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契稅管理條例

契稅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31 07:57:41

① 契稅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實施細則具體如下:
1、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契稅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規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2、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規定的免徵、減征契稅情形的,應當繳納已經免徵、減征的稅款;
3、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徵收管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契稅。第二條 本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互換;
(三)房屋買賣、贈與、互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
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徵收契稅。第十五條 納稅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第十四條 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徵收管理。

② 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辦法(2015修正)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以受讓、購買、受贈、交換等方式取得土地、房屋權屬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繳納契稅。第三條土地、房屋權屬以下列方式轉移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
(一)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
(二)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債;
(三)以獲獎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四)以預購方式或者預付集資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第四條契稅適用稅率為3%。第五條契稅的計稅依據按如下計算: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前款所稱成交價格是指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中所確定的價格,包括承受者應交付的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且無正當理由的,或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時,計稅依據不明確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等和軍事設施的,免徵契稅。
1.用於辦公的,是指辦公室(樓)、附屬的職工食堂、職工浴室、庫房和其他直接用於辦公的土地、房屋;
2.用於教學的,是指教學(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操場和其他直接用於教學的土地、房屋;
3.用於醫療的,是指門診部、住院部和其他直接用於醫療的土地、房屋;
4.用於科研的,是指科學試驗場所、資料館(室)和其他直接用於科研的土地、房屋;
5.用於軍事設施的,是指地上和地下的軍事指揮作戰工程;軍用的機場、港口、碼頭;軍用的庫房、營區、訓練場、試驗場;軍用的通信、導航、觀測台站;其他直接用於軍事設施的土地、房屋。
(二)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並在規定住房標准面積以內的,免徵契稅;超過國家規定標准面積的部分,應按照規定徵收契稅。
(三)因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准予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四)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用、佔用後,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其成交價格沒有超出土地、房屋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免徵契稅;超出土地、房屋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部分,准予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五)承受荒山、荒地、荒灘、荒塗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的,免徵契稅。
(六)土地、房屋權屬交換,交換價格相等的,免徵契稅;交換價格不相等的,向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徵收契稅。
(七)國家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第七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合同性質的契約、協議、合約、單據、確認書等憑證的當天。第八條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契稅。第九條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應由房地產轉讓者補繳契稅。其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費。第十條經批准減征、免徵契稅的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用途,不再屬於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減征、免徵契稅范圍的,應當補繳已經減征、免徵的契稅。
前款應當補繳的契稅,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用途的當天。第十一條納稅人繳納契稅後,因所簽訂的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無法履行申請退稅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契稅徵收機關審核批准,准予退稅。第十二條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契稅徵收機關應當向納稅人開具契稅完稅憑證。第十三條納稅人應當持契稅完稅憑證和其他規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納稅人未出具契稅完稅憑證的,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不得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③ 甘肅省契稅徵收管理辦法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境內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時,承受的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國家機關、軍事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體經營者及其他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繳納契稅。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房地產轉讓雙方均為納稅人。第三條契稅的徵收范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和房屋交換。其中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
下列轉移方式,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和房屋贈與征稅:
(一)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債或作價投資、入股的;
(二)以獲獎或者轉移無形資產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
(三)建設工程轉讓時發生土地使用權轉移的;
(四)以其他方式事實構成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的。第四條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財政部門負責徵收。財政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委託有關單位代征或代扣代繳契稅。
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向財政部門提供有關資料,並協助財政部門依法徵收契稅。
財政部門可按契稅徵收額的5%提取徵收手續費,代征手續費的提取使用和管理按有關規定執行。第五條契稅稅率為3%。第六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財政部門參照同類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或評估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四)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除承受方按規定繳納契稅外,房地產轉讓者應當補繳契稅,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五)承受土地、房屋部分權屬的,為所承受部分權屬的成交價格;當部分權屬改為全部權屬時,為全部權屬的成交價格,原已繳納的部分權屬的稅款應予扣除。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又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部門參照市場價格核定。第七條契稅應納稅額,依照本辦法規定的稅率和計稅依據計算徵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應納稅額以人民幣計算。轉移土地、房屋權屬以外匯結算的,按照納稅義務發生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率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以及用於非營利性的食堂、學生宿舍、實驗室、檔案資料室、庫房、會議室、接待室、圖書館、住院部、體育場所的;
(二)城鎮職工按規定標准面積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
(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
(四)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用、佔用後,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其成交價格或補償面積沒有超出規定補償標準的;
(五)納稅人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生產的;
(六)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的項目。第九條經批准減征、免徵契稅的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不再屬於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減征、免徵契稅范圍的,應當補繳已經減征、免徵的稅款。第十條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交換價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繳納稅款。交換價格相等的,免徵契稅。第十一條契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合同效力的契約、協議、合約、單據、確認書以及由省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門、房地產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憑證的當天。
納稅人因改變用途應補繳已經減征、免徵的稅款,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用途的當天。第十二條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財政部門辦理納稅申報,並在財政部門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符合減征或免徵契稅規定的,應當辦理減征或免徵契稅手續。

④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實施細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
1997年10月28日,財政部以財法字〔1997〕52號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細則》。該《細則》共22條,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此前財政部關於契稅的各項規定同時廢止。
1. 契稅稅率為3%至5%。
2. 下列情形免徵契稅: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之間變更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免徵契稅。
3. 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作為計稅依據。草案明確其具體內容:契稅的計稅依據,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幣以及實物、其他經濟利益對應的價款。
4. 增加稅務機關對契稅納稅人個人信息予以保密的規定 。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第八條 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屬於本法第六條規定的免徵、減征契稅情形的,應當繳納已經免徵、減征的稅款。
第九條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第十條 納稅人應當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手續前申報繳納契稅。

⑤ 北京市契稅管理規定(2010修改)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時,承受的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組織和個體經營者以及其他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條例》及其細則和本規定繳納契稅。
經批准轉讓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房地產時,房地產轉讓雙方均為納稅人。第三條契稅的徵收范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和房屋交換;其中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
下列轉移方式,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征稅:
(一)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債或者作價投資、入股的;
(二)以獲獎、預購、預付集資建房款或者轉移無形資產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
(三)建設工程轉讓時發生土地使用權轉移的;
(四)以其他方式事實構成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的。第四條本市契稅徵收機關為市和區、縣地方稅務局。第五條契稅稅率為3%。第六條契稅的計稅依據如下: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所有權贈與,由契稅徵收機關參照同類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或者評估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所有權交換、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交換,為交換價格的差額。
(四)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除承受方按規定繳納契稅外,房地產轉讓者應當補繳契稅,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五)承受土地、房屋部分權屬的,為所承受部分權屬的成交價格;當部分權屬改為全部權屬時,為全部權屬的成交價格,原已繳納的部分權屬的稅款應予扣除。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和交換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契稅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第七條免稅規定:
(一)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免徵契稅。
(二)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用、佔用後,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其成交價格沒有超出土地、房屋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部分,免徵契稅。
(三)城鎮職工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在本市規定標准面積以內的部分免徵契稅,超過的部分,仍應按照規定繳納契稅。因原住房未達到本市規定標准面積而重新購買公有住房的,視為第一次購房。
(四)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的辦公室(樓)、檔案室、職工食堂,教學的教室(教學樓)、實驗室(樓)、操場、圖書館、食堂、學生宿舍,醫療的門診部、化驗室、住院部、葯房,科研的試驗場、試驗樓,以及市財政局和市地方稅務局確定的其他直接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等的土地、房屋,免徵契稅。
(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地上和地下的軍事指揮工程,軍用的機場、庫房、營區、訓練場、試驗場和通信、導航、觀測台站,以及市財政局和市地方稅務局確定的其他直接用於軍事設施的土地、房屋,免徵契稅。
(六)納稅人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的,免徵契稅。
(七)依法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京外交機構、聯合國駐京機構以及外交人員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經外交部確認,可以免徵契稅。
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按照財政部的規定執行。第八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具有合同效力的契約、協議、合約、單據、確認書以及由市財政局和市地方稅務局確定的其他憑證的當天。
納稅人因改變土地、房屋用途應當補繳已經減征、免徵契稅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用途的當天。第九條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到市或者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區、縣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手續,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符合減征或者免徵契稅規定的,應當辦理減征或者免徵契稅手續。

⑥ 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若干規定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凡在本省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當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發生不等值交換時,以支付不等值差額的單位或者個人為納稅人。第三條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房地產轉讓者應當補繳契稅;取得土地、房屋權屬者也應當繳納契稅。第四條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國家徵用土地的行為,不屬於本規定的課稅范圍。第五條契稅稅率為4%。第六條取得土地、房屋部分權屬的,其計稅依據為部分權屬的成交價格。
以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作價投資、入股、抵債方式取得土地、房屋權屬的,其計稅依據按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成交價格核定。
以獲獎方式取得土地、房屋權屬的,其計稅依據由契稅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或者評估價格核定。第七條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徵用、佔用後,被徵用、佔用者以交換方式依法重新取得土地、房屋權屬的,其交換等值的部分免徵契稅;以拆遷補償費重新購置土地、房屋的,與拆遷補償費等值的部分免徵契稅。凡超過等值部分的,應當按規定繳納契稅;納稅確有困難的,可酌情減征、免徵。第八條契稅的減征、免徵,由納稅人在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10天內,向其所在地基層契稅徵收機關提出申請,經所在地基層契稅徵收機關簽署意見後,報縣、市(區)契稅徵收機關審批。減征、免徵額超過5萬元的,報地、市、州契稅徵收機關審批;超過40萬元的,報省契稅徵收機關審批。第九條財政部門為契稅徵收機關。第十條契稅原則上由契稅徵收機關直接徵收。土地、房產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向契稅徵收機關提供有關房地產資料,協助契稅徵收機關依法徵收契稅。
契稅徵收機關也可以委託房產、土地管理部門代收代繳。委託代收代繳的,契稅徵收機關應當與代收代繳單位簽訂委託協議,明確其為契稅的扣繳義務人,並支付代收代繳手續費。代收代繳手續費按財政部的規定執行。
受契稅徵收機關委託代收代繳契稅的單位,必須在契稅徵收機關規定的納稅環節和期限內代收代繳契稅。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同時轉移的,當地契稅徵收機關只能委託房產管理部門或者土地管理部門一方代收代繳。不得重復計征契稅。第十二條納稅人已繳納契稅,但因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未能履行而申請退稅的,經縣、市(區)以上契稅徵收機關依據土地、房屋管理部門的書面證明審核批准後,可以退稅。第十三條納稅人逾期不辦理納稅申報或者未在規定的納稅期限內交納稅款的,或者偷稅、漏稅、抗稅的;或者代收代繳單位未履行扣繳義務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處罰。第十四條契稅徵收機關或者代收代繳單位工作人員在徵收契稅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十五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與徵收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然後可以在收到契稅徵收機關的繳款憑證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契稅徵收機關申請復議。上一級契稅徵收機關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第十六條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第十二條規定,其他直接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土地、房屋的具體范圍是:
(一)辦公室(樓)、檔案室、機關車庫、職工食堂等直接用於辦公的土地、房屋;
(二)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場所、師生員工食堂、學生宿舍、體育場館等直接用於教學的土地、房屋;
(三)門診部、防疫站、住院部等直接為診治、預防疾病所用的土地、房屋;
(四)經地、市、州以上科研主管部門批准設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實驗的場所等直接用於科研的土地、房屋;
(五)地上和地下的軍事指揮作戰工程、軍用機場、港口、碼頭,軍用庫房、營區、訓練場、試驗場,軍用通信、導航、觀測台站等直接用於軍事設施的土地、房屋。

⑦ 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辦法(2016修正)

第一條為了調解國家與土地使用者、房屋所有者的經濟關系,加強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即土地使用者向國家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予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即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贈與、交換或者其他方式將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
(三)房屋買賣,即房屋所有者將其房屋出售,由承受者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行為。
(四)房屋贈與,即房屋所有者將其房屋無償轉讓給受贈者的行為。
(五)房屋交換,即房屋所有者之間相互交換房屋所有權的行為。
(六)財政部根據《條例》授權確定的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的其他行為。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組織和個體經營者以及其他個人(以下統稱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按照本辦法繳納契稅。第四條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主管部門負責徵收管理。第五條土地使用權或者房屋所有權以下列方式轉移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並徵收契稅:
(一)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的。
(二)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債的。
(三)以獲獎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
(四)以預購方式或者預付集資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第六條本省契稅的適用稅率除居民個人購買住宅房屋為3%外,其他均為5%。第七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即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承受者應當交付的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
(二)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在有關部門批准轉讓權屬時,應當由房地產轉讓者補繳契稅,其計稅價格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三)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契稅主管部門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四)土地使用權的交換、房屋所有權的交換或者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之間互相交換,為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價格的差額。
(五)納稅人承受土地、房屋部分權屬的,契稅主管部門按照其所承受部分權屬的比例計算徵收契稅;納稅人將部分權屬改變為全部權屬的,契稅主管部門按照全部權屬成交價格計算徵收契稅,並扣除已繳納稅款。
(六)採取以國家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租賃方式供地,實行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年度分解,逐年收取年度租金的,以當年收取的年度租金為計稅依據徵收契稅。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契稅主管部門參照市場價格核定。第八條契稅應納稅額,按照規定的計稅依據和稅率計算徵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應納稅額以人民幣計算。轉移土地、房屋權屬以外匯結算的,按照納稅義務發生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率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下列設施的,免徵契稅:
1、辦公室(樓)、收發室、職工食堂、職工浴池(室)、庫房或者其他直接用於辦公的土地、房屋。
2、學校(不含培訓中心)的教室(樓)、圖書館、試驗室、操場、食堂、學生或者教職員工單身宿舍等直接用於教學的土地、房屋。
3、醫院(不含療養院)的門診部、住院部以及其他直接用於醫療的土地、房屋。
4、國家科研主管部門批准建立的從事科學試驗的場所以及其他直接用於科研的土地、房屋。
5、解放軍部隊、武警部隊的地下和地上的軍事指揮作戰工程;軍用機場、港口、碼頭;軍用營區、庫房、訓練場、試驗場;軍用通信、導航、觀測台(站)以及其他直接用於軍事設施的土地、房屋。
(二)城鎮職工第一次購買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出售的公有住房,且在規定標准面積以內的,免徵契稅。超過國家規定標准面積的部分,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契稅。
(三)納稅人由於地震、風暴、洪水、水災和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滅失住房重新購買的,縣(市)以上契稅主管部門可以酌情決定減稅或者免稅。滅失的住房已經納稅的,其繳納的稅款不予退還。
(四)納稅人用國家徵用(佔用)其土地、房屋的補償費,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其重置價格沒有超過土地、房屋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免徵契稅;超出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部分,縣(市)以上契稅主管部門可以酌情給予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五)納稅人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生產的,免徵契稅。
(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以及締結或者參加的雙邊和多邊條約或者協定的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機構及其外交人員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經外交部確認,可以免徵契稅。
(七)農場、林場內部國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轉移,用於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生產的,免徵契稅。
(八)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

⑧ 契稅暫行條例

第一條為保證人民土地房屋所有權,並便利其移轉變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施行區域,鄉村以完成土地改革地區為限,城市全國通用。第三條凡土地房屋之買賣、典當、贈與或交換,均應憑土地房屋所有證,並由當事人雙方訂立契約,由承受人依照本條例完納契稅。第四條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之縣(市)及相當於縣(市)之人民政府徵收之。第五條契稅稅率之規定如下:
一、買契稅,按買價徵收百分之六。
二、典契稅,按典價徵收百分之三。
三、贈與契稅,按現值價格徵收百分之六。第六條先典後買之買契稅得以原納典契稅額,劃抵買契稅款,但以承典人與買主同屬一人者為限。繼承原承典人之直系親屬及配偶以同屬一人論。第七條交換之土地房屋,兩方價值相等者,免徵契稅。不相等者,其超過部分,按買賣稅率納稅。第八條凡機關、部隊、學校、黨派、受國家補貼的團體,國營和地方國營的企業與事業單位,以及合作社等,凡有土地房屋的買、典、承受贈與或交換行為者,均免納契稅。第九條凡屬共有土地房屋,如分析時應將原契連同分析單據呈驗核准後,另換新契,免徵契稅,只收契紙工本費。第十條已稅契紙, 如有毀壞或遺失者, 得報請區村政府召集產鄰出具證明,申請補契,不另征稅,只收契紙工本費。第十一條完納契稅,應於契約成立後三個月內辦理投稅手續,並按照當地政府規定交款期限繳納契稅。第十二條凡進行田房買賣、典當、增與或交換等行為而隱匿不報者,或實系買賣、典當、贈與或交換而以繼承、分析等名義立契企圖蒙騙逃稅者,除責令據實完納契稅外,按情節輕重予以處罰,罰金以不超過應納稅額的三倍為限。第十三條凡匿報產價者,除責令據實補交短納稅外,按情節輕重予以處罰,罰金以不超過短納稅額的二倍為限。第十四條凡已辦理契稅手續而逾期不交納稅款者,除限期追繳應納稅款外,並酌情課以滯納金,滯納金以不超過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五十為限。第十五條偽造證據,侵佔他人產業,或以應沒收之敵逆房地產,冒名補契投稅者,除沒收已交稅款外,並送請人民法院處理。第十六條本條例施行細則,得由各省(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並報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備查。第十七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施行。

⑨ 2021年新契稅法怎麼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契稅。

第二條本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互換;

(三)房屋買賣、贈與、互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

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徵收契稅。

第三條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稅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第四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幣以及實物、其他經濟利益對應的價款;

(二)土地使用權互換、房屋互換,為所互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三)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以及其他沒有價格的轉移土地、房屋權屬行為,為稅務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依法核定的價格。

納稅人申報的成交價格、互換價格差額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核定。

第五條契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軍事設施;

(二)非營利性的學校、醫療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養老、救助;

(三)承受荒山、荒地、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

(四)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之間變更土地、房屋權屬;

(五)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六)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災後重建等情形可以規定免徵或者減征契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決定對下列情形免徵或者減征契稅:

(一)因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收、徵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二)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權屬。

前款規定的免徵或者減征契稅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第八條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屬於本法第六條規定的免徵、減征契稅情形的,應當繳納已經免徵、減征的稅款。

第九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第十條納稅人應當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手續前申報繳納契稅。

第十一條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稅務機關應當開具契稅完稅憑證。納稅人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查驗契稅完稅、減免稅憑證或者有關信息。未按照規定繳納契稅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

第十二條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前,權屬轉移合同、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納稅人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已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應當依法辦理。

第十三條稅務機關應當與相關部門建立契稅涉稅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機制。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民政、公安等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向稅務機關提供與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有關的信息,協助稅務機關加強契稅徵收管理。

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稅收徵收管理過程中知悉的納稅人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十四條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徵收管理。

第十五條納稅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⑩ 湖北省契稅徵收管理實施辦法(2000修訂)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境內發生的轉移土地、房屋權屬行為,為契稅徵收范圍。土地、房屋權屬的承受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納稅人。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土地、房屋「權屬」,限指土地的使用權和房屋的所有權,不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和房屋的使用權。第四條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三)房屋買賣;
(四)房屋贈與;
(五)房屋交換。
本條(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第五條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國家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予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贈與、交換或者其他方式將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第六條土地、房屋權屬以下列方式轉移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征稅:
(一)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
(二)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債;
(三)以獲獎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四)以預購方式或者預付集資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第七條房屋所有權轉讓,是指房屋買賣、贈與、交換等行為;
房屋買賣,是指房屋所有者將其房屋出售,取得一定貨幣、實物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行為;
房屋贈與,是指房屋所有者將其房屋無償轉讓給受贈者的行為;
房屋交換,是指房屋所有者之間相互交換房屋所有權的行為。第八條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財政部門,是契稅徵收機關。
徵收機關根據需要,可以委託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代收、代繳契稅。第九條契稅稅率為4%。第十條契稅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土地與房屋交換的,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四)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為補交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土地收益;
(五)承受土地、房屋部分權屬的,為所承受部分權屬的成交價格,當部分權屬改為全部權屬時,為全部權屬的成交價格,已繳的部分權屬的稅款應予扣除。
計稅依據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且無正當理由的,徵收機關有權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或委託具有土地、房產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進行評估。評估費用由評估申請人支付。第十一條第十條(三)項的納稅人為交換價格差額的支付者;(四)項的納稅人為土地使用權轉讓者。第十二條契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應納稅稅額以人民幣計算。以外匯結算的,按照納稅義務發生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市場匯率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第十三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即納稅人到房產管理部門、土地管理部門簽訂標准文本合同或辦理權屬變更登記的當天。第十四條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核定的稅額和期限內繳納稅款。徵收機關收到稅款時必須向納稅人開具契稅完稅憑證。
凡未實行委託徵收的地方,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有義務向徵收機關提供房地產資料,協助徵收機關依法征稅。第十五條納稅人持契稅完稅憑證和規定的其他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土地、房屋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納稅人未出具契稅完稅憑證的,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有關土地、房屋權屬變更登記手續。第十六條契稅減征或免徵范圍: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
用於辦公的,是指辦公樓,檔案室、機關車庫、職工食堂以及其他直接用於辦公的土地、房屋。
用於教學的,是指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各類學校(幼兒園)、省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准設立的技工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以及各類殘疾人學校的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操場、學生食宿設施以及其他直接用於教學的土地、房屋。
用於醫療的,是指門診部、住院部、化驗室、葯房以及其他直接用於醫療的土地、房屋。未納入國家事業單位管理,不按《事業單位財務規則》進行核算的醫療單位以及療養、康復機構除外。
用於科研的,是指從事科學試驗的場所以及其他直接用於科研的土地、房屋。
用於軍事的,是指地上的和地下的軍事指揮作戰工程,軍用機場、港口、碼頭,軍用的庫房、營區、訓練場、試驗場,軍用通信、偵察、導航、觀測台站以及其他直接用於軍事設施的土地、房屋。
(二)城鎮職工按照省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房改方案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屬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第一次購房。但所購房屋超過省規定面積的部分,以有關部門分面積、檔次所收費額為依據,計征契稅:
原住房未達到規定面積標准,重新購房的。
職務、職稱晉升,原購住房退還,重新購房的。
職工異地調動、交流,原工作地所購住房退回,在新工作地重新購房的;
(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因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需要,房屋被拆除後,重新購買房屋的,減征或免徵;
(四)土地被依法徵用或佔用後,重新承受土地的,減征或免徵;
(五)納稅人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項目開發的,免徵;
(六)財政部或省政府確定的其他減征、免徵項目。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