河道同時屬於五級以上限制性航道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河道建設規劃、河道建設年度計劃和航道規劃、航道建設計劃,組織水行政、交通運輸等部門按照相應技術規范要求實施河道、航道的建設。
第十六條 河道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監理按照《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加強河道建設工程的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生產安全。
第十七條 河道建設用地應當列入當地土地利用年度計劃。
根據河道建設規劃需要拓寬河道、新增建設用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國土資源、城鄉規劃等部門劃定河道規劃保留區。
河道規劃保留區內不得從事與防洪抗旱和河道建設無關的工程項目建設。特殊情況下確需建設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審批建設項目選址方案時應當事先徵求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 第十八條 有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以及兩岸堤防和護堤地。
平原地區無堤防縣級以上河道的管理范圍為兩岸之間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以及護岸迎水側頂部向陸域延伸不少於五米的區域;其中重要的行洪排澇河道,護岸迎水側頂部向陸域延伸部分不少於七米。平原地區無堤防鄉級河道的管理范圍為兩岸之間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以及護岸迎水側頂部向陸域延伸部分不少於二米的區域。
其他地區無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圍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
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規定標准和要求劃定並公布。其中,省級河道的管理范圍在公布前應當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市級河道的管理范圍在公布前應當報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第十九條 省級河道入海河段的河海分界線,由省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布;市級、縣級河道入海河段的河海分界線,由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依據有關規定劃定並公布。
第二十條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公布的河道管理范圍設置界樁和公告牌。公告牌應當載明河道名稱、河道管理范圍以及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和限制的行為等事項。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損毀界樁和公告牌。
第二十一條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河道堤防、護岸以及水閘等水工程的安全檢查和維修養護,及時消除鼠洞、蟻穴等隱患,修復管涌、滑坡等險段,保障水工程運行安全。
新建、改建航道而修築的護岸和收費航道的護岸由航道管理機構和收費航道經營管理者分別負責維修養護。
第二十二條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堤防、護岸綠化工作,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河道水域環境。堤防、護岸的綠化應當採用對堤防工程和生態環境無負面影響的本土植物。
第二十三條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堤防、護岸的保護要求,會同航道、海事管理機構設立限制航速的標志。海事管理機構應當發布相應的限制航速的通告。
通行船舶應當遵守限速規定,不得超速行駛。
第二十四條 建設單位在河道新建、改建或者擴建排污口的,應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水功能區不同河段水質狀況的監測,並按照水(環境)功能區水質要求和水體自然凈化能力,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該水域的限制排污總量意見。
第二十五條 禁止損毀堤防、護岸、閘壩等水工程建築物和防汛設施、水文監測和測量設施、河岸地質監測設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設施。
第二十六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建設住宅、商業用房、辦公用房、廠房等與河道保護和水工程運行管理無關的建築物、構築物;
(二)棄置、傾倒礦渣、石渣、煤灰、泥土、泥漿、垃圾等抬高河床、縮窄河道的廢棄物;
(三)堆放阻礙行洪或者影響堤防安全的物料;
(四)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或者高稈作物;
(五)設置阻礙行洪的攔河漁具;
(六)利用船舶、船塢等水上設施侵佔河道水域從事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從事爆破、打井、鑽探、挖窖、挖築魚塘、採石、取土、開采地下資源、考古發掘等活動的,不得影響河勢穩定、危害堤防安全、妨礙河道行洪,並事先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八條 對壅水、阻水嚴重的橋梁、引道、碼頭和其他跨河工程設施,根據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報請本級人民政府責令建設單位限期改建或者拆除。造成建設單位合法權益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補償。
對河道範圍內阻礙行洪的障礙物,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防汛防颱抗旱指揮機構責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防颱抗旱指揮機構組織強制清除,所需費用由設障者承擔。
第二十九條 禁止圍墾河道。河口地區因江河治理需要圍墾的,應當經過科學論證,經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已經圍湖造地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進行治理,有計劃退地還湖。
第三十條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河道定期進行淤積情況監測,並根據監測情況制定清淤疏浚年度計劃,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清淤疏浚年度計劃應當明確清淤疏浚的范圍和方式、責任主體、資金保障、淤泥處理等事項。
淤泥利用應當經無害化處理,符合保護環境和保障人體健康、人身安全的要求。
第三十一條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河道保潔實施方案,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河道保潔實施方案應當明確保潔責任區、保潔單位的條件和確定方式、保潔要求和保潔費用標准、保潔經費籌集和監督考核辦法等內容。
第三十二條 河道保潔單位應當按照河道保潔責任要求,落實保潔人員和任務,保證責任區范圍內的河道整潔。
河道內的病死動物及病死動物產品,保潔單位應當運送至無害化處理公共設施運營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確定專門的保潔單位對河道內的病死動物及病死動物產品進行統一打撈和運送。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河道保潔工作的監督檢查,督促保潔責任的落實。
第三十三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縣(市、區)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做好本區域內河道堤防、護岸的維修養護和河道的清淤疏浚、保潔等工作,加強日常巡查,勸阻破壞堤防安全和污染水面的違法行為。對勸阻無效的,應當及時報告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第三十四條 縣(市、區)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規定保障本行政區域內堤防、護岸維修養護以及河道清淤疏浚、保潔和日常巡查所需費用。
欠發達地區河道堤防、護岸的維修養護以及河道清淤疏浚、保潔所需費用,省級財政應當給予補助。 第三十五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防洪工程、水電站和其他水工程,應當符合流域綜合規劃和防洪規劃,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的規定,取得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簽署的規劃同意書。
前款規定的建設工程不符合流域綜合規劃和防洪規劃的,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簽署規劃同意書。
第三十六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防洪工程、水電站和其他水工程以及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碼頭、道路、渡口、管道、纜線、取水、排水等建築物或者構築物,應當符合防洪要求、河道專業規劃和相關技術標准、技術規范,嚴格保護河道水域。
修建前款規定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項目批准、核准或者備案前,將工程建設方案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進行審查時,應當進行科學論證。必要時,應當舉行聽證會,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第三十七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從事工程建設活動,不得妨礙防洪度汛安全。施工單位應當在開工前將施工方案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其中,因施工需要臨時築壩圍堰、開挖堤壩、管道穿越堤壩、修建阻水便道便橋的,應當事先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施工單位應當承擔施工范圍內河道的防汛安全責任。因施工需要建設的相關設施,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結束後或者使用期限屆滿前予以拆除,恢復河道原狀。
因工程建設活動對河道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造成損害的,建設單位應當及時組織修復;造成河道淤積的,應當及時組織清淤。
第三十八條 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做好河道砂石資源的調查,編制河道采砂規劃,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告後實施。規劃采砂的河道同時屬於航道的,編制河道采砂規劃還應當同時會同同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
采砂規劃涉及上下游、左右岸邊界河段的,由相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協商劃定采砂河段,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劃定。
采砂規劃應當明確禁止開采、限制開采、可以開採的區域和可以開採的數量、期限。
第三十九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采砂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申領采砂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
河道砂石開采權,應當按照規定採取招標等公開、公平方式出讓。河道砂石開采權出讓方案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制定;出讓方案應當明確采砂范圍、數量、期限、作業方式、作業時間和棄渣棄料處理、采砂場所恢復、違約責任等。
第四十條 從事河道采砂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采砂作業場所設立公示牌,載明采砂范圍、期限、作業方式、作業時間等,並設置警示標志。
從事河道采砂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采砂作業,加強生產安全管理,服從防洪調度,保證行洪安全。河道采砂作業不得危害水工程安全和航運安全。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擅自移動、損毀河道管理范圍的界樁或者公告牌的,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恢復原狀,可以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從事禁止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未經批准從事爆破、打井、鑽探、挖窖、挖築魚塘、採石、取土、開采地下資源、考古發掘等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逾期不改正或者不採取其他補救措施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防洪工程、水電站和其他水工程以及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碼頭、護岸、道路、渡口、管道、纜線、取水、排水等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其工程建設方案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補辦有關手續;逾期不補辦或者補辦未被批準的,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築物、構築物;逾期不拆除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單位或者個人承擔,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未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工程建設方案修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施工單位在開工前未將施工方案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臨時築壩圍堰、開挖堤壩、管道穿越堤壩、修建阻水便道便橋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施工單位未按要求恢復河道原狀,或者建設單位未按照要求修復受損河道工程及其配套設施或者未及時進行河道清淤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沒收作業設施設備。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從事河道采砂的單位或者個人未按照規定設立公示牌或者警示標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二款規定,未按照規定要求從事河道采砂作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吊銷采砂許可證。
第四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水政監督檢查人員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時,可以進入現場進行檢查,調查取證,制止違法行為。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予以配合,如實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無故拖延。
第五十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流域或者區域河道管理機構以及其他履行河道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權機關按照管理許可權,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依法實施行政許可的;
(二)未按規定履行河道建設、清淤疏浚和保潔等職責的;
(三)未履行本條例規定的監督管理職責造成較嚴重後果的;
(四)其他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行為。 第五十一條 本條例所稱采砂作業設施設備,包括采砂船舶、挖掘機械、吊桿機械和分離機械以及用於采砂作業的其他工具。
第五十二條 省和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直接管理的河道,河道兩岸綠化、河道清淤疏浚、保潔和日常巡查等工作由省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承擔。
城市人民政府確定相關部門管理的城市內河,由相關部門依據規定的職責對河道實施管理。
第五十三條 本條例規定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具體管理許可權,由省人民政府規定。
第五十四條 蓄洪區、滯洪區的建設和管理,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五條 河道內的水資源調度、取水許可、水污染防治、水工程安全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執行。
第五十六條 本條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1992年12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同時廢止。

② 浙江防水保修八年的消保法是哪年開始實施的

是將防水保修八年的消保法是從2008年開始實施的

③  浙江已往的遙感調查概況和成果

原浙江省地質礦產廳(浙江省地質礦產局)是浙江省最早將遙感技術應用於地質調查的部門,在20世紀60年代初的1∶20萬區域地質調查中就開始應用黑白航空照片解譯來解決一些地層、岩性和構造問題。70年代末期,現代遙感技術引入我國不久,浙江省地質礦產局就抽調骨幹,於1979年建立了浙江省地質礦產局遙感地質站(1992年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浙省地質遙感中心),是全國較早設立遙感地質專業工作機構的省份之一。20多年來,浙江省遙感地質站以及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和生產單位先後開展了《太湖流域圍湖造田遙感調查》(1981~1984年)、《上海經濟區海岸帶遙感綜合調查》(1984~1988年)、《杭州、寧波城市遙感綜合調查》(1988~1992年)等工作。此外還編制了浙江省1∶20萬衛星影像解譯地質圖系、浙江省1∶25萬遙感影像地圖,並配合1∶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開展了1∶5萬區域地質調查遙感方法研究。

在土地資源調查方面,由省土地資源調查辦公室組織進行(1986~1996年),利用航片或正射影像圖和1∶1萬地形圖為工作底圖,採用求積儀或計算機量算系統進行面積量算,歷時10年,已基本查清了全省各縣(市、區)、鄉(鎮)、村、場的土地總面積和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及其分布狀況;查清了全省各縣(市、區)、鄉(鎮)、村、場范圍內的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的權屬和面積及其插花情況。此外,原浙江農業大學遙感所與紹興市土地局曾利用TM影像圖開展了1990~1996年紹興市城鎮用地擴展情況的調查工作。浙江大學大地科技開發公司與浙江省水土保持委員會辦公室應用分別取自1996~1998年的9景TM數據對浙江的水土流失狀況進行了調查(1997~1999年),編制了《浙江省1∶25萬水土流失現狀圖》。

在海洋遙感方面,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於1978年建立的遙感應用研究室,是我國主要從事海洋遙感數據接收、處理和海洋遙感應用基礎研究的單位,20多年來,先後承擔完成國家和省級項目近百項,其中海洋水色遙感和航天SAR海洋遙感應用研究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亦有一定影響。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1978年在我國高校中率先建立遙感專業,在承擔完成許多重要項目的同時,至今已為我國各遙感研究和應用機構培養了數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現在他們已成為這些單位的骨幹力量。

原浙江農業大學農業遙感與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所在土壤、上地資源遙感調查、評價、規劃,土壤和土地信息系統建設,水稻長勢遙感監測與估產等方面開展了許多重要的工作。

綜上可知,20多年來,浙江的遙感研究與應用工作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這些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遙感研究和應用機構及相關技術力量為我省開展國上資源遙感綜合調查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已完成的國土資源遙感調查工作對浙江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然而比較系統的浙江省國土資源遙感調查工作至今尚未開展。另·方而,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最近十年來,浙江經濟飛速發展,城市、交通、生態環境等變化較快,各種人類活動對國土資源與環境的擾動和影響也日益加劇,先前的基礎調查結果的現時性已受到嚴重製約,許多基礎性圖件必須得到更新。另一方面,由於受當時調查方法和技術手段等條件影響,有些重要的基礎資料,例如浙江大陸海岸線和島嶼岸線的長度、面積在500m2以上的島嶼數量、海岸灘塗面積、灘塗被圍墾面積及其開發利用情況等基礎數據,在各種報告中往往出入很大。

此外,在以往的遙感調查工作中,尚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①缺乏從區域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國土資源與相關的經濟、社會和人文等信息進行綜合的分析評價,而這方面的工作對制定浙江在新世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②對遙感信息的提取主要採用圖像的目視解譯方法,並且未涉及深層次的GIS系統應用;③對多源遙感數據的融合及鑲嵌處理等新的遙感圖像分析技術的應用比較薄弱。

利用遙感宏觀、動態、綜合、快速、多尺度、多時相的技術優勢,輔以其他技術方法,對浙江省國土資源和環境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綜合調查研究,在我省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工作,是集多種現代高新技術手段為一體應用於我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工作的一次較全面嘗試,標志著對浙江省國土資源基礎資料進行全面更新的開始。因此,它的實施與完成不僅將為浙江省的國土資源綜合開發整治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供新的重要基礎資料,為城市化發展的科學規劃與合理布局、重大工程建設以及地質環境保護等提供科學依據和積極有效的技術服務,而且將為發展「浙江數字國上」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④ 山東單獨二孩政策什麼時候實施

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 會議日程 5月27日(星期二) 下午 2時30分 全體會議(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廳) 柏繼民副主任主持 一、通過會議議程 二、聽取省人大法制委員會關於《山東省高速公路交通 安全條例(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 三、聽取省人大法制委員會關於《山東省水土保持條例 (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 四、聽取省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關於《山東省 社會科學普及條例(草案)》的說明 五、聽取省政府關於《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 案(草案)》的說明 書面印發省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關於《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審議情況的 報告 六、聽取省政府關於《山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草案)》 的說明 七、聽取省人大法制委員會關於提請審查批准青島、淄 博兩市人大常委會報批的兩件地方性法規的報告 八、聽取省政府關於《山東省與波蘭馬佐夫舍省建立友 好省關系的議案》的說明 九、聽取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 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變動情況的報告 十、聽取有關人事任免案的報告 十 一、審議省政府關於提請審議《2014年山東省省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議案(書面) 十 二、書面印發 (一)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我省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和《山東省專利條例》情況的報告 (二)省政府對省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關於我省畜牧業發展情況的報告》審議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 (三)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關於我省供銷合作社加快農村新型經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5月28日(星期三) 上午 9時 分組會議 一、審議《山東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 二、審議《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 三、審查《青島市膠州灣保護條例》 四、審查《淄博市燃氣管理條例》 五、審議《2014年山東省省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 六、審議《山東省與波蘭馬佐夫舍省建立友好省關系的 議案》 七、審議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 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變動情況的報告 八、審議人事任免案 下午 2時30分 分組會議 一、審議《山東省水土保持條例(草案修改稿)》 二、審議《山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草案)》 5月29日(星期四) 上午 9時 全體會議(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廳) 賈萬志副主任主持 一、聽取省政府關於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情況的報告 書面印發省人大城鄉建設與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關於《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情況的報告》的初審意見 二、聽取省政府關於全省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 書面印發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全省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的初審意見 三、聽取關於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開展專題 詢問有關情況的說明 四、審議省人大常委會視察組關於視察我省大氣污染防 治情況的報告(書面) 五、審議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我省貫徹實 施《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情況的報告(書面) 下午 2時30分 分組會議 一、審議省政府關於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情況的報告及省 人大城鄉建設與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的初審意見 二、審議省人大常委會視察組關於視察我省大氣污染防 治情況的報告 三、審議省政府關於全省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及省人大 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初審意見 四、審議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我省貫徹實施 《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情況的報告 (法制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有關法規事項) 5月30日(星期五) 上午 9時 聯組會議(珍珠泉賓館七號樓二樓藝園廳) 賈萬志副主任主持 審議省政府關於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情況的報告(專題詢問) 下午 2時30分 分組會議 審議《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草案)》 (2:30召開常委會主任會議,聽取有關議題審議情況的匯報) 4時30分 全體會議(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廳) 柏繼民副主任主持 表決人事任免案和有關法規、決議、決定(草案)等 柏繼民副主任講話 閉會 下周的第一個工作日(6.3)發公告,即日執行。

⑤ 浙江省哪個地區水土流失最嚴重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通知 浙政發[1999]141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麗水地區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全面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和《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有效地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減輕水旱災害,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我省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分為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現將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公布如下: 一、重點預防保護區 指目前水土流失較輕,林草覆蓋率較大,但存在潛在水土流失危險的區域。 (一)天目山千里崗山重點預防保護區。主要分布在:德清、餘杭、桐廬、建德縣(市)的西部,湖州市區的西南部,安吉、淳安縣的南部和東部,臨安市的中部和東北部,開化縣的東部,常山、衢縣的北部。土地總面積58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1150平方公里。 (二)仙霞嶺洞宮山重點預防保護區。主要公布在:江山、龍游、衢縣、金華、青田縣(市)的南部,武義、遂昌縣的北部、西部和南部,景寧、雲和縣的西部,松陽縣的東北部和西南部,泰順、文成縣的北部,龍泉市,慶元縣。土地總面積1080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620平方公里。 上述地區要實施天然林保護,保護現有的植被和其他水土保持設施,防止亂砍濫伐,防止發生新的水土流失,同時要搞好局部地方嚴重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 二、重點監督區 指資源開發和基本建設活動比較集中和頻繁,損壞原地貌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危害後果較為嚴重的區域。 (一)浙北重點監督區。主要分布在:長興縣的東部和北部,湖州、杭州市區的西部,德清縣、餘杭市的中西部,富陽市的中部。土地總面積2870平方公里。 (二)浙東南沿海重點監督區。主要分布在:台州市區和蒼南、平陽、瑞安、樂清縣(市)的東部,三門縣的北部和西部,臨海市的中部,溫嶺市的西部,永嘉縣的南部,溫州市區。土地總面積5480平方公里。 上述地區要搞好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防止因生產活動和城市建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對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與開發建設同步治理。同時,要採取有效措施,對原有的水土流失進行綜合治理。 三、重點治理區 指現有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對當地和下游造成比較嚴重水土流失危害的區域。 (一)錢塘江中上游重點治理區。主要分布在:開化、衢縣、桐廬縣的中部,淳安、縉雲縣的西北部,臨安、永康、磐安縣(市)的西部,富陽市的中西部,諸暨市的東南部,常山、龍游、蘭溪、金華、義烏、東陽縣(市)的大部,金華、衢州市區的北部。土地總面積1550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4920平方公里。 (二)浙東丘陵山地重點治理區。主要分布在:紹興縣、上虞市的南部,仙居縣的北部,嵊州、新昌、天台縣(市)的大部。土地總面積55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950平方公里。

滿意請採納

⑥ 浙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哪裡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通知
浙政發[1999]141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麗水地區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全面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和《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有效地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減輕水旱災害,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我省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分為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現將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公布如下:
一、重點預防保護區
指目前水土流失較輕,林草覆蓋率較大,但存在潛在水土流失危險的區域。
(一)天目山千里崗山重點預防保護區。主要分布在:德清、餘杭、桐廬、建德縣(市)的西部,湖州市區的西南部,安吉、淳安縣的南部和東部,臨安市的中部和東北部,開化縣的東部,常山、衢縣的北部。土地總面積58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1150平方公里。
(二)仙霞嶺洞宮山重點預防保護區。主要公布在:江山、龍游、衢縣、金華、青田縣(市)的南部,武義、遂昌縣的北部、西部和南部,景寧、雲和縣的西部,松陽縣的東北部和西南部,泰順、文成縣的北部,龍泉市,慶元縣。土地總面積1080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620平方公里。
上述地區要實施天然林保護,保護現有的植被和其他水土保持設施,防止亂砍濫伐,防止發生新的水土流失,同時要搞好局部地方嚴重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
二、重點監督區
指資源開發和基本建設活動比較集中和頻繁,損壞原地貌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危害後果較為嚴重的區域。
(一)浙北重點監督區。主要分布在:長興縣的東部和北部,湖州、杭州市區的西部,德清縣、餘杭市的中西部,富陽市的中部。土地總面積2870平方公里。
(二)浙東南沿海重點監督區。主要分布在:台州市區和蒼南、平陽、瑞安、樂清縣(市)的東部,三門縣的北部和西部,臨海市的中部,溫嶺市的西部,永嘉縣的南部,溫州市區。土地總面積5480平方公里。
上述地區要搞好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防止因生產活動和城市建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對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與開發建設同步治理。同時,要採取有效措施,對原有的水土流失進行綜合治理。
三、重點治理區
指現有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對當地和下游造成比較嚴重水土流失危害的區域。
(一)錢塘江中上游重點治理區。主要分布在:開化、衢縣、桐廬縣的中部,淳安、縉雲縣的西北部,臨安、永康、磐安縣(市)的西部,富陽市的中西部,諸暨市的東南部,常山、龍游、蘭溪、金華、義烏、東陽縣(市)的大部,金華、衢州市區的北部。土地總面積1550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4920平方公里。
(二)浙東丘陵山地重點治理區。主要分布在:紹興縣、上虞市的南部,仙居縣的北部,嵊州、新昌、天台縣(市)的大部。土地總面積55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950平方公里。

⑦ 浙江有哪幾家單位做水土保持方案

甲級單位有三家,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浙江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浙江廣川工程咨詢有點公司。
乙級的的主要是兩家,浙江中冶勘測設計有限公司,杭州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被委託人簽合同用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11 21:05:10 瀏覽:72
郴州律師網 發布:2025-04-11 21:04:22 瀏覽:640
江蘇省雜訊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2025-04-11 21:04:08 瀏覽:712
朝陽法院加急 發布:2025-04-11 21:00:07 瀏覽:341
刑法第16條 發布:2025-04-11 20:45:34 瀏覽:54
鄉鎮設立法庭 發布:2025-04-11 20:44:43 瀏覽:812
基層減負法院 發布:2025-04-11 20:42:34 瀏覽:671
商法學者 發布:2025-04-11 20:38:11 瀏覽:798
凱里市兄弟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11 20:28:56 瀏覽:890
借用公司名義簽訂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11 20:18:15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