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制定軍事法規的是

制定軍事法規的是

發布時間: 2022-05-31 19:35:32

1. 國防法規體系當中的法律是由什麼制定的

國防法是根據復憲法制定的。制

國防法對國防的作用和地位的表述是: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國防法規用於調整國防體制、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技建設、戰爭動員體制、國防生產、全民防禦和國防教育等方面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國防政策的法律體現,是指導國防活動的行為准則,又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制定軍事法規的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於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依法治軍。

我國的國防法規,除了具有無產階級的根本性質外,還具有以下特點:

1、國防法規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權威性本是所有法律的共性。

2、國防法規具有較強的從屬性。

3、國防法規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性。

2. 國防法規體系中的法律是由誰制定的

國防法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如果是國防法規一般由國務院、中央軍委制定。

3. 我國的 什麼機構 有權利制定我國軍事法規

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法律;
由中央軍委制定軍事法規,或者與國務院聯合制定軍事行政法規;
各總部、軍兵種、大軍區制定軍事規章,或者各總部與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軍事行政規章

4. 軍事法規一般由什麼發布

由中央軍委發布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區別

中央軍委,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簡稱。在中國有兩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1982年1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或罷免,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軍事決策和指揮機關。

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中國的武裝力量包括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由主席、副主席和委員組成。主席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對全國人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中央軍委每屆任期與全國人大每屆任期相同。

職權為:統一指揮全國武裝力量;決定軍事戰略和武裝力量的作戰方針;領導和管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制定規劃、計劃並組織實施;向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議案;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軍事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體制和編制,規定總部以及軍區、軍兵種和其他軍區級單位的任務和職責;依照法律、軍事法規;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武裝力量成員;批准武裝力量的武器裝備體制和武器裝備發展規劃、計劃,協同國務院領導管理國防科研生產;會同中國國務院管理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

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
其他組成人員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根據中央軍委主席的提名決定。每屆任期與全國人大每屆任期相同,但沒有屆數限制
根據以往慣例,國家軍委主席、國家軍委第一副主席均為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第一副主席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軍事指揮和軍事決策機構」。其組成人員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由主席、副主席、委員組成。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第一副主席多數時間段與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相同。

中央軍事委員會與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事實上是同一機構兩塊牌子,不是合署辦公。對武裝力量發布的命令一般僅使用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名義、或以中央軍委的作為統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聯合發布命令是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名義。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全稱為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是由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主席的任期沒有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委員會是隸屬於中央人們政府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主席任期五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
實際上,後者就是一個形式上的職位,他沒有任何軍事指揮權。只有通過中共中央軍委的議定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才有權對全國和國際上宣布。而發布命令(並不是針對軍隊的命令)則是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和國防部的職責有重疊。在我國,一般,二者是由同一個人兼任,而且可以說是以中共中央軍委的名義來出任後者的職位。
我們一般提到的中央軍委都是指前者。

5. 哪一部門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軍事法規

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憲法和法律可以制定軍事法規:
中央軍事委員會各總部、軍兵種、軍區,可以根據法律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軍事法規、決定、命令,在其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軍事規章。
軍事法規、軍事規章在武裝力量內部實施。
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照本法規定的原則規定。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再次審議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一些常委委員建議,在草案中對軍事行政法規、軍事行政規章的法律地位、立法體制、立法程序等問題作出明確規范。
現行立法法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軍事法規。中央軍事委員會各總部、軍兵種、軍區,可以根據法律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軍事法規、決定、命令,在其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軍事規章。軍事法規、軍事規章在武裝力量內部實施。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照本法規定的原則規定。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對上述規定沒有作出修改。
李世明委員說,軍事法規和軍事行政法規,軍事規章和軍事行政規章,制定、頒發和適用范圍都不一樣。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是在武裝力量內部實施的。立法法對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制定、修改、廢止作出了規定。軍事行政法規、軍事行政規章是在軍隊和地方都要實施的。立法法及其修正案草案沒有明確軍事行政法規、軍事行政規章有關問題。
據了解,軍事行政法規是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制定,由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共同簽署,以國務院、中央軍委令的形式發布,如《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辦法》等;軍事行政規章是國務院有關部門和軍委有關總部聯合發布的,如教育部、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頒發的《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等。
「部隊的同志很關心在立法法中明確規范軍事行政法規和軍事行政規章的有關問題。」黃獻中、朱發忠、劉振來等委員認為,立法法是規范國家立法活動的重要法律。軍事行政法規、軍事行政規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許多重大事項作出明確規范,對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軍發揮重大作用。為了增強軍事行政法規、軍事行政規章的權威性,使立法法涵蓋范圍更全面、更廣泛,建議在立法法中對軍事行政法規、軍事行政規章作出明確規定。
一些常委委員還建議,在立法法中明確武裝警察部隊軍事規章制定權。
鄧昌友委員、李安東委員建議在現行立法法規定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各總部、軍兵種、軍區,可以根據法律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軍事法規、決定、命令,在其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軍事規章」中的「軍區」後面增加「武裝警察部門」。因為,武裝警察作為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制定相關軍事規章的職能。

6. 制定軍事法規的主體是

國防立法主體,是指有權制定、修改和廢止國防法律規范的國家機關。國防立法是國家立法的一部分,國家立法的一般主體,都可以成為國防立法的主體。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國家的立法主體包括: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國家行政機關、民族自治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7. 我國主要國防法規有幾個

法律分析:我國主要的國防法規有6個,分別為國防法、國防教育法、預備役軍官法、軍事設施保護法、防空法和兵役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一條為了建設和鞏固國防,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和分裂,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適用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一條為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第一條為了健全預備役軍官制度,完善國家武裝力量動員體制,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根據憲法和兵役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預備役軍官是被確定為人民解放軍預備役排級以上職務等級或者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等級,被授予相應的預備役軍官軍銜,並經兵役機關登記的預備役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第一條為了保護軍事設施的安全,保障軍事設施的使用效能和軍事活動的正常進行,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鞏固國防,抵禦侵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第一條 為了有效地組織人民防空,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第二條 人民防空是國防的組成部分。國家根據國防需要,動員和組織群眾採取防護措施,防範和減輕空襲危害。

人民防空實行長期准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貫徹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五條「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和其他有關條款的規定,制定本法。

8. 我國的國防法規體系主要由哪些門類構成

我國的國防性法規體系主要由法律、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構成。國防內法規是由國容家立法機關制定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用於調整國防體制、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技建設、戰爭動員體制、國防生產、全民防禦和國防教育等方面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國防政策的法律體現,是指導國防活動的行為准則,又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是根據什麼而制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是根據憲法而制定的。
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和分裂,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國家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加強邊防、海防、空防和其他重大安全領域防衛建設,發展國防科研生產,普及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實現國防現代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實行積極防禦,堅持全民國防。
國家堅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平衡、兼容發展,依法開展國防活動,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十五條 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行使下列職權:
(一)統一指揮全國武裝力量;
(二)決定軍事戰略和武裝力量的作戰方針;
(三)領導和管理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建設,制定規劃、計劃並組織實施;
(四)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五)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軍事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六)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體制和編制,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機關部門、戰區、軍兵種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等單位的任務和職責;
(七)依照法律、軍事法規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武裝力量成員;
(八)決定武裝力量的武器裝備體制,制定武器裝備發展規劃、計劃,協同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國防科研生產;
(九)會同國務院管理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
(十)領導和管理人民武裝動員、預備役工作;
(十一)組織開展國際軍事交流與合作;
(十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權。

10. 軍事法和國際法是指什麼

軍事法

它是關於軍事管理和國防建設方面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我國軍事法的法律淵源有三個層次: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制定的軍事法規,中央軍委各總部、國防科工委等單獨制定或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的軍事規章。其范圍涉及國防法、兵役法、軍銜條例、民兵工作條例、軍隊文職幹部條例等。

國際法

國際法指各國為調整其相互關系或為從事某些共同性的活動而承諾遵守的行為原則、規則的總稱,或者說國際間條約、協定和國際慣例,經一國認可後,即成為該國國內法的一部分,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國際法有成文和不成文的兩種表現方式。在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閉關鎖國、與國際社會隔絕,國內事務或多或少地會與國際社會的事務發生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那麼,國際社會的一些條約、規則也就會對國內事務產生約束力。這樣,作為國際法的條約、規則就成為國內法的組成部分。目前,國際法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三個分支法律門類。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