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襄陽城牆保護條例

襄陽城牆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31 03:00:28

⑴ 蘇州市古城牆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古城牆的保護,維護城市歷史風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蘇州歷史城區內古城牆的保護、利用和管理。
本條例所稱古城牆,是指始建於1949年前現存的磚石城牆(含城門)、土城牆及其遺址、遺跡。
古城牆已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控制保護建築,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古城牆保護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嚴格保護、合理利用、科學管理的原則。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古城牆保護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將古城牆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第五條市文化(文物)主管部門負責下列工作:
(一)指導開展古城牆資源普查,擬定分類保護等級,推薦公布文物保護單位、控制保護建築;
(二)組織劃定古城牆的保護范圍與建設控制地帶;
(三)組織開展古城牆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和研究;
(四)依法對屬於文物保護單位、控制保護建築的古城牆的保護工程實施審核管理;
(五)對古城牆保護、利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指導;
(六)對破壞古城牆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古城牆保護規劃,將其納入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並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國土資源、園林和綠化、公安、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容市政(城市管理)、旅遊、環境保護、水利(水務)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古城牆保護的相關工作。第六條姑蘇區人民政府具體負責蘇州歷史城區內古城牆的保護管理工作。第七條古城牆的使用、管理單位為古城牆的保護管理責任人;沒有使用、管理單位的古城牆,由姑蘇區人民政府確定管理單位,管理單位為保護管理責任人。
保護管理責任人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古城牆的巡查和保潔等日常工作;
(二)負責古城牆養護和維修;
(三)負責古城牆本體監測數據的採集、上傳,並制定應急預案;
(四)負責管理范圍內的綠化養護;
(五)古城牆保護的其他日常工作。
姑蘇區人民政府應當與保護管理責任人簽訂保護協議,明確保護管理的內容和責任。第八條古城牆的保護經費通過下列渠道籌集:
(一)國家、省、市專項補助經費;
(二)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資金;
(三)古城牆保護利用收入;
(四)社會捐贈;
(五)其他合法來源。第九條鼓勵單位和個人參與古城牆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勸阻、舉報損壞古城牆或者其他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
單位和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貢獻突出的,由市、姑蘇區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
(一)捐資、捐贈;
(二)搜集、上交、捐獻古城牆牆磚、碑刻等文物;
(三)進行有關古城牆保護的科學、技術研究;
(四)有效制止破壞古城牆的違法行為;
(五)其他保護古城牆的行為。第十條未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城牆,其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由市文化(文物)主管部門會同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姑蘇區人民政府在本條例實施之日起一年內合理劃定,並報市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第十一條姑蘇區人民政府應當在保護范圍顯著位置和其他需要提示公眾的地段設立古城牆保護標志。
保護標志應當載明古城牆的名稱、類別、修築年代、保護級別、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管理責任人。第十二條古城牆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建設與古城牆保護無關的建(構)築物;
(二)從事可能影響古城牆安全的施工、爆破、鑽探、挖掘、堆載作業;
(三)在古城牆和保護標志上刻劃、塗畫、張貼;
(四)傾倒垃圾、污水;
(五)擅自在古城牆牆體上打樁、掛線、鑿孔;
(六)在古城牆取磚(石)、取土;
(七)儲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八)其他危害古城牆安全、風貌、環境的行為。第十三條古城牆建設控制地帶內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築物的,應當符合古城牆保護的相關規劃,其高度、形式、體量、色彩等應當與古城牆的環境風貌相協調。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辦理相關批准手續前,應當會同市文化(文物)主管部門和姑蘇區人民政府組織論證。
古城牆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合法建(構)築物,危害古城牆安全、破壞歷史風貌的,應當予以改造、拆除,並依法給予補償;現有的違法建(構)築物,應當依法拆除。

⑵ 襄陽古城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襄陽古城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傳承優秀歷史文化,促進可持續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襄陽古城的規劃、保護、利用、建設和管理等活動。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襄陽古城是指襄陽城牆與護城河圍合范圍的歷史城區。

襄陽古城保護范圍是指北以漢江南岸為界,西、南均以護城河外沿岸為界,東以環城東路為界,東北角以閘口路為界。第四條襄陽古城保護管理遵循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嚴格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則。第五條市人民政府負責襄陽古城保護管理工作,將襄陽古城保護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制定並公布襄陽古城保護管理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

襄城區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襄陽古城保護管理有關工作。

襄陽古城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襄陽古城日常保護管理工作。

自然資源和規劃、文化和旅遊、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城市管理執法、市場監管、水利和湖泊、應急管理、公安、交通運輸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古城保護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六條市人民政府設立襄陽古城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負責對古城保護規劃、保護名錄編制、調整,古城修繕以及建設管理等重大事項進行評估論證,提出決策咨詢意見。第七條市人民政府、襄城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襄陽古城保護資金,並分別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襄陽古城的義務,並有權勸阻和舉報破壞古城的行為。

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捐贈、資助、設立基金、提供技術、志願服務或者開展文化研究交流等方式,依法參與古城保護工作。

市人民政府應當對古城保護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九條市人民政府、襄城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古城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古城保護知識,增強全民古城保護意識。第二章規劃和保護第十條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土空間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襄陽城牆保護規劃,組織編制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襄陽古城控制性詳細規劃,並制定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階段性實施計劃。

涉及襄陽古城的旅遊、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市政、消防、水利、園林等專項規劃,應當與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相銜接。第十一條編制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應當充分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提交襄陽古城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論證,依法報經批准後公布實施。

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在報送批准前,應當報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

經依法批準的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應當嚴格實施,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提出修改論證報告,經原審批機關批准後,按照原審批程序報送審批。第十二條襄陽古城保護范圍內,除實施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確定的項目,以及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

襄陽古城保護范圍內的建設活動應當遵循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符合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要求,不得突破相關規劃確定的控制性指標,不得破壞古城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襄陽古城保護范圍周邊一定區域的建設活動,應當符合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在高度、體量、色彩、風格等方面保持與古城整體風貌相協調。第十三條襄陽古城保護范圍內現存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設施不符合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要求的,經部門認定、專家評審以及市人民政府決定,依法予以改造或者拆除。第十四條襄陽古城保護對象主要包括:

(一)襄陽古城傳統格局、整體歷史風貌、空間尺度和城牆城河體系,以及與襄陽古城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

(二)襄陽北街、綠影壁巷等歷史風貌區;

(三)襄陽城牆、襄陽王府綠影壁、襄陽學宮大成殿、襄陽譙樓、襄樊碼頭等文物保護單位和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

(四)昭明台、單氏故居等歷史建築和具有保護價值的工業遺產類建築、保護性建築;

(五)傳統民居、古碑刻、古井、古樹名木,及其他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遺址遺跡、紀念性設施;

(六)古街巷名、歷史建築名稱;

(七)傳統文藝、傳統技藝、傳統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八)其他需要保護的對象。

⑶ 襄陽城的申遺狀況

●2009年
湖北「襄陽城牆」、浙江「臨海台州府城牆」先後申請加入聯合申遺項目,聯合申遺項目組合為「4+2」模式。
●2014年7月9日
明清城牆聯合申遺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上正式成立「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經來自全國8個城市的代表推舉,南京市成為申遺項目的。自2006年起步,中國明清城牆的聯合申遺,正式進入實質階段。聯合申遺的8個城市有江蘇的南京、陝西的西安、浙江的臨海、湖北的荊州和襄陽、遼寧的興城、安徽的壽縣和鳳陽,它們都擁有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城牆。這八個城市已經確定共同參與「明清城牆」項目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古城鎮聯盟
2014年襄陽古城攜手江蘇周庄、山西平遙、山東周村等地,成立中國十大古城鎮聯盟。
十大古城鎮攜手成立聯盟在國內尚屬首次,旨在聯合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古城鎮旅遊發展之路,保護和傳承古城鎮文化、歷史文化。成立儀式上,襄陽等古城鎮聯合發表宣言稱:杜絕「拆真名城、建假古董」的現象,保護古城鎮的原生態生活和原住民利益,在旅遊開發過程中自覺依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等。

⑷ 襄陽古城保護管理遵循什麼的原則

襄陽古城的保護管理遵循優先保護、科學規劃、嚴格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則。市人民政府負責襄陽古城的保護和管理,使襄陽古城的保護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整個城市土地空間規劃,定義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制定和發布的保護和管理權力和責任襄陽古城的列表。

相城區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襄陽古城的保護和管理工作。襄陽古城管理委員會負責襄陽古城的日常保護和管理工作。自然資源和規劃的主管部門,文化、旅遊、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城市管理和執法、市場監督、水利和湖泊、應急管理、公安和交通,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做好相關工作的古城保護和管理。

(4)襄陽城牆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相城區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襄陽古城的保護和管理工作。襄陽古城管理委員會負責襄陽古城的日常保護和管理工作。自然資源和規劃的主管部門,文化、旅遊、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城市管理和執法、市場監督、水利和湖泊、應急管理、公安和交通,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做好相關工作的古城保護和管理。

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襄陽古城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負責評估和演示的重要事項如古城保護規劃、保護目錄的編制和調整,古城的改造和建設管理,並提出了決策和咨詢意見。

⑸ 南京明城牆的文物保護

《南京城牆沿線城市設計》的規劃范圍為南京城牆或其遺址與護城河內外兩側各外延約50米的區域,局部擴展,整體呈環狀分布。北至象山路,東至紫金山,南至雨花台,西至外秦淮河。規劃范圍總面積約8.43平方公里。
南京城牆在歷史上不是同一時期建成的,不同分期需要對應不同的保護方式。此外,城牆各段建築基礎不同,面臨的實際問題也不同。例如北面城牆的基礎是山體,西邊則是在石頭城的基礎上建成的。
需要保護的不僅是物質存在,還要保護古人思考的智慧。古人有一個非常好的思路值得借鑒,就是他們能夠尊重歷史,利用遺存,巧用山水。
第一段是從神策門到太平門。這段自然景觀基礎較好,可以看到玄武湖和紫金山,因此主要是修剪樹木,打開視野,同時地面要能走得通,突顯這段城牆看山觀水價值。
第二段是從太平門到東水關。此段東部本身就是鍾山風景區的一部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在軍區內,因此不太主張在城牆上走,可以從鍾山風景區的紫霞湖、琵琶湖欣賞牆體,可以看到純粹的輪廓線。
第三段是從東水關到西水關。此段城牆本體連續性比較強,人氣也很旺,遊客上去走完這段城牆差不多要2個小時。歷史上東水關到西水關就有一個習俗,叫『走春』,在城牆上走一走可以祛邪、驅寒氣。
第四段是從西水關到石頭城再到獅子山。此段沿線是包山牆,在山體上走,水上也有遊船線路。
第五段是從獅子山到神策門。北段相對來說保留較差,清末到近代,通鐵路都在北面這一線,所以基本上拆完。但也有遺址,此段需要把過去的線路表達出來,並把遺址作為節點。 南京城牆是南京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是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建成以來,對南京的城市空間布局和城市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對南京城市特色的塑造以及城市格局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南京城牆的保護工作一直以來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1996年4月,南京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規《南京城牆保護管理辦法》。《辦法》的出台對於加強南京城牆的規劃、保護和管理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牆保護管理體制的變化,南京城牆保護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南京城牆保護管理辦法》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現有關於南京城牆保護管理方面的規定,與目前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從立法上進行完善。
《南京城牆保護條例》經2014年12月30日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制定,2015年1月16日江蘇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批准。該《條例》分總則、保護和利用、監督和管理、法律責任、附則5章程40條,例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1995年11月28日南京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制定的《南京城牆保護管理辦法》予以廢止。除現存的20多公里明代京城城牆及皇城、宮城城牆外,總長達60多公里的明城牆外廓也被納入保護范圍。
條例規定,城牆保護范圍劃定前已經存在的建(構)築物,不得翻建、改建或擴建;影響城牆保護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改造、拆除;城牆保護范圍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建設影響城牆保護的建(構)築物;宮城遺址范圍內及其城牆遺址外側100米范圍內,不得新建建(構)築物;皇城城牆遺址上不得新建建(構)築物,逐步拆除現存建(構)築物,不能拆除的建(構)築物及原城牆拐點處應設置永久性標志進行展示;外郭牆基(體)兩側各劃定30米至50米的公共綠地,可以採用綠化景觀標示城牆走向。
城牆沿線的建築將被嚴格限制高度。在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建(構)築物的,其高度不得超過所在地區城牆高度。條例對建築的高度也進行了細化:其中,遺址、遺跡段不超過十二米,建設控制地帶以外至一百米范圍內不超過十八米。體量、風格、色調、密度應當符合城牆保護規劃要求,與周邊環境風貌相協調,並依法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因公共利益確需突破上述高度控制標準的,應當進行景觀視線影響分析,向社會公示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此外,按照城牆保護條例,城牆的城磚、條石、內包夯土、門楣、碑石、礌石及古建構件等屬文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城牆上的城磚銘文也不得擅自拓印。 南京歷史名城保護規劃,對老城區、尤其是明城牆周邊的建築有嚴格的控高要求,城牆內外15米內不允許新建建築,15-30米范圍內,建築在7米以下; 明城牆沿線30-50米控制范圍內地塊,新建建築在12米以下;明城牆沿線50-100米控制范圍內地段,新建建築控高18米以下。明城牆內老城區,除重點建設區域(新街口、湖南路、龍蟠路等)都控制在50米以下,若有突破,需經城市設計、景觀分析、交通影響分析,並由專家論證確定。
2013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拆除大院里部分建築以保護明城牆,並自縮地盤還綠於民。此次決定自拆的有6幢樓,為後勤、辦公等用房,它們均建於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樓址緊挨明城牆。對照後來頒布的《南京城牆保護管理辦法》,這些老建築處於明城牆保護紅線內。為帶頭落實文保規定,在相關單位已進行辦公用房調整的基礎上實施拆除,拆出來的5000多平方米空地,建成景觀綠地,免費對市民開放。
2014年3月22日,南京市政府宣布,將帶頭把12層辦公大樓的台城大廈攔腰砍掉六層,也就是從7層開始進行保護性拆除,拆得只剩下面6層,高度降低至24.8米。預計到9月前改造完成,完工後的大樓頂部依舊是綠瓦平頂。這是南京市政府對南京明城牆超高建築實施降層的舉措之一。
台城大廈於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地上12層,地下一層,建築高度約48米,此前一直是南京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10多家機關單位的辦公用房。發改委等單位搬到河西後,台城大廈內一度只有兩個單位在臨時辦公,由於大廈開始改造,這兩個單位也全部搬空。 【詳見相關明清城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世界遺產等詞條】
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城市分別為南京、西安、興城、襄陽、荊州、臨海、壽縣和鳳陽,南京為牽頭城市,此外還有河北正定、福建汀州、河南開封、廣東肇慶正積極申請加入。
南京明城牆屬於京師城池規格,西安明城牆屬於二級王城,襄陽、荊州、台州(臨海)屬於府城,興城是中國僅存的明代衛城並一度做過縣城。壽縣古城牆是具備雙重功能的州級行政建制的城牆,鳳陽明中都皇故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以「中都規制」興建的都城建築,也是後來改建南京和營建北京的重要藍本。在2013年《預備名單》中,明清城牆排在第7位,隨著排名第一的大運河成功晉級世界文化遺產,明清城牆目前排位在第6位。 2015年8月中旬,南京市規劃局聯合東南大學組織編制的《南京城牆沿線城市設計》,已通過南京市政府批復。按照規劃,南京明城牆分為5段打造,成環狀分布,對於沒有牆體的缺失部分,將用綠色的植物牆體補齊。部分城牆和城門今後也將有一定的改動。
以中華門為例,未來中華門將取締鎮淮橋停車場,在水上游線方面,將中華門碼頭移至鎮淮東橋東側。從中華門城堡的西門出來之後,車流就匯集到了長干橋上。在未來的設計中長干橋有望變身為步行橋,同時在它兩邊架設機動車道,這樣一方面是方便遊客的游覽,同時還可以溝通金陵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南京國門「正陽門」(今光華門)將用四道植物牆體重塑,清涼門處將建「石頭津」遊船碼頭,通濟門將建遺址公園,與東水關遺址相連等等。規劃部門表示,此次城牆沿線設計,並不會對城牆附近的民居進行強制性的集中搬遷和拆除。在城牆周邊的新建建築會予以控制,比如說保護地帶不允許新建,除了一些設施以外,對已有的居民小區是擇機進行改造,並不是要求一次性的拆除到位,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這些居民需要搬遷的時候,把這些建築拆除。

⑹ 西安城牆保護條例(2017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西安城牆的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陝西省文物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西安城牆是指明代城牆牆體、城門、附屬建築、護城河及其遺址遺跡。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西安城牆的保護和管理活動。第四條西安城牆管理機構負責西安城牆的保護和管理,並接受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委託,履行行政執法職責。
文物、規劃、建設、市政公用、國土資源、城市管理、水務、旅遊、環保、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西安城牆的保護工作。第五條西安城牆保護堅持保護為主、統籌規劃、合理利用、科學管理的原則。第六條鼓勵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和個人出資設立西安城牆保護基金,用於西安城牆的保護。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西安城牆的義務,有權檢舉、控告、制止損毀西安城牆的行為。
對在西安城牆保護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市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和獎勵。第八條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編制西安城牆保護規劃,徵得國務院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後,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編制西安城牆保護規劃,應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組織專家論證、評審。第九條西安城牆保護范圍為城牆牆體、城門,城牆內側20米以內,城牆外側至護城河外沿的區域和東、西、南、北城門內外側的廣場、綠地。西安城牆建設控制地帶為城牆內側20米至100米的區域,以及護城河外沿以外180米以內的區域。第十條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在城牆和城牆保護標志上刻劃、塗畫、張貼;
(二)擅自在護城河內捕魚、釣魚;
(三)排放污水、堆放垃圾;
(四)打樁、取磚、取土、鑿孔;
(五)存儲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六)架設、安裝與保護城牆無關的設施、設備;
(七)擅自進行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
(八)其他可能損害城牆安全的行為。第十一條確需在保護范圍內架設、安裝與保護城牆無關的設施、設備,進行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作業的,應當將實施方案報西安城牆管理機構審核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經批准後方可實施。第十二條西安城牆的修繕依照國家文物保護工程管理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三條保護范圍內應當嚴格控制文化旅遊設施和管理用房數量,確需建設的,應當符合保護規劃,依法辦理審批手續,並在建築物的體量、造型、風格和色彩等方面與城牆相協調。第十四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護城河水污染治理,採取截污、污水處理和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改善護城河水質。第十五條西安城牆管理機構應當加強保護范圍內園林綠化的管理,建設與城牆景觀及環境生態相協調的環城綠化帶,不斷改善自然環境。第十六條建設控制地帶內建築物的高度和形式應當按照《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規定執行。第十七條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設工程項目,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的要求,經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辦理規劃建設審批手續。第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佔有、買賣西安城牆的古城磚、條石、內包夯土、門楣、碑石、擂石及古建構件等文物。第十九條西安城牆管理機構應當制定西安城牆安全事故防範預案,加強和完善文物保護安全措施,並接受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和管理。第二十條西安城牆管理機構應當加強西安城牆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全民保護意識,鼓勵科學研究,促進文物保護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提高保護的科學技術水平。第二十一條西安城牆管理機構應當搜集、整理與西安城牆有關的錄音、錄像、代表性圖片以及其他資料、實物,進行分類保護。鼓勵單位和個人向西安城牆管理機構捐贈與西安城牆有關的資料、實物。第二十二條西安城牆管理機構應當統籌規劃西安城牆的合理利用,發掘西安城牆文化內涵,鼓勵發展相關文化產業,防止過度開發。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利用西安城牆進行生產經營等活動。第二十三條需要利用西安城牆拍攝電影、電視、廣告和其他音像資料或者舉辦大型活動的,拍攝單位或者舉辦者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報批手續。西安城牆管理機構應當對拍攝單位和舉辦者的活動進行監督。

⑺ 保護長城的措施

1、加強環保宣傳,如在適當的位置張貼一些製作精美的宣傳語。

2、增加一些便民設備。如在適當的位置放置垃圾桶等。

3、增加一些懲罰措施。先是去遊客來到長城參觀,先提前告訴他們如果在長城亂扔垃圾或者亂塗亂畫等會有什麼的懲罰措施,然後增強工作人員巡邏,對反者進行處罰。

4、加強衛生管理,讓一些民警去巡視,如果有人亂在城牆上畫,亂扔垃圾罰款。

長城是世界上其它國家人民了解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的一個最好的切入點。萬里長城這一凝結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與力量的宏偉建築;

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寶貴遺產。長城所具備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價值已被世界所承認,長城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7)襄陽城牆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⑻ 襄陽古城保護管理遵循什麼原則

襄陽古城保護管理遵循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嚴格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則。市人民政府負責襄陽古城保護管理工作,將襄陽古城保護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制定並公布襄陽古城保護管理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

襄城區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襄陽古城保護管理有關工作。襄陽古城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襄陽古城日常保護管理工作。自然資源和規劃、文化和旅遊、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城市管理執法、市場監管、水利和湖泊、應急管理、公安、交通運輸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古城保護管理的相關工作。



(8)襄陽城牆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襄城區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襄陽古城保護管理有關工作。襄陽古城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襄陽古城日常保護管理工作。自然資源和規劃、文化和旅遊、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城市管理執法、市場監管、水利和湖泊、應急管理、公安、交通運輸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古城保護管理的相關工作。

市人民政府設立襄陽古城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負責對古城保護規劃、保護名錄編制、調整,古城修繕以及建設管理等重大事項進行評估論證,提出決策咨詢意見。

⑼ 政府對古城牆的保護措施

加固/有可能拉上禁足線/有可能設置提示牌或專人看護/罰款全部用於獎勵舉報/靠人的自覺。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