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規定的福利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勞動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1、平等就業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凡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即勞動者擁有勞動就業權。勞動就業權是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獲得參加社會勞動的切實保證按勞取酬的權利。公民的勞動就業權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項權利的基礎。如果公民的勞動就業權不能實現,其他一切權利也就推動了基礎。
2、選擇職業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身的素質、能力、志趣和愛好,以及市場信息等選擇適合自己才能、愛好的職業,即勞動者擁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於勞動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既是勞動者勞動權利的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
3、取得勞動薪酬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有權依照勞動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勞動薪酬。獲取勞動薪酬的權利是勞動者持續行使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這是對勞動者在勞動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及享受勞動權利的最直接的保護。
5、享有休息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為此,國家規定了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並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
6、享有社會保險的福利的權利
為了給勞動者患疾病時和年老時提供保障,我國《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在內的勞動保險和福利。社會保險和福利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種客觀需要。
7、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是勞動者實現勞動權的基礎條件,因為勞動者要實現自己的勞動權,必須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而要獲得這些職業技能,就必須獲得專門的職業培訓。
8、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享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依法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和法院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的權利。
(1)勞動法規定的福利擴展閱讀
條文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本條中的「勞動報酬」是指,勞動者從用人單位得到的全部工資收入。
本條中「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是指勞動者依法享有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參加職工民主管理權利,參加社會義務勞動的權利,參加勞動競賽的權利,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權利,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的權利。
是指依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的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拒絕執行的權利,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得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利,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進行監督的權利等。
『貳』 勞動法規定員工應享受哪些待遇
勞動法規定員工應享受待遇如下:
一、是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二、是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三、是勞動者不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四是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五、是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叄』 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有哪些
福利待遇是指用人單位在法定義務之外為職工的生活提供的便利和優惠等。
勞動者福利待遇范疇包括:
1、 出差津貼
出差外地的人員根據相應級別均可得到該項津貼。
2、通訊費用津貼
公司按你所被聘的職位給你提供相應的通訊費用津貼。
3、節日慰問金
每年元旦、春節、五一節、中秋節、國慶節員工都會得到此項津貼,此外女性員工在三八節還會得到專項津貼。
4、祝賀慰問金
員工結婚、生日、有小孩誕生或直系親屬去世,公司將送上祝賀、慰問金。社會保險及其它保險公司按照國家規定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金,包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每年還為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和綜合醫療保險。
我國一般的保護勞動者的權益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以下是加班工資規定: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肆』 勞動法規定企業的職工的福利和待遇有哪些
職工福利費的列支范圍?
包括發放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以下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集體福利,具體有:
(1)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等發放或支付的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職工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暫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職工療養費用、自辦職工食堂經費補貼或未辦職工食堂統一供應午餐支出、符合國家有關財務規定的供暖費補貼、防暑降溫費等。
(2)企業尚未分離的內設集體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集體宿舍等集體福利部門設備、設施的折舊、維修保養費用以及集體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人工費用。
(3)職工困難補助,或者企業統籌建立和管理的專門用於幫助、救濟困難職工的基金支出。
(4)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包括離休人員的醫療費及離退休人員其他統籌外費用。
(5)按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職工異地安家費、獨生子女費、探親假路費,以及符合企業職工福利費定義但沒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條款項目中的其他支出。
『伍』 勞動法中規定的員工福利有哪些
員工福利法律規定主要有: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連續工作內滿一年後容享有帶薪年休假,婦女在孕期、產期、哺乳期有相應的假期,國家法定的節假日的假期,患病享有醫療期,法定的福利主要是這些。企業還可以和員工約定其他一些福利。
『陸』 勞動法規定公司有對員工福利有什麼樣的要求
1、員工福利分復為法定福利制和企業福利,法定福利有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帶薪年休假,「三期」相應的假期,法定節假日、停工留薪期和醫療期;企業福利是由企業根據自身的效益自主決定的,法律不做統一要求;2、法律依據《勞動法》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柒』 勞動法關於社會保險和福利是怎樣規定的
按復 《中華人民共和制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捌』 我國《勞動法》規定的職工法定福利有哪些
繳納保險,三險一金,女的加上生育保險。
其他的福利要看單位如何了版。
《勞動合同法》:
第十權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回答
『玖』 在企業里哪些員工福利是法律規定必須有的
法律法規中,關於企業員工福利的相關規定:
一、法定福利:
1、帶薪休假:《職工帶薪休假條例》規定:職工連續工作滿1年的,可享受帶薪年休假;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2、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初期設計是為了解決職工購房需要。目前也確實解決了很多職工一部分購房問題。住房公積金按照不同城市規定的繳納比例不同為 5%-12%,但最高不超過 12%。單位未依法建立和繳納的,可投訴。本項不屬於勞動人事仲裁范圍。
3、高溫津貼:顧名思義就是在高溫期間室外工作人員支付的貨幣性質補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 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 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
4、法定假期:按照《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目前的法定休假是 11 天。如果這 11 天,不幸被安排上班的話。企業需要支付 3 倍工資的噢。不可以以調休的方式替代。
5、住房優惠福利:《教師法》第二十八條、二十九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城市教師住房的建設、租賃、出售實行優先、優惠。縣、鄉兩級人民政府應當為農村中小學教師解決住房提供方便。
6、醫療福利:教師的醫療同當地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對教師進行身體健康檢查,並因地制宜安排教師進行休養。醫療機構應當對當地教師的醫療提供方便。
7、補充保險和福利:《集體合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補充保險和福利主要包括:補充保險、基本福利制度和福利設施、醫療期延長及其待遇、職工親屬福利制度。
二、企業福利:
常見的企業福利主要包括:補充醫療保險、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免費或低價食堂、上下班班車、額外休假、低價購滿規定額度的物品、療養、特殊群體福利等。
有條件的用人單位還對職工的家屬等設置了一些福利項目。
是否設置這些福利項目,以及發放額度由用人單位根據效益情況、可承受能力和管理需要加以掌握。
(9)勞動法規定的福利擴展閱讀:
企業的員工福利是企業人力資源薪酬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或其他組織以福利的形式提供給員工的報酬。
員工福利一般包括健康保險、帶薪假期或退休金等形式。這些獎勵作為企業成員福利的一部分,獎給職工個人或者員工小組。
福利必須被視為全部報酬的一部分,而總報酬是人力資源戰略決策的重要方面之一。
從管理層的角度看,福利可對以下若干戰略目標作出貢獻:協助吸引員工;協助保持員工;提高企業在員工和其他企業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員工對職務的滿意度。
與員工的收入不同,福利一般不需納稅。由於這一原因,相對於等量的現金支付,福利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對員工就具有更大的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員工福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集體合同規定
『拾』 勞動法中的「福利」是指什麼
第一條 福利待遇是公司在崗位工資和獎金等勞動報酬之外給予員工的報酬,是公司薪酬體系的專重要屬組成部分。建立一個良好的福利待遇體制能夠增加員工對企業的依戀情感,從而增加企業的凝聚力。
第二條 本制度所列福利待遇均根據國家規定及企業自身情況而定。
第三條 本制度適用於齊齊哈爾北興特殊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以及公司投資控股的企業。
第一章 福利待遇的種類
第四條 公司提供的福利待遇包括按國家規定執行的福利待遇,以及根據企業自身條件設置的福利待遇。
第五條 按照國家政策和規定,參加統籌保險的有:
(一) 養老保險
(二) 基本醫療保險
(三) 失業保險、工傷保險
(四) 房屋公積金
第六條 財務部負責統一將統籌保險和基金上交政府有關部門,並記入個人養老保險手冊和個人住房基金磁卡。
第七條 企業設置的其它福利待遇包括:
(一) 補貼福利
(二) 休假福利
(三) 退休福利
(四) 培訓福利
(五) 設施福利