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測繪法律與法規

測繪法律與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31 18:57:53

A.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詳細內容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修訂通過 2002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5號公布
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目 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

第三章基礎測繪

第四章界線測繪和其他測繪

第五章測繪資質資格

第六章測繪成果

第七章測量標志保護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九章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本法所稱測繪,是指對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等進行測定、採集、表述以及對獲取的數據、信息、成果進行處理和提供的活動。

第三條
測繪事業是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事業。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

第四條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測繪工作的行政部門(以下簡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管理軍事部門的測繪工作,並按照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管理海洋基礎測繪工作。

第五條
從事測繪活動,應當使用國家規定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執行國家規定的測繪技術規范和標准。

第六條
國家鼓勵測繪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測繪水平。

對在測繪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七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必須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批准,並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從事測繪活動,必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或者單位依法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進行,並不得涉及國家秘密和危害國家安全。

第二章 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

第八條
國家設立和採用全國統一的大地基準、高程基準、深度基準和重力基準,其數據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與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報國務院批准。

第九條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地坐標系統、平面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地心坐標系統和重力測量系統,確定國家大地測量等級和精度以及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的系列和基本精度。具體規范和要求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制定。

在不妨礙國家安全的情況下,確有必要採用國際坐標系統的,必須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批准。

第十條
因建設、城市規劃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大城市和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他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應當與國家坐標系統相聯系。

第三章 基礎測繪

第十一條
基礎測繪是公益性事業。國家對基礎測繪實行分級管理。

本法所稱基礎測繪,是指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第十二條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全國基礎測繪規劃,報國務院批准後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國家和上一級人民政府的基礎測繪規劃和本行政區域內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後組織實施。

第十三條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編制軍事測繪規劃,按照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編制海洋基礎測繪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基礎測繪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及財政預算。

國務院發展計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全國基礎測繪規劃,編制全國基礎測繪年度計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發展計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年度計劃,並分別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備案。

國家對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測繪給予財政支持。

第十五條
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定期進行更新,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及時更新。

基礎測繪成果的更新周期根據不同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確定。

第四章 界線測繪和其他測繪

第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界線的測繪,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相鄰國家締結的邊界條約或者協定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國界線標准樣圖,由外交部和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

第十七條
行政區域界線的測繪,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自治州、縣、自治縣、市行政區域界線的標准畫法圖,由國務院民政部門和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

第十八條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全國地籍測繪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地籍測繪規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地籍測繪規劃,組織管理地籍測繪。

第十九條
測量土地、建築物、構築物和地面其他附著物的權屬界址線,應當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權屬界線的界址點、界址線或者提供的有關登記資料和附圖進行。權屬界址線發生變化時,有關當事人應當及時進行變更測繪。

第二十條
城市建設領域的工程測量活動,與房屋產權、產籍相關的房屋面積的測量,應當執行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的測量技術規范。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資源開發和其他領域的工程測量活動,應當按照國家有關的工程測量技術規范進行。

第二十一條
建立地理信息系統,必須採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

第五章 測繪資質資格

第二十二條
國家對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實行測繪資質管理制度。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測繪資質證書後,方可從事測繪活動:

(一)有與其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有與其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

(三)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四)具備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測繪資質審查、發放資質證書,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規定。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審查。

第二十四條
測繪單位不得超越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從事測繪活動或者以其他測繪單位的名義從事測繪活動,並不得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從事測繪活動。

測繪項目實行承發包的,測繪項目的發包單位不得向不具有相應測繪資質等級的單位發包或者迫使測繪單位以低於測繪成本承包。

測繪單位不得將承包的測繪項目轉包。

第二十五條
從事測繪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條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六條
測繪人員進行測繪活動時,應當持有測繪作業證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妨礙、阻撓測繪人員依法進行測繪活動。

第二十七條
測繪單位的資質證書、測繪專業技術人員的執業證書和測繪人員的測繪作業證件的式樣,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

第六章 測繪成果

第二十八條 國家實行測繪成果匯交制度。

測繪項目完成後,測繪項目出資人或者承擔國家投資的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屬於基礎測繪項目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副本;屬於非基礎測繪項目的,應當匯交測繪成果目錄。負責接收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出具測繪成果匯交憑證,並及時將測繪成果副本和目錄移交給保管單位。測繪成果匯交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編制測繪成果目錄,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九條
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採取措施保障測繪成果的完整和安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和提供利用。

測繪成果屬於國家秘密的,適用國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對外提供的,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執行。

第三十條
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工程測繪項目,有關部門在批准立項前應當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有適宜測繪成果的,應當充分利用已有的測繪成果,避免重復測繪。

第三十一條
基礎測繪成果和國家投資完成的其他測繪成果,用於國家機關決策和社會公益性事業的,應當無償提供。

前款規定之外的,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但是,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軍隊因防災、減災、國防建設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無償使用。

測繪成果使用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與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報國務院批准,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

第三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編制、印刷、出版、展示、登載地圖的管理,保證地圖質量,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國家版圖意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國家版圖意識。

第三十四條
測繪單位應當對其完成的測繪成果質量負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測繪成果質量的監督管理。

第七章 測量標志保護

第三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永久性測量標志和正在使用中的臨時性測量標志,不得侵佔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不得在永久性測量標志安全控制范圍內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

本法所稱永久性測量標志,是指各等級的三角點、基線點、導線點、軍用控制點、重力點、天文點、水準點和衛星定位點的木質覘標、鋼質覘標和標石標志,以及用於地形測圖、工程測量和形變測量的固定標志和海底大地點設施。

第三十六條
永久性測量標志的建設單位應當對永久性測量標志設立明顯標記,並委託當地有關單位指派專人負責保管。

第三十七條
進行工程建設,應當避開永久性測量標志;確實無法避開,需要拆遷永久性測量標志或者使永久性測量標志失去效能的,應當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涉及軍用控制點的,應當徵得軍隊測繪主管部門的同意。所需遷建費用由工程建設單位承擔。

第三十八條
測繪人員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必須持有測繪作業證件,並保證測量標志的完好。

保管測量標志的人員應當查驗測量標志使用後的完好狀況。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測量標志的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規定檢查、維護永久性測量標志。

鄉級人民政府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測量標志保護工作。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准,擅自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

(二)建立地理信息系統,採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准,在測繪活動中擅自採用國際坐標系統的;

(二)擅自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測繪資質證書,擅自從事測繪活動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測繪成果,並處測繪約定報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

以欺騙手段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從事測繪活動的,吊銷測繪資質證書,沒收違法所得和測繪成果,並處測繪約定報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測繪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測繪成果,處測繪約定報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測繪資質證書:

(一)超越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從事測繪活動的;

(二)以其他測繪單位的名義從事測繪活動的;

(三)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從事測繪活動的。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測繪項目的發包單位將測繪項目發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測繪單位或者迫使測繪單位以低於測繪成本承包的,責令改正,可以處測繪約定報酬二倍以下的罰款。發包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測繪單位將測繪項目轉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測繪約定報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測繪資質證書。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測繪執業資格,擅自從事測繪活動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不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的,責令限期匯交;逾期不匯交的,對測繪項目出資人處以重測所需費用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對承擔國家投資的測繪項目的單位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暫扣測繪資質證書,自暫扣測繪資質證書之日起六個月內仍不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的,吊銷測繪資質證書,並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測繪成果質量不合格的,責令測繪單位補測或者重測;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直至吊銷測繪資質證書;給用戶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編制、印刷、出版、展示、登載的地圖發生錯繪、漏繪、泄密,危害國家主權或者安全,損害國家利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第五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永久性測量標志和正在使用中的臨時性測量標志的;

(二)侵佔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的;

(三)在永久性測量標志安全控制范圍內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的;

(四)在測量標志佔地范圍內,建設影響測量標志使用效能的建築物的;

(五)擅自拆除永久性測量標志或者使永久性測量標志失去使用效能,或者拒絕支付遷建費用的;

(六)違反操作規程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造成永久性測量標志毀損的。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測繪成果和測繪工具,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限期離境;所獲取的測繪成果屬於國家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未經批准,擅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的;

(二)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合資、合作,擅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從事測繪活動的。

第五十二條
本法規定的降低資質等級、暫扣測繪資質證書、吊銷測繪資質證書的行政處罰,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決定;其他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決定。

本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責令限期離境由公安機關決定。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其他好處或者玩忽職守,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九章 附則

第五十四條
軍事測繪管理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本法規定。

第五十五條
本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B. 涉密測繪成果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涉密測繪成果適用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第六條 基礎測繪成果保密等級的劃分、調整和解密,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商國家及軍隊保密主管部門決定後,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發布。

專業測繪成果保密等級的劃分、調整和解密,由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管理部門確定,並報同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其密級不得低於原使用的地理底圖和其他基礎測繪成果的密級。

各部門、各單位使用保密測繪成果,必須按照國家保密法規進行管理。保密測繪成果確需公開使用的,必須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解密處理。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三十四條 測繪成果屬於國家秘密的,適用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對外提供的,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執行。

測繪成果的秘密范圍和秘密等級,應當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按照保障國家秘密安全、促進地理信息共享和應用的原則確定並及時調整、公布。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二十九條 機關、單位公開發布信息以及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工程、貨物、服務進行采購時,應當遵守保密規定。

第三十條 機關、單位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需要提供國家秘密事項,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秘密的,應當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批准,並與對方簽訂保密協議。

(2)測繪法律與法規擴展閱讀

違反國家保密法規違規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是違法的。

2016年4月,某州保密局接到有關部門轉來案件,線索直指幾名測繪人員。

經查,自2013年起,楊某、徐某、石某在履行審批手續後,先後數次到所屬勘測設計研究院檔案室領取涉密測繪成果光碟(由該院統一向測繪與地理信息部門申領)。

為工作便利,3人擅自將光碟內容拷貝到單位配發個人使用的連接互聯網計算機內,隨後將光碟退回檔案室。這幾台計算機長期存儲涉密測繪成果,直至案發。

勘測設計研究院從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申領成果、3名當事人從檔案室領取成果,都履行了相應的審批手續,但當事人不顧測繪成果的涉密性質,將光碟內容導入非涉密計算機存儲、處理,構成了保密違規行為。

C.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測繪事業的順利發展,促進測繪事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研究服務,制定本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必須遵守本法。第三條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測繪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管理本部門的測繪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測繪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管理本部門的測繪工作。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管理軍事部門的測繪工作,並按照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管理海洋基礎測繪工作。第四條測繪應當使用國家規定的測繪基準和測繪標准。第五條國家鼓勵加強測繪科學技術研究,採用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提高測繪科學技術水平。第六條各單位和個人應當對測繪提供便利,不得妨礙和阻撓測繪人員按照規定進行測繪活動。第二章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第七條國家設立和採用全國統一的大地基準、高程基準、深度基準、重力基準,其數據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報國務院批准發布。第八條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地坐標系統、平面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地心坐標系統和重力測量系統,確定國家大地測量等級和精度,以及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的系列和基本精度。具體規定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制定,報國務院批准發布。第九條因建設、城市規劃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局部地區可以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
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型建設項目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應當按照規定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並與國家坐標系統相聯系。第三章測繪規劃及其實施第十條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分別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編制全國基礎測繪和其他重大測繪項目規劃,並按照分工組織實施。
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編制本部門專業測繪規劃,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後,組織實施。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根據需要,可以編制本行政區域內局部地區的基礎測繪和其他重大測繪項目規劃,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後,組織實施。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編制海洋基礎測繪規劃,並組織實施。第十一條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土地管理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編制地籍測繪規劃,並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劃組織協調地籍測繪工作。第十二條承擔測繪任務的單位必須具備與其所從事的測繪工作相適應的技術人員、設備和設施,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對其測繪資格審查合格後,方可承擔測繪任務。
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管轄系統內的單位承擔本部門業務范圍內的測繪任務,由該部門進行測繪資格審查。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測繪單位的測繪資格審查。第十三條承擔測繪任務的單位,施測前應當按照規定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進行測繪任務登記。
需要進行登記的測繪任務的范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規定。
列入全國基礎測繪規劃、專業測繪規劃的測繪任務,施測前由編制測繪規劃的部門將任務安排通知測繪項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不再另行登記。
軍事測繪任務的登記,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執行。第十四條測繪人員進行測繪時,應當持有測繪工作證件。第四章界線測繪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國界線標准樣圖,由外交部和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發布。第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測繪,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辦法進行。第十七條土地、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地面上其他附著物的權屬界址線測繪,按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權屬界線的界址點、界址線或者提供的有關登記資料和附圖進行。

D. 涉密測繪成果適用的法律法規包括

法律分析:涉密測繪成果適用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第六條 基礎測繪成果保密等級的劃分、調整和解密,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商國家及軍隊保密主管部門決定後,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發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第六條 基礎測繪成果保密等級的劃分、調整和解密,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商國家及軍隊保密主管部門決定後,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發布。專業測繪成果保密等級的劃分、調整和解密,由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管理部門確定,並報同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其密級不得低於原使用的地理底圖和其他基礎測繪成果的密級。各部門、各單位使用保密測繪成果,必須按照國家保密法規進行管理。保密測繪成果確需公開使用的,必須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解密處理。保密測繪成果的銷毀,應當經測繪成果使用單位的縣級以上主管部門負責人批准,嚴格進行登記、造冊和監銷,並向提供該成果的管理機構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三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積極推進公眾版測繪成果的加工和編制工作,通過提供公眾版測繪成果、保密技術處理等方式,促進測繪成果的社會化應用。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採取措施保障測繪成果的完整和安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和提供利用。測繪成果屬於國家秘密的,適用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對外提供的,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執行。測繪成果的秘密范圍和秘密等級,應當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按照保障國家秘密安全、促進地理信息共享和應用的原則確定並及時調整、公布。

E. 涉密測繪成果適用的法律法規包括哪些

涉密測繪成果適用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

一、為加強對測繪成果的管理,保證測繪成果的合理利用,提高測繪工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制定本規定。

二、本規定所稱測繪成果,是指在陸地、海洋和空間測繪完成的下列基礎測繪成果和專業測繪成果:

(一)天文測量、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的數據和圖件;

(二)航空和航天遙感測繪底片、磁帶;

(三)各種地圖(包括地形圖、普通地圖、地籍圖、海圖和其他有關的專題地圖等);

(四)工程測量數據和圖件;

(五)其他有關地理數據;

(六)與測繪成果直接有關的技術資料等。

三、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測繪成果的管理和監督工作,並負責組織全國基礎測繪成果及其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儲存和提供使用。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測繪成果的管理和監督工作,並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基礎測繪成果以及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儲存和提供使用。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責本部門專業測繪成果的管理工作。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部門測繪成果的管理工作。

(5)測繪法律與法規擴展閱讀:

和地勘涉密測繪有關的部門:

針對全國地勘行業涉密測繪成果和地質資料使用存在失泄密隱患問題,中央領導同志最近作出多次批示,要求高度重視,認真整改。

為落實中央領導批示精神,進一步加強涉密測繪成果和地質資料的監管,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國土資源部、國家安全部和國家保密局協商一致,共同成立全國地勘行業涉密測繪成果和地質資料使用與管理專項檢查領導小組,由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徐德明擔任組長。

四部門聯手行動,重拳出擊,迅速在全國地勘行業開展保密大檢查,全力把維護地理信息安全落到實處。

F. 宗地圖測繪依據那些法律法規

房產證上的宗地圖屬於房產證的附件,是房產證的組成部分,和房產證其他登記的信息具有一樣的法律效力。基層政府機構不承認是有問題的,您遇到的具體的是什麼事情,如何維權需要看具體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宗地圖內容:所在圖符號、地籍區(街道)號、街坊號、宗地號、界址點好、利用分類號、土地 等級、房屋棟號;本宗地用地面積值和實量界址邊長或反算的界址邊長;鄰宗地的宗地號及相鄰宗地間的界址分隔示意線。

緊靠宗地的地理名稱;宗地內的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及宗地外緊靠界址點線的附著物;本宗地界址點位置、界址線、地形地物的現狀、界址點坐標表、權利人名稱、用地 性質、用地面積、測圖日期、測點(放樁)日期、制圖日期。

指北方向和比例尺;為保證宗地圖的正確性,宗地圖要有檢查審核、宗地圖的制圖者、審核者均要在圖 上簽名。

宗地圖的施測與要求: 施測方法和要求與地籍圖一致。 編繪宗地圖時,應做到界址線走向清楚,坐標正確無誤,面積准確,四至關系明確,各 項注記正確齊全,比例尺適當。

G. 我國目前的測繪法律法規體系自上而下包括幾個層次分別起什麼作用

我國目前的測繪法律法規體系自上而下包括的層次與其他行業是一樣的,包括: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分別起到保證本行業有法可依,工作有序開展的作用。

H. 如何理解測繪法律法規及各種規范

是各種規范的抄組合,內容涉及招投標、保密、各部門和人員的義務和權利、各個不同的測繪產品或者工程的質量要求、標準的文檔格式是什麼、各種測繪產品的規格的詳細說明、如何保護測繪相關的標志、如何匯交相應的測繪成果、測繪儀器和軟體等工具的使用要求……

I. 測繪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對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等進行測定、採集、表述以及對獲取的數據、信息、成果進行處理和提供的活動

基礎知識測量工作中,地面點的空間位置是用坐標和高程來表示(確定)的。表示地面點平面位置的常用坐標有地理坐標、平面直角坐標,小范圍內也可用極坐標;高程是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絕對高程,也稱海拔。

目前,我國以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大地水準面。1985年決定採用新確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我國的高程起算面,稱為「1985年黃海高程系」。之前,我國曾以天津大沽平均海水面作為大地水準面。距離、水平角及高程是確定地面點相對位置的三個基本幾何要素,則距離測(丈)量、水平角測量及高程測量是測量的基本工作。

結合工作實際,本著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原則,現重點學習距離丈量、普通水準測量(高程、視距、斷面測量)。

測繪的種類

1、大地測量。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2、普通測量。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區域內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的理論和方法。局部區域是指在該區域內進行測繪時,可以不顧及地球曲率,把它當作平面處理,而不影響測圖精度。

3、攝影測量。研究利用攝影機或其他感測器採集被測物體的圖像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和分析,以確定被測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並判斷其性質的理論和方法。

按距離分可分為:航天攝影測量、航空影測量、地面影測量、近景影測量和顯微影測量:按技術處理方法不同可以分為:模擬法影測量、解析法影測量和數字影測量。

4、工程測量。研究工程建設中設計、施工和管理各階段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為工程建設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和大比例尺地圖,保障工程選址合理,按設計施工和進行有效管理。在工程運營階段對工程進行形變觀測和沉降監測以保證工程運行正常。

按研究的對象可以分為:建築工程測量、水利工程測量、礦山工程測量、鐵路工程測量、公路工程測量、輸電線路與輸油管道測量、橋梁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軍事工程測量等。

5、海洋測繪。以海洋水體和海底為對象,研究海洋地位、測定海洋大地水準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以及海洋磁力、海洋環境等自然和社會信心的地理分布及其編制各種海圖的理論餓技術的學科。為艦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設提供保障。

J. 測繪成果保密工作相關法規文件

以下所列為部分相關法規文件: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②《中華版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權秘密法》;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④《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辦法》;⑤《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標志的規定》(國家保密局、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3號);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中共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 國家保密局關於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的規定〉的通知》(中辦廳字〔2000〕58號);⑦《測繪管理工作國家秘密范圍的規定》(國家測繪局 國家保密局,國測辦字〔2003〕17號);⑧《基礎測繪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國測法字〔2006〕13號);⑨《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國保發〔1998〕1號);⑩《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國保發〔1999〕10號);

《保密檢查的基本要求》(國保〔1991〕73號)。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